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梆子腔又叫什么?
也叫陇东调或西秦腔,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山东的莱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扩展资料: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东结合,逐渐衍变成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明代传奇中的“四大声腔”指的是什么?
四大声腔:①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个戏曲剧种之合称。都流行于明中叶。对后来一些地方戏曲的兴起和演变有很大影响。②清乾隆年间四种影响较广的戏曲剧种的合称,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③现在一般称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为四大声腔。四大声腔简介四大声腔起源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盛行“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腔。 四大声腔声腔介绍南昆,指产生于元末的昆山腔,发展到明代,流传地域渐渐扩展,对各地流传的许多地方戏曲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更派生出川昆、徽昆、苏昆等分支。北弋,指产生于元末江西省的弋阳地区的弋阳腔,明朝嘉靖年间,广泛流传于北京、南京、湖南、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东柳,原来是指流行于山东省的柳子腔,后来泛指各省流行的山歌小调唱腔。西梆,指明末清初始于陕西省以梆为扳式的“梆子腔”,后来有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梆子分支。清代,北京剧坛又出现了“皮黄调”,风行中国各地的京剧便是采用皮黄调唱腔系统而演变过来的。 今日中国绝大多数的地方戏曲仍分别隶属于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调等四个声腔系统。四大声腔四大声腔内容四大声腔梆子腔梆子腔因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它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衍变成诸多的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它除以硬木梆子击节外,还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其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腔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梆子腔系的板式,一般剧种均为8种。其中有正板5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另有辅板3种:倒板、散板、滚板。 河南梆子分得更细,如慢板又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秦腔的音阶和调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剧系剧种中较为突出,所有板式(除滚唱外)均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变化,从而丰富了调式色彩。山西的上党梆了则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 梆子腔的代表剧种有:秦腔、豫剧、晋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四大声腔皮黄腔皮黄腔是“西皮”和“二黄”的合称。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在有些剧种中,二者被分称为所谓“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 清初时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剧的主要腔调。以后随徽汉合流演变成的京剧在各地的流传,西皮、二黄对许多南方剧种产生影响,逐步发展成一些新剧种,形成一种声腔系统。但由于京剧在皮黄系统中流传最广,因此“皮黄”的称谓有时也专指京剧。尽管由于受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的音乐各具特色,但其共同之处却很明显:唱词格式均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都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 皮黄腔系大概有20多个剧种,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四大声腔昆腔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剧”。四大声腔高腔高腔系统包括由明代弋阳腔演变派生的诸声腔剧种。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由元明以来弋阳腔或青阳腔同各地戏曲结合而成的,另一说法是除弋阳腔外,也有由当地民间曲调直接产生的。 它的特点在于只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敲击,不用管弦乐伴奏;台上一人唱,台后众人帮腔;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性。属于此系统的剧种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四大声腔影响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有几个不同时期的“四大声腔”之称。在明代中期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四个主要剧种声腔系统,这四大声腔对后来的地方戏兴起和衍变发展,有很大影响,故中国戏曲历史上常说最早的的“四大声腔”是指此。 明代以后,由于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各自形成系统影响广泛的声腔系统,现今一般说得“四大声腔”是指这四个声腔系统。另外在清代乾隆年间还有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为四大声腔。
梆子有哪些品种?
所谓梆子,即以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因梆声桄桄,又叫桄桄乱弹。它不仅影响了京剧,而且对全国许多剧种都有影响。梆子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来自甘肃的西秦腔,一说源于陕西的秦腔,一说源于山陕梆子。梆子腔在全国的分布极广,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河北省的河北梆子、老调梆子、武安平调、泽州调;河南省的河南梆子(豫剧)、南阳梆子、太平调、怀梆、乱弹;山东省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汶上梆子、莱芜梆子、章丘梆子和枣梆子;安徽省有淮北梆子;江苏省有徐州梆子;陕西省有秦腔、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同州梆子;四川省川剧的川梆子。另外在北京有京梆子;甘肃省、青海省、贵州省、云南省和宁夏、新疆也都有秦腔和本地梆子。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介绍?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一说是“南昆、北弋、东柳(柳子戏)、西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梆子腔梆子腔因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它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衍变成诸多的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它除以硬木梆子击节外,还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其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腔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梆子腔系的板式,一般剧种均为8种。其中有正板5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另有辅板3种:倒板、散板、滚板。河南梆子分得更细,如慢板又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秦腔的音阶和调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剧系剧种中较为突出,所有板式(除滚唱外)均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变化,从而丰富了调式色彩。山西的上党梆了则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梆子腔的代表剧种有:秦腔、豫剧、晋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皮黄腔皮黄腔是“西皮”和“二黄”的合称。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在有些剧种中,二者被分称为所谓“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清初时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剧的主要腔调。以后随徽汉合流演变成的京剧在各地的流传,西皮、二黄对许多南方剧种产生影响,逐步发展成一些新剧种,形成一种声腔系统。但由于京剧在皮黄系统中流传最广,因此“皮黄”的称谓有时也专指京剧。尽管由于受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的音乐各具特色,但其共同之处却很明显:唱词格式均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都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皮黄腔系大概有20多个剧种,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桂剧、赣剧、滇剧等。昆腔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剧”。详细介绍在这里。高腔高腔系统包括由明代弋阳腔演变派生的诸声腔剧种。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由元明以来弋阳腔或青阳腔同各地戏曲结合而成的,另一说法是除弋阳腔外,也有由当地民间曲调直接产生的。它的特点在于只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敲击,不用管弦乐伴奏;台上一人唱,台后众人帮腔;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性。属于此系统的剧种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
一根小竹子敲一个大竹筒,就是以前卖货郎用的那种乐器叫什么,哪儿...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又称“梆板”。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一般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还用枣木心制作、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厘米,宽5~6厘米,厚4厘米。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形木棒,互击发音。音色清脆、高亢而坚实,无固定音高,为梆子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常用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中也常使用,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不是所有琴行都有,在淘宝买最方便了。
梆子腔剧种名词解释
梆子腔,汉族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的梆子演奏方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