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业峰谷电价,原来七十年代农村电网是两根线?
不仅仅是70年代吧,在我们东北的农村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也是两根线。只有少量的需要三相电的工厂才会使用三根线的三相电,其余的都是两根线的两相电。一方面是那时候的电力设施落后,一方面是那时候对电力的需求没有现在那么高。
我是83年生人,在1990年还是1991年读的小学。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我妈妈批改作业,都需要点蜡烛。那时候镇子里也通电了,为什么要点蜡烛?因为那时候电力极不稳定,不定期、不定时的断电是很正常的情况。通常是一个变压器带动一个村子的电力需求,这样的电力设施怎么可能稳定、持续的供电。
而且,那时候的发电都是火力发电。技术相对落后,发电效率也有限,大部分的电力都供应城市,周边的乡镇和农村总是处于电力不充足的状态。白天用电量低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一到晚上都用点灯了,就断电了,电力负荷大、线路也老化,跳闸、断电几乎天天发生。
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农村主要的用电设备就是电灯、黑白电视,部分条件好的人家会有一个电饭锅了。即便如此,只要这几种电器同时使用,就会出现乡镇、农村范围内的用电高峰,停电也是很必然的。
后来在90年代之后,电力设施逐渐的完善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的改善。从一个村子一个变压器变成一个大队或者一趟房子一个变压器,也逐渐的从两根线路供电变成三根线路供电。而且,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我的一个同学家里为了省电煤,从外面的电线上节接电用电炉子取暖。如果是现在的电力设施条件,谁敢去擅自的接电,很容易出问题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
记忆里那时很穷,但是生活很有趣,很快乐。特别是晚上,大人们不会给孩子安排事情做,孩子们就像是到了自由王国,可以尽情玩耍。
印象最深的是夏天里,吃过晚饭,每个人手里都拿个蒲扇或纸壳,一边扇着蚊子,一边来到河边的大坝上坐下。这里地势宽敞,微风徐徐,舒服得很。
小一点的孩子就坐在大人旁边,一边听着大人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在天空里找牛郎星和织女星……
突然听到“唦唦……”的声音飞过,赶紧顺着声音去追,这是“唦大虫”,一种黄虫,个头很大,翅膀是粉色的,飞起来翅膀发出“唦唦”的声音,捉到后,玩够了畏鸡吃。
天再黑点,就会有萤火虫飞来飞去的。小孩们追着扑打,或脱下衣服,用衣服扑打。一晚上能捉到好多只萤火虫,把它们放进透明的玻璃瓶里,瓶子就会闪闪发光。
然后,拿着瓶子在空中舞动,在漆黑的夜晚,亮光飞舞,给人一种美伦美幻的感觉,甚是有趣。
最好玩的还是晚上捉知了,不知道那时怎么那么多的知了。在树林里点上一堆火,然后用脚踹树,树上了就会奔着亮光的地方飞来……你只管捡就是了,有的是。有时候能捡半袋子知了,回家炒着吃,那才是一种特别享受的美味。
那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子产品。有的是亲情,是浓浓的乡土气息,是和大自然的亲近。小孩们没有那么多的玩具,但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那么的有趣,那么难以忘怀。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留下的却是永远的记忆,忘不了的岁月,忘不了的情趣……
城中村的房东要收我们15元?
这个事儿无所谓合理不合理的。因为国家没有这方面儿的规定。
你们使用的电是房东转卖给你们的二手店。人家给你们要多少钱纯属自由。你们也有用或者不用的自由。或者给你房东继续谈判也可以。这都属于人家房东的私人财产。没有任何部门儿会管这种事儿的。嫌店家太贵,就努力跟房东谈买卖。要不干脆不用他的电了可以。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以缓解其生活压力?我感觉应从这样两个层面来进行操作:
一、国家经过全局统筹权衡利弊后,从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大给予农村政策上的优惠照顾倾斜。
比如对农村中生活困难的年老体衰者,作一定额度的经济补助(救济);
比如小幅度的适当微调粮食收购价格;
比如农民应有可对“三权”的处置变更的自由和权利。
……
二、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万物土中生,民以食为天。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确实大有可为!
农村除了坚持常规的农作物耕种外,还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1、特色的地道药材栽培,受市场欢迎的水果、蔬菜、及名贵花草树木。
2、小规模的养殖鸡鹅鸭鱼,牛羊猪兔……
3、对收获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出售,以提高其附加值。
三、有条件者宜创办便民服务店(铺)。
1、废旧物品回收。
2、小型汽车、摩托车及小家电维修。
3、快递站(点)。
4、餐饮、住宿及农家乐。
……
不要怕别人捷足先登,要敢於去竞争。以前有句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廉,人廉我转。
最后引用古人这么一句俗话,我认为亦值得深思和参考:逢贵莫赶,逢贱莫懒!
农村老人在还能做事的情况下?
谢谢小悟空邀请。农村老人在还能做事的情况下,会在家里闲着吗?农村老人只要还能够做事,在家里基本上都不会闲着的,家里儿女有小孩的,都会帮助子女们看护小孩,接送孩子上下学,帮家里做饭等。我家这边农村,老人都在做来料加工,一天能挣十多块钱,他们也都忙的不亦乐乎。
农村老年人在忙种忙收时,只要还能干活,就会帮助家里种地,农闲时,男的一般都会在离家比较近的县城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工地当小工,绿化工作,或保洁工作等。
农村的老太太多是帮助子女照看孩子,或者在家里做些家务或缝缝补补的活。现在手工业也比较多,像是编织框子、中国结等,虽然每天也挣不多,但几个老太太坐在一起,边做边聊,也是忙的不亦乐乎这就是农村老人与城里老人的区别,城里老人多会跳广场舞,农村老人却没有这个喜好,他们还都要为子女们的生计而操心,能帮助多少是多少,干着力所能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