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李清照的词代表作品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风并不是从始至终一成不变的,一、天真烂漫的少女时期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这首词是自李清照待字闺中少女时期的经典作品,一词把女孩因累怠惰的娇憨跃然于纸上,词人把女孩的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鲜明”二、细腻哀婉的婚后时期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

李清照的词代表作品是什么,李清照的词分哪两派?

婉约派,豪放派两种

代表人物分别是秦李与苏辛(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是词的正统。

李清照在词坛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所以她的词又被称为易安词。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名。

李清照的词风并不是从始至终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境遇、时代背景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或清新明丽,活泼俏皮,或缠绵细腻,哀婉动人,亦或沉郁悲凉,凄楚愁苦。

下面我们就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来感受一下易安词风的转变: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时期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初任冀州司户参军,后为郓州教授(县教育局局长 ),诗词文章皆俱工致,受到苏轼赏识而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而母亲王氏,也是出自名门之后,是宋时翰苑名流、最年轻的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善文”。那么,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的李清照自然深受浸润,再加之她聪慧灵秀,所以很早便显现出她的文学才华。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是自李清照待字闺中少女时期的经典作品,描写的是一个“蹴罢秋千”的生活片段剪影。

“露浓花瘦”的春日里,一个女孩子刚刚荡完秋千,慵懒得无暇揉搓纤纤素手,薄汗略微沁透了罗衫。

“慵整”一词把女孩因累怠惰的娇憨跃然于纸上。

然而下阕的一个“客”字,立刻让这种“慵”“憨”之态荡然无存。

一个陌生男子突然闯入,让少女慌忙躲避,鞋袜来不及穿好,金钗下滑发髻散落,一副狼狈姿态。但是女孩心中又很好奇“这个翩翩少年是谁呢?”,于是便有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假借嗅青梅的动作,躲在门口偷偷的看着。

词人把女孩的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鲜明,由惊——慌——羞到内心怕见不敢见,不敢见又想见的矛盾心理。

词风清新明快,俏皮活泼,可谓妙笔生花。

二、细腻哀婉的婚后时期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古代,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格局中,他们的婚姻是幸运的,算得上伉俪情深,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正因这样,李清照才会在与丈夫小别时创作出如此缠绵细腻的相思之作。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人以明艳色彩开篇,但是却表达秋来玉簟寒的意境。本想泛舟疏解愁思,但望雁怀远,不由想起远方的丈夫,他是否鸿雁传书。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承接上阕的“独上兰舟”,又有起兴之意,引发词人所咏之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共受相思之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情绪本就无法化解,刚刚从眉头隐退,却又在心中涌起。这种相思正如李煜笔下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与丈夫新婚不久的一次离别,情感细腻真挚,哀怨动人。

三、国破家亡的南渡时期

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而此时,赵明诚在去湖州赴任的途中因病去世,面对国破家亡夫死,李清照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所以她南渡后的作品词风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写于李清照晚年寓居金华时期,年过半百的她,经历了人生巨变,在无清新活泼,细腻缠绵的浅斟低唱,而多的是一份沉郁悲凉。

开篇十四个叠字连用,似寻觅而又无所得,似希望有所寄托,而所剩又皆是哀婉凄清、孤寂悲凉…在这乍暖还寒之际,即使有酒做伴,也无法抵消这来自心底的寒意。此时的“雁”,似曾相识,但人早已“非昨”,只能空留伤心罢了。

秋意正浓,菊花正盛。而自己却一如“昨日黄花”,憔悴枯萎,容颜不在。唐人杜秋娘曾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句,但相较之下,“如今有谁堪摘”更胜一筹。从日暮到黄昏,从“晚来风急”到“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戛然而止、欲说还休、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写在最后

李清照的词,完成了她从怀春少女——多情少妇——沉郁寡妪的浮华褪尽,有别于苏轼的豪放、柳永的世俗、周邦彦的格律而自成一家,形成“易安体”,大有“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之势,被后世称赞至今。

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与辛幼安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李清照有哪些比较好且比较伤感的词?

我来告诉你既婉约伤感、又侠骨刚烈的李易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人称“李易安”,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称“婉约词宗”。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里,从小就打下良好的诗词基础,少女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时,一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轰动了整个京师,至今传诵不衰,同期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同样惊艳世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这群翩翩起舞的鸥鹭至今还翻飞在我们的视线里。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用作诗文的方法作词,所以她作词在形式上善用白描,自辟蹊径,语言婉约清丽,风格独成一家。李易安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内容风格活泼典雅,但是她嫁给赵明诚之后的第二年,即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开始,家遭变故,李清照因父亲李格非、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两人的官场沉浮受到牵连,加上金兵侵宋造成的家国命运多舛,因儿她的后期词作多伤时怀旧,自怜悲叹,哀愁感伤。在此,我以独家观点列出几首。

伤感词No.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一剪梅》属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新婚离别之后,词中寄寓着作者浓郁的离情别绪,思念夫君的一腔深情和相思之苦,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初婚少妇沉溺情海、难以自拔的痴情形象。这首词最亮眼的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结拍三句,是历来广为称道的千古名句。清代诗人、学者王士禛指出,这三句是从范仲淹《御街行》中的词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是一个成功而高明的化用,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点化”。

伤感词No.2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声声慢》属于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作于国破家亡、颠沛南渡、丈夫亡逝之后,词中充满她对亡夫赵明诚的刻骨怀念和自身孤单凄凉的沉郁凄婉之情。这首词为世人称道之处有二:(一)是对《声声慢》词调的大胆出新,原先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都是押平声,调子相应比较徐缓,而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开口就连用七组叠词,并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双声字,综合运用叠字、声韵、节拍,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语气情调,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让人读起来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韵美感。(二)是尾句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收,公认是独辟蹊径之笔。非常典型地显示出李清照词作善于出新、不走寻常路的风格。别的诗人词人言愁,有人用千斛万斛言其多(庾信诗),有人用如江如海言其深(分见李煜、秦观词),有人用千丈万古言其长(李白、曹操诗),总之是极言其多。唯独李易安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即戛然而止!看似言犹未尽、实是淋漓尽致了。

伤感词No.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属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作于她与丈夫赵明诚新婚离别之后某一年的重阳节。该词因写于重阳佳节而被归入重阳词一类,对此我并不认同,我认为该词应该是一首典型的抒情寄思的相思词,着重表达的是她借酒浇愁、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宋词史上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千古佳句。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收到妻子寄来的这首词后,既叹赏有加,又老大不服气,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赶写出五十首词,随后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混杂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伤感词No.4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属于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作于丈夫张明城亡后、独自避乱金华、中年孀居期间。国有离乱之苦,家有丧夫之痛,又身如漂萍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从青州带出来的15车她和丈夫精心收藏的金石文物也在一路上散失殆尽,这也给李清照造成巨大痛苦,总之这个时期的李清照一生中最为苦痛悲戚的时期。所以这首《武陵春》被词人写得异常凄苦和伤感,读起来几乎字里行间全是愁和泪,给人以“声泪俱下”的痛彻之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该词流传于后世写“愁”的经典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我在前面《声声慢》一词简析中说过,别的诗人词人言愁,有人用千斛万斛言其多(庾信),有人用如江如海言其深(李煜、秦观),有人用千丈万古言其长(李白、曹操),而李清照却在这首词里又一次另辟蹊径,说自己的愁乃舟载不动之“重”,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像她这样的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出人意表”。

李清照的词作中表达伤感的还有很多,比如《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等,因篇幅所限只选取最著名的几首与大家分享。

最后还要附加说一个观点,李易安可绝非是一个这几首词里你看到的期期艾艾、多愁善感的怨女,她还有跟近代革命家秋瑾女侠相类似的忧国忧民、侠骨刚烈的一面,她的“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无不叫人击案叫好、热血沸腾。

李清照一生必背10首诗?

李清照,宋代婉约词派代表,诗词造诣很高,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诗词多感伤,前期以闺中生活和感情生活为主,后期以怀乡悼亡为主。她的代表作推荐如下: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8、《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9、《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0、《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被称为什么?

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