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琦君哪些代表作品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目录1窃读记(林海音)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张钫)3走遍天下书为侣(尤安·艾肯)4*我的“...

琦君哪些代表作品,五上语文书分别有哪几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目录

1 窃读记 (林海音)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

4* 我的“长生果” (叶文玲)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长相思 (纳兰性德)

6 梅花魂 (陈慧瑛)

7* 桂花雨 (琦君)

8* 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9 鲸

10* 松鼠 (布封)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3 钓鱼的启示 (詹姆斯·勒菲斯特)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

15 落花生 (许地山)

16* 珍珠鸟 (冯骥才)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字谜七则

有趣的谐音

仓颉造字

册典删的来历 (刘凌)

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一点值万金

街头错别字

赞汉字 (汪竹柏)

书法作品赏析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刘湛秋)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马克·汉林)

18* 慈母情深 (梁晓声)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巴德·舒尔伯格)

20 学会看病 (毕淑敏)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25 七律·长征 (毛泽东)

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晓年)

28* 毛主席在花山 (翟志刚)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1 黄果树听瀑

2 斗笠 (王宜振)

3 太空“清洁工” (朱建群)

4 鞋匠的儿子 (林清宏)

5 剥豆

6 你一定会听见 (桂文亚)

7 木笛 (赵恺)

8 百泉村(四章) (金波

琪君的代表作?

作家简介: (1918~ )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桂花雨的作者写了那些书?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的代表作主要有《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等。此外,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之一。《桂花雨》属于她所写的儿童文学类,此外该类文章还有《卖牛记》《老鞋匠和狗》《琦君说童年》《琦君寄小读者》《玳瑁发夹》。

春酒的作者是?

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余光中创作风格?

像是琦君的风格是温柔敦厚,常写一些家乡事或记忆中的童年片段余光中的作品涵盖东西方典故,作品清新陈幸蕙写一些自然方面的文章杏林子则常利用寓言或故事写作,也会写在病褟上所产生的生命意义

桂花雨齐军作者资料?

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1949年赴台湾。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从小在温州、杭州两地学习生活,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