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代表作品100幅,为何死在西夏手里?
提起穆桂英,国人不知道的应该很少,这个虚构的宋朝时期的女性形象非常有艺术特点,能征善战,而且貌美如花,家国情怀不低于男子,保家卫国不输须眉,作为杨家将的一员。
她在《杨家将演义》《杨家府演义》中都是重要人物之一,但是在历史上,这位大名鼎鼎的女英雄实际上没有,而杨家将也没有演义中的轰轰烈烈,没有那么多的故事,但是因为演义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真人真事。
根据演义,穆桂英,宋朝人,黎山老母的徒弟,生活于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嫁给杨宗保、子杨文广、女杨金花,杨门出来的肯定是将种,当男人都捐躯之后,于是有了百岁的佘太君挂帅,穆桂英率领十二寡妇征西。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演绎出来的,众所周知,宋朝重文抑武,整个宋朝武力都憋屈的不行,稍微有个差不多的武将做出点业绩,都会被文官集团打压造谣,比如欧阳修搞出来的狄青家的狗长了角,苏轼这个不得志的文人,甚至造谣卫青给汉武帝舔痔疮,这应该是他的本分工作。
结果呢,科举制度吸走大批的人,终日苦读,军人被当作罪犯来对待,在皇权和文臣的联合压制之下,诺大宋朝处处受制于人,男人已经是板上钉钉不行了,后世的人脸皮再厚也没办法给宋朝的男人洗刷一下耻辱。
于是有了虚构的半人半神的演义人物来保家卫国,甚至出了寡妇团,有宋朝后的文人来讽刺宋朝的文人,其中韵味,显然很有趣。
关于穆桂英是黎山老母的徒弟,我国古代历史虚虚实实、神话穿插历史,历史中又夹杂神话尤其宋明以来文化的繁荣,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成为一种职业,这一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很大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同属华夏大地的神话、史话等统合成一个完整无缺的神话体系。
很多上古大仙的艺术形象完善都是宋明以后的工作,宋明以前仅仅简短而简洁的,宋朝以后给他们丰富故事线,完善职能等等,甚至给神仙搞一些徒弟出来,或者给凡人找一个老神仙,用来辅政他的能力或者建立不世之功的可能性。
穆桂英的故事即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出来的,那时候的男人不行,后代人都觉得窝囊,所以的扭转一下,没有靠谱的男人,只好找个女的,为了证明这个女的有能力,给她找了个上古老仙黎山老母,剩下的事情就完全水到渠成。
反正,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什么故事都可以往里面编,无论是打败辽国或者征讨西夏,南征平叛等故事情节不改变历史发展随便写,再大胜利也枉然,如果水浒传松江南征北战一样。
南征北战之后,年近花甲的穆桂英有了很多种结局,隐身于山中、战死西夏、被封侯而死等多种,显然这种结局是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地方流传的结果,抑或是,当时的说书人为了卖座故意改变。
关于穆桂英战死,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也就是来自说书人,至于源头已经不可考,但是本来就是一个虚构人物,什么样的结局都无伤大雅。
八贤王历史上有此人吗?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由于赵匡胤壮年猝死,他的弟弟赵匡义就做了皇帝。赵匡义后来改名赵光义,他就成了历史上的宋太宗。古代中国的皇位继承是父死子继的,在大宋朝,赵匡胤的儿子已经成年,却出现了少有的兄终弟及的局面,这无论怎样说,都不能算是正常的情况。
八贤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俨。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在仁宗即位后,他被称为是八王爷,皇帝对其亲近有加,但他当时为了避嫌,深居简出,不干涉朝政之事。
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究竟宋太宗是不是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才取得了皇位,直至目前尚无定论,但总体说来,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要多一些。世上的悬案无数,有些事情往往又是死无对证的,所以即使再过多年,“斧声烛影”这桩弟弟害哥哥的悬案恐怕也还要悬下去。
但是宋太宗当皇帝同宋皇后有过一番争斗却是毫无疑问的。据史书记载,宋太祖的宋皇后想让儿子赵德芳做皇帝,于是让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进宫,但是这个王继恩却自作主张地请了时为晋王的宋太宗入宫,从而夺去了皇位。一些宋人笔记对此多有记载。即使太祖是正常死亡,说太宗皇帝是从他侄儿赵德芳手里夺取的天下也并不为过。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都是宋太宗逼死的。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平定了北汉,于是他就乘胜进攻大辽国,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结果大败。
在溃败中,人们一度找不到宋太宗,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于是拟议赵德昭代宋太宗做皇帝。结果宋太宗回来了。知道了此事后,心里很是“不悦”,不久,赵德昭请求给攻灭北汉的有功人员授奖,不料宋太宗大怒:“等你当了皇帝再颁赏,也不算晚嘛!”
赵德昭听后便自杀了,年仅29岁,蹊跷的是,赵德昭死后两年,也就是公元981年,他的弟弟赵德芳也死去了。史书对于赵德芳的死,没做任何说明。死时年仅23岁。这又成为一桩疑案。至此,宋太祖的四个儿子已全部死去。
八贤王,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和话本杨家将中的文学人物,八王爷,被人尊称“八贤王”,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其子为六合王,曾经在《三侠五义》里第一回出场,未署名,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是三侠五义里的太上皇,养尊处优很少过问朝事,朝中没有大事不出来。
在话本杨家将中八王爷是宋太祖其子赵德芳,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光义,赐给德芳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
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为什么八贤王没继位?
八贤王是由历史上宋朝初年四位皇子德昭、德芳、元佐、元俨为原型、吸收他们的一些轶闻加上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塑造融合出来的文学人物,虚构的人物是不会成为历史上的皇帝的,所以不会被选择为皇帝。
“八贤王”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八贤王是杨家将,三侠五义中的人物,叫赵德芳,这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义的第四个儿子,23岁就病死了,生前没有封王,死后才追封为岐王。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皇位继承是兄终弟继,他死后是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这与儒家倡导的嫡长子继承制是有冲突的,所以文人演化出许多猜测,如烛影斧声等等。
其实,宋是继五代十国通过政变而得天下,史书记载赵匡胤的妈杜太后,叮嘱他防止北周幼子继位,被武将夺权的情况,将皇位传给成年弟弟是有一定道理的(金匮之盟),这一点在太祖生前一直未立太子可以佐证。
太祖四个儿子,老大,老三早亡,老二德昭,老四德芳尚在。会不会是眼见自已儿子渐渐成年,太祖想变卦,太宗急了导致太祖五十暴亡,这是个谜。总之,八贤王为杜撰,即便传位儿子,德昭在前,没德芳的事。
历史上有哪些流传于世的绝佳对联?
“黑暗沉沉埋赤子,苍生济济拥红军”,这里就要提到董必武表叔、著名书法家吴兰陔先生写的一副绝妙对联。
这副对联诞生于著名的黄麻起义,首次将我党领导的武装部队称之为“红军”
吴兰陔先生在对联中热情歌颂红军,预言红军将获得革命胜利。
从此,“红军”这个伟大的字眼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果如吴兰陔先生所料,红军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这副对联堪称是最有意义,最妙不可言的对联。
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得从黄麻起义开始说起。
黄麻起义01、黄麻起义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我党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这次政变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集“分共”会议,汪精卫在会上作了“分共”的报告,喊出了臭名昭著的口号“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
随后,汪精卫集团对我党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
至此,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为了反抗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屠杀,继续坚持革命,我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同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紧接着,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最终,秋收起义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秋收起义
就在这时,鄂豫皖地区也爆发了一次足以和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并列的武装起义。
1927年11月13日,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
11月14日,起义部队占领县政府、警察局,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及土豪劣绅1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90箱,控制了全城。
11月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曹学楷任主席。起义部队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1、第2路。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
这就是著名的“黄麻起义”。
1955年,开国大授衔,在众多开国将军中,有25人曾参加黄麻起义,其中包括2位大将:徐海东和王树声。5位上将:许世友、陈再道、王建安、周纯全、王宏坤。
因这次起义的影响而参军的开国将军,更是多达几百位,而湖北籍的开国将军,大多是在黄麻起义下参军的。
由此可见,这次起义影响有多深远。
02、绝妙对联就在起义军攻克黄安县城后,县城有名的书法家吴兰陔先生非常高兴,即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对联写道: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此联对仗工整,巧妙地嵌入了“绿、青、白、黑、赤、黄、碧、紫、苍、红”十个表示颜色的词,感情浓烈,又十分贴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形势和人民革命的激情。
表达了吴兰陔先生以及黄安百姓对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国旗是青天白日旗)痛恨之情,对起义部队的拥戴之心。
“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一句,吴兰陔先生豪气干云,坚信获得老百姓支持的起义部队必将赢得革命胜利。
吴兰陔对联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副对联首次将我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
从此,红军之名不胫而走。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公开举起了“工农红军”的旗帜,将参加起义的部队统称为工农红军。
虽然广州起义失败了,但“工农红军”的名声却响亮全国,“红军”的称号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开始陆续使用。
1928年5月25日,中央颁布《军事工作大纲》,大纲明确规定,将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后又改称工农红军)。
大纲颁布后,各地工农革命军开始改称红军。
红色正式成为我军代表颜色,而且新中国成立后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
或许吴兰陔先生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副对联竟然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真正做到了名垂青史。
这是一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绝妙对联,而能写出这副对联的吴兰陔先生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英雄!
04、革命英雄吴兰陔,又名吴兰阶,湖北黄安人,出生于光绪十年(1886年)。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吴兰陔天资聪颖,悟性过人,祖父吴道杰非常喜欢他,自幼教他读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兰陔从黄郡师范学院(今黄冈师范学院)毕业。
宣统二年(1910年),吴兰陔被选举孝廉方正、赠六品顶戴、候选知县。
可以说,吴兰陔其实是一个清朝的士大夫阶层,可他接受了新式教育,具有革命思想。
他对腐朽的清朝统治十分不满,为中国被列强侵略的残酷现实忧心忡忡。
吴兰陔纪念雕像
辛亥革命后,清朝被推翻,吴兰陔欢欣鼓舞,期待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
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
不仅如此,各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继续掌控地方,完全没有一点革命新气象,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唯一的不同就是清朝的衙门变成了各地的咨议局。
吴兰陔大为失落,依然痛恨这些假革命之名,打着为民的旗号,如往常一般鱼肉百姓,横征暴敛。
黄安咨议局成立后,吴兰陔先生写了一副对联,讽刺当局。
对联写道:
一伙假名公,猪公、狗公、叫鸡公,公不言公,公理何存,公心何在, 如此借公图势力。
四门设立局,茶局、酒局、洋烟局,局内者生,局外者死,何时了局得清平。
可惜,吴兰陔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因此,他心中的革命思想又迸发了出来,只是他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之路。
就在这时,他从一位晚辈身上看到了革命的方向。
这人就是我党元老董必武!
董必武的祖母正是吴兰陔的姑姑,而且董必武的姑姑还嫁给了吴兰陔的堂兄吴乐盛。
怎么算,董必武都得叫吴兰陔一声表叔。
不过其实吴兰陔和董必武都出生于1886年,两人同龄,吴兰陔比董必武还小三个月。
这表叔侄既是亲戚又是发小,既是邻居又是同学。
两人一起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时光。
董必武
1919年8月,董必武与恽代英等人创办私立武汉中学,传播和宣传革命思想,使这所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革命人才的摇篮。
而后,董必武又在武汉创立组建共产党组织。
1921年,董必武参加一大,回到湖北后,发动、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在董必武革命之初,吴兰陔大力支持,给了董必武很大的帮助。
吴兰陔虽然没有加入我党,直接参加革命,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支持革命,支持我党的工作。
当起义军打下黄安城后,吴兰陔即兴挥毫,兴高采烈地写下了这副歌颂起义部队,讴歌革命的名联!
黄麻起义失败后,吴兰陔没有气馁,继续支持革命。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次子吴汝咸于1930年秘密入党。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
吴兰陔亲自送次子吴汝咸参加红军(他并不知道儿子已经是党员),并让三子吴式咸率学生文艺宣传队到七里坪演出。
吴兰陔在黄安德高望重,在他的表率下,黄安人民纷纷参加红军。
让吴兰陔欣慰的是,吴汝咸后来曾担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红30军前身)政治部秘书(正营级),以吴汝咸的资历,如果他能参加1955年授衔,说不定可以授予少将军衔。
可惜,后来吴汝咸下落不明。
当吴汝咸弟弟向董必武找寻其下落时,董必武说,最后一次见到吴汝咸是在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后的毛尔盖会议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还曾登报寻人,并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打听,但都无果而终。
最后经确认,吴汝咸在战斗中牺牲,因此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兰陔陵墓前名联
可惜,这一幕,吴兰陔先生并没有看到,他已经于1939年不幸病逝,享年53岁。
可是,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吴兰陔先生拥护革命的赤忱之心,就像他这副对联一样,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赵佶劝学诗?
不是赵佶,是赵恒的劝学诗。
它是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劝学诗原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1]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为何如此称呼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最原始的根本找起,因为知其源方能里其流嘛。
公、候、伯、子、男,上面一级是王。
王:《尔雅·释亲》曰:"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疏曰:"王父,祖父也……王母,祖母也。"
《礼记·杂记上》:"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又云:"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虽王父母在,亦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最早的意思是祖父、祖母,后来延伸为君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它为什么造字的时候会写成甲骨文这个样子呢?
石器时代制作的石斧用来切割动物的尸体,也就是说王就是那个部族里面带领大家出去狩猎,然后切割分肉给大家吃的那个长者。我们不说人类,动物里面的狮子、狼这些,出去狩猎也是先由那个领头的有地位的优先享用食物,然后分配给其它同类食用,所以说狮王、狼王,那个领头的比较厉害的,有权分优先食用的那个就是王。
我们再开看看金文里的王是什么?
商王武丁之妻妇好手持的斧钺的形状。
这个时候的石斧就是钺了,已经作为一个权利象征的怎么一个东西的存在,也就是说领导军队打仗的怎么一个首领拿的东西,从原来的狩猎动物,到现在吃饱没事干为了利益开始打人了怎么个东西。
然后演变到小篆里的王,那个王不是今天怎么写的,上面两横要高一些,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里要说一下,我们现在说的文字、文字,实际上文是文,字是字,所以董仲舒说造文者,他不说造文字者。因为文是单一的象形符号,字是文加《六书》的形式然后创造的字,所以字是一个语音符号,词是一个语音单位。
到这个时候已经说成了参通天地人三才的那个人才是王了,也就是给王赋予了一种神权化。这样我们就只知道了王最初的带领大家出来找吃的,然后吃饱了带领大家去打仗的,后来被神权化象征有无上权利的那个就是王。
公:为什么紧跟着是公呢?不是其它呢?
公,就是上面一个八,就是分,下面一个厶读[sī],厶就是私,韩非曰:“仓颉作字,自营为厶。” 我上面说过了,文字的区别,所以韩非子说仓颉作字,字是两个部分或更多,组成的。“背私为公”相背,“公”就是把肉、食物分给大家的那个人就是公,有权做分配的人,爷爷也叫啊公,不是这样的吗?在家里有权分配家产的那个,把东西公平的分配给自己的子女,不是这样的吗?大公无私。看看这些词,现在理解了吧?分,就是一个东西切开两半,就是分,下面是个刀,切东西的物,那么公就是分东西的人。
至于后来把这个公作为爵位名称给某人,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候:《释名》候,护也,可护诸事也。又候人,道路迎送宾客之官。
可护就是呵护。
《诗经·曹风》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又斥候。
祋:悬挂羊皮的竿子。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置放城门口,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关门夜开,不下羊皮之祋。”
这样我们就知道候,最早的已经就是呵护部族生命财产的那个人,在部落门口守护者大家的那个人。汉代的西域都护候,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又有姓侯的,侯姓应该就是古代呵护部落的那个人的后代,比如张姓是拿弓箭,游戏里面的远程攻击手,下路的ADC,UZI这种就是。郭姓就是住在城边东郭、南郭这类的后人,城郭的郭。所以有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后来候作为一个爵位的名称赐予某人那都是很后来的事情了。
伯:我们已经知道王,是首领,是带领狩猎的,是切割肉的。公是分配肉的,候是守护、呵护生命和财产的。伯,为什么次一点职位呢?为什么排在他们之后呢?
伯,就是人字旁加一个白,白是什么?我们看甲骨文和鼎上面的文白,就很清楚了,白就是白色的白色米粒,古人认为那个是白。
我们国家种植稻谷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伯,就是掌管、分配白米粒的那个人,后来说伯是父亲的兄长,为什么是?因为父亲的兄长是家里的长男,古人说长兄如父,所以他有掌管和分配米的权利,我们知道父是切割肉的,公是分配肉的,那么候是呵护生命财产的,那么伯就分配米的,肯定是肉珍贵,生命珍贵,次一点的没有肉吃,有饭吃也不错对吧?所以他要次一点。还有上面这些人都是首领、长者、武艺高强一点的人,伯是下一代,所以他就又次一点。这种关系我们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接着我们往下讲就很好理解了。
子:小篆的子,这个一看就很清楚了,是个小孩子,我们说弟子、弟子就是师父的孩子,这些关系很清楚的,子后来又有美的意思,杜甫字子美,美不一定是美丽的意思,也有美德的意思,所以说杜甫是美男子不一定正确,应该说是有美德的美男子,杜甫不是这样的吗?整天忧国忧民。还有我们的先秦诸子,那个不是有美德的?所以子,就是部落里面有美德的那个人,或者说是有美德的帅哥。
男:有人说这个男,很难,解释,男人嘛总是很难的。但是真的男吗?其实一点都不男。
甲骨文的男。
小篆的男。
许慎《说文解字》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于田也。这解释得很清楚。
看看我们的大禹手上拿的是什么?甲骨文下面那个就是怎么一个工具,用来铲泥土的,耕种时候用来翻土的工具,我们可以看看后来演变出来的耕田牛拉着的那个梨。男就是出力气活的那个人,就是男。所以男人比女人有力气,我们一般这样认为。
所以我们现在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王,就是首领,带领大家去狩猎,切割肉的那个人,公,就是分配肉的那个人,候,就是守护、呵护生命、财产的那个人,伯,就是掌管、分配米的那个人,子,就是那个有美德长得帅的那个人,男,就是那个可能不是那么帅,但是有力气的人,做苦力的人,所以他的等级最末。从辈分来看也是这样的,不是吗?王、公、候是长辈,伯、子、男是晚辈,男子、男子也是子这一辈。至于后来都成了爵位的名称来代表身份象征是后来的事情了,但是这之间的关系我们是看得出来的。
你的家乡出过哪些名人?
名人,题主提示正反面人物皆可。
张作霖,可谓家乡传奇式人物,文盲+流氓土匪出身,竞然成为北洋奉系军阀首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超越常规的一跃为泱泱大中华的国家元首!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国民政府陆海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之父。
(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马家房村西小洼屯)
张作霖,幼年父早亡而家贫,三个月私塾文化(基本文盲),为生计曾学木匠、卖包子、挑担货郎、兽医出身,早年甲午战争时投军从戎,亦有一段为时不长的投身绿林为匪经历,故发迹后,被政敌们称为“胡子军”、“匪帅”而名闻天下。
(东北方言,称土匪为胡子、红胡子)
张作霖,虽然未任中华民国总统,但以陆海军大元帅之职执掌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政权时,政府并无总统、总理之职,张作霖实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家元首。
张作霖,号称“东北王”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其他北洋军阀派系如直系曹锟、吴佩孚,皖系首领段祺瑞等,皆军事院校科班出身,唯奉系军阀张作霖文盲+流氓土匪出身。
1928年,张作霖由北京乘火车返奉天(今沈阳),被日本人炸死于奉天皇姑屯。
够传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