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扎恩达勒的历史渊源及简介(齐齐哈尔梅里斯区33年的感恩守望)

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达斡尔族作为黑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南迁到嫩江流域,也产生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在绿草如茵、百鸟欢歌的季节里,成为嫩江之滨颇具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达斡尔族人喜食野菜之一,在达斡尔族人民的奋斗史中。伴随着达斡尔族渡过了极其艰难的岁月”历史上遇天灾、闹粮荒时,填满了达斡尔人的肚子“与达斡尔族...

在嫩水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达斡尔族

作为黑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南迁到嫩江流域,逐渐安定下来,在狩猎和农耕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也产生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

每年的6月份,在绿草如茵、百鸟欢歌的季节里,嫩江右岸的大草原上,人潮如织,彩旗飘扬,歌声阵阵,舞姿蹁跹,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洒满绿色的原野,成为嫩江之滨颇具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梅里斯达斡尔区每年一次的“库木勒”节。

“库木勒”的由来

“库木勒”俗称柳蒿芽,达斡尔语“柳蒿芽”音译,是达斡尔族人喜食野菜之一,可入药,有明目、清胃热、泻肝火、利肾水之功效。幼芽时鲜嫩清香,可作汤菜,可作炝拌菜,可拌馅儿,是传统的美味佳肴,而且纯天然、无公害。

在达斡尔族人民的奋斗史中,“库木勒”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达斡尔族渡过了极其艰难的岁月。历史上遇天灾、闹粮荒时,是“库木勒”填满了达斡尔人的肚子,渡过了难关,可以说“库木勒”拯救了一个民族。从此,“库木勒”与达斡尔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和难以割舍的情愫。

“库木勒”节的历史

每当五月中上旬“库木勒”破土而出,达斡尔人便三五成群到野外采集,在江边儿支吊锅品尝。找邻里和亲朋好友到江边儿品尝,只是一个郊游,但从“库木勒”伴随达斡尔族人渡过难关后,便增加了一种纪念意义。

已故色热老先生和梅里斯区四五家达族老同志,共同提出倡议把郊游品尝活动改成“库木勒”节,1987年,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库木勒”节。为了纪念老前辈们,梅里斯区在33年中举办了32届“库木勒”节。(非典停办)

“库木勒”节的发展

内容上,从开始单一的郊游品尝,发展到现在已经集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乌钦、扎恩达勒和摔跤、摔马跤、曲棍球、颈力、拉棍、陶力棒等传统体育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规模上,开始只有几家和几十家人参加,到现在有数万人参加。

形式上,开始是民间自发的,现在是政府支持、学会主办的。

时间上,逐步固定日期。举办“库木勒”节是从1987年开始的,时间是五月中上旬的一个星期日,那是“库木勒”长出采挖的季节。经举办多届感觉不理想。因为草没绿、风没煞与农民种地争嘴(正值水稻插秧时节),就改为五月中下旬、五月末都不太理想,再改到六月初,才基本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但没有固定日期,随意改变日期,很不方便。

2020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每年6月10日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库木勒”节,固定了“库木勒”节的日期。

如今的“库木勒”节,已经成为齐齐哈尔地区最具民族特色的盛会,是一个民族品牌,“库木勒”节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库木勒”与达斡尔族还有一种渊源,历史上,达斡尔族人在清代顺治年间从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搬迁到嫩江流域,随嫩江流域座落村屯。嫩江流域水草丰满,到处都是“库木勒”。不能说有“库木勒”的地方就有达斡尔人居住,但有达斡尔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库木勒”。

来源/梅里斯融媒体中心 梅里斯达斡尔族学会会长陶贵水口述 鹤城发布综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