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上党梆子的艺术特色
- 什么是梆子腔?它有哪些特点?
- 地方戏曲“梆子腔”唱腔结构特点是什么?
- 梆子腔的形式有哪些?
- 弦子腔的来历、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 四股弦的演唱特点是什么?
- 上当邦子戏剧有什么特点?
- 山东的戏曲是什么
- 眉户曲子的基本特征
上党梆子的艺术特色
展开全部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共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调式是微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伴奏乐器: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二胡。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谱演奏,像《慢跺板》,在农村少数巫婆上香时仍哼的是这曲调。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即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什么是梆子腔?它有哪些特点?
“梆子腔”是我国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其最主要的特色是用硬木梆子击节来控制 节奏。它是最早采用板式结构变化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明朝末年的西秦腔。西秦腔和各种 民间音乐以及地方方言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为梆子腔支系。 梆子腔起源于我国陕西地区,陕西在战国时期属于秦地,所以梆子腔也是秦腔的一种, 是陕西、甘肃一带的名歌、民间小戏法逐渐发展的一种产物。 它以不同的板胡为主要演奏 乐器,调式上面多为徵调式,分上下句的唱调,流畅华彩的花腔乐句夹杂其中,起到必要 的辅助作用。曲调采用七音阶结构,多跳进式旋法,擅用闪板,音乐风格粗犷、激昂、悲 壮又高亢。 从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划分,戏剧音乐可分为板式变化结构和曲牌联套结构。 梆子腔就 是我国最早的、最典型的一种板腔体结构戏曲。板腔体戏剧音乐,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展 现出不同的变化节奏。梆子腔的音乐将一对上下句作为基本的结构单位,上句和下句字数 基本上相等,或7个字,或10个字,句子之间有明显的标志,也就是乐句的落音。 这样既 可以形成独立的乐曲,又能集中若干对上下句,组成一段乐曲,形式结构和运用方法非常 灵活。在唱腔上,梆子腔的上句落音通常是不稳定的,下句落在主音上。其中,连结上下 句的伴奏,称为“过门”。 从中国戏剧音乐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梆子腔的音乐相对于宋元时期的南北曲,以及明 朝时期的昆曲、高腔,都有着非常开拓性的创新,它对于戏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也是梆子腔能够独立一派的重要原因。
地方戏曲“梆子腔”唱腔结构特点是什么?
“梆子腔”是我国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其最主要的特色是用硬木梆子击节来控制 节奏。它是最早采用板式结构变化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明朝末年的西秦腔。西秦腔和各种 民间音乐以及地方方言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为梆子腔支系。 梆子腔起源于我国陕西地区,陕西在战国时期属于秦地,所以梆子腔也是秦腔的一种, 是陕西、甘肃一带的名歌、民间小戏法逐渐发展的一种产物。 它以不同的板胡为主要演奏 乐器,调式上面多为徵调式,分上下句的唱调,流畅华彩的花腔乐句夹杂其中,起到必要 的辅助作用。曲调采用七音阶结构,多跳进式旋法,擅用闪板,音乐风格粗犷、激昂、悲 壮又高亢。 从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划分,戏剧音乐可分为板式变化结构和曲牌联套结构。 梆子腔就 是我国最早的、最典型的一种板腔体结构戏曲。板腔体戏剧音乐,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展 现出不同的变化节奏。梆子腔的音乐将一对上下句作为基本的结构单位,上句和下句字数 基本上相等,或7个字,或10个字,句子之间有明显的标志,也就是乐句的落音。 这样既 可以形成独立的乐曲,又能集中若干对上下句,组成一段乐曲,形式结构和运用方法非常 灵活。在唱腔上,梆子腔的上句落音通常是不稳定的,下句落在主音上。其中,连结上下 句的伴奏,称为“过门”。 从中国戏剧音乐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梆子腔的音乐相对于宋元时期的南北曲,以及明 朝时期的昆曲、高腔,都有着非常开拓性的创新,它对于戏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也是梆子腔能够独立一派的重要原因。
梆子腔的形式有哪些?
梆子腔开板式变化音乐结构形式之先河,是中国戏剧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中国音乐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曲式革命。板腔体,意指传统戏曲音乐创作中,在某一曲调的基础上,使用各种手段促成其唱腔音乐发生一系列的变奏与发展,同时按照统一的乐思而构成—整套有规律性的,节拍形势由慢到快、由整到散的板式。 能说,每种板式在旋律和节拍的不同变化时,都形成了一首中国特色的变奏曲。中国戏曲音乐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的集合体。梆子腔的板式大约有五种形式——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散板和摇板(不同的剧种还有一些不同的称谓)。每种板式又会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这种手法与形式,不仅丰富了戏剧音乐,也为戏剧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开辟了新路。梆子腔的唱词主要为七子或十字的上下对称句形式,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因为发源地人文风情、性格特征等缘故,受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梆子腔高亢、激昂、豪放、悲壮的演唱风格,音阶和旋法也以跳进居多。 我国西部的梆子声腔中,还有欢音、苦音之分。梆子腔通常以演忠奸之争的剧目为擅长,同时也不乏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随着梆子腔的火热传播,它与各地本土的方言音调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梆子剧种,一般人称梆子戏。梆子腔剧种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梆子戏剧种,如秦腔、晋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豫剧等;一种是不以演唱梆子腔为主,但演唱一部分梆子腔的剧目,或者本剧种的唱腔音乐中梆子腔也是成分之一,属于包含梆子腔的多声腔剧种,如川剧五大唱腔音乐(昆、高、胡、弹、灯)中的“弹腔”等。 全国各地的梆子腔剧种中,无论音调怎样变化、唱腔怎样各具特色,其板式的变化手法则差异并不大。
弦子腔的来历、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弦子腔又名弦子戏,属“柳子腔”系统,源于山东。清朝时传入应县,因受方言音调的影响,逐步在唱腔音乐上远离母体而自成一家。到清代后期,弦子腔在应县十分盛行,不过演员中始终没有应县人,只有拉四胡、吹笛子的是应县人。上演剧目有《三山岭》、《前八卦》、《审姚达》、《舍茶》、《王婆骂鸡》、《井台会》、《小姑研磨》、《乌玉带》等。晚清时,梆子戏进入应县,弦子腔和罗罗腔相继退出应县舞台。但现在弦子腔一些曲调,在鼓匠棚里有时还吹奏,如“大腔”、“二腔”、“夹腔”、“权腔”、“校南子”、“一江风”和“闹红元”等。
四股弦的演唱特点是什么?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五调腔”、“乱弹”等,与二夹弦同源异流。 在长期的发展中大量吸收河北梆子、河南怀调、大平调、落子腔等剧种的 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逐渐分化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河南彰德府 (今安阳市)为中心,称“南府派”...
地方语言很重 一般人听不懂...
上当邦子戏剧有什么特点?
地方语言很重 一般人听不懂...
山东的戏曲是什么
山东省的戏曲主要有::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眉户曲子的基本特征
1、“眉户戏”的声腔曲调,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汉族民间俗曲形式的。兴起时间约在清乾隆以前,曲调主要为“月起月落”等套曲形式。(见《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眉户条)。2、眉户音乐由唱腔、锣鼓经与曲牌三部分组成。唱腔为曲牌联缀体,曲调有200多首,分为越弦(大调)、平弦(小调)两大类。越弦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三弦定“1—5—1”,主要曲调有“越调”、“背宫”、“满江红”、“混江龙”、“边关”、“寄生草”、“老龙哭海”、“凤落箫”、“肝肠断”、“哭道情”、“罗江怨”、“金钱”、“黄龙滚”、“琵琶”、“吹腔”、“五更”、“大十片”、“十字慢”、“长城”、“西京”等。平弦多为民歌小调,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变化不大,音域较窄,三弦定“5—6—3”,曲调有“放风筝”、“十对花”、“十盏灯”、“十杯酒”、“十二花'/”采花”、“剪窗花”、“山茶花”、“一点油”、“打枣杆”、“闹子调”、“螃蟹调”、“钉缸”、“霸王鞭”、“三六子调”、“杂货调”、“纱窗”、“小桃红”、“太平年”、“银纽丝”、“五里墩”、“五烂香”、“绣荷包”、“拉船花”等。另外,还有一些戏剧性强又不断反复变化的唱腔,如“慢诉”、“岗调”、“落子”等,节奏自由,吟诵性强的散板或近似散板的唱腔,如“滚白”、“说道情”、“箭板”,以及类似秦腔紧打散唱的“带板”、“唱场”等。眉户的唱曲,有欢、苦音之分,如欢音“硬越调”,苦音“软越调”,有紧慢之分,如“紧西京”、“慢西京”,还有正反、大小之异,如“金钱”、“反金钱”、“凄凉”、“小凄凉”等。一些曲调有前后、新老、头尾之别,唱腔丰富多彩。眉户在20世纪50年代前全由男演员唱,扮男角时用本嗓演唱,扮女角时用真假嗓相结合。其音域宽阔,一般男演员为f—f2,女演员为a—a2。眉户音阶调式丰富,同一曲牌也有不同的调式。七声徵调式的欢音音阶为567123↑45,苦音音阶为56↓712345;欢音五声徵调式为561235,商调式和羽调式很少,套曲结尾用的曲牌或单独成段的唱腔曲牌多数为宫调式,其音阶为123↑45↓71;其次是徵调式和羽、商调式。音阶中的↑4和↓7的音高及游移性,与秦腔基本相同。眉户的坐唱乐队由6人组成,分操三弦、板胡(正反各一把),笛子、水水(第四声)和四页瓦。乐器的增添变化见前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部分。眉户只有弦乐曲牌,没有唢呐曲牌。弦乐曲牌分纯器乐曲,有“鼓耶调”、“八板”、“柳生芽”、“祭灵”、“杀妲己”、“凤凰三点头”、“四尺调”、“纱帽翅”、“割韭菜”等20余首,唱腔牌子器乐化曲牌,有“西京牌子”、“大金钱”、“银纽丝”等10余首;还有唱段中间的大过门。前二者主要用于升帐、摆宴、祭典、迎宾等表演动作和配合唱腔之间的道白。后者多用于前奏,以渲染气氛,配合表演。(以上内容均见《陕西文化艺术志》310-311页)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汶上梆子的唱腔音乐都有哪些特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