林风眠山水代表作品,生前贫困潦倒的世界级中国画家常玉?
近10年来,中国文艺圈,有两位国宝级“黑马”,是像出土文物一般从寂寂无闻到一夜之间炸裂世人耳目的。一位是木心;另外一位,就是被称为“画坛贾宝玉”的常玉——以往人们听过这个名字,只因他是传说中的“徐悲鸿情敌”。
木心与常玉,境遇都很相像,都是近代画坛的奇葩或异类:他们都是家境殷实的公子哥出身,都是画洋画的,都爱写作,也都曾经跑到西方世界去接受一番洗礼,也都一度落魄不堪孤独终老,更都是包羞忍辱大半辈子,直到死后才被真正挖掘,暴得大名。只不过,微有不同的是,木心被动受尽磨难,常玉是自愿落魄不堪。
常玉画作《曲腿裸女》以1.98亿港元成交木心比他更幸运,中年以后,机缘巧合收了陈丹青这么一死忠粉徒弟,不仅得以安享晚年也在临死前些年,终究得到了名利补偿。而常玉这位来自四川南充的浪子、天才画家,尽管匿身海外逃过了动荡时代的身心洗劫,但他早就穷到买不起油灯,更别说画画材料了,论经济状况实在混的比梵高还惨。1966年,66岁的他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至今也没人明白,这到底是一场意外,还是一种自我了断。
常玉大多数人得知“常玉”这个名字,似乎要远到2019年。而且也不是欣赏他的才情,而是直接被“钱”给震惊到了:当年10月的香港拍卖周,常玉绝唱之作《曲腿裸女》以1.98亿港元落锤,这位已故无名画家第一次冲上了亿元大关;更为刺激的是,随后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常玉的《五裸女》以1.9亿起拍价上阵,仅仅7分钟后就以成交价逾3亿港元为人投得,瞬间海内外震动。连从不关心艺术圈的我等吃瓜群众,也遭媒体轰炸得里焦外内。
浪荡公子常玉凭什么成为华人收藏的品味象征?这个记录,迄今为止是仅次于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5.1亿港元)的亚洲油画第二高价,而且蓄势待发有望再疯涨,这确实是超乎绝大多数人想象的,包括艺术圈内中人。这位横空出世的“常玉”是何许人也?连他自己都认为“只是在几块布上画了又涂涂了有画”的东西,怎么就突然爆出了3亿天价?
风光显赫的赵无极夫妇与张大千在台北,1983年3亿,这是什么概念?中国书画两大不可逾越的高峰,八大山人的画最高才1.18亿,宋徽宗个人字画的最高纪录也只1.61亿,一个常玉竟艳压所有同行。因为过于耸动和传奇,以至于一个“阴谋论”也在盛行:是不是资本市场又在运作新一轮的金钱游戏?
和贾宝玉一样,常玉留给世人的形象,就是特立独行,都到了索隐行怪的地步。他的画风,最大特色也是怪异。他“最值钱”的地方,恰在于和所有中国画家都不太一样。
巴黎贫民窟搞美术史的,也都是很势利的,喜欢搞各种排名。但无论谁来排,百年来画坛大咖座次,常玉至今都挤不进去前20位置。他很受轻视,谁也没拿他当回事,常玉自己生前也觉得这些东西也就值几个法郎。常玉自小痴爱画画,但画到后来,往往只为讨口饭吃。这位前阔少,当初在上海看见巡捕房华人随意殴打江北佬黄包车夫,发誓宁愿在巴黎做乞丐也不愿回国内,不想一语成谶,后半生沦落的真如乞丐一般无二。
早年密友徐悲鸿蒋碧微夫妇落魄画家常玉,他生前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巴黎老破小咖啡馆里,一边啃一块廉价面包过顿,一边盯着过往顾客,飞快地画完一副肖像,然后递给肖像主人要几个法郎。在好伙伴庞薰琹笔下,常玉充满“流氓气”,他专画全身女像,而且不管老少一律画成裸体,最多10来分钟解决。如果我们遇到常玉,也照样会轻视,觉得不过一街头流浪艺人,而且可能会上前打他,觉得他当街耍流氓。
常玉与友人在街头但常玉那些动辄上亿的画,尤其是那些裸体像,基本都是这么草草瞎玩一挥而就的。他50岁过后,日子更加贫困,曾因修理屋顶玻璃而摔伤,为节省颜料费用甚至用油漆创作,疯狂与随意,精致与粗疏,乃至欢愉与悲苦,始终交织于一身。
常玉这种声名奇低与身价奇高的错谬,某种程度也在说明,他和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乃至吴冠中这些同行,都不太一样。他的为人和作品,都是无法归类又无以名之。如果他活到当下,大概率也不会和陈丹青一样到处出风头,更不会同意人家给他盖个什么劳什子纪念馆。
按世俗说法,常玉是一手好牌被自己故意打烂,是他自己作死了不偿命。现在也是这样,很多人对他惋惜,但绝少人同情他。
常玉:我没有思乡病这种人,旧中国叫“畸人”。他出身锦衣玉食之家,本是四川富商家庭子弟。他的父亲在当地以画知名,他自小就拜蜀中真正的诗书画三栖大佬赵熙老先生为师。他后来出蜀,远行各地,凡所结交诸如邵洵美等都是文化名流,一块留洋的同学例如徐悲鸿潘玉良林风眠后来也都是画坛大腕,是名副其实贵公子。以他的才华、功底、人脉,假设稍微愿意从众一点,都不可能搞得这么狼藉,这么惨淡。
在其友人王季冈回忆中,青年时代的常玉,也是妥妥的帅哥。他这个人,“人美丰仪,且衣着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但“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说好听点一辈子“游于艺”,说实话就是终身游手好闲,不会也无意挣钱,只晓得挥霍。这是最典型的艺术家气质:多才多艺,放浪形骸,视名利如粪土,及时行乐死便埋我。
同时流浪巴黎也以画裸女闻名的藤田嗣治常玉早期,有兄长源源不断的资金资助,过得是陈子昂式的裘马轻狂生活,好不恣意放荡。可随着这些支柱去世、时代波折,他再也无法接到大陆来款,日子一下子从天堂堕到泥泞。所幸的是,他这样的人,犹如见过世面尝遍繁华的张岱,只要自由什么生活都无所谓的,万事不挂心上。三亚海胆一盆盆吃得,武汉热干面照样大快朵颐。
在《巴黎的鳞爪》这本书里,在巴黎旅行的徐志摩,时常会去拜访一位放浪不羁的画家。这位年轻画家,住在弥漫鱼腥味的贫民窟尽头,触目是烂袜子、发霉沙发、洞口屡现的床,甘之如饴画着最便宜的画。这位画家,头发像刺猬、胡子八九天没刮、脏衣服半年没收拾、皮鞋鞋带扣不上,时不时有姑娘留宿,徐志摩还挺羡慕,称之为“艳丽的垃圾窝”。整整80年后,我们才明白过来,徐志摩笔下这位“San Yu”,其实就是常玉。
徐志摩虽然是写诗的,但他那个时候,就慧眼识珠看出这位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与天才闪耀之处。常玉的3亿画价到底有多少水分、多少浮夸,大家看法很不一样,但大概没人会去否认,他的东西个性实在太显著。所谓艺术,说穿了不就是求个与众不同,力求创造性吗?
作为画家,常玉之所以数十年不为人知,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个性太强烈了,而且其艺术眼光、理念都太超前了。
比如,古往今来的中国画家,总习惯忽略身体,尤其是女人的身体。或者忽略而过,或者压制特征,或者匆匆几笔线条就营造出一个端庄婉约人畜无害的美人,这是故国传统。但常玉受不了这一套虚伪和虚假。在他笔下,女性几乎都是裸体,而且一点都不美,基本都是丰硕的大腿,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按时下审美甚至只能说丑陋不堪,但常玉会觉得自由伸展就是最美的。
这种观念和实践,不说1930年代,到了现在多数人也无法理解。常玉画作屡屡拍出亿万天价后,网上不断有群众表示不解,甚至嗤之以鼻。“这样的鬼画符,我家孙女一天能画上百幅”、“这样没有功底的油画,任何美院大一学生都会认定是垃圾”,甚至是“不雅、庸俗、冲击三观“,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艺术圈的堕落,似乎也得到了验证。
但常玉一开始,就不想“正经”,只要颠覆。这是他的勃勃野心,也是他爱玩懂玩的妙趣。他幼时就接受过最好的训练,可一旦成人就有意反叛传统,尤其是中国画、西方古典美学的那种束缚感。1920年代,他与徐悲鸿、张道藩等在巴黎留学,所有人挖空心思进学院,他一心到贫民窟瞎转。好友庞薰琹想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修,他使劲劝阻。
他对“好基友”邵洵美说过,要想成为大画家,在懂得捏笔之后,千万不要再到卢浮宫去了。这是他个性使然,也是他对传统画风太怀疑了。当时正在转型中的欧洲现代艺术,他其实也是最早的参与者之一。
《紫裙女士》 常玉 水墨水彩纸本现在看来,大体是中国最早的,是先行者。今人写《中国现代艺术绘画史》,如果不偏心不搞门派主义,常玉怎么也得放第一章。
顽强坚守古典艺术观、只喜欢传统画风的人,大概率为认为常玉那种就是杂耍,现在的天价也只不过就是资本游戏场上的提线木偶,就像他们其中很多人至今认为梵高杜尚毕加索欺名盗世一样。
但常玉的不走寻常路,让他一骑绝尘,一夜之间超越苦心经营的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但他确实又很孤独。落魄不堪,没有什么朋友倒在其次,没什么人理解他的用心,可能才是最致命的。如果不是1960年代,台湾那边曾邀请他去办画展,他寄去了部分画作,也许他的画作百分九十都会扔在巴黎垃圾堆,重新发现他也得推迟几十年。
常玉此生,最后一件作品,就是后来最广为人知的《孤独的象》。画中,一只极小的象,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奔驰。据说,常玉曾用手指着小象,莞尔一声苦笑,“这就是我”,那轻轻一指 沉闷不已的尽是悲苦又充满寓意。反讽的是,这幅《孤独的象》,当年他挂6法郎无人问津,而今市场预估价已是5亿起步。那干枯瘦硬脏兮兮的手指,简直点石成金,令人大感困惑,仿佛是一场幻觉。
从流浪街头饥寒而死的流浪画家,到成为当前亚洲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红人,常玉经历了50年。
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包括“他的画的连创记录到底值不值”的争议。他不太需要名利,艺术市场更是从不差钱,许多资金都在寻找保值标的,只待足够吸引人的“硬通货”出现,常玉恰逢时机破土而出。
不少人在揣测,常玉会是当代中国画坛,最贵、最有名、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画家。这一行情预测,当然不断推动着他的画作,水涨船高节节攀升。至于说,常玉的画是不是资本操作,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位,实在是说不清楚的。
譬如,毕加索的画如今堪比国宝,自从1980年代以来攀升了195倍,但是你若在1901年6月24日的法国,能去沃拉尔的画廊,花几十法郎就能买下他最好的作品,只因为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画展,巴黎人指责其作乌七八糟白送不要。这一切谁能说清谁敢预料?
常玉绝笔《孤独的象》常玉也一样。他的作品卖出多少亿,本来就不是我等黄焖鸡常客可以参与的事情。那些挤在拍卖场如坐针毡的有钱人会懂得,“不管砸进去了多少钱,加一个0就可直接卖给下家了”。
为何热衷砸钱买书画?
(企业家对书画艺术品的收藏,除了自己欣赏之外,还可以用它们有效抵御突然而至的资金短缺。一些企业家遇到财务问题,就是靠艺术品的变现,最终得到资金支持而使企业转危为安。) 马云、王健林、马化腾...等顶级富豪,为何热衷砸钱买书画? 近期 人民币汇率 近十年来首次破“7” 引起国民集体关注 看来只会存钱 不懂得投资 手里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6月2日 中国嘉德2019年春拍 某阿里高管的家属以29325000元 拍下潘天寿精品力作《午睡》 你以为有钱人大价钱购买书画 只是因为喜欢? 其实艺术品的价值 和保值升值空间才是关键 请关注:中国工艺美术交流中心 潘天寿《午睡》 先前 马云现身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与韩天衡畅谈艺术 马云曾花费160万 请韩天衡刻印的事情 一时间刷爆朋友圈 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书画品收藏市场的火热 对书画艺术品的收藏 已经成为 富商们的一种时尚 能让富商们如此热衷 除了书画本身的艺术价值 其市场价值和升值空间 也是不可小觑 一起看看 书画收藏价值所在: 一、书画艺术品收藏有利于投资保值 当一些企业家 在现金充裕的情况下 必然会考虑投资和资金保值的问题 根据近二十年 中国内地投资市场的比较 收藏投资书画等文物艺术品的回报率 要远高于股票、房产以及贵金属等 嘉德拍卖回顾 刘益谦是 上海新理益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是一位书画收藏爱好者 刘益谦 2007年 刘益谦以1111万元买到 文徵明《行草书诗》手卷 770万元买到 董浩《万有同春图册》册页 2008年 刘益谦又以694万元买入 吴宽的手卷《行书杂诗》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局部) 2009年 刘益谦在拍卖场上以6171万元 拍得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卷 以1.69亿拍下了吴彬《十八应真图卷》 2010年 刘益谦以3.08亿元的天价 又拿下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以4043.2万元 拍下陈逸飞作品《踱步》 1.14亿元买下陈栝的《情韵梅花》 ......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局部) 近两年 刘益谦夫妇继续 在国内外的拍卖场上 大量买入高价位艺术精品 如今 刘益谦夫妇已经 在上海和重庆建起了三家龙美术馆 放置和展出他们的上千件珍贵收藏品 二、艺术品收藏有助于提升企业文化 企业家将自己收藏的艺术品 装点着办公室 建立企业的美术馆 供往来的客户、嘉宾参观欣赏 有助于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美誉度 增加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 新疆广汇集团是一家经营房地产、 能源等领域的大型企业 董事长孙广信也是收藏大家 孙广信 2004年,他花了4620万元拍得傅抱石晚年所作巨幅作品《雨花台颂》,以1.242亿元买到了李可染的《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故居》,2.668亿元拍到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5290万元买入黄宾虹的《山川卧游卷》手卷。 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 2015年,以2.79亿元买到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1.265亿元买到李可染的《井冈山》。2016年,孙广信又投入2.3亿元把傅抱石的《云中君与大司命》买到。 《云中君与大司命》局部 孙广信收藏了超过500幅近现代名家的精品书画,投入了至少40亿元,主要收藏中国近现代十位顶尖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石鲁、林风眠、李可染等。 他为此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私人艺术馆——新疆广汇雪莲堂近现代艺术馆。 三、从藏品可见企业家的个人修养与情操 商业房地产大亨王健林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喜欢收藏 他曾开玩笑说 当初放弃部队和政府的铁饭碗 下海做生意 就是因为有钱才能搞收藏,买字画 王健林 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万的价格出售傅先生的作品《龙盘虎踞》。在当时800万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王健林怕失去这次机会就不会再有,虽然800万对他而言有压力,他提出分四期两年付款,每次200万,终于得到了这件傅抱石的精品之作。 网传《龙盘虎踞》 1993年,王健林以14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李苦禅的《五只鹰》,这幅画曾经是北京荣宝斋的中堂画,在荣宝斋挂了几十年。 王健林最喜欢吴冠中的作品,他最早就收藏有吴冠中的《香山春雪》、《竹舍》和《泼墨漓江》。后来,王健林花费巨资,上下搜罗,几乎买下了流落在国外所有的吴冠中作品。2003年,他已经拥有吴冠中70多幅藏品。 吴冠中《香山春雪》 王健林还特别喜欢收藏石齐的作品。2006年3月,王健林将一次展览中的70幅杨延文水墨画全部收购,耗费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搜集,王健林现在所拥有的书画收藏已达上千幅,而且每年都还在增长。这些画作价值已达数十亿元,藏品都存放在某银行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里。 毕加索 《两个小孩》 2013年11月,王健林投入1.72亿人民币在佳士得纽约拍下了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同时,还用1700多万元人民币买到毕加索的《戴帽女子》,2015年5月,王健林又以约1.27亿人民币买下了莫奈的佳作《睡莲池与玫瑰》。 王健林的目标是建造大连万达美术馆,他还计划在北京建造一个美术馆。 四、书画收藏必然成为企业家后半生的精神依托 内地著名影视公司 华谊兄弟的董事长王中军 也是一名收藏家 因为他自幼就酷爱绘画 虽然最终没有走上艺术这条道路 但他对艺术的喜爱却从未停止 王中军 20多年间,王中军的藏品包罗万象,数量已经多达几百件。 近几年,王中军也在海外拍卖场上也买起了西方油画。3.77亿收藏梵高作品《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1.85亿元收藏的毕加索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常玉的《群马》等。 曾巩《局事帖》(局部) 2017年,王中军的私人美术馆将会在北京落成,为了给美术馆增添一件代表中国传统的镇馆之宝,他投入2.07亿元买到了北宋曾巩的存世孤品《局事帖》。 曾巩《局事帖》(局部放大) 此外 还有大家熟悉的企业家 对收藏情有独钟 比如腾讯的老总马化腾 马化腾 2013年,他以1700万拍得徐悲鸿《四马图》,2015,以1000万元拍得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以260万元拍下黄胄小品 、以750万元拍下林风眠《丛林小鸟》、以650万元拍下傅抱石《深山访友图》...... 佳士得秋拍现场 苏轼《木石图》以4.636亿元港币成交 苏轼《木石图》全卷 还有 对书画非常热衷的苏宁集团 老总张近东的哥哥张桂平 张桂平 元代画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以超过3亿元的价格成交,让2016年低迷已久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之振奋。出手揽得珍品的是苏宁集团老总张近东的哥哥张桂平,这位艺术品市场上低调的“隐富”也由此引发社会关注。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 张桂平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是位忠诚专注的收藏家。他所创建的苏宁博物馆更是收藏了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典藏的近3000件藏品中汇集了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 苏宁博物馆中不乏来自拍卖会的天价拍品,如创下吴镇拍卖纪录的《野竹图》、王石谷的《仿宋元山水巨册》、创夏圭拍卖纪录的《山庄暮雪图》、袁江《蓬莱仙境》、创造赵雍纪录的《前浦理纶图》、张大千《羲之换鹅图》和傅抱石《郑庄公见母图》等。 企业家对书画艺术品的收藏 除了自己欣赏之外 还可以用它们有效抵御 突然而至的资金短缺 一些企业家遇到财务问题 就是靠艺术品的变现 最终得到资金支持而使企业转危为安 所以 你还不开始收藏书画吗?
有人说中国的超级写实主义油画走在世界最前列?
看了这个问题,只想说一句,中国油画发展太封闭了,太封闭了。如果想了解真相,如果有条件,想真正看到什么是油画,就到欧美博物馆转一转吧。到欧洲去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吧!油画的故乡不在国内,在国内学得也是欧洲油画的转手,或者再转手。好在现在有条件上网,看看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油画藏品了,聊胜于无吧!这里浅谈几点当前油画发展的问题,启发一下大家。
1、中国的油画说得好听一些,是在寻找独立的发展道路。说得客观一些,与世界上油画发源地国家相比,还真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就像国画、书法,外国人学得也很多,画得好的也很多,尤其日本、韩国、越南……但它们与中国最高水平比较起来,差距还是有的。
2、油画在中国爱好的人多,是相对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显得人多。其实,画得好的,能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几乎没有。油画画得好不好,不是外行说了算,是在国际上,或者油画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国家才更有发言权。
3、平心而论,就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来说,当前的文化发展还是略显滞后的。油画发展更是需要加大力气。与几十年前相比,现在学习油画的条件好多了,也有许多年青人在国外留学,有得还在外国美术学院当老师,教外国学生画油画。
4、至于如题说得超级写实油画,在国际上早已没落,还达不到流派或者潮流的地步。说白了,这只是画油画的技法基础问题。就是画得拘谨拘谨,再拘谨……中国人画油画缺的是先天的文化素养和后天的环境熏陶。这没办法,就像外国人学传统文化也一样。
5、如果真想画好油画,不到国外找找感觉,还真不行。如果不被世界油画发达国家承认,只是自娱其乐,也就是在自己小圈子里让外行看看,要想取得进步,获得国际认可,那不可能。
6、现在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家大力发展足球,也是为了在国际交往中多一些共同语言。油画何尝不是这样。所以,画油画,不能自娱其乐,还是要让国际社会承认,还是要到国际上多参加展览。尤其各种文化创意的博览会,一定要重视。
7、最后,谈一下审美鉴赏能力。现在社会审美力普遍疲弱,好的没有,也看不懂。人们感兴趣的都是拍卖价格高的,人人拥趸的,人人赶着潮流,人人人云亦云。如何提高鉴赏力,就需要眼光长远,与国际接轨,多比较,多实践,还要沉下去,做好基础工作。
你觉得油画好看还是国画好看?
中国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带着浓浓的中国印记。据历史记载,国画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是难以凭借近代一点点运动所改变的。一说到国画,自然少不了书法。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一般并入人们的眼帘。其发展的的趋势大致也是相同的。
发展了几千年,历朝历代都不乏国画书法大师,历朝历代也不乏各种风行的流派。总之其扎根在中华的土壤,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都以中华文化为基因不断变换传承。所以在今天我们也有幸能看到古代各大家留下来的书法绘画。
西画,一般指的是西方流传过来的画种,也就是通常说的素描,速写,油画,水彩等等。这些画种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但是最早传入中国也不过是仅供上层玩乐所用。偶有涉及而已。清代开始有了外籍画师,但这也是仅供皇室等少部分人所用。通看整个清代,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各种原因,西洋的东西大批出现在中国社会。油画也跟随这样的浪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并且有更大的影响了。
关于西方美术学习正式的开端,还是在1900-1910这十年里。看来距今才一百余年。无论古今。绘画的发展都是长时间维持一种风格,最后一少部分活跃的人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方式开始各种尝试新的流派。无论中外大致都是如此。而近代这样一部分人将目光投向了西画。
西画一直在增多,国画则是消耗着以往留下的地位。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不断增多。而高等教育本就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它自然和新来的油画相呼应而成。
不鼓励不积极本就是一种忽略和轻视。国画在此经历了“偏心”。
中国人更喜欢国画还是油画?国画和油画在今天来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就美术教育来说,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的教学占了美术考试的大头。
通常来说,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美术考试就是等于考素描色彩速写。所以很容易一个美术生可能从初学到最后进入高校之间都不曾了解过国画。长期灌注西方绘画体系,在审美趣味上则偏了向。喜欢一种东西,其实没有天生的偏向,都是后天文化环境所影响形成的习惯性偏好。国画不得不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入门的。也不能排除部分其他影响,比如家庭,环境等等。只是说,在当下美术教育的单纯影响下,很难涉及到对国画的趣味了解!
国画系学生不会用毛笔?一位美院国画系教授曾发文感叹,跟着美术考试收入的学生不会用毛笔,国画书法在艺术考试里是个偏门,所以在许多不成器的美术生在联考失败后又转而跑去学书法等等。如此,中国的绘画书法如何发展得了?
单就中国的美术作品国民偏好而言,对于家庭环境中,装饰绘画偏向西方绘画居多,主要是现在流行的装修风格所影响,其次就是国画的文化气息之浓厚。追求摩登的人们习惯那些所谓的新事物。
但是在广大的群众中,反映则是不同。可能油画的写实感觉更妙,可是对此无非是感叹其技巧之好,而对于国画或许没有了解,也是因为国画的欣赏不能像油画一样快餐式品读。
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从来都不是止于表象。所以说尽管当下这种一两眼式的观画习惯,像与不像的评价标准本就不适合国画。也只有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成长的人才能品读国画。
其实在普通家庭,除去考前的因素,在选择画画学习时,他们更喜好国画。绘画本就是一个陶冶情操,舒缓人心的事,而国画正好是不如此不达。
你觉得国画和油画哪一个更入你的眼帘?不妨留言表达你的意见。
广东岭南画家排名?
1.林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
2.关山月,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3.丁衍庸,现代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丁衍庸擅长西画、中国画、书法。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4.高奇峰,代表作品有《海鹰》、《白马》、《雄狮》、《怒狮》、《虎啸》、《孤猿啼雪》、《山高水长》等。
5.陈树人,他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 “岭南三杰”。陈树人以其山水、花鸟、走兽,著称于时。
6.黎葛民,画风严谨细致、秀逸雅静, 独具趣致。受日本画家高岛北海、竹内栖凤、田中赖璋等影响,为沟通中日两国绘画艺术做出贡献。
7.高剑父,创办了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与高奇峰、陈树人等共事革新中国画实验,后人称之为“岭南画派”。他大胆融合了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洋画的写实技法,用水墨或色彩直接渲染,赋予山水、花鸟画诸多生气。
8.黎雄才,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9.谭华牧,历任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主任兼教授、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教务主任兼西画系主任。油画《春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0.梁锡鸿,1948年在广州《大光报》发表《中国的洋画运动》一文,对西方绘画传人中国后的发展作了周详的历史回顾。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
说二句,不但有"南方的才子北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还有"南方的秀才(师爷),北方的汉,开封府里包公在“。这总的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以前,南方男人小家碧玉,聪慧灵利,善读书本,敢于吃苦,敢于创业,善于动脑,敢于天下先,以小投资挣大款而名响世界。用挣来的钱大办教育,在整个文化层面上都好于北方。在宋徽宋时,由于皇帝热爱琴棋书画,在浙沪南京一带可以说,秀才广多,才子倍出。在这里我不说才子,我想说几句温州商人。温州人天赐聪明,敢于吃苦,每位成功人事都一本书的故事。在清朝时期,他们就走南阳,赴东阳(日本),跑欧洲,吃进了人间苦,换取当代温州人的成功。他们深知众人使材火焰高,当大多数人们没钱办不成事,经不了商时,他们就办起自已的联社(银行),把大伙的钱集中起来,用在最挣钱的地方。这就是人人能挣钱的商业才子。现在的南方经济直领先于北方。作为北将,我认为将只能作汉子讲。他们身体高大,仁义,做事不拘小节,肝胆相照,为朋友两胁插刀,出路的多数,都是走充军之道。从此也就有了北方将之说。作为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句话,就是实话实说。从上古开始,陕西黄河流域就是最强胜部落。从秦朝建都于咸阳,直至到唐朝没年,都没有离开黄土高坡。现仍有很多黄家墓地没有开挖,如秦始皇墓,武则天墓,等都是陕西黄土埋皇上的最好见证。浅谈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个人观点,不足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