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赵括的代表作品

还在两江总督陶澍家中担任家庭教师,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能赴任,左宗棠一度感到十分颓废,左宗棠这才勉强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湘军将领骆秉章接替湖南巡抚。左宗棠又当了六年时间幕僚,左宗棠被朝廷授予兵部郎中之职。...

赵括的代表作品,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左宗棠年轻的时候屡试不中,四十多岁才出仕为官,可谓大器晚成,不过这不代表他能力不行。

古人云“大智近妖”,左宗棠的智慧,以及他取得的成就,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他力排众议收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以及痛击法军之事,尤其值得说道。

01,屡试不中,大器晚成。

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父亲左观澜是著名的诗人,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在文坛名气非常大,被时人称道。

左宗棠年轻时聪慧好学,十六岁的时候应长沙府试,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一名童生,后来他再接再厉,并在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举人,可谓青年才俊。

不过,在随后六年时间里,左宗棠三次参加会试都落榜,这让他十分郁闷,于是不再参加会试,转而潜心求学,还在两江总督陶澍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前后长达八年之久。

在陶家任职期间,左宗棠一方面广泛阅读陶家藏书,从而增长了知识积累;另一方面他也很关心天下大事,而且见解独到,比如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后,他就意识到建造新式战船和火炮的重要性。

1848年,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能赴任,两年后林则徐路过长沙,两人相约于湘江舟上,进行了深入交谈,林则徐称赞左宗棠“绝世奇才”。

尽管林则徐对左宗棠评价这么高,但左宗棠也有自己的心病,那就是屡试不中,要知道那时候科举才是出仕的正途,靠给人当幕僚而入仕,仕途将会受到极大限制,左宗棠一度感到十分颓废,尤其当时他已经三十八岁了。

带着这份惆怅,左宗棠在老家居住了很久,期间除了读书写字,救济乡里之外,就是与各界名流交流学问了,这让他极大增长了学识。

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为了保卫家园,左宗棠这才勉强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成为其幕僚,随后他运筹帷幄,在抵抗太平军的过程中屡献奇策,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湘军将领骆秉章接替湖南巡抚,左宗棠又当了六年时间幕僚,在他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下,骆秉章成功保全了长沙。

1856年,在湘军首领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被朝廷授予兵部郎中之职,两年后又在骆秉章的推荐下,朝廷给他加四品卿衔,但这些都只是虚职。

虽然左宗棠不过是骆秉章的一个幕僚,但他名气非常大,很多达官显贵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左宗棠的贡献有多大。

由于在对抗天平天国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左宗棠受到了咸丰帝的极大关注,但着也让他遭受了许多人的嫉妒,比如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就曾构陷他,要不是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相助,他早就性命不保了。

左宗棠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860年,这一年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左宗棠以四品候补堂官衔,跟随曾国藩襄办军务,他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号为“楚军”,在江西与安徽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因表现优异,于第二年被曾国藩推荐为浙江巡抚。

如果不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很难以一个举人的身份成为封疆大吏,但命运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揣摩,他被迫弃文从武,反而找到了一个步入官场的蹊径,不过浙江巡抚还不是终点,他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1862年,左宗棠分别与法军和英军组成了常捷军、常安军,收复了绍兴和金华,因此升任闽浙总督,1864年他又收复了杭州,又被朝廷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

后来,左宗棠收复浙江全境,并率军入江西、福建阻击太军平,因功被封为二等恪靖伯。

至此,天平天国运动被完全镇压,左宗棠也功成名就,成为主政一方的大员,但他认为这不是他最想要的,因为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1866年,左宗棠上书朝廷,要在福建成立福州船政局,并设立船政学堂,建造新式战船并培养海军人才,得到了同治帝的准许。

可以说,左宗棠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看到了清朝军事上的软肋,因此提前布局,只不过还没等他施展拳脚,朝廷就派他去西北平乱,这无奈之下只得举荐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代替完成未尽事宜。

1866年到1874年,左宗棠在陕甘地区镇压捻军起义和回民起义,虽然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战争,但都取得了最终胜利。

期间,左宗棠转任陕甘总督,并升任一品衔的东阁大学士,正式进入权力中枢,他还在兰州设立了甘肃机器制造局,制造新式武器装备,也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

不过,不管左宗棠在哪儿,他都是非常关心船政事务的,比如当时有人提出停止制造轮船,因为花费太大,还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而没有结果,左宗棠就予以严厉驳斥,说“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可见他对于掌握核心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但就这一点开看,说左宗棠近妖,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他有放眼看世界的眼光,也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当时像他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

02,力排众议,收复新疆。

当初,左宗棠平定捻军的时候,同为钦差大臣的李鸿章处处掣肘他,导致他只能对捻军围而不剿,捻军最终窜入河南、直隶一带,京城因此告急,这让慈禧太后大怒,差点就撤了他与李鸿章的职。

后来,左宗棠顶住压力,一举消灭了捻军,但与李鸿章的恩怨也就此结下,而就在他平定回民叛乱之后,他与李鸿章的纷争再起。

事情是这样的,正当朝廷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回民叛乱之时,新疆各地豪强纷纷反叛,建立了各种割据政权,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在英国则支持下攻入新疆,占领了大片领土。

无独有偶,沙俄见新疆局势混乱,于是出兵占领伊犁,而在此之前沙俄已经迫使清廷割让了大片领土了,但依然感到不满足,继续对新疆发起侵略活动。

可以说,新疆是前有狼后有虎,眼看清朝在新疆的地盘越来越小,统治力越来越弱了,左宗棠为此感到十分担忧。

1871年,日本侵占琉球,不久后又对台湾发起了进攻,由于清朝军事压力太大,于是派遣李鸿章与日本签订条约,不但将日本入侵说成是“保民义举”,还主动赔偿日本五十万两白银军费。

李鸿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清朝海军建设实在太落后,根本打不赢日本,所以只能花钱消灾。

但是,日本也是被西方列强欺负的对象,却反过来欺负清朝这个老大哥,这让很多大臣面子上挂不住,于是上书年轻的光绪帝,光绪帝极其重视,开始讨论海防问题,海防塞防争论因此爆发。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以清朝的国力,必须在海防和塞防二者之间做出抉择,其中海防的声音特别大,以李鸿章作为代表。

李鸿章认为,新疆是满蛮荒之地,当初乾隆帝收复新疆,也不过时徒增军费罢了,因此放弃新疆不会伤国家元气;但是,海防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加强沿海防御,从而抵御西方列强进攻,就可能会亡国。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因此,李鸿章主张,应该暂停塞防,以节省军费用于塞防,得到了醇亲王奕譞等人的支持。

但是,对于李鸿章的主张,左宗棠并不认可,他说新疆牛羊遍地,瓜果累累,金银矿产资源更是丰富,这哪里是赤野千里,简直是沃野千里啊;并且,新疆如果不保,那么蒙古就不保了,蒙古若丢失了,那京城可就危险了,要知道英俄可都在觊觎新疆,不收复新疆,清朝将永无宁日!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左宗棠的观点,得到了丁宝桢、吴元炳等人的额赞同,他们都认为沙俄是心头大患,必须加强塞防。

其实,海防塞防是同等重要的,之所以要为此争论,说到底还是没银子,没银子就没武器没兵丁,因此只能在塞防海防中二选一。

左宗棠虽然支持塞防,但他不是否定海防,他只是不认可放弃塞防,他给朝廷上的《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指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还提出,塞防的经费不能挪给海防,必须马上出兵收复新疆。

最终,左宗棠海塞并重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朝廷就下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兵收复新疆。

但是,狡猾的慈禧太后不愿意从国库拿太多钱,只给了左宗棠五百万两白银(国库出二百万,各省筹措三百万),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至少需要二千五百万两才够。

不仅如此,兵力和粮饷也是大问题,但左宗棠并没有因此退缩,他知道只要解决钱的问题,其它问题就好说了,于是他把好朋友胡雪岩找来了。

当初,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军的时候,胡雪岩就帮着解决粮饷问题了,胡雪岩也因此成为红顶商人,富甲一方。

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左宗棠从上海等人的西方银行前后借款数次,一共借走了1875万两白银,还从华商那里借来了八百余万两白银,从而解决了钱的问题。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西方各国尤其是英国银行竟然借给胡雪岩大量白银,左宗棠拿着这些白银收复新疆,其实损害的恰恰是英国乃至其他欧洲列强的利益,用敌人的钱来打敌人,这是最让人解气的一件事。

有人可能要问了,列强明知道左宗棠借钱打自己,为何还要借?

其实,这正是左宗棠的高明之处,他当初对胡雪岩说,用更高的利息找列强借钱,列请肯定会借,因为列强们都是为了利益才来中国的。

果不其然,列强银行只看到了眼前利益,于是纷纷借钱给胡雪岩,更何况胡雪岩还拿自己的家产作抵押,列强们就更没理由不借了。

其实,这些列强银行压根不相信左宗棠能收复新疆,所以才愿意借钱给他的,当时甚至连朝廷也不太相信,但他和胡雪岩对此深信不疑。

在筹措到钱之后,左宗棠又花了两年时间收购粮食、打造军械,他请了很多有名的专家和工匠,打造或改良了很多洋枪洋炮,而且非常有针对性,比如阿古柏军队以英国枪支居多,他就让人制造了大量螺丝炮和劈山炮,以及广东无壳抬枪。

在这个过程中,左宗棠又坑了沙俄一把,他找到沙俄商人索斯诺夫斯基,从沙俄以高价购买了大量粮食,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沙俄后悔得要死,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不过,左宗棠在备战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那就是兵源问题,当时朝廷给他的兵并不多,而且吃空饷严重。

为此,左宗棠剔除空额,汰弱留强,招募新兵,最终带着七万多士卒出征了,但这些人中能够打仗的精锐,也只有两万多不到三万人,而阿古柏则有四五万军队,骑兵占三分之一以上。

1876年,左宗棠以六十四岁高龄出征了,他命人准备了一口棺材,发誓要么收复新疆,要么埋骨荒漠。

当然了,左宗棠出征前,已经制定好了战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分四路大军出击,并提前在哈密等地建造了粮站,命人囤积粮食、兴修水利,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

由于左宗棠准备充分、战略得当,再加上其个人魅力让士气大振,结果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清军就收复了除了伊犁之外的所有失地,阿古柏及手下头领数千人被处死,不过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及白彦虎遁入沙俄,成为漏网之鱼。

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收回,这是清朝第一次向列强主动发起进攻,并获得胜利的战争,这是何等壮举啊!

但这还没完,战后左宗棠一直上书朝廷在新疆设省并收回伊犁,引渡伯克胡里及白彦虎等人,那他能够如愿吗?

03,应对沙俄,壮士长歌。

当时沙俄确实比较强大,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曾派遣军舰到天津港口给清廷施压,这就导致清廷倾向于用和平手段收回伊犁。

但是,沙俄当时刚刚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已经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了,左宗棠很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觉得武力收复新疆也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沙俄当初不相信左宗棠可以收复新疆,曾派人对清廷说,等到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再归还伊犁,在此之前由沙俄代为管理,但清朝收复新疆之后,归还伊利也就合情合理了,只不过沙俄一直装糊涂。

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

左宗棠多次上书朝廷,劝说朝廷尽快收复新疆,但朝廷却跟沙俄签订了一个《里瓦几亚条约》,只收复伊犁一座孤城,伊犁周边大片肥沃的土地都割给了沙俄,并且清朝还赔偿沙俄五百万卢布作为管理费,还承诺俄国商人在蒙古、新疆贸易免税。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左宗棠义愤填膺地上书朝廷,痛斥条约的签订,把那个表示愿意继续征战,收复伊犁。

左宗棠的话打动了朝廷,朝廷治罪签订条约的大臣治崇,并派遣曾纪泽前往沙俄继续攀谈。

但是,左宗棠他跟就不相信完全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就能够收回伊犁,他决定以武力作为胁迫,帮曾纪泽一把。

1880年,左宗棠不顾慈禧太后的反对,分三路大军向伊犁挺近,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

左宗棠在出征前曾上书朝廷,“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他明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抗命之举,但为了国家利益,他在所不惜!

沙俄听说左宗棠将要进攻伊犁,于是一面从国内调兵遣将,另一面又派遣军舰在辽宁、天津和山东沿海一带活动,对清朝进行威胁。

清朝迫于压力,于是下令将左宗棠召回,左宗棠无奈之下只得撤回,但他临走前让刘锦棠代替自己继续进军,一定要威慑住沙俄。

不过,沙俄因为担心清廷全面开战,就在谈判桌上认怂了,与清朝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虽然赔款上有所增加,也没有收回伊犁全境,但好歹伊犁大部都被收回,沙俄在清朝的特权也有所削减,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如果不是因为左宗棠被召回,他肯定是要武力决绝伊犁问题的,后来他听说条约的具体内容,仍然感到愤愤不平,曾对刘锦棠说,“伊犁仅得一块荒土,各逆相芘以安,不料和议如此结局,言之腐心”,可见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左宗棠入京后,被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所嫉恨,他虽然担任军机大臣,并在总理衙门行走,但并不受人待见,尤其在练兵、治河、禁烟等问题上,与朝堂上那些庸碌之辈的意见不合,因此他过得并不舒服。

1881年,左宗棠自请外放,朝廷也乐得其所,便任命他为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他由此开启了新的征程。

04,督师抗法,抱憾而终。

1882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之后左宗棠数次上书在新疆建省,最终在1884年的时候得以实现,新疆事务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不过,转眼到1883年,法国就开始侵占越南了,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让王德榜等人组建恪靖定边军,准备开赴越南作战,但朝廷并不让他亲赴前线。

在随后的战争中,清军一败再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越南丢失大半,台湾也岌岌可危。

眼看战火就要烧到内陆了,朝廷派遣李鸿章作为主帅奔赴广东,但他见法国海军十分厉害,便不敢发起进攻;他又担心自己出来的时间长了,北洋水师会失去掌控,于是撒丫子跑了。

左宗棠见李鸿章如此,气得破口大骂,于是上书朝廷,请求奔赴前线,朝廷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再次出征。

左宗棠来到福建后,一方面积极布防,另一方面组建恪靖援台军,奔赴台湾,在安排完这一切后,他准备在越南与法军决一死战。

左宗棠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法军攻打台湾未果,于是将兵力集中在越南,大战即将爆发。

1885年三月,法军主动进攻谅山,冯子材等人率领黑旗军、恪靖定边军痛击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极大鼓舞了士气。

这个时候,清军就应该主动乘胜追击的,但法国在战败后主动向清廷求和,清廷中求合派适时站了出来,朝廷最终下令左宗棠撤军。

为了达到目的,求合派还诬陷恪靖定边军的将领王德榜等人,致使他们丧失兵权,左宗棠也失去了对恪靖定边军的掌控。

当时,李鸿章是主张求和的领袖人物,认为可以把镇南关大捷当做求和契机,但左宗棠却认为,打了胜仗却要跟法国议和,那以后列强都敢在清朝头上拉屎了,中华将永无宁日!

但是,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铁了心求和,左宗棠的建议则被埋没,与法国的议和很快就达成了,越南自此脱离清朝的掌控。

听说议和达成了,左宗棠死得病倒了,1855年九月病情恶化,随后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左宗棠临死前曾对人说,此次越南战事,是决定中国是强是弱的一个关键点,他未能南下收复云南,从而扬我国威,为此感到非常遗憾,可谓死不瞑目!

惟此次越事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

左宗棠一死,李鸿章就展开了对他的清算,尤其是胡雪岩,被整得家破人亡。

总结一下:左宗棠虽然大器晚成,但能力出众、眼光长远,他收复新疆、痛击法军,由此成为清朝唯一一个两次击败列强的统帅,他还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说他近妖是毫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才能卓越,曾自诩为诸葛亮,他的一个友人很不服气,后来他在闽浙总督任上平乱,与友人谈笑间捷报就传来了,友人佩服不已,甘拜下风,可见他并非自吹自擂。

左宗棠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当清朝满朝大臣都浑浑噩噩的时候,他为了应对列强而运筹帷幄,提前布局,并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创办了许多军工厂,也大力发展民族工业,通过壮大自己的方式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时至今日,新疆还有祭祀左宗棠的左公祠,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左宗棠当年进军的一路上,现在还有他当年种下的左公柳,这是他造福后人之举,可见他当时对新疆是何种感情,当时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

金庸后修改的斗酒神僧?

斗酒僧和虚竹没有关系,他是乔峰乔帮主的徒弟,也是明教教主方腊的小儿子,名为方不平。

当初,也就是宋徽宗时期,明教教主方腊率众起义,声势浩大,宋徽宗命黄裳率领大军前去,荡平明教。黄裳凭借一己之力,杀了明教的几个主要人物,导致了黄裳和明教,以及整个江湖的恩怨情仇。

明教之人,很多都来自江湖上的各门各派学成的弟子,下山之后,加入了明教之中。他们与以前的门派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被黄裳所杀,黄裳也引来了江湖上很严重的报复,自己家里人,都因此而死。

一、乔峰、黄裳和方不平之间的关系

乔峰跌落悬崖,并未彻底死去,后被游坦之和阿紫共练“易筋经”所救,他一个人承载了游坦之和阿紫两个人的“易筋经”内力,武功之高,已经是当世罕有。

有一次,他去给自己的义父乔三槐扫墓,碰见了乔三槐唯一的亲人,也是乔三槐的表弟黄裳。乔峰传给了黄裳一些武功心法,强身健体。这些内功心法,是乔峰自己所创,还不算完整。

黄裳就是以这个内功心法创造出了后来名震天下的“九阴真经”。

乔峰一直隐居在山林之中,教导段誉和王语嫣的私生子,也就是后来的剑魔独孤求败,没有关注江湖上的消息,等他知道黄裳在江湖上闹出了那么大的风波之后,连忙赶往黄裳家,但来此一步,黄裳的家早就被夷为平地。

他在这里见到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才6岁。乔峰的内功已经是当世第一,方圆百米之内,不会有任何风吹草动能够瞒过他。他刚来时,就发现了躲在暗中,慑慑发抖地那个孩子。

孩子也一直在暗中观察乔峰,十分机灵,看了半天,才缓缓走了出来,告诉乔峰,自己是黄裳的儿子,希望乔峰能够救救自己,将自己带走,想拜乔峰为师。

简单的几句对话,乔峰已经觉得这孩子十分不简单了,因为他知道,孩子在暗中观察自己,等确认自己没有危险,与黄裳还是很好的关系时,才走了出来见他。一般小孩子,怎么可能做到这点呢?

乔峰虽然有一点怀疑小孩子的身份,但没有多想,当今世上,知道自己还活着的人,也是寥寥无几,除了有限的几个人,谁还能知道他乔峰还在世上,又怎么可能会来暗算他?再说,无论明枪,还是暗剑,都无法对今日的他造成伤害。

他将孩子带了回去,并且将这个孩子收为了自己的徒弟,倾注自己的全力,来教导这个孩子,他感受到了这个孩子心中的怨恨和杀气。

于是,最开始,并没有直接传授武功,而是教这个孩子读书,就如后来的黄蓉对杨过一样,只传授知识和书中的道理,绝不教导武功。

孩子心中有怨怼之情,有杀机,有恨。乔峰不敢传授他武功,如果这孩子心中一直都是这样,也绝对不会传授他武功。怕孩子将来心理扭曲,那样对江湖,对其他人,未必是一件好事。乔峰绝对不愿意培养出来一个魔头来。

二、为儒

乔峰自己,武功虽高,也懂得十分识文断字,但绝非是博学多才之人,所以,在这个孩子年纪稍微大了一点后,就带着这个孩子去到一个偏远的小村子,进了一家私塾,让一位老秀才好好教导这个孩子。

孩子十分聪明,无论是学什么,都几乎是一学就会,几乎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让乔峰觉得十分惊异,不过,就算如此,孩子也与科举无缘了。当时,天下大乱,金国已经崛起,将乔峰的辽国灭掉,随后就调转了大军,兵锋直指大宋,随即北宋灭亡。

战火纷飞,唯有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还算安宁,乔峰觉得,在此处隐居也算不错,关键是,这位老秀才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却是博学之人,不过是当初不喜欢朝廷,才没有继续向上考而已。老秀才家中藏书十分丰富。

孩子差一点绝望了,他知道乔峰是绝世高手,跟随乔峰,为的就是能够学习高深的武功,但是乔峰似乎对他很不放心,无论如何,就是不传授他武功,只是每天带着他前往老秀才那里上学。

他在里面上课,乔峰就在外面听那老秀才讲课。乔峰也是聪明之人,而且肯用心,他学东西,与那孩子相比,还要快上一些,而且,他本身就有基础,再加上,他一直属于那种悲天悯人之心,无论做什么,仿佛都得天独厚。

或许,乔峰乔帮主这样的人,才叫做优秀,做一行,行一行!

由于乔峰的存在,这个村子一直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和骚扰,有一些斥候和残兵靠近这个村子时,都会在很远之处,被他所布置的阵法给阻挡,然后绕过这个村子,去了其他地方。

再加上,这个村子,本身就在群山怀抱之中,也并非是兵家重地,荒山野岭的,很少会有人来。

在这个村子呆了两年之后,孩子已经十一岁了,乔峰做了一个决定,让这个孩子去村子里教他其他孩子读书,这件事情,老秀才也深表同意,老秀才早就察觉到了孩子心中的杀戮之意,也许唯有其他孩子的童真,才能帮这个孩子找到失去的童真。

既然是乔峰和老秀才的决定,孩子自然不敢违背,也就听了二人的话,决定前去了,打扮得十分正式,还是像模像样的。但是,乔峰和老秀才还是失算了,孩子虽然听话,但却无法和那些人融入到一起。

这是自然,毕竟这个孩子太成熟了,心里还有隐藏着的事情和情绪,绝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不过,乔峰对这孩子的暗中观察,也基本上确定了这个孩子的身份。

这个孩子并非是黄裳的儿子,而是明教教主方腊的小儿子,名为方不平。

当年,有一部分明教主要人物被黄裳杀死,那些主要人物背后的江湖门派,前往黄裳的家进行报复时,还带着方腊的小儿子方不平。只是,后来,由于他们惧怕黄裳,走得匆忙,将方不平给遗忘在了黄裳家的周围。

三、为道

乔峰发现了方不平的身份后的一段时间,方不平本身也感受到了,可能自己身份的秘密已经被乔峰知道了。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开诚布公地谈了一下。

乔峰直言,可以传授方不平武功,但是方不平必须先学道,再读佛,去压制心中的戾气和杀戮之心,若到时胆敢为祸江湖,他会亲自出手,将方不平的武功废掉,困住他的后半生。

和乔峰呆在一起这些年,方不平清楚乔峰的强大,更是明白乔峰的性格,绝对是一言九鼎,说得出,做得出。并且他丝毫不怀疑乔峰的实力,乔峰的实力,他这一辈子都或许达不到了。黄裳可以算自己的半个师兄,虽然他现在不知所踪了。

而且,自己还有另外一个师兄,从未见过面的独孤无名,已经在江湖上声名鹊起了,年纪轻轻,就已经能与各大门派的掌门争锋了。这样的实力,十分强大,自己将来也未必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考虑,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自己不能修习武功,将来也再难报仇,所以,方不平很是痛快地答应了乔峰的要求。在他看来,将来学会武功,再找黄裳报仇也不晚,无所谓的事情,到时候,死则死矣。

其实,乔峰决定传授方不平武功,只是因为想化解方不平心中的仇恨,因为,他越是不传授他武功,也许会越是引来方不平的怨恨,如此下去,方不平的心灵肯定会扭曲,最后会毁了自己。乔峰慈悲之心,不愿这种事情发生,只想慢慢再化解他的仇恨。

在乔峰看来,黄裳与方腊并无私仇,当初的黄裳也是奉命行事,而后来,江湖上的人对黄裳报复之严重,已经超出了江湖人该有的气度。如果黄裳没死,未来的黄裳再次出现江湖,去报仇之时,必然是无人可制。

在方不平答应了乔峰的事情后,乔峰就带着方不平,直接去了龙虎山,在那里,让方不平出家做了道士,并且跟着一个不会武功的道士,每天学习典籍,锻炼身体,做早晚功课,守着清规戒律,不准动用武功,每天要在山里苦修。

不过,乔峰并没有只让他学习道家典籍,他还从山外,给他带来许多其他书籍,都是圣贤之书,教他如何做事的。

方不平每天除了练习武功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学习,背诵各种书籍。起初,他并不愿意,只是因为和乔峰约定,过了两三年,他却十分乐意,因为在书中有一些知识,虽然不是武学,却可以和自己的武功相互印证。

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一个江湖传言,黄裳本不会武功,是在整理道藏之时,校订书刊,看得书太多,从其中悟出了高深的武功。

在龙虎山,方不平一直成长到19岁时,真正的将所有书读完,乔峰才准许他下山历练。这时,他心中的戾气已经减去了大半,心境比较通透,武功更是不凡。不过,他下山之后,却不等于踏足江湖。他一直游离在江湖之外。

江湖上,也很少有关于他的事迹,他曾找到自己的师兄独孤无名,与独孤无名交手一番,结果没有撑过10招,就落荒而逃,如果不是乔峰突然现身,阻止了独孤无名,方不平很可能会在独孤无名手下重伤。

不过,他也不气馁,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也会达到师兄独孤无名的高度。

独孤无名就是后来无敌天下的独孤求败,在黄裳从山林出来报仇之时,独孤无名已经改名独孤求败,隐居去了,不再问江湖事。

印证了自己的武功还算可以之后,方不平就听了乔峰的话,没有再次尝试去其他江湖人接触,而是以道士的打扮,每天行走在偏僻的地方,给那些普通人看病治病施药。

这一走,便是五年,江湖上没有多出一个高手,却多出一个乐善好施的小道士,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尽心尽力为一方悉心诊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境,他的武功也在飞速地增长之中。

这些年,乔峰一直都在他身边,没有远离,方不平的心境并不稳,一旦受到一些事情的刺激,方不平很可能会直接入魔,到那时,必然要祸害整个江湖,为祸武林。所以,方不平看似沉静的心境下,就如静水流深一般,水面之下,很可能是波涛汹涌。

所以,乔峰寸步不离。

四、为佛

两个人最后走到了少林派的地界。

乔峰就带着他,回到了自己年少时所住的地方,也就是自己养父养母的家,这里的家,已经是年久失修,四周荒凉,很少有人来这里。不过正好,也算得上安静,免得被人打扰。

乔峰深入少林派的藏经阁之中,拿走了许多经书,让方不平看和学习。

他希望,方不平有一天,能够真正的放下自己的执念和仇恨。他这时,已经不是阻止方不平报仇了,黄裳年纪太大,是否活在世上还是另外一件事情,他只是单纯地步希望方不平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更不希望,自己将来要亲手诛杀方不平。

每天周而复始地做着这些事情,看着这些书,方不平的心渐渐没有了波澜,但是,当年黄裳对明教出手时,他太小了,年少时的心理阴影,并非是那么容易痊愈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遇见乔峰,他方不平的一生,是真的毁了。

写在最后

方不平彻底放下仇恨后,开始娶妻生子,而他师父乔峰,武功到了极致,去了武界,自然有另外一番成就。

乔峰乔帮主在心中。

方不平多年后遁入空门,加入了少林派,在藏经阁扫地。忽有一日,他听闻号称天下第一的王重阳得到了黄裳的“九阴真经”,多年沉寂的心,有了一丝波澜,再起执念。

他找到王重阳,与王重阳拼酒,最后观看了一遍“九阴真经”,然后回到少林派,故意写下了“九阳真经”,批评黄裳的“九阴真经”。

这样,无意之间,他又给江湖留下了一本武林秘籍。

为何现在很多人?

我们先从功劳说,他把很多人带入门,使更多人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把演义和历史的区别科普给大众,他不是史学家,而是一个老师,作为一个老师,按老师的标准说,是一个好老师。但也带偏了很多人的三观!

易中天的百家讲坛品三国是《三国演义》套《三国志》的区分,但他自己都没搞清楚是讲的演义还是三国志。更像是讲评书。

《三国志》它属于史书,史书一般是简化的,记录大事件,大战役,去杂从简。给我们看的,研究的实在太少了,一段话就能代表好多。可以说一百个人看,有一百个样子。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是罗贯中看《三国志》和《后汉书》搜集民间传说著作的!带点神话色彩!

易大师应该不会关注这些,他对这段历史兴趣也不大。但影响很大,对很多人的三观也产生影响!我也学他发表发表个人意见。

我不说演义,就拿《三国志》易大师个人主观上是尊操贬刘,更符合我们现代思想,进而让大家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现代思想是我们之前的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结合产生的思想。)可是带偏好多人。

他贬低诸葛亮,贬低了刘备。是站在他个人的角度看历史,诸葛亮成了不懂军事,不懂谋略,智力下降,阴谋论者更甚。刘备成了假仁假义。曹操,荀攸,郭嘉成了不起的人,我们该像他们学习的人。这样对吗?

易大师怎么尊操贬刘的?很多东西拿历史的边角料进行论证,拿《魏书》《裴松之注解》里面有的被否定的东西说,评价蜀国这边不给大众说清楚。评价曹操那边用的是“不敢确定。”等词语。

陈寿评语: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是陈寿例完传,站在个人的角度感叹的。也可以认为是吐槽,“盖”字表面了陈寿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了这个字。)

裴松之后面有注。(意思是说陈寿一个史官懂用兵吗?)易大师能不知道?但他并没有给大众说。连前面的评语都当正文。是否误导了大众?显得标新立异?

他喜欢曹操,那是他的事情。他不应该故意贬低诸葛亮,用心是不纯的。毁人三观。

看看曹操 荀攸 成了人们学习的对象。他们的人品合适人们学习吗?中华5000年的延续靠的不是自私自利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不是西方思想!

诸葛亮死后,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

可见关于对诸葛亮才能的赞扬和神话,并不仅仅是明朝的《三国演义》。在明以前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不管是三国魏晋,还是后来的南北朝、隋唐都对诸葛亮推崇至备。

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史书和官方、民间都有了完整的定论,岂能是个别人通过枝节末叶的风闻所能否定的。

以上也是个人看法。曹操为人奸诈,你们要拿他做榜样我无话可说,不喜欢你们可以喷我。最好读读《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跟在来喷!

霍去病是如何打仗的?

提起霍去病,就会想起几个适合他的标签,比如:私生子、战神、名将、封狼居胥等等。从这些标签的背后,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

从他指挥过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来看,通常都是以少胜多,至于,他是怎么打仗的,且听读史三悟慢慢分析。

1. 皇亲国戚,霸气外露

霍去病出身并不算高贵,他的父亲只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名叫霍仲孺。

有一年,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府供事,与府上的一名奴婢眉来眼去、勾搭成奸,这名女奴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霍卫两人只顾一时之欢,没有做好避孕措施,不久,卫少儿就被霍仲孺搞大了肚子。但是,霍仲孺仅仅是一个小吏而已,始终不敢承认自己与平阳公主的女奴有染,后来,差事办完以后,干脆一走了之,返回家乡去了,而且,在家乡娶妻生子,再也没有联系过卫少儿,两人算是断绝了联系。

后来,卫少儿便生下一名男婴,即是霍去病,因为父亲霍仲孺早已远走高飞,所以,霍去病也就是一名私生子。

霍去病虽然出身不算太好,但是,他有一名了不起的小姨----卫子夫。

霍去病出生不久,小姨卫子夫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直到后来,卫子夫做上了皇后,让霍去病一下子从一名私生子成功蜕变成了皇亲国戚。

从此,小小年纪的霍去病也就前往皇宫生活,而且,经常陪伴在汉武帝左右,深得汉武帝的喜欢。

同时,霍去病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舅舅----卫青。在霍去病成名前,卫青早已在军中打出了威名,打出了成就,打出了赫赫战功。

就这样,在皇权的不断渲染下,在舅舅卫青的日常熏陶下,霍去病逐渐养成了霸气、尊贵、坚韧、积极、不服输的性格。这一性格不仅仅影响着霍去病,让其在军中树立了威信,更是感染了军中的上下将士,让霍去病及其所在部队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800骑兵,勇者无畏

狭路相逢,勇者胜。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提拔年仅17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跟随卫青前去漠南出击匈奴。这也是霍去病第一次打仗。

此战,西汉的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合兵一处,共计3000多人,在前去寻找匈奴的路上,遇到了匈奴单于的兵马,血战一天,全军覆没,苏建侥幸逃回,赵信干脆率领残兵投降匈奴。

与此同时,另一名将领,也就是17岁的霍去病,与卫青的大部队脱单了。他率领区区800人在廖无人烟的荒漠里来回穿梭,放到现在,17岁的我们还是个孩子,正在仿徨着自己的雨季,面对寸草不生的大荒漠,未免有些胆战心惊,但是,霍去病却丝毫没有胆怯之意,他率领着800名士卒,直接找到了匈奴的老巢,马鞭一挥,勇敢上前,此战,霍去病以800人之力,斩杀匈奴2028人,这包括匈奴的相国、高级官员等,并且生擒了单于的叔叔,杀死了单于的祖父,捣毁了单于的玉庭,立下了此次战役中的最大功劳。

从此,一战成名,受封冠军侯。

此战,霍去病利用勇者无疆的大无畏精神,充分挖掘了800名士兵的内在潜力,激发了他们的昂扬斗志,使他们的勇气得到了最大的优化,这也是他们能够以少胜多的主要因素。

3.一马当先,兵贵神速

《孙子兵法》有言“兵之情主速”。古代战争,通常利用战车配合骑兵的方式作战,这种方式虽然利于大规模进攻,但是,战车比较笨重,驾驭比较困难,尤其是遇到山地、泥泞道路,战车的机动性大大降低。到了汉武帝时期,军队开始由车骑并用向骑兵作战转变,以骑兵为作战主体,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长途奔袭的作用,从而对打击对象展开有效的闪击。

而霍去病又擅长长途奔袭,讲究突袭作战,喜欢对打击对象进行迂回穿插,从而形成合围之势,最终对打击对象实行毁灭性打击。也可以说,霍去病的这种作战方略,创新了西汉的战术观念,提高了西汉军队的作战水平,同时,也迎合了汉武帝的战略思想。

就像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兵在6天内急速推进了1000多里,直接穿插到匈奴腹地,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败了匈奴五王国,为了夺得作战先机,霍去病并没有让汉军搜刮战利品,相反,他们轻车简行,继续长途跋涉,寻找匈奴主力,从而一举打败匈奴。这种突袭方式,将匈奴打得没有一点儿脾气。

4. 爱护士卒,注重健康

据司马迁记载,霍去病在进行河西之战时,汉武帝奖励给汉军十几车酒肉,以犒赏三军,战争结束后,霍去病并没有将这些酒肉分发给士兵,反而是就地扔掉。

当时,士兵们饥渴难耐,很想大吃大喝一顿,但是,霍去病却将这10多车酒肉给倒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而且,这些士兵看到霍去病将这10多车酒肉就地倒掉之后,也没有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古代,没有冰箱,也没有防腐措施,这些酒肉从长安千里迢迢运到匈奴腹地,早已变质。霍去病当场倒掉,就是为了防止士兵一饮而尽,从而患上痢疾、肠炎等疾病。

试想,在军营中,如果士兵患上痢疾、肠炎等疾病,一传十,十传百,军中士兵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遇到匈奴,就会像砍瓜切菜一般,被匈奴轻易杀掉。

这就说明,霍去病治军严谨,方法得当,不仅要让士兵急速前进,还要让士兵保持身体健康,从而发挥自身的战斗力。

5. 方法灵活,自给自足

两军交战,粮草先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随后,诸葛亮举全国之力,接连开展了五次北伐,但是,这五次北伐皆因粮草不足,无奈返还。这就说明粮草具有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性。

而霍去病与匈奴交战,每次都是挺进1000多里,甚至2000多里,战线这么长,他是怎么保障军中粮草的呢?

这个问题没有难住霍去病,他巧妙地采取了“就地取材”的方法。也就是说,霍去病在急行军时,并不需要带上过多的粮草,而是,每当打败匈奴后,就适当掠夺匈奴的粮草,自给自足,就地补给。这不仅给霍去病的长途奔袭提供了便利,更是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西汉的经济压力。利用匈奴的供给,攻打匈奴,这稳赚不赔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在匈奴中曾经流传“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也就说明霍去病对匈奴的打击力度是巨大的,而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凭借霍去病对时局的准确研判、个人的出色发挥以及大胆果决,才能够封狼居胥。

欢迎关注@读史三悟,三悟与您一起悟方圆~悟进退~悟得失!

一战成名的典故?

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名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现陕西西安碑林中有一通《大隋故荡边将军信州典签马君墓志铭》。

为隋朝开皇二十年(600年)刻。该碑文曰:“君讳禾犀,字老生,扶风郿邑人也。其先则赵灵王之子马服君之后。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5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赵奢因屡立战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人们便称他的儿子赵括为“马服子”。

赵奢,接到赵惠文王的命令,去抵抗进攻的秦国大军。

秦军,秦国和赵国是一对冤家,祖上是一家。在当时那个时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进攻和合作的问题。敌人进攻,他们就建立盟约,为了保证盟约的有效性,通常会提出一个词叫质子。所谓质子就是签订盟约以后,王的孩子放到对方做质押。这是战国时期最常用的方法,用质子来约束双方在战场上的行为。有点儿像今天所说的抵押一样。

所以大家看到在历史上秦国的很多王子做过质子。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就在赵国做质子。秦昭襄王和芈八子,当时也是在赵国做质子。

赵奢接赵王命令,离邯郸30km安营扎寨,开始营房。他当时下了一个死命令,敢言进军者斩。你们不要跟我提什么建议,出去打仗,就老老实实在这守着,给人一种防守的形象。

果然有一个情报官来提建议,说应该主动进攻。赵奢毫无犹豫地下令斩。

自此以后这些手下将领无人敢提出战。

秦国大军远道而来,看赵奢不打着急。派奸细来探听信息,看到了这种情形,赵奢也很大方请奸细进来,好吃好喝,到处参观。完了以后把人礼送出去。

奸细回到秦军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秦军将领。秦军将领听到这儿以后,第一,认为赵奢胆小如鼠,不足为惧。第二,赵奢军队开始了有些懈怠的情绪。

其实赵奢可不是浪得虚名,春秋战国的四大名将。

那是怎么得了。

在他送奸细出营的同时,派大军星夜兼程,踏着奸细脚步,追随奸细,到了秦国大军前,秦大军,面对突如其来,惊恐不已。

一到地点赵军立刻安营扎寨,秦军还还正处于不明就理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赵奢突然听到有一个小许的小兵,前来献计。赵奢说,你不怕死吗?

小兵说担心,就不来了。小兵上来就说,我希望僵局打破。他提了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做好这个立即进攻的准备,第二个建议是立即占领北山。

奇怪的是赵奢听到这个建议后,仅仅说了一句,胥后定夺。回邯郸你的处置以后再说吧。一改以往立即劝战立斩。小兵松了一口气。其实赵奢认为小兵与自己的判断很相符,于是就组织大军全面进攻,占领北山,一举攻进秦军大门,扭转了战局,最后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统一。

所以赵奢回到国度以后,受到了赵惠文王的重奖,并被称为叫安夫君。小兵也被封为国尉,相当于现在卫戍区司令。这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讲的赵奢一战成名的的故事。

有人说郭德纲对侯震很好?

郭德纲对侯震的好和器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侯震在德云社的安排,也是最看不懂的地方。

德云社是轻资产的运营模式,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这和软件公司非常相似,最重要的资产不是公司厂房,而是员工,德云社也一直对人才奇缺。

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了,去年郭德纲担任了《相声有新人》的导师,节目做完之后的一年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七位选手要么正式加入德云社,要么拜师郭德纲,可见对于人才,郭德纲的渴求有多大。

这对侯震来讲就变得非常奇怪,侯震虽然接触相声比较晚,但是他的喜剧形象实在和相声太搭了,属于自带喜感的相声演员,一出场就能让人笑的那种。

不仅如此,郭德纲对侯震的形象塑造也非常成功,现在观众们提到侯震,首先想到的是郭德纲在作品中对侯震嘴碎的刻板印象,可以说侯震的形象已经相当成熟了。

侯震的捧哏水平很高,相声行业有句话叫“三分逗七分捧”,捧哏演员的要求相当高,而侯震在德云社的捧哏水平是数得着的。放着这么个捧哏大将不用,只是用来做做主持人,当当司机,确实有种大材小用之感。

郭德纲器重侯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侯派相声现在后继乏人,充其量只有所谓侯宝林长子长孙侯震,和侯宝林的二儿子侯耀华,侯耀华自称侯派相声掌门人。

众所周知,郭德纲和侯耀华之间的矛盾实在不可调和,郭德纲手中握着一张牌,就是侯震,起码在郭德纲商演的时候,介绍到侯震都是称之为侯宝林大师长子长孙,而且是侯派里现在唯一还在说相声的,把侯耀华排除在外了。

(相声笑谈,笑谈相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