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云纹代表作品是哪些,怎样看待明式家具的结构艺术?
遗存在世的老家具共为两类:一类是明式家具,一类是清式家具。
宋代家具是明式家具诞生的基本中国家具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从壁画上可看到,佛教带来的高型家具成为早期中国家具形制上的参考。更早时期的春秋战国并未诞生家具概念,人们使用的器物是简单矮小的几、榻、小屏风,或以木质为胎的华丽漆器,且限于贵族阶层使用,未具备现代理论上的家具意义,这一时期被称作席地而坐时期。汉以后,经过南北朝直至隋唐的演变,到了宋代,家具发生了从矮到高的颠覆性转变,种类也从单一品类发展成床榻、椅凳、桌案、柜架、屏风等。人们的起居方式彻底改变,由席地而坐进入到了便捷的垂足高坐时代。家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宋代木质家具未有实物遗留,只有少许来自墓室的陪葬品。
宋 槐阴消夏图中的家具300多年的宋代历史,大部分时间处于内忧外患中,南北家具差异较大。虽然总体呈冷峻、严谨、简素的风格,但如果将南北方分开来考虑的话,就会找到一根分界线——淮河。淮北的黄河流域沿线地区为北方风格,淮南的长江流域沿线地区为南方风格。南宋首都地处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正是楚文化、吴越文化所在地。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大都出于此地,所以,南方家具受文人影响较深,趋向于后来王世襄所定义的明式家具特征——简练、劲挺、空灵、典雅等。
西夏 供桌 宁夏贺兰山县拜寺口西塔出土而北方家具,包括山西、陕西、河南几个被称作晋作的地区,甚至更远至西藏,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多以华丽的雕饰与金漆为主,图案反映草原人民审美,家具造型雄浑、朴拙、华丽、繁缛。当然再往东的山东河北一带家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草原文化影响。这种南北风格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宋代,在明清两代依旧如此。因为,佛教传入中国若干年后,与中国的儒学、道教相互融合,成为各个朝代体制运行的基本,这套文化体制相当稳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变换的只有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轮番上阵,文化根基从未改变,而家具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一直扮演着传承的角色。
金 靠背椅宋元之后,进入到强大的明代。这是一个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时代。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盟芽出现,社会雇佣关系形成,手工行业一度繁荣,更多的手工业者专业精深程度前所未有,制作出了各种技艺精湛的器物。木质家具的榫卯结构、线性设计已达至成熟阶段,人们对家具的需求突破以往,沿海内地间大量流通。而紫禁城的兴建,无疑更是为精品家具的展示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最为重要的是,明代正值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教士们看到中国家具与西方的完全不同,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契合了西方人的审美,尤其是黄花梨家具,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家具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依然钟爱黄花梨家具。它行云流水的纹理,美丽生动的鬼脸,阵阵散发的幽香,总是历久弥新,让人爱不释手。这种不闹不喧的木性暗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自那时起,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超越黄花梨展示家具的美。
明 黄花梨朵云纹罗汉床明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了明式风格的形成明中期以后,中国史上最为奇葩的太监干政现象严重,有些官员为躲避政治迫害,隐居江南,纵情流连于山水之间。彼时,江南园林的兴起,造园论著《园治》产生,午荣著《鲁班经》、黄大成著《髹饰录》问世。文人们对装饰园林的各种器物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参与设计,推动明式风格形成。不少诗人画家还直接在喜爱的家具上题刻铭文,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文徵明参与拙政园的设计,祝枝山在官帽椅上提款等,他们将自已的思想、意念赋予家具当中,形成了家具上的书卷气与文人情趣。
明 黄花梨扶手椅受宋代禅宗影响,当时的人们更加重视内心的解脱。同时,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实现了儒学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家具也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范围下,总体造型呈现空灵、简约的哲学意味。
清早期 乌木七屏书式扶手椅另一方面,刨子出现,更加准确加工线形和榫卯。工具的先进和种类的增多以及技艺的提高,为明式家具高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隆万以来,富贵之家都崇尚使用细器,木作细器更是得到长足发展,成套家具概念形成,摆放讲求对称、均衡的布局。
明 黄花梨卷草纹玫瑰椅以线条艺术展现柔媚的明式家具实则简洁有力,变化无穷,并形成向上走的势。它通过各种线形相互交合,产生立体效果,置于建筑中,能丰富建筑空间层次感。
明 黄花梨麒麟纹圈椅总体来说,明式家具严谨、清新、书卷气浓。其受儒家文化影响,造型意境上也尽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靠背板就只一个团龙,或一空洞,壸门只采用曲线,抽象的图形给人更多想象空间。而那些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构架以及圈椅天圆地方造型,处处体现着中国人内敛含蓄、外圆内方、以柔克刚的为人处世之道。它的纹饰也以文人意趣为主,如灵芝、博古,梅、兰、竹、菊等。而皇家器物中,则以龙凤纹、云纹等常见。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明式家具都是文化含量极高的家具。
你鉴赏过秦代?
众所周知,秦国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赢政开天辟地成为中国历史首位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存世时间很短,但在历史上留下独特深刻的印记。在玉文化上有着与六国截然不同的风格,“暴力秦”不仅指秦朝军队的所向披靡,也用来形容秦代玉器的特点。图一.二.三个人认为秦代神兽。前几天我写的汉代马踏飞燕一文,有读者称其马可怕,可能是因为马身上鲜红的朱砂浸极似战场撕杀后的血迹。那么面对这只神兽你的内心是否会颤栗,
毛骨悚然呢?我初见时确实感受到了它的凶。在春秋战国时流行的勾云纹不见其踪,代之以细而深刻的阴线,这种阴刻线又呈直角分布,构成神兽的毛发。在神兽的头部除耳和嘴可分辨,其它器官则是一种混沌状态,我想正是这种混沌状才是其凶根源。图八是一件玉佩,似环似瑗似璧,但又都不似,上面似箭鏃,似矛头又难下定论。可不可以把它理解成矛和盾的集合体,理解成秦朝崇尚武力,充满暴力美学的国徽?总之对一件古玉不一定要得出统一准确的认知,而不断的探索研究才是玉文化最为亨受的过程。玉佩和神兽的纹饰都是直角阴刻线,这使人不能不联想到秦修长城。每一个直角纹象不象长城的箭垛。在商代常用锯齿形表现动物人物的脊椎,与秦代这种直角纹饰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得出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传承。秦国时一方面要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另一面还要实现一统六国的宏愿,修建万里长城是秦不二选择。对于今天的我们修建长城也是一件浩大无比的工程,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了。秦朝人为长城付出的血汗太多太多了。所以秦朝人崇尚长城.以长城为骄傲就变的可以理解了。
图四.五.六.七.九.是三件类似于玉跪人和古代艺人的形象。个人以为这是秦国时的玉雕,细眉细眼,脸型尖而长,略带瓦刀形与今天的陕西人依然神似,可见古人雕刻时紧紧抓住了西北人的特征。这三个人物形象似跪似坐,一手向前一手向后带有表演的性质。这是与其它六国玉跪人有较大的出入,很容易把它区分出来。今天写这篇文字深感吃力,自已把古玉读懂与用文字的方式告知读者其实是两回事。以上都是个人的理解,难免偏颇。读者选其是而弃其非,见仁见智得出属于自己的认识吧。
为什么现代没有青铜器?
1、问题本身需要完善一下,并不是“现在不用了”,而是古代就已经不用了,古到什么时候呢,大概是汉代。问题中提供的三张图片,第一张可能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秦公壶,图二应该是欧洲近几百年贵族使用的银器,不是青铜器,第三图是宝鸡贾村原出土的何尊,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上面有铭文“宅兹中国”,是最早关于“中国”一词的记载。
2、青铜器在汉代之前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青铜器是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混合铸造起来的一种金属器,这三种金属,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堪称当时的“贵金属”,当时人甚至就管铜叫“金”。这得是有相当身份的人才能用得起的,普通吃瓜群众,主要还是使用陶、竹木一类的材质。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可能也是导致一些人误认为当时青铜器使用很普遍的原因之一。
(上周《国家宝藏》里的大克鼎,上海博物馆藏,西周晚期)
3、铅中毒导致贵族弃用青铜器。铜、铅、锡中铅是重金属,经常食用装在青铜器里的食物,很容易导致铅中毒,古人也发现使用青铜器不好,所以开始逐渐摒弃青铜器,这是青铜器逐渐不用的原因之一。
4、漆器的流行,加剧了青铜器被打入冷宫。到了汉代,贵族使用漆器蔚然成风。这些漆器胎体轻薄、装饰精美,又没有铅中毒的担忧,而且制作极其复杂,非常的高大上,足够彰显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漆器跟青铜器一样,也只是在贵族中流行而已,吃瓜群众是用不起的。当然,汉代还是有一部分青铜器的,有一些甚至还很精美。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马踏飞燕和下图的这件青铜犀牛。
(汉代漆器)
马踏飞燕
(犀牛铜尊,全身错满金银,出土于汉武帝茂陵附近)
5、瓷器的普遍,彻底使青铜器走下了历史舞台。瓷器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的烧造技术还比较落后,而且非常稀少,是跟青铜器一样珍贵的“奢侈品”。到了汉代,烧造技术突飞猛进,瓷器的原料是瓷土,容易得到,且成本极低,使得瓷器成为人人都能用得起的商品了,从此就青铜器再也不作为主要的器物门类了,只有熏炉、铜镜、铜钱之类的器物了。
6、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历朝历代政府都是严格控制使用的,在漆器、瓷器大行其道的同时,铜资源却非常珍稀,自然会更加加剧青铜器的衰落。
做专业的考古科普,欢迎阅读和讨论。
湖南的马王堆墓镇馆之宝是什么?
素纱襌衣(直裾)
西汉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衣长132厘米,通袖长181.5厘米,重49克
此件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遣策称其为素纱襌衣。《礼记•玉藻》载:“襌为絅[jiǒng]”,郑玄注:“有衣裳而无里。”即没有衬里的衣服。素纱丝缕极细,重量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2.T型帛画
西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通长205厘米,顶端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覆盖着一幅彩绘的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技法精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幅帛画用单层的细绢作地,绢地现呈棕色,呈T形,上宽下窄。其制作方法是用三块绢帛拼成,中间用一长条整幅的绢,再取相当于长条三分之一的绢裁成两半,分别拼缝在长条上部的两侧。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以便张举悬挂。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长均为20厘米余。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幅帛画的画面,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上部,即拼幅加宽的部分,长67厘米,绘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等图像;下部,即未拼幅加宽部分,长1.38米,绘交龙及墓主人等图像。这幅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未来生活虚幻的妄想。这幅帛画在墓内的位置,与用于表示死者身份的铭旌相同,图像的内容又与王所用旗帜的太常接近,应与铭旌有密切的关系,在当时可能起着和铭旌相似的作用。
3.朱地彩绘棺
西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通体内外髹朱漆。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
朱地彩绘棺上的龙、虎、朱雀和鹿,都是我国古代所谓的“瑞兽,被列入“四神”或“四灵”。头挡和左侧面上所绘高山,应该不是一般的山,而是所谓的仙山。
4.彩绘陶钫
西汉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高35.8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14.7厘米
盛酒器。泥质灰陶。出土于南边箱。器身合模制成。钫指的是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器表磨光髹[xiū]漆,除下腹部外,周身用黄、绿、银灰三色粉绘成花纹。肩部二铺首上各绘一昂首立凤,另两侧及四角各绘一花瓣状云纹;腹部四边各绘一卷云纹;圈足四边各绘一凤纹;器盖的顶部,用银灰、朱红二色绘四蒂纹,四坡则有黄、灰二色的弦纹和波状纹。
5.“利苍”玉印
西汉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高1.5厘米,长2厘米,宽2厘米
“利苍”玉印,方形盠[lí]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
《史记》记作“利仓”,《汉书》记作黎朱苍,指的都是利苍,说明二号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历史人物。利苍,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战事、楚汉之争。汉初任长沙国丞相。惠帝时封为轪侯,食邑七百户。封地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一说在今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
6.云纹漆锺
西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
漆锺(zhōng)有一个硕大的腹腔,里面髹(xiū)红漆,外表髹(xiū)黑漆,在它的颈部饰有鸟形图案,口沿和圈足上朱绘波折纹和点纹,肩部和腹部饰有三圈朱色和灰绿色的云气纹和几何图案,盖上绘有云纹,并有三个橙黄色纽。线条流畅、洒脱。外底部正中有“石”字,“石”为汉制120斤,相当我们今天的27斤。经实测其容量为19.5升,像这样大的漆锺一般是用于宴会场合。漆锺为旋木胎制成,其胎质较厚,给人以造型稳重牢实之感,要制作如此大的一件旋木胎漆器非常的困难,可谓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7. 轪侯夫人遗体
西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身高154厘米
出土时身高154厘米,体重34.3公斤,根据出土的印章可知其名为辛追,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时约50岁。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在其食管肠胃内发现有138粒半甜瓜子,根据病症推测,其可能是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致死。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含义?
标志以诸葛亮的纶巾造型为设计元素,形象地传达了诸葛武侯的概念,体现深厚的三国文化内涵;标志还融入了汉代漆器中云纹的造型和常用的红色、黑色,与汉文化相协调,表达了武侯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气质;该标志还巧妙地把四川的简称“川”字与成都的拼音字母“C”左右相融合,说明了武侯祠的地域特点。
湖南博物馆十大藏品?
湖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印花敷彩纱丝锦袍
所处时代:西汉
器物规格: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印花敷彩纱丝锦袍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它的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
这件印花敷彩纱丝锦袍,形制为交领、右衽、直裾,袖筒较肥大,面料采用多色印绘工艺,花纹印制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完全突破了古代刺绣纹饰的束缚,为现存汉代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
人面纹方鼎
所处时代:商
器物规格:高38.5厘米,长29.3厘米,宽23.7厘米
出土时间:1959年
出土地点:湖南宁乡县黄材寨子山
人面纹方鼎,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寨子山。此鼎鼎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是目前全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2013年,人面纹方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人面纹方鼎呈暗绿色,体呈长方形,器物四面醒目的浮雕人面主题纹饰,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每张人面生动严肃,传达了一种肃穆崇高的美感,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立象兽面纹铜铙
所处时代:商
器物规格:通高71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
出土时间:1959年
出土地点: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
立象兽面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湖南宁乡是中国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商周青铜器的三大地方之一,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从1938年开始,宁乡就不断出土考古价值、艺术价值很高的青铜器数百件,其中包括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
这件立象兽面纹铜铙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虽然看似厚实笨重,制作却精细讲究。器物上部两侧有立象、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粗大的变形兽面纹线条上还有云纹,器身的粗犷厚重和纹饰的繁缛精美、兽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纹的写实鲜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过目难忘。铙是一种乐器,经过测音,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所处时代:西汉
器物规格:通长205厘米,顶端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时覆盖在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考古学者多认为,其是出丧时作为“遣车”先导所打的“幡”。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整体呈“T”型,上宽下窄,是用三块单层的棕色细绢拼接而成。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以便张举悬挂。帛画色彩艳丽,画幅大面积使用朱、黄、黑、白等作为主色,人物、景物用墨线细描,形象刻画细腻,以纯熟的绘画技法,以及繁复巧妙的构图,构成了这幅内容丰富复杂的画作。2002年,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朱地彩绘棺
所处时代:西汉
器物规格: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朱地彩绘棺,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的葬具。它出土时套在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之内,是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层套棺中的第三层。
朱地彩绘棺通体内外皆鬆朱漆,外表朱漆底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每一棺面的纹饰图案各不相同,绚丽的色彩和迷幻丰富的图像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的艺术风格,为世人呈现了一个楚文化中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秘仙境,是我国漆器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人物御龙帛画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长37.5厘米,宽28厘米
出土时间:1973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
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物肖像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人物御龙帛画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整幅画画面布局得当,画面正中描绘一有胡须的男子,龙、鹭、鱼以及舆盖等元素,各得其所,比例准确。绘画技巧上用笔细劲,富于曲折、刚柔、粗细变化,画幅中那些向后飘拂的冠带和华盖上绦带的刻画,更使整个画面具有飞动之感,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
豕形铜尊
所处时代:商
器物规格:高40厘米,长72厘米
出土时间:1981年
出土地点:湖南湘潭船形山
豕形铜尊,1981年被湖南湘潭船形山一位居民发现,当时他正在平整新房地基,挖出了这件猪形铜器。就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作来看,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极为少见,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因此弥足珍贵。
豕形铜尊造型逼真,有栩栩如生之感。器身呈站立姿势,整体比例关系与结构细节都比较精确,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周身纹饰精美和谐,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为鳞甲纹,四肢为倒立的夔纹,各种纹饰的变化与配合处理得恰到好处。尊为酒器,就古代礼俗来考察,豕形铜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农牧生活中进行艺术创造。
人物龙凤帛画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纵31厘米,横22.5厘米
出土时间:1949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其与“人物御龙帛画”大致确立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人物龙凤帛画质地为深褐色平纹绢,呈长方形,是用线描设色方法绘制的一幅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的作品。其画面省略了一切背景,只着力表现妇人、龙、凤三个形象,以墨线勾勒及写意手法描绘,将毛羽飞动的凤鸟、扶摇升腾的黄龙以及神态庄重的妇人放在一个空间里,形成一弛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素纱单衣
所处时代:西汉
器物规格:衣长132厘米,通袖长181.5厘米,重49克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
素纱单衣,西汉长沙国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的随葬品,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时在一号墓葬具的一个竹箱子里,里面有锦袍、单衣,还有裙子、袜子,一共十四件衣物。
素纱单衣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可以想象它所能营造出来的朦胧美感。它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最轻薄的服装珍品。
唐摹兰亭序(黄绢本)
所处时代:唐
器物规格:纵24.5厘米,横65.6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唐摹本《兰亭序》托名为褚遂良所书,正文绢质,黄褐色,又称“黄绢本”,被认为是仅次于唐冯承素神农本的精良摹本。
因这卷《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被体现出来,再加上年代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一定的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被保存下来,能使人清楚地看到书写时行笔的轻重、急徐,既展现了王羲之书法魅力,同时也呈现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该摹本为历代藏家所爱,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墨宝”二字。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还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等人跋,多有赞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