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过小年吃什么(8种传统祭灶美食)

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忙乎了:祭灶神、收拾屋子、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虽然小年时节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请(买)一张灶王爷的像贴在灶前去旧贴新,然后供献上干粮、水果、灶糖、纸马、喂马的水和食料、香炉等祭品,灶糖,大多数地区讲究吃“寓意是给灶王爷嘴上抹了糖、又黏住了嘴”糯米饭,麻糖油糕“等同样又甜又黏的美食来代替”火烧也...

小年到啦!北方人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南方人是在腊月二十四,还有一些如江浙沪、云南等地区的人们把“除夕前一夜”、“除夕夜”或者“正月十六”等日子称为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忙乎了:祭灶神、收拾屋子、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虽然小年时节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但每个人的心里和脸上都洋溢着对过年暖暖的期盼。

民间有俗话说:“小年到,三吃灶”,指的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请(买)一张灶王爷的像贴在灶前去旧贴新,然后供献上干粮、水果、灶糖、纸马、喂马的水和食料、香炉等祭品,敬香烧纸,希望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安、大吉大利、五谷丰登。等灶王爷上天走了后,在腊月二十四,就要开始大扫除、写春联、剪窗花,准备干干净净过大年。

作为祭灶送灶的“灶糖”,是小年主要的特色美食,大多数地区讲究吃“糖瓜儿”,即麦芽糖的一种,放在嘴里一咬,又酥脆又香甜、还又有黏性,寓意是给灶王爷嘴上抹了糖、又黏住了嘴,让他在玉帝面前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在杭州等一些地区,讲究用黏黏的“糯米饭”;在山东一些地区,要吃“年糕”;在南方地区,讲究吃“糯米粑”、“麻糖油糕”;还有用“米花糖”、“芝麻球”等同样又甜又黏的美食来代替。

除了灶糖,还有以下8种传统美食是小年中不可缺少的:

火烧也是北方人在小年中喜欢吃的节令食品,尤其是对于河南人来说,没有火烧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火烧和烧饼很像,发面后的面饼里铺上油酥、盐、花椒面、或者白糖,卷成小圆饼在火上烙制成金黄色,咬一口,外酥里软,香喷喷的。还可以像吃肉夹馍一样,包着碎肉、鸡蛋、葱花、辣椒来吃。小年里吃着热热乎乎的火烧,也寓意着一家人在新年里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在广西,人们过小年要吃“年粽”,取“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的吉祥之意。不同于端午的小粽子,年粽多为长方形的大粽子,里面包有绿豆、猪肉等各种家人喜欢吃的馅料。

在山东一些地区,不少人家在小年这天要忙着蒸枣花馍、寿桃、喜饽饽等面食,这些蒸出来的面食又叫“面花”,小年吃面花,寓意着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当地的一些老字号、食品加工厂也会在小年前后加班加点、赶制传统面食,来供应节日市场。

在南方,小年这天卖甘蔗的生意特别好。因为甘蔗不仅寓意着“节节高”,据说也是灶王爷用来登天的梯子,一节一节向上攀登,而甘蔗带尾梢有一种无止境的意思。

小年吃甘蔗,还有个传说故事:

将大米、糯米和红豆一起煮成饭,然后再拌入一些炒熟的白芝麻、黑芝麻,香喷喷热乎乎的。用当年的新米煮的饭让灶王爷尝新;红色的豆饭也有震慑鬼怪、驱邪避疫的法力。

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小年祭灶,既是各地民间的风俗传统,也是人们对新年生活的一些寄托与期望。它有着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思想、文化、习俗、情感、神祉、祈望等诸多内容,也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年到了,以上哪种美食是您家里必备的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