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瓦格纳代表作品拉威尔

瓦格纳代表作品拉威尔,音乐人亨德尔尊称?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乐圣---贝多芬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

瓦格纳代表作品拉威尔,音乐人亨德尔尊称?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乐圣---贝多芬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之王 ---卡拉扬 奥地利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俄国 圆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法国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配器之王---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音乐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格里格 挪威 才疏学浅,就知道这么多了

钢琴诗人的音乐家是谁?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乐圣---贝多芬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之王 ---卡拉扬 奥地利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俄国 圆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法国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配器之王---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音乐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格里格 挪威 才疏学浅,就知道这么多了

当今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指挥家有哪几个?

1、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 oscanini,1867~1957)意大利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 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同年返回意大利,在特里诺和米兰以指挥歌剧新作和瓦格纳的歌剧而著名。1903-1906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1908-1915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挥。1915年回国,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1928-1936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美国音乐界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直到1954年退休。 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到本世纪60年代为止,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另外,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其风格简洁明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2、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1962)德国美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 他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原名布鲁诺·施莱辛格(Bruno Schlesinger),有一兄一妹。8岁入柏林斯特恩音乐学校学习,以“小莫扎特”见称。12岁在一次学生演出中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后受汉斯·冯·彪罗(Hans von Bülow 1830-1894)影响,立志做指挥家。16岁作为 学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自己的《平静的海与顺利的航行》(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 合唱团与乐队,歌德词)。1894年3月21日他以歌剧指挥身份在科隆歌剧院首次登台(先为人声教练),指挥罗尔津(Gustav Albert Lortzing 1801-1851)《军械士》(Der Waffenschmied)。同年秋季他在汉堡歌剧院结识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一歌剧指挥),先为合唱指挥,后为歌剧指挥。

3、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y,1882~1977) 美籍英国指挥家。生于伦敦。父为波兰人,母为爱尔兰人。学于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后又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1905年去美国,曾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兼合唱指挥。1908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1912年,应聘为费城交响乐团任音乐指挥,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彩而著称的乐队。组织过全美青年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和美国交响乐团。他从1917年开始录制唱片,1929年开始作广播演出,后来又在电影里演出,并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乐队改编曲。1940年担任迪斯尼的《幻想曲》(Fantasia)音乐指挥及演员,该片将音乐和动画结合在一起。

4、威尔海尔姆·富尔特温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 德国指挥家。八岁开始学音乐,上小学时即显露出其非凡的音乐天才。起初在朱里赫与斯特拉斯堡任指挥,后历经柳伯克、曼海姆等地,1920年应聘为柏林爱乐乐团指挥。曾于1926-192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归国后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队指挥,同时到德国各城市及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巡回演出,所到 之处,观众们无不欢声雷动,他由此而名震全球。1937年成为柏林国立歌剧院音乐总指导、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和德国纳粹政府的音乐顾问,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误作战犯。1947年他终于被宣判无罪,才重新开始演出。

5、尤金·奥曼蒂(Eugene Ormandy,1899~1985) 尤金·奥曼蒂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人物。他于1899年11月18日出生在布达佩斯。三岁时就开始拉小提琴,五岁半进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预科学习。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进展神速,十四岁半毕业于音乐学院,荣获文学士学位,十七岁成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

6、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 1989) 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

7、雷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el Bernstein,1918~1990) 美国指挥家、作曲家。曾就学于哈佛大学和柯蒂斯音乐学校。1943年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58年成为该团第一个美国指挥。他在任的十一年间,正是该团的黄金时代,此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他创作的著名作品有《耶利米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渴望的年代》,小提琴独奏、弦乐和打击乐的《小夜曲》,舞剧《幻想自由》等。他写的通俗音乐剧《镇上》和《奇妙的城镇》是百老汇经常上演的剧目。1969年辞去指挥职务专门从事作曲,但仍在欧洲各地作客席指挥而引人注目。享有纽约交响乐团桂冠指挥家的称号。自纽爱退休后,他转往欧洲发展,希望多花点时间作曲,不过显然事与愿违。他在欧洲最重要的功绩是与维也纳爱乐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因此维也纳爱乐颁给伯恩斯坦“荣誉副同志”的殊荣。奥地利于1977年举行了“伯恩斯坦音乐节”来表彰他的艺术活动。

8、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 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自幼接受音乐教育,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十岁起就曾研究指挥法,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1958年在美国库赛维斯基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后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名家深造,1963年又在米特洛波劳斯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加之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使他一举成名。1969年被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71年又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订立了终身契约,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演出活动。

9、小泽征尔(Seiji Qzawa,1935~) 日本著名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1959年在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伯克郡音乐节的指挥会演和卡拉扬主持的比赛中获奖。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接着又出色地指挥过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和维也纳乐团等,1970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订终身合同,任音乐指导兼指挥,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回日本。

10、祖宾·梅塔(Zubin Mehta,1936~) 祖宾·梅塔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梅万·梅塔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小提琴教师和指挥家、孟买交响乐团和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祖宾·梅塔7岁时就受到了正规的小提琴和钢琴教育,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对欧洲音乐非常熟悉。作为父亲的学生,他16岁的时候就指挥了孟买交响乐团。可是他遵循父母的意愿,去学习医学。但上了两个学期的课之后,他就转投到音乐的怀抱中了。18岁的时候他去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在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底下完成了指挥的学业。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科普兰先生有个说法。音乐欣赏分为三阶段。 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 我擅自通俗化一下。听音乐就是:“真好听啊!”“表达得好美啊!”“这音乐写得很牛啊!” 类比于吃菜,“真好吃啊!”“这色香味摆盘都很有内涵啊!”“这菜做的技巧好棒啊!” 类比于读书,“这书好看!”“这书表达的意思好有内涵!”“这书写作技巧绝了!” 大家觉得古典乐高深莫测,是被后两个阶段吓唬了。其实古典乐完全可以停留在“真好听啊”的阶段,无所谓的。 我私人的看法:欣赏古典乐,其实没那么复杂。你能分析纯音乐自然是好,但如果只是贪图音乐好听,也够了——除非你是专业做这行的。 慢慢来。 首先,破除一个迷信,不要觉得“伟大音乐我们必须喜欢,否则就没品”。门德尔松不喜欢柏辽兹,瓦格纳讨厌罗西尼,勃拉姆斯听李斯特听睡着了。门德尔松的爸爸觉得贝九是噪音。大师们是有彼此喜欢和不喜欢的。放轻松。 首先,找一些短篇幅的室内乐、小夜曲、三五分钟的名曲选段来听听看。现在各类世界名曲选集,一定会有些通俗得不得了的曲目,诸如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德彪西《月光》、舒伯特《鳟鱼》、格里格《培尔-金特》中间魔王宫殿和晨曲的两端、比才《卡门》、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舒曼《梦幻曲》这些。 没事呢,都找来听听。别急着正襟危坐听,就做家务、做饭时当背景乐听。找到喜欢的,就继续听那位作曲家的其他曲子,多半有惊喜。也可以找同时代其他人的。 我个人推荐的“听着玩,听着好听”的,除了上面几首,还有莫扎特的20钢琴协奏曲K466和23号K488;巴赫D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田园》第一段,圣桑《天鹅》,巴赫《耶稣,世人仰望的喜悦》。当然了,其他选段的多了,我也就举个例子。 有兴趣了,愿意继续听了,就可以继续琢磨。有人喜欢听旋律,有人喜欢听配器,这个得入了门后自己找。我还是建议,先找到自己喜欢的几首曲子,然后按着自己喜欢的作曲家找到他其他的曲子听。听多了,感觉也就有了。比如,听钢琴和小提琴和大键琴版本的《卡农》,是有区别的;你也许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主奏乐器。有人就是喜欢钢琴,有人就是喜欢木管乐,找到了,就找同类去。 哪位问了,许多曲子其实大家都听熟了,没有新鲜感,为什么还听呢?嗯,因为同一首曲子,不同的配器和演绎,是有不同风格的。听熟曲子,每次听到紧要关节,“这里应该有很重的一下”,点到了,会有挠到痒处、点到G点的快感。如果到这个地步听得出了,那就能对演奏者和指挥有点概念了。 如果你有兴趣呢,可以慢慢摸索下变奏曲、奏鸣曲、交响乐的结构之类。掌握结构的好处是,听古典乐会有种摸得着门路的感觉,“哎第一个主题过去了,这里是桥,哎第二个主题出来了,哎这里有变奏”,就跟坐车在路上,手里有幅地图,按着看窗外风景似的。 一般到这个份上,自己也会愿意去琢磨点和声、音色、版本之类的了,但那是纯音乐的事。这时候,就会想听大部头,想听交响乐,因为大部头像大楼,逛起来目不暇接;小乐曲就像小幅画,好看,但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但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没必要非推到这一步。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曲子是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菲利普•格拉斯 《双定音鼓手幻想协奏曲》巴伯 《弦乐四重奏》中的柔板沃恩•威廉斯 《云雀高飞》埃尔加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理查•斯特劳斯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

拉威尔 《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理查•瓦格纳 《齐格弗里德牧歌》

勃拉姆斯 《第二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 《第一钢琴四重奏》福雷 《摇篮曲》威尔第 《安魂曲》中的《震怒之日》门德尔松 《第一钢琴三重奏》舒曼 《钢琴协奏曲》斯美塔纳 《我的祖国》 第二乐章 《一条大河》舒伯特 《第九交响曲》 舒伯特 《第八交响曲》舒伯特 《第21钢琴奏鸣曲》舒伯特 《冬之旅》中的《晚安》(为避免屠版拿掉了贝多芬和莫扎特,特别提一下贝多芬PC4)

卡拉扬的指挥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指挥特点

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

德奥音乐

虽然卡拉扬涉猎广泛,但不能否认,他指挥的作品以德奥作曲家的创作为主。他录制过四次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布鲁克纳的全套交响曲,莫扎特,海顿的部分交响曲,瓦格纳全套拜鲁伊特剧目,另外还有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音诗和歌剧等等。另外现代派作曲家,如在汉斯·维尔纳·亨泽(Hans Werner Henze)之前卡拉扬也有过受到作曲家本人肯定的表现。卡拉扬华丽光滑的处理手法在这些德奥古典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弦乐绵密厚实,铜管靓丽粗壮。而他在《企鹅唱片评鉴》里面获得三星带花评价的作品,多为该体系的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莫扎特的《女人皆如此》,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