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辎乘代表作品

因此匈奴骑兵并没有停止对汉塞的袭扰。并没有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直捣匈奴王庭的意图。伊稚斜单于探听到汉军即将长途跋涉、大举来攻的消息,仅留精兵骁骑在漠北等待与汉军决战。大将军卫青率西路军出定襄攻击匈奴主力。...

辎乘代表作品,汉军到底战死多少?

《史记》载,经过元朔五年(前124年)的河南(指河套以南)之战与元狩二年(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后,汉匈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匈奴在两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中均遭惨败,右贤王部损失极大,浑邪王和休屠王基本全军覆没,匈奴对大汉西北边境的巨大威胁被解除。

伊稚斜单于采纳汉降将赵信(原来也是匈奴小王)的建议,被迫放弃漠南,将其精锐主力全部撤往远离汉塞的漠北,企图引诱汉军深入荒寂苦寒的大漠,再伺机一举围歼之,因此匈奴骑兵并没有停止对汉塞的袭扰。

盘踞匈奴东部的左贤王之军队,始终未遭汉军致命打击,实力依旧强劲。河西之战结束后两年,匈奴左部又兵分两路,各自出动数万骁骑,一举突进汉境右北平、定襄二郡,杀掠千余吏民后满载掳获退出汉塞。

汉武帝策划发动河南、河西之役,原计划只是夺回河套平原以南、以西这两处战略要地,再给予劫掠成性的匈奴人一定的打击教训后,使其不敢轻易骚扰汉家北境的安宁,并没有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直捣匈奴王庭的意图。汉武帝和大臣们认为匈奴人世代游牧,逐水草而居,行踪不定,很难彻底将其制服,只要将其打痛,不再连年南下袭扰即可,汉军没必要穷追不舍,将其彻底歼灭。但匈奴主力虽然迁往漠北,但匈奴骑兵仍然南下侵扰,边塞烽火并未熄灭,反击匈奴的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下去。

元狩四年(前119年),经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 ,汉武帝调兵遣将、征集战马,汉匈战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漠北之战缓缓拉开帷幕。

这一次大决战,汉武帝不惜血本,从全国范围内调集了十万精锐铁骑,负责后勤保障、转运粮草辎重的步卒达到数十万,又从民间征集良马数万匹随军备用。

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别出定襄、代郡攻击匈奴。伊稚斜单于探听到汉军即将长途跋涉、大举来攻的消息,立马将老幼妇孺和牲畜财产都迁往更远的北方,仅留精兵骁骑在漠北等待与汉军决战。

大将军卫青率西路军出定襄攻击匈奴主力。大军誓师出发前,老将李广已年届六十多,须发皆白,但壮志未减,主动向武帝请缨要出塞奋击匈奴。武帝认为“飞将”春秋已高,没有批准,在李广的一再请求下,武帝只好任其为前将军,归卫青统辖。卫青挚友、合骑侯公孙敖再度被起用,被任为中将军,也归卫青指挥。大军出定襄不久,就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驻地所在。卫青为使好友公孙敖有建立大功、恢复爵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有独占大功的企图,于是命前将军李广与左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面迂回到匈奴侧翼掩护主力进攻,而自己则与公孙敖率汉军主力从正面攻打伊稚斜单于。

李广身经百战,深知卫青用意,对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常布置很是不满,厉声抗议道:“天子任我为前将军,理应率领前锋部队正面出击,为何让我迂回而东?况且我自出兵后一直与匈奴接战,直到今天才有机会与单于对决。我愿意为前锋,誓与单于主力决一死战”!

卫青见李广有抗命的意思,竟然让行军长史直接把军令送到李广军营。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事已至此,再无回旋余地,李广只得愤然下令拔营,与赵食其左军一起往东奔去。

卫青率汉军主力向北行进了一千余里后,突然见前方烟尘蔽日、人喊马嘶,原来是伊稚斜单于亲率匈奴精兵正在前方严阵以待。卫青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恶战,他临危不乱,下令用“武刚车(战车)”环绕为阵,以防匈奴铁骑突击;一面派五千骑兵正面冲击匈奴阵地。伊稚斜单于出动万骑迎击汉军。两军骑士拼死厮杀,互有伤亡,但皆宁死不退,战至黄昏,忽然刮起一阵怪风,飞沙走石,满目灰霾,两军将士对面皆不能看清。卫青乘机命左、右翼汉军迅速出击,将匈奴人团团包围在营地中。伊稚斜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且甲胄鲜明,兵强马壮,有些怯战,不敢再拖延,于是率数百亲信将士、卫兵乘黄昏从西北方向突出重围,落荒而逃。此时,两军仍在激战,直到深夜,卫青才知道单于已经遁逃的消息,疾令轻骑连夜衔枚急追, 他自己主动率大军撤出战团,随后尾追单于,被围困的匈奴军队乘机四散而逃,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

天亮后,汉军已驰奔追击两百余里,但单于还是逃得不知去向。自汉军出塞以来,共击毙俘虏匈奴军一万九千余人,掳获无数,一直推进到阗颜山(今外蒙杭爱山)以南,焚毁了赵信城,然后高奏凯歌,班师而还。

但李广、赵食其的汉军在东道的战事进展可就没那么顺利了。东道路途曲折难行,而且沿途气候恶劣、水槽稀少,大军艰难跋涉,又没有向导引路,终于在茫茫荒原上迷失了道路。直到卫青率汉军主力从阗颜山班师南返之后,李广、赵食其才与卫青在漠南会师。卫青或许心怀愧意,特地派军使携带粮食和美酒前去慰问李广,并催促他尽快到大将军幕府汇报迷路详情,还暗示李广将责任全部推到部将的身上,李广一向磊落,断然拒绝这样不光彩的龌龊勾当,坚定地表示:校尉何罪之有?是我自己迷了路,身为东路主将,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军使回去复命后,李广感慨而悲愤的对多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说:“我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从不曾落于诸将之后,如今随大将军征伐匈奴单于,却不幸迷了路,这或许就是天意吧!我已年过六十,难道还要忍受那些刀笔吏的凌辱吗”!话音刚落,他愤然挥剑自刎,一代名将、 令匈奴人畏之如虎的“飞将军”李广就这样含冤负屈而死。右将军赵食其独自被逮捕下狱,受审后被贬为庶人。

东路军的统帅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他率五万骑兵出代郡攻伐匈奴左贤王部。霍去病所选的都是勇猛剽悍的年轻勇士,而且他不设副将,只以李广之子、年青校尉李敢和匈奴降将复陆支为大校,代为副将,使军队指挥权高度集中,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作战效率。

霍去病军出代郡后,命令将士只携带若干作战物资,轻装前进,穷大漠,涉流沙,跋涉两千余里,在草原深处与左贤王的军队遭遇。汉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经数次血战,左贤王不支溃逃,汉军斩首俘获七万余人 ,俘虏单于亲信大臣章渠,以及屯头王、韩王等三贵胄,相国、将军等重臣八十三人,阵斩北车耆王,封狼居胥山(其地不详),祭拜姑衍山(今外蒙乌兰巴托以南),长驱直入至瀚海(有学者说是今贝加尔湖)后班师凯旋。

漠北之战,卫青率军深入大漠千余里,击溃伊稚斜单于之主力,可是因他心怀偏私,导致将帅失和,遂使伊稚斜单于乘乱逃脱,将军李广迷路误期自杀,赵食其下狱,功过相抵,因此卫青没有任何封赏,其麾下众将无一人被封侯赐爵。和舅舅卫青比,少年将军霍去病战绩更为辉煌,他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斩获七万余人,战果是卫青的好几倍,俘虏匈奴左贤王的叔父、诸王、重臣近百人,还缴获了他的祭天金人,可谓居功至伟。武帝大喜,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特置大司马一职,任卫、霍同列大司马,部将李敢、复陆支等多人封侯,还下令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平级,爵禄一样。

此后,卫青威望大不如前 ,风光不再,而后起之秀霍去病则荣宠日盛,如日中天,卫青的许多部下纷纷去趋附霍去病,想到他那儿去谋求官爵,昔日熙熙攘攘的大将军府前顿显冷落。

漠北大决战,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大胜,从根本上扭转了百余年来匈奴骑兵对大汉边境的严重威胁,以及对中原农业区的巨大破坏,汉军疲于防守的被动窘境也被一举打破,开始转守为攻,牢牢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漠北之战,汉军虽然大获全胜,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史载,共有数万将士浴血沙场,英勇战死在大漠疆场上,也就是说十万大军只有不到一半人能活着回塞 ;卫青、霍去病两军出塞时共有马十四万匹,回来后只剩不足三万匹。文献记载,与汉军的严重的人员、物资损失比,匈奴人的损失更为惨烈,伊稚斜单于主力与左贤王的军队伤亡惨重,死伤、被俘共九万余人,牲畜、财产的巨大损失更是难以统计,之后,匈奴日益衰落,正如贾谊所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汉军的强大战力,迫使其再度向更遥远的极北、极西之地远遁,大漠以南再无王庭。

汉军乘势进取,占据了朔方以西、张掖、居延间的广袤土地,保障了河西之地(河西走廊)的安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骑兵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汉匈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西域(今新疆、中亚),漠南再无大的战事。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参考书目:《史记》

一个骑兵旅团有多少兵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978条回答。

一战中各国都曾经大量使用骑兵,但一战后就很少存在了。

以德军为例,虽然德国步兵师主要依靠马匹运输物资,甚至被戏称为德国马步师,但士兵是不需要骑马,也不会骑马的。

一战传统的骑兵大国中,英国和法国都已经基本放弃了骑兵部队,苏联二战曾经少量使用过骑兵部队,但也只是用于侦察、偷袭而已。

原因不复杂,在1917年的苏波战争中,波兰人以六个团1700多人的骑兵对战苏联著名将领谢苗·布琼尼率领的二十个团1.75万人的骑兵部队。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强悍的苏联骑兵部队被波兰人击溃,波兰以损失五百人的代价击杀了苏联骑兵部队四千人。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角就是此时受了重伤。

为什么会这样?在于波兰人装备了大量重机枪和榴弹炮。

在重机枪和榴弹炮面前,苏联骑兵一旦发起冲锋如同送死,损失惨重且没有战绩可言。

此战后,苏军开始大规模裁剪骑兵部队,名噪一时的苏联第一骑兵军在1923年被解散。直到二战开始之前,苏联的骑兵部队再一次被裁减,将原本的36个骑兵师整编为13个。

有意思的是,在同时代的中国战场,中国的骑兵师甚至骑兵军,日本的骑兵旅团反而大行其道。

在30年代的1935年,张学良的东北军编组了骑兵军。本来张学良是没有骑兵军这种作战单位的,只有几个骑兵旅,是调动到西北地区以后才编组的。

为什么这么编组?主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地形平坦,但有缺乏铁路和卡车,交通情况非常烂。

步兵在这里作战,如果依靠徒步行军就难以快速机动。

相反,骑兵部队的行军速度是步兵两倍甚至更多,比较适合快速机动作战。

当时西北的军阀,比如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新疆盛世才都大量编组骑兵部队。

而日军侵华作战时,也使用了骑兵旅团。

在1937年前,日军还保留骑兵第1、2、3、4旅团,原则上归属近卫师团、第一师团、第八师团、第三师团指挥。

但77卢沟桥事变以后,骑兵第一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都在1938年7月从关东军调入华北方面军,正式加入侵华战争。

以骑兵第四旅团为例,在第11军序列参加1939年4月随枣会战,在第1军序列参加1941年4月中条山会战,1942年12月转隶第12军,参加1944年3月豫中会战、1945年3月老河口战役。可见,该骑兵旅团参战还是很多的,参加的大战役就有四个。

不过,骑兵旅团的战斗力并不强。

侵华战争初期,日本步兵旅团有1万兵力,而骑兵旅团规模小得多。

骑兵旅团下辖2个骑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编制虽不少,但士兵数量大大少于步兵,总兵力只有5600人,装备5600匹军马,3700支步枪、12挺重机枪、36门火炮。

骑兵旅团主要问题是基层部队火力薄弱,人员稀少。

一个步兵联队一般有3000多人,在日本骑兵联队仅有不到1400人,下辖4个骑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

骑兵中队为100多人,机枪中队只有80人。骑兵中队一共只装备8挺轻机枪、8个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有4挺重机枪。

炮兵中队有100人规模,装备2门山炮和2门平射反坦克炮,一共4门。

另外还有不少后勤人员,因为马匹的养护很麻烦。

在侵华战争中,骑兵旅团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动性。

在这几次战役中,骑兵旅团都被用来进行包抄和破袭作战。比如1939年随枣会战,骑兵第四旅团负责从侧面包抄,合围歼灭李宗仁第五战区的主力。

在中国恶劣的交通环境下,骑兵的机动性大大强于步兵。在这些作战地区,由于公路本来就差加上被国军破坏,不要说日军卡车,就连装甲车也寸步难行。

相比来说,日本骑兵旅团的机动性强得多,基本上步兵能够走的路,他们就能通过,而且速度更快。

但是,时代不同了,骑兵旅团的作战能力很差。

此时日军已经改变了战术,不再使用骑兵挥马刀冲锋的战术。马匹更多的是机动运输工具,骑兵骑马快速行军,进入交火区之前下马,转而普通步兵作战进行攻击。

战斗结束后,步兵再骑马进行下一阶段机动作战。

就骑兵旅团的具体战斗来说,同步兵旅团已经区别不大。骑兵也是在机枪和火炮的掩护下,用传统步兵战术作战。

但是,骑兵旅团的马匹需要精心的照顾,需要大量后勤人员,这导致骑兵旅团和骑兵联队的作战兵力不足。

骑兵联队才1000多人,等于步兵一个大队的兵力。骑兵联队可以看做稍微强化的步兵大队!

同时,日本骑兵训练中有大量骑马内容,导致步兵方面能力训练不足(一般上午步兵训练,下午骑马训练)。日本骑兵不太擅长传统的步兵作战,作战经验也很少,战斗力大大不如步兵。

随枣会战中,国军防御部队并不畏惧日本骑兵旅团,反而认为他们战斗力不高,士气也低落。

有人问,为什么不给骑兵旅团增兵?因为后勤上办不到。

骑兵旅团已经有5000多匹马,就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和后勤资源进行维护保障。

军马其实是很娇气的动物,如果保护不善,哪怕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腹泻致死。

随着侵华战争的继续,骑兵旅团也越来越弱化。

后期骑兵旅团参战,主要是攻击国军防御薄弱的阵地,甚至进行破袭(炸毁国军重要设备和铁路),骚扰,追击撤退部队和非作战部队等等。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时,骑兵第四旅团已经缩编到区区1600人,装备12挺重机枪、12门火炮,无足轻重了。

孙元良的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有何表现?

国民党将军孙元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简直就是只活脱脱擅长逃跑的兔子般的人物!正因如此这个孙元良被中国人戏称为飞将军和逃跑将军,在南京保卫战之后每次只要他带领部队与敌人作战,他首先考虑得如何撤退,而不是如何打赢敌人。每次和敌人一交手,他总是丢下部队,化妆潜逃,逃得飞快,就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兔子,看来孙元良这个逃跑将军真是悟得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精髓,他的信仰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他眼里,没有逃兵可耻一说!

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88师战士模型

逃跑将军——孙元良

孙元良的军事背景:孙元良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此人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这个孙元良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先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还参加了平定滇系军阀刘震寰、桂系军阀杨希闵的武装叛乱。在1926年的蒋介石领导北伐战争中,曾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北伐战争后被公派到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在他学成回国之后任教导第二师第七团团长。大可观天下可以说此时的孙元良还算是一名军人,对得起他身上穿的军装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国民党中央军德械师战士模型

到了1935年以后时任国民革命军88师的师长俞济时被蒋介石调到侍从室,这个孙元良就以88师副师长的资格升任88师师长了,从此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地与敌人一战斗就习惯性丢下部队逃跑的军事生涯,这样就可苦了他手底下大头兵了,跟着这样的军事长官去打日本人,就相当于倒了八辈子霉,死无葬身之地了。

搞笑的飞将军——抗战中第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孙元良

众所周知,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德械师”一直是国民党军队号称精锐的代名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独裁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与德国展开军事合作,这时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为中国政府制定了整军计划,对武器装备配置和训练比较差的国军部队进行装备德械武器与德式军事训练,在这期间,因为换装耗资巨大,军费不足,国军只有少数几支部队完成了换装德械的师级单位,其中便包括了孙元良的88师,此外还有87师和36师,那么多国军部队只有他们三个国军师成为精锐的德械师,让其他国军将领非常眼红,在当时可想而知,他们有多威风,所以他们便理所当然的成为蒋介石的嫡系王牌部队。

德械师的编制:孙元良的88师就是那个年代国军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之一,可见老蒋是多器重这个孙元良了,德械师的官兵素质高,装备也好,而且师的编制也很庞大,与普通的国军步兵师的编制有所不同,它是按照德军的作战模式编制的。大可观天下查阅资料德械师除下辖两个步兵旅外,还有两个补充团,而且师部还直辖炮兵、工兵、通信兵、辎重兵、特务等兵种各1个营。下辖的步兵团的编制,除了3个步兵营外,这个团部还直属有炮兵、通信兵各1个连,另有一个特务排,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另外还有重机枪、迫击炮各1个连。所以说德械师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编制,都比一般的国军普通陆军师强上数倍。

德械师具体编制情况,师直属部队:

1个山炮营(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

步兵旅:

一个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级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一个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一个营下辖3个步兵连

一个连下辖3个步兵排

一个排下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另外师还下辖2个补充团

只不过这两个补充团用的武器装备是前面两个旅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武器装备。

这样一个德械师总兵力约1.4万人左右,虽然全师并不是全部的德械装备,但是战斗力在当时的国军战斗序列里是杠杠的。

列队的德械师,看这排头兵的眼神不善呢!

淞沪会战,德械师初露锋芒:时间到了1937年8月12日,在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前夕,蒋介石把孙元良的88师运抵上海前线,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的国军部队率先向日军发起了进攻,由此拉开了惨烈的淞沪会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中,由谢晋元率领德械师88师524团1营“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掩护张治中的部队安全撤退,谢晋元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抗日英雄。

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的劳军现场

88师谢晋元部与日寇血战四昼夜,抗击日寇数十次的攻击,最后完成任务奉命杀出重围退入了公共租界,当时谢晋元这一壮举更是大振军威国威,由此写下淞沪会战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国人为之振奋,纷纷到前线劳军!大可观天下可以说88师谢晋元部的出色表现给师长孙元良的脸上增了光,由此孙元良被蒋介石破格提升为72军军长,但仍然兼任88师的师长一职,这孙元良没能惠及部下,却处处尽沾部下有生命换回来的荣耀,这真是走运。

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

由于蒋介石在兵法上“添油战术”的失败,上海最终失守。这时国民党高层关于是否死守南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己先逃到陪都重庆的蒋介石对此的看法是“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率领国军作战,率先放弃南京逃跑到重庆的蒋大总统!

再怎么说南京是首都啊,如果面对日军的进犯直接弃城而逃的话在国际政治上,面子也过不去。没办法最后是唐生智临危受命,组织部队进行南京保卫战。此时刚从淞沪战场败退下来的孙元良的88师也就被划给了唐生智指挥。

这时的88师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已经血拼了三个月,虽然死伤过半,但是留下来的都是从战场里滚过来的兵油子。淞沪会战败退下来的88师还未来得及休整,就投入了南京保卫战。由于时间太仓促,所以补充过来的新兵几乎没有战斗力,连枪都端不稳,而且部队的士气也很低迷,原来14000人的88师现在只剩下6000多人。在孙元良的率领下,国军德械师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的表现又会怎么样呢?下面就由大可观天下慢慢为您解密!

“飞将军”——孙元良

国军德械师的士兵在休息!

为率先逃跑的蒋介石,背黑锅当替死鬼的唐生智只是说从政治上来说南京不能丢,结果蒋介石就顺坡下驴就让唐生智来当已是危城的南京卫戍司令,组织部队保卫南京,唐生智也很无奈:我只是随口一说,老蒋怎么还当真了呢?要是放到现在,我在网上评论个电冰箱,难道就得会制造修理电冰箱吗?这老蒋真会坑人!

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十一万南京守军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虽然前期打得很顽强,但是败得很悲壮和惨烈,最后只有少数部队突出重围,大部分战死殉国或被俘,死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屠刀之下,成为冤魂。

在南京保卫战当中,孙元良的第88师的任务是守住雨花台及城南之守备任务。

从上面的防区位置图来看,孙元良的88师在雨花台侧翼,据记载雨花台原定是58师的二线防区。但是在51师和74军之间有一个防区口子,日军从此突进去直插雨花台。可以看得出来雨花台的位置极其重要,如果雨花台丢失那么中华门被日军攻破就是时间问题,而且88师、51师侧翼都会受到日军威胁,58师也有可能会被日军包饺子。在狡猾的日军从51师和74军的结合部突进来之后,51师就无力守卫雨花台了,能自保就不错了,守卫雨花台的任务自然也就交给了孙元良的88师。

德械师士兵模型

南京保卫战打到了12月11日,日军第10军的第114师团及第6师团(号称日本最精锐的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孙元良命令88师的264旅、262旅一起防守雨花台,大概兵力在6000人左右。这战争场面一方是日军的精锐师团,一方是国军的王牌德械师,两者在雨花台展开了攻防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据大可观天下查阅相关资料,日军第114师团115联队第三大队在三天内就打光了118608发子弹,第二大队打光了153471发子弹。日军第六师团在八天打掉了75毫米以上炮弹9540发,几乎就是地毯式炮击雨花台守军。

在这样的日军火力攻击下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突破了,雨花台守军被迫据守核心主阵地。这时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日军猛烈的炮火击毁。有少数日军曾一度突入城内,但最终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所消灭。

南京雨花台的碉堡遗迹

在“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战犯谷寿夫率领的师团主力到达战场之后,谷寿夫首先呼叫第三飞行团对雨花台守军阵地狂轰滥炸,第88师主阵地相继被摧毁。

中间的就是谷寿夫!

之后日军在重炮和“豆丁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万岁冲锋,每次冲到山顶和88师剩余官兵进行肉搏,但又一次一次被打下去,这样残酷的战斗导致第88师出现了可怕的伤亡率,最后两个旅四个团八名正副团长仅剩一名,官兵伤亡超过6000人,与日军血战至12月12日上午10时,雨花台阵地最终失守,朱赤和高致嵩两位旅长力战而死,残部由264旅副旅长廖龄奇(黄埔四期)率领向中华门撤退。大可观天下查阅雨花台战斗的相关记载:雨花台守军碉堡的门都是被反锁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德械师士兵只能战死在碉堡里。英勇的88师官兵浴血雨花台,几乎是全军覆没,据说第262旅最后打到只剩下80多人了,战死的88师官兵,他们个个都是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谷寿夫的日军师团在占领雨花台后,居高临下,加强了对南京中华门的炮火攻击。最终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中华门及其以西城垣数处倒塌,有一部分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战。此时,还活着的88师官兵仍然冒死坚守城垣,但是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为搞笑的事情,88师还活着的官兵正在与日军血战到底,而88师的军事主官,师长孙元良竟然扔下自己仍在战斗的部队逃跑了。

宋希濂

孙元良逃到挹江门的时候,被36师的师长宋希濂认出来了,被督战队拿着枪顶着脑袋给“劝”了回去。丢人的孙元良无奈之下,只好返回中华门继续指挥作战。从此同为国军的孙元良便与坚决抗日的宋希濂结下了梁子!

日军“豆丁坦克”猛攻南京中华门

南京城看来实在守不住了,背黑锅的唐生智这下发了撤退的命令,南京守军的将领们在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更是争先恐后地抛下自己的部队逃离南京,致使部队失去了指挥,整个指挥体系彻底混乱了,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溃败和人员损失。逃跑将军孙元良终于盼到了撤退命令,只不过此时孙元良已经失去了最佳的逃跑时机,精通逃跑的他当时藏身在难民营中,后来得到德国人拉贝的救助。

实际情况是,孙元良的直属队被打散后,他只身一人化装成难民,躲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后来被德国人拉贝藏于学院一座楼房的阁楼,在躲过日军搜捕后,到了1938年初逃离南京,辗转到达武汉,他善于逃跑的这一细节,已经在后来出版《拉贝日记》中完整的记录下来。第264旅副旅长廖龄奇撤至武汉后,面呈蒋介石告御状要求枪毙逃跑的孙元良,理由就是他在面对日军进攻时惊慌失措、放弃部队和临阵脱逃,化装成难民逃回来孙元良随即被陈诚扣押。

历史就是耐人寻味和不公平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临阵脱逃的孙元良被审查42天后,因查无实据无罪被释放了,而百战余生,为了一心抗日,也为冤死的88师6000将士而“告御状”的廖龄奇(转任第74军第58师师长)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后被以“擅离职守”枪决,虽然后来证明是一桩冤案,不过成全了另外一位国军人物:副师长张灵甫,意外得以转正。

张灵甫

这个孙元良善于“逃跑”,可谓是贯穿了他后来的整个军事生涯。但是,南京保卫战这一仗,他手下的88师官兵表现的是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在南京谱写了一曲抗日英雄的诗歌!这一仗,88师战前约6000余人,战后仅有500人生还归队,简直可以说是马革裹尸,光照千秋。后来日军占领南京后,残忍地屠杀中国军民高达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华民族心上永远的伤疤和噩梦!

被无罪释放的孙元良最终还是被蒋介石撤销了72军军长和88师师长职务。从南京保卫战之后,德械师"的主力王牌位置逐渐被拥有美式装备的国军部队所取代,也可以说自南京保卫战后"德械师"的表现很一般了!大可观天下只是没想到南京保卫战竟成了国军"德械师"在中国历史上的绝唱和落幕式。

美式装备的国军

大可观天下感慨:手下的将士能征善战,统帅是个垃圾,最后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德械师第88师虽然全军覆没在了南京保卫战,但是,这些勇士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他们的巨大贡献与牺牲。但是说到88师的统帅孙元良的话,大家也只能摇摇头,呵呵几声了。想想,哪支部队摊上这样的军事主官那就要倒大霉了!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逃跑将军孙元良也逃到了台湾,不过再也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因为台湾太小了,他没地方逃跑了。没有用处的他转而经商了,1956年,他来到了日本,在日本他混得到挺好,经商十余年,赚了不少钱。1975年他又回到台湾。2007年,孙元良在台湾活到了103岁,到下面继续他的逃跑生涯了,没想到他居然还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最长命的长寿将军。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逃跑将军孙元良居然活到了103岁,而那些为国捐躯的88师的抗日英烈们,却在他死之前的70年前就长眠于了地下,还不为人所知,这叫什么事啊?

我是大可观天下,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辛亥革命时清政府全国有多少军队?

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才52岁。却不得不赋闲在家,但形势的发展和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对袁世凯越来越有利。

前来巴结讨好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看重的不是袁世凯的为人,而是他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

事实上,朝廷除了北洋军,还有八旗军、武卫军、地方武装等等军队。

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军队呢?

据说清朝的军队总数不下百万,但大都是旧式军队,根本不能用来对付新军的起义。

朝廷真正有点战斗力的军队,就是已经训练10余年的北洋军。

前两年,袁世凯不声不响地躲避各种纷争,虽然罢官在家,但他仍然不甘于做一个田舍翁,还在通过各种途径,遥控着北洋军的去向,这些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的兵将,居然还在听从袁世凯的命令。

那么,清朝为什么一定要用北洋军?载沣等人对袁世凯还是存在幻想的,他们认为袁世凯完全可能成为曾国藩那样的人

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对于当兵的思想教育基本上没有涉及。

有人说他教育部下:“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不过是政敌的攻击,袁世凯可真的没这么干过。

小站新军主要是德国陆军的训练路数,要说精神方面的培养,一曲《皇帝练兵》歌,勉强可以算,但它强调的还是士兵们忠君爱国的精神,跟袁世凯个人的权威是没半点儿关系。

北洋军对袁世凯有感情,但仅限于他做大臣时。后来一旦复辟称帝,他就被一些北洋军骂作曹操。且北洋军直至袁世凯众叛亲离地死去,也没有完全姓袁。北洋军姓什么?

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里似乎一日了然,姓袁呀。谁不知道北洋军只知有袁世凯,不知有大清国。军营里供着袁世凯的长生牌位,还让军士们朝夕膜拜。

更没有人怀疑,北洋军只听袁世凯的,别人指挥不了。若不然,怎么辛亥武昌起义,朝廷调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前去镇压,就指挥不动呢?

朝廷后来重新启用袁世凯,北洋军一口气拿下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不错,北洋军作为在清廷的新政期间,袁世凯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掌控练兵处,领导军事改革,指导全国的新军编练和旧军改造。

后来,北洋军扩张为六镇,固然“小站练兵”的旧人是种子,但是在这期间,他在军官选任方面,也特别强调专业主义,尽量从各种新式军事学堂毕业生中找人才。

所谓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都是北洋武备学堂出身。留日和留德的军官学生他也曾经选用过,大批日本士官生都是在他当政时,顺利进入军界的。

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挑人只看跟他个人的关系,对他个人的忠诚。

说白了,在袁世凯逼迫清帝让位之前,作为清朝的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他对北洋军的掌控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清朝的一些王爷和摄政王载沣,才觉得可以利用袁世凯为朝廷效力,“以汉制汉”原本就是满清政府的传统手法。

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咸丰皇帝,他们都利用过吴三桂、曾国藩这样的人来镇压起义。

最后,载沣等人对袁世凯还是存在幻想的,他们认为袁世凯完全可能成为曾国藩那样的人,所以要用北洋军,就必须启用袁世凯。

北洋军确实是清朝政府的王牌军队,只有北洋军出马,才有可能遏制辛亥革命的扩大

其实,湖北新军的起义,非散兵游勇可比,连洪秀全、杨秀清的起义,也不能与之相比,以为这次起义,他们不抢不掠,而是志在天下。

他们有自己的新思想,有实现国家富强的抱负,是要做一番大事业。

对付这股新崛起的新军势力,朝廷采取的对策,必然是速战速决,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免在全国引起滔天的连锁反应。

那么,朝廷出兵,必然是以自己的北洋军为主力,当初带队的可能不是段祺瑞,就是冯国璋。

以北洋军的实力,以段、冯二人的军事才能,再集合朝廷的物资给养,打下湖北的新军,尽管要费些功夫,最后,朝廷取得胜利的结局,可能也没有多少悬念。

北洋军相对来说更加可靠,受新思潮影响不深,是朝廷还可以完全控制的新军力量

袁世凯整顿吏治、兴办教育,创办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却不是他的全部,他的最大亮点还是他苦心经营的北洋军。

八国联军闹北京之时,朝廷的武卫军冰消瓦解,只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奇迹般地完整保存下来。

慈禧太后终于认识到,要想使大清江山长存,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否则,除了挨打,还是挨打,于是下令全面整顿军队。袁世凯因此大权在握,进而借机扩充势力。

袁世凯的崛起,引起朝廷实战派贵族的不满,他们发起1907年政潮,事实上就是打压袁世凯的势力,据说北洋军将领张怀芝和段祺瑞,宁可统制不做,也不乐意继续干了。

等到袁世凯被罢免回家之后,北洋军很多军官就更加感觉到后人不如前人,还是在袁世凯手下做事比较爽快。

后来,崭露头角的士官生,比如吴禄贞、张绍曾等人,尽管身居高位,但都没能真正控制麾下的北洋军。

所以,到了辛亥革命时,他们想要带兵造反都搞不成。

北洋第三镇有个炮兵团的团长,他跟山西的革命军说好了,要拉一火车的第三镇官兵,进入革命军的伏击圈,但中途却被部下吴佩孚识破,此人反而被吴佩孚抓了起来。

自从辛丑事变以来,朝廷已经10余年没有正式大规模用兵了,北洋军又有很多军事专才,其实,朝廷里有很多大臣支持袁世凯的北洋军,来镇压起义

事实上,清朝完全可以彻底甩开袁世凯,没想到,摄政王载沣到底是不会识人,也不会用人,他执掌大权以来,用的全是庸人不说,这次武昌起义之后,他居然起用了冯国璋,来带北洋军镇压起义。

他防了半天袁世凯的人,最终还是没防住。冯国璋不仅是袁世凯的亲信,而且是铁杆儿的心腹大将。

只不过在袁世凯罢官这几年,冯国璋利用他一贯稳重和善于结交达官显贵的做派,加上当年曾经担任清朝皇族贵胄学堂的总办,在皇族里认识不少贵族子弟,而且他人缘也比较好,结果载沣居然就认定冯国璋是可以信任的将帅之才。

当年,袁世凯是朝廷的北洋大臣,又兼练兵大臣,袁自朝鲜回国后,就是因练兵,而赢得朝廷各方官员的极力称赞。

他曾经奏请改革清军的军制,拟定新军募集操练规则,还派王英楷、王士珍分赴全国各地,精选壮丁6000人,又选派武卫右军卒50名,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并在保定设立督练公所。

后来,袁世凯还把军权集中于参谋、教练、兵备三处。

每处设一位总办,派段祺瑞为参谋处总办,冯国璋就是袁世凯的教练处总办,就是从这个时候,此人就与袁世凯打成一片了。

朝廷大臣们都怕武昌的叛乱,会起连锁反应,那桐也是十分担心:“湖南本来风潮就未平息,而且会匪接连闹事,湖广一乱,那四川、两广都受影响,事情可就更不可为了。”

“我的意思是,必须请袁世凯出山,只有北洋军还能够镇得住起义军,也只有他出山,北洋军才能调遣顺手,迅速出师”。

奕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除了袁世凯,北洋军别人未必能够指挥得动。徐世昌和那桐相视一笑说:“我们也附议,请摄政王尽快任命袁世凯主持军务”。

奕勖、那桐和徐世昌等人,立马去见载沣,载沣看罢武昌起义的相关电报,脸色苍白。他们的到来,正好可以商议此事,没想到他们竟是为袁世凯而来。

奕勖是首席领衔军机大臣,他也全力支持袁世凯。而且他手中还握了两镇兵权。为了安慰袁世凯,清廷补授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为农工部参议。

还有很多大臣支持袁世凯的北洋军出师,比如端方这个人,就是比较看重北洋军和袁世凯的力量。

端方非常支持袁世凯入主朝廷中枢,他觉得只有袁世凯才能改变时局。如果袁世凯有意复出,他可以向朝廷举荐他。

据说袁世凯连连摇头,还说“你可别害我。我已经衰朽不堪用,何况现在事势纠纷难以收拾,我是决不愿舍弃初志,投身急流中”。

袁世凯都说局势难以收拾,使端方对前途更感渺茫。袁世凯有北洋军在手,倘若局势变乱,朝廷肯定还要倚重,所以他提议将长女许给袁世凯的五公子,袁世凯满口答应。

所谓投桃报李,端方是袁世凯在满人中很难得的朋友,当然很有必要进一步笼络,所以袁世凯也提议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端方的侄子。两人饭后一席谈,就决定了两对年轻人的婚姻大事。

说白了,不管是满族贵族,还是很多朝廷重臣,他们都寄希望于北洋军和袁世凯,在很大程度上,袁世凯已经成为北洋军的代名词,用北洋军就必须用袁世凯,成为那段时间清朝很多大臣的共识。

北洋军到底有多少人?

北洋军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和掌握的一支新式军队。

早年,清政府曾经派广西按察使,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名为“定武军”。

不久,袁世凯接办了“定武军”,他扩充编制,改名为“新建陆军”,效法欧美军制,用西方枪械装备,以洋操训练军队,还创办随营学堂,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在此期间,他还网罗门生,广结党羽。

1898年,改为“武卫右军”,后来,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大加扩充,改称“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

到1905年的时候,北洋军已经扩建成六镇,当时每镇1.2万余人。北洋军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军队,开始转向近代化军队。

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认识到扩练新军的紧迫性,采纳袁世凯的建议,决定在全国成立新军36镇,因财力不够,先在北洋成立6镇。

1904年以前,北洋军已经成立1、2、3镇,由王英楷、吴长纯、段祺瑞分任统制,后来又成立4、5、6镇。北洋6镇正式建成,全军发展到7万余人。

北洋军采用西方的军事制度和新式装备,又以封建宗法思想维持上下军官的关系,成为效忠于袁世凯的一支武装力量。辛亥革命后,袁依靠这支武装,窃夺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袁世凯为了镇压起义,在1912至1913两年中,先后向帝国主义借款33笔,共4350万英镑,主要用于扩军备战。

在此期间,单袁世凯手下大将段芝贵等人,就各扩军25营,此外,还有雷震春在河南招募豫军6营,冯国璋在直隶招募1个混成旅,使北洋军人数和装备,远远超过南方革命党人所控制的军队。

辛亥革命结束后,中国当时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北洋军,非但一兵不裁,还得到了加强。

经过辛亥年的作战,使民初北洋军一些部队编制不足,通过这次裁兵淘汰了一批老弱兵士,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精壮士兵,袁世凯还从国外订购了大批军火,使北洋军在质量上得到提高。

随着全国各省的裁兵,北洋军人数虽未有很大的增加,但其占全国军队的比例却越来越大。

1915年底,当时全国军队有26个师35个旅约46万人,而北洋军,以及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军队居然就占了20个师,34个旅,约39万人。

事实上,除了西南等地外,北洋军队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综上所述,清朝的军队总数不下百万,但大都是旧式军队,根本不能用来对付新军的起义。

载沣等人对袁世凯还是存在幻想的,他们认为袁世凯完全可能成为曾国藩那样的人。

再则,北洋军确实是清朝政府的王牌军队,只有北洋军出马,才有可能遏制辛亥革命的扩大。

其实,北洋军相对来说更加可靠,受新思潮影响不深,是朝廷还可以完全控制的新军力量。

更重要的是,北洋军又有很多军事专才,其实,朝廷里有很多大臣,愿意支持袁世凯的北洋军,来镇压起义。所以朝廷才不得不用北洋军来对抗起义军。

当时的北洋军还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辛亥革命时期,估计有7万余人,到1915就已经发展成为39万人的军队,短短三年时间,数量增长了5倍。

国民党国军五大主力是哪五大主力?

国军“五大主力”全被解放军歼灭了。

这五大主力其实是抗战过后,在美国马歇尔斡旋下,要求国共双方“裁军”时,国民党内部开会决定的,旨在缩减裁撤不需要的部队,明缩暗涨扩展和发展自身最核心部队。

总结出来,五大主力分别是新1军,新6军,74军,18军,第5军。

国民政府在整编时采取了“缩编”的方法,所以第5军、第18军、74军,都变成了整编师级单位。

其中“土木系”的第18军更换了番号,被整编为第11师。

但因为国共冲突加剧,新1军、新6军两支孪生部队没有来得及整编,仍然是军番号。

(其实很多师最后因为打仗扩军,没多久又整回军了)

新1军、新6军被称为“孪生”部队,基本是共同发展,这两支部队的特点是装备精良,洋气无比。

新1军是国军的“天下第一军”、“蓝鹰部队”,有素质,荣誉感强,也骄横的很。

民国历史上有两支新1军,一支是何应钦1927年由福建民军改编的部队,而国军的“五大主力”新1军是1942年的另一支部队,其前身是宋子文的海关查税缉私税警总团。

税警总团后来被编为新38师,作为远征军由孙立人率领入缅甸作战,因为在仁安羌救过英军,该师在盟军中颇出了些风头。

因为英军出卖远征军,杜聿明遂率军兵度野人山,但孙立人却率38师跑去了印度。

新38师遂在印度接受了美国人的训练和补给装备,后又与同撤入印度的廖耀湘新22师残部合并,合编为新1军,即中国驻印军,驻守兰姆珈营地。

1943年,长沙会战有功的郑洞国被调到新1军担任军长,孙立人为副军长,国内也补充了大量兵员进新1军。

孙立人在1944年8月成为正军长,同期郑洞国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总指挥是史迪威,没多久换为索尔登。

国军许多同僚看不得新1军,认为他们是靠装备跳起来的部队,孙立人也与老外走得太近了点。

抗战胜利后,新1军在广东受降,之后迅速投入了内战之中,由美军运往秦皇岛,帮助杜聿明进攻东北民主联军。

在46年-47年的战斗中,孙立人率领新1军屡屡让林彪吃瘪,四平之战打得四野咬牙切齿,还差点拿下哈尔滨。(期间孙去开会,梁华盛代理指挥了一段时间)

因此,四野流传了一句话——只要不打新1军,不怕中央百万兵。

由于与杜聿明非常不合,孙立人经常对杜抗命,杜将之捅到蒋那里,遂在1947年解除了孙立人的兵权并调到南京,新军长为潘裕昆。

潘裕昆也非泛泛之辈,他是黄埔4期,林彪、张灵甫、胡琏等人的同学,战场上的虎将,当时是50师的少将师长,潘由此升了中将。

随后,因为“缩编”的政策,陈诚对新1军动了刀子,将老新1军拆成了新1(30、50、暂53师)、新7(38师残部建立)两个部队,还进行了武器调换,整成了二流部队。

辽沈战役中,新1军进入了廖耀湘9兵团序列,增援锦州,继而遭到东野包围。

在今非昔比的东北解放军面前,已经大大弱化的新1军很快被打得全军覆没。

孙后来逃到台湾,成为“陆军总司令”,但因为卷入美国CIA的“政变事件”,很快被下掉了兵权,软禁了33年才释放,1990年去世,2014年才“阶段性平反”。

新6军是新1军的“孪生”部队,基本状况与新1军差不多,与新1军统称“双子星座”。

国军历史上也有两个新6军,第一个是39年在湖南湘西组成的新6军,军长是薛岳。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张治中治理湖南期间,收编的凤凰等地的“革屯军”。“文夕大火”后张治中辞职,薛岳入主湖南,他将湘西这些武装拉到常德桃源整编,组建出了新编第6军(只有暂5、6两个师),驻训湘潭和长沙之间。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薛岳的“新6军”被解散,两个师的人马被分给了73、79军。

第二个新6军是1944年才成立的部队,军长是廖耀湘将军,他曾是国民政府机械化部队200师的参谋长,后改任新22师的师长。

远征作战开始后,廖耀湘的新22师成为后卫掩护部队,最后仅剩3000多人退入缅甸,残部被编入郑洞国的新1军。之后又分解出来,在1944年成立了新6军。

新6军大致框架以新1军的新22师,54军的14、50师、青年军第207师构成。

1945年新6师回国参加湘西会战,被空投到芷江。第50师也因此被划出了新6军,还给了新1军,战前在云南曲靖得到了青年军第207师的编入。

46年新6军同新1军一起在秦皇岛上岸,与东北民主联军大动干戈,廖耀湘也被提为第9兵团司令。

此时新6军的军长换成了黄埔6期的李涛,他此前是新22师的师长。

东北野战军的口号是“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足见对这支部队的重视。

辽沈战役中,新6军与新1军,新3军等整个廖耀湘兵团都一同覆灭了。廖耀湘,李涛均被活捉。

李涛被关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并在1949年10月出狱,还担任了齐齐哈尔步兵学校的教官,不知因为何事,在1953年再次被捕入狱,57年死在沈阳军区看守所。

74军最开始是淞沪抗战时由驰援的51、58两个师临时糅合成的。

51师的师长是王耀武,58师则是俞济时。一个是陕西过去的部队,一个是湖北过去的部队。合编后俞济时成为74军第一任军长,王耀武在万家岭大捷后成为副军长兼51师师长。

1939年长沙会战前,王耀武升任74军第二任军长,俞济时则成为19集团军副司令,后成为蒋的侍卫长,1951年卸任侍卫长,1990年去世。

后74军51师师长由李天霞担任,增加了余程万的57师。廖龄奇的58师(副师长张灵甫)。

43年常德会战结束,余程万的部队打光,王耀武升为24集团军总司令,74军的第三任军长换成施中诚。

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失利,被送进了功德林改造。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收获了一段婚姻,死后埋葬于八宝山。

施中诚的堂妹施剑翘是杀掉军阀孙传芳的奇女子,上为施中诚

施中诚在抗战结束后于湖南衡阳受降日军,之后率74军镇守南京,并与次年得到了整编的机会,缩为整编74师。

施中诚放弃了继续从军的打算,他谢绝了王耀武帮他搞的20集团军副司令位子,跑回老家桐城办了所小学。

于是张灵甫上位,担任了整编74师的师长。

解放战争中,74师对解放区展开了凶猛的攻击,随即在涟水保卫战中惨败,但他们造成了10纵司令谢祥军的牺牲,这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损失的最高职务将领。

二战涟水之时,74师再度重创华野主力,迫使华野转进山东,间接促使了华野和山野的合并。

1947年孟良崮战役,自大疏狂的张灵甫来了个“中心开花”战术,无奈共军有高达,国军尽出李天霞,74师全军覆没,张也被打死,连楚云飞都看不下去了。

国民革命军第18军既是中央军的嫡系,也是陈诚的嫡系,因为其起家根本是18军11师,所以“十一、十八”被人合成了“土、木”,也以此代称其派系。

18军1931年成立,在当年瑞金反围剿时就已经是工农红军的头号大敌,双方血战连连,黄维、胡琏等人都出自这个部队。

除了陈诚这个大佬外,土木系还出了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周至柔,后勤司令郭忏,腰杆子死硬,所以人称18军为“宠出来的”。

抗战中,土木系是中国战场上最活跃的国军之一,为民族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最初的军长当然就是陈诚,起家时只有个军架子,下面只有个11师。

这个11师是土木系的根,也是所有18军军长必须要走的路,没当过11师师长的,当不成18军军长。

陈诚之后,副军长罗卓英担任了新的军长,此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仁安羌之战、平满纳会战全都打满了。

1938年黄维升为18军的军长,1939年他继任第五十四军军长,18军军长改为“拼命三郎”彭善。

黄维后成为十二兵团司令,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被俘,只好在1975年出狱成为政协委员,在89年3月20日逝世于北京。

彭善1939年5月上任,在1940年12月被调为湖北军管区中将参谋长。彭善有功有过,他于武汉会战有功,但又在1947年担任武汉警备区总司令时,制造过“六一惨案”,开枪镇压了“反饥饿,反内战”的武汉学生。

逃到台湾的彭善被国民党卸磨杀驴,为平民愤而撤职,后旅居美国。晚年他的家乡黄陂曾邀请他回来,但彭善以内疚为由拒绝。

彭善之后的18军军长是方天。方天曾是18军军士教导队总队长,37年成为11师师长,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在1940年12月升为18军军长,负责巴宜要塞。

1943年8月方天被调到54军担任军长,解放战争后逃到台湾,1991年去世。

接任方天的是罗广文,罗广文在日本上过学,读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炮兵科。他鄂西会战时是副军长,因石牌要塞守卫有功,获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18军军长。

但仅一年时间,陈诚就将罗广文调到了87军当军长,这个军在抗战后被撤销,罗广文又换成了重庆警备司令。

解放战争后期,罗广文屡战屡败,逐渐失宠,而他身边包括胞弟在内皆是地下党……于是,1949年12月,趁胡宗南去海南,邓锡侯的秘书杨永浚给罗打了个电话,罗广文就率部起义了。他后来成了山东林业厅厅长。

罗广文1943年调任后,18军由副军长胡琏代理,他在44年8月成为正式的军长。

也就是胡琏任上,18军在46年开始了重新整编,被整编回了11师。因为全军整编是陈诚负责的,所以18军的整编非常快速,还被人投诉“不仅没缩编,反倒扩大了”。

胡琏因此成为整编11师的师长,他率领这支部队在古宁头捞了场胜利,帮助国民政府壮了下阳。77年心脏病死亡。

胡琏后面的军长是杨伯涛。杨伯涛是48年的11师师长,因为整编11师回归18军番号,他又变成了18军军长。

此时的18军已经走到了末日,淮海战役中,他们被编入了黄维的十二兵团,浩浩荡荡的扑向解放军。结果,这堆夹生饭在双堆集被逮住全歼,杨伯涛也被俘。

杨伯涛59年12月被特赦,只好成为全国政协任文史专员,活到2000年。

第5军为什么拿到最后讲呢?实在是国军的第5军太多了。

第一个是1925年由粤军改编的第5军,军长是李福林。这个部队参与过北伐,但29年被缩编,变成了师。

29年同年,湖南省主席鲁涤平的部队被编成了第二个第5军,1931年撤编。

之后的第三个第5军就厉害了,它是32年张治中拿87、88师合并的部队,当时俞济时就是88师的师长。但这个部队基本拼光,在淞沪抗战后被取消番号。

33年国民政府又组了个第5军,这第四个第5军的军长是罗卓英,但它番号还没捂热就被瑞金红军全歼了。

第五个第5军是33年同年薛岳组建的部队,建制为92、99两个师。红军长征后撤编。

第六个第5军是1939年从新11军改番号来的(新11军是从200师扩的),军长是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但实际的代理军长是杜聿明。这个部队才是国军主力。

同年6月,俞济时被任命为第5军军长,杜聿明仍是代理军长,他在11月转正,然后带着这支部队在昆仑关大战日军第五师团。当时旗下有200师戴安澜、荣1师郑洞国等大将(郑后成为副军长)。

40年时邱清泉携新22师加入了第5军,孙立人的新38师也加入了进来。

后来的事儿就与远征军战史对上了,杜聿明兵度野人山,孙立人拉了新38师去印度组建了新1军。

杜聿明带着第5军96师、新22师部分、200师翻越野人山,辗转2个多月,以重大伤亡为代价走出了野人山。

42年新5军又遭受重挫,200师的师长戴安澜阵亡,200师仅剩2600多人归国,大量官兵消失在丛林中。

国军主力中廖耀湘是法系,孙立人是美系,邱清泉是德系,罗广文是日系

邱清泉在1943年初接任了杜聿明的第5军军长职务,打过几仗后在昆明守到战争结束。

47年整编,第5军缩为第5师,邱清泉仍任整编第5师师长。但与整编11军一样,他们没多久也放弃了缩编,48年仍然回归成了整编第5军的番号,10月时军长换成了熊笑三,第5军也扩编进入第二兵团,归邱清泉这个徐州“剿总”代司令官管理。

邱清泉在淮海战役的陈官庄地区被击毙,熊笑三跑了。

第5军被歼灭了1个师,投诚了2个师,其实也算全军覆没了。

有趣的是,谁都不知道熊是怎么跑的,杜聿明邱清泉都没跑掉,就他跑了。

他突然出现在香港,混迹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去了台湾,在“国防部”工作,还当了石门水库管理局专员。

1971年熊笑三退休,他80年代跑回了北京,1987年9月于北京病逝。

他的父亲,是新华日报的总经理熊瑾玎,是人称“老板”的高级特工。

搞不好,这最后一任军座大人……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以水代兵的战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水代兵而取胜的战例其实是有很多的。所谓水火无情,善用者胜,在冷兵器时代,以水火为兵而克敌致胜者几乎历朝历代都有。

宋代著名兵书《百战奇略》中就有关于以水佐攻的详细描述:

若近水为战,须去水稍远,一则诱敌使渡,一则示敌无疑。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战,则拒水阻之,使敌不能济。若敌率兵渡水来战,可于水边伺其半济而击之,则利。 --百战奇略 宋 无名氏

至于以水代兵,克敌致胜的经典战例,如战国秦白起水灌楚鄢郢之战,战国秦王贲水灌大梁灭魏之战,楚汉时韩信潍水之战,三国关羽樊城之战水淹七军,明末李自成决黄河水灌开封之战,民国抗战时期决花园口黄河大堤等,其他战例大家了解得都比较多了,这里就重点介绍下战国时的两个经典战例,即鄢郢之战和灭魏之战吧。

白起水灌鄢郢之战

鄢为战国前期楚之陪都,在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为战国前期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秦国大良造,后来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率军大举攻楚。秦军以破竹之势一路南下,兵峰直指楚国北部的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时任楚王的楚顷襄王惊恐不已,试图用割地的办法寻求秦国的“谅解”,将上庸(今湖北竹溪东南)和汉水以北的地区拱手相让。和议达成,但秦国并没有让楚国消停太久,第二年即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白起又率军南下攻楚,没有悬念地攻陷邓城,随后便率部攻打鄢城。。

为鼓励将士奋勇作战,白起一路上毁桥毁船不为秦军留半点退路,为及时补充粮草,白起将主攻目标定在汉水流域,一边攻击一边劫掠粮草,补充军需。当秦军兵临鄢城之下时,士气高涨,斗志旺盛。但楚军也已做好了在鄢城与秦军长期相持下去的准备,深沟高垒而不战。楚军的死守战术也确实让秦军感到困扰,久攻不下后,白起想出了一个绝好办法:水攻。

在鄢城附近的西山有一条自长谷出向东南方向流淌的大河,称为“长谷水”。白起注意到这条丰沛的大河,他号令士兵在距离今湖北省襄樊以南、漳县以东的50里处的地方修筑渠道,将长谷水灌入鄢城,淹死城中军民。这条被后人称作“白起渠”(遗迹今日尚在)的长渠很快修好,它长达近百里,直通鄢城。鄢城军民就这样迎来灭顶之灾,滚滚河水灌入城中,人们呼号挣扎,却无能为力。很快,在河水长时间浸泡之下,鄢城城墙的东北角出现溃破,秦军轻松地由此攻入城池,一路之上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反抗。鄢城就此落入秦军之手,十多万鄢城军民在河水灌城时被活活溺死,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遍布城中,惨不忍睹。

在拿下鄢城的第二年即前278年,秦军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楚国的都城郢城,迫使楚国迁都至江淮的陈城(今河南淮阳)。之后,秦军又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楚国王陵所在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把大火焚毁了楚国先王的陵墓和宗庙,暗示楚人楚国已没有机会收复那些被秦攻占的土地。此役后楚国的根基之地--江汉地区尽落秦国之手,楚国实力被大大削弱,白起也因此功被封为武安君。

王贲决黄河水灌大梁灭魏之战

战国末期,秦国在北方已经形成了一统之势,韩国赵国已灭,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已破,燕王喜逃亡辽东,燕国名存实亡,淮河以北除偏安一隅,蒙起眼睛当瞎子的齐国之外,已经只剩下疆土已大大压缩,困守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及附近城邑的战国前期霸主--魏国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此时的大梁已经几乎成了孤城,但这座城市却有着悠久而光荣的抗敌史,齐军、秦军无数次攻到城下却再也进展不得。当年魏惠王当年营建大梁时,充分考虑到防守的需要,大梁城不但城墙高深,周围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的攻势。而且此时魏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残余的十余万魏军主力依托坚城死守,凭借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充足的物资储备连续打退了秦军的多次进攻。

秦军苦战多日,屡攻不下之后,将目标转向夺取大梁周边地区,将护卫大梁的水网全部掌握在了秦国手中。经过充分准备后,王贲率秦军决开堤坝,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入大梁城。被黄河水浸泡三个月后,坚固无比的大梁城墙也出现破损和局部倒塌的现象。魏王假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出城降秦,魏国至此灭亡。

经此一役,中原地区已尽入秦国之手,昔日的战国七雄仅余齐楚苟延残喘,秦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结语

在冷兵器时代,以水代兵作为借助战场之外自然条件的首选,在古代战争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早期攻城器械及战术相对贫乏的情况下,以水为兵破坚城的战术使用得比较频繁,以上两个战例就是其中典型。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善用兵者,水火不忌,英明的统帅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帮助已方减少损失,获取胜利,成就了战争史上的佳话。

我是天涯,欢迎关注,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