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哈欠兄的代表作品

李世民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后来李渊袭封唐国公。这两件事无疑是为了表现李世民的异秉而编造的。李渊亦被推到了举旗造反的路上,李渊谋反是被李世民逼的,当时李世民与大臣刘文静先商量好起兵。...

哈欠兄的代表作品,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篡改了历史?

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是,众所周知,李世民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所以人们便怀疑他在开国的历史纪录中做了手脚,有意渲染自己开国伟业之君的高大形象,同时贬低父、兄、弟的功绩。

李世民的“标准照”

在正史中,李世民被描绘成建立唐王朝的绝对策划者和构建者,而他最终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也属正当防卫。但是一直有人质疑,正史中的李世民的“标准照”是被美化过的。

我们先来看看正史中的李世民是怎样的。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胡汉混血的贵族世家。其父李渊,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实际上,李渊很可能是在自己的族谱上做了手脚。目前通常的看法是,李家是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李初古拔是鲜卑族,其后代跟汉族通婚,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李虎是李家发迹的开端,西魏时位列八柱国之一,北周初追封唐国公,后来李渊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北周明帝独孤皇后、隋文帝独孤皇后均为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也是鲜卑族,其妻窦氏也是胡族血统。

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旧唐书》称,李世民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足足待了三天才离去。《新唐书》则称,他母亲只打了个哈欠就生了他,毫无一般孕妇的阵痛。这两件事无疑是为了表现李世民的异秉而编造的。

李世民的异秉还有其他。史书称,他四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善于察人面相的相士,见到李渊,惊道:“公是贵人啊,且有贵子。”等见到李世民后更惊道:“此小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只须年近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后,相士便神秘消失了。而后李渊依“济世安民”之意,以“世民”名之,李世民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这李世民却也不负其名,自幼便显出聪睿之资,思虑深远,遇事常能果断处之,平日里则不拘小节,言行举止之间,有种不似常人的气度。-午后书社-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杨广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围困,帝国各路军队急忙去援救,屯卫将军云定兴就是一路。行动前,营内站出了一名英姿少年,这个少年从容地对云定兴说:“如今前去救援,必得大张旗鼓才行。”接着他又侃侃道出理由:“始毕可汗敢倾全国的军队围困我们天子,必是仗着仓促之间,我们无从救援。现在我们若大张军容,数十里之内幡旗相续,夜间则击鼓相应,突厥军定会以为我们四方救兵已云集而至,惊惧之间,必然撤围而去。不然的话,敌众我寡,去打硬仗,只会吃眼前亏。”

云定兴稍加思索,立刻采纳了少年的建议,果然吓走了突厥大军。

这个英姿少年就是十八岁的李世民。少年李世民首次崭露头角,便显示了他不凡的军事眼光和英雄胆识。

隋炀帝末期,外与高丽的战争欲罢不能,内则危机四伏,群贼蜂起,帝国形势一泻千里。风云骤变之际,李渊亦被推到了举旗造反的路上。

正史载,李渊谋反是被李世民逼的。当时李世民与大臣刘文静先商量好起兵,然后告诉李渊,李渊闻之大惊,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勉强从之。

正史中还称,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因此得罪了身为太子的哥哥李建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一举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从而扬名天下,威震四海。太子李建成见李世民勋业日盛,感到对自己继承帝位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利用自己的太子之位,与弟弟李元吉联手处处排挤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兵之机,谋划着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兵力。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密谋,于六月四日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行至玄武门,发现异常,急忙转身返回。这时,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之中转身张弓,连发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射,太子李建成中箭身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恭射死。

唐高祖李渊听闻此事大惊失色,与裴寂等大臣商议,有大臣提议:“建成、元吉本就没有参与起义,因为自己无功于天下而嫉妒秦王功高,狼狈为奸。现在秦王讨伐并诛杀他们,陛下可趁势将国事交给秦王。”李渊听从建议,三天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让位,自称太上皇。

就这样,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帝位。

几个质疑

质疑一:李渊太原起兵是自愿还是被迫?

关于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所迫的说法,不少后世史学家都提出过质疑。他自称十八岁举义兵,也是一种有意的时间误导。

事实上,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李渊身处乱世,戎马半生,官场捭阖不倒,绝不可能是个窝囊废。相反,李家一朝举旗,是李渊经过了数年经营的结果。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阴结豪杰,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镇静之也。”也就是说,当天下乱势之中,李渊沉稳持重、深谋远虑,是太原起兵的主持者,是主角;而李世民则是“阴结豪杰”、勇而有为的得力助手,是积极的配角。

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李家举旗的过程。

温大雅是在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记室参军,他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是李渊太原起兵的最原始记载。据该书所载,早在大业九年(613年),李渊与宇文士及在涿郡(今北京)“密论时事”,可见当时已生出反隋的念头。不久助隋炀帝称帝的大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当时李渊为弘化郡(郡治在今甘肃庆阳)留守,握有关右(函谷关以西)十三郡兵,大舅子窦抗劝他起兵,李渊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所以没有同意。

杨玄感起兵被平定后,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依旧如火如荼,并迅速席卷全国。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因大将军李浑门族强盛,又因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尽诛李浑及其宗族。李渊跟李浑处于相似的处境,此时恰有夏侯端劝他起兵,李渊对他的话深表认同。至此,其反隋之心已公开表露,只是等待时机。

大业十二年(616年)底,突厥乘李渊南下镇压起义军之机,攻取他管辖下的马邑(今山西朔县)。隋炀帝怪罪于李渊,命人前去囚捕李渊,后来或许是考虑到东都形势的紧张,隋炀帝又很快下令赦免了李渊。当时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尚在河东,力量分散,不是起兵的绝佳时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渊除了起兵已别无选择。

书中记载,当时李渊对李世民说:“隋朝气数将尽,我李家奉承天命,本该现在起兵,只是你们三兄弟尚未聚集。”于是李渊命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为起兵招揽人才。紧接着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渊的女婿柴绍陆续到达太原。与此同时,李渊命晋阳令刘文静等人四处征兵。

当时李渊身边有两个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这二人实际上是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角色,自然成为李渊起兵的障碍。这年夏天,李渊借口此二人勾结突厥,杀之。

解决了内部障碍,李渊还要应对突厥的威胁。突厥是当时北方一支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力量。隋末的许多起事者,都曾向突厥称臣,如刘武周、窦建德、梁师都、高开道等。一方面是为了不使突厥成为捣乱的敌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突厥壮大自己的声势。李渊也选择了拉拢突厥的政策,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既取得了突厥的支持,亦解除了受突厥攻击的后顾之忧。李渊所用的联络人是晋阳令刘文静。

当时有不识时务者如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阳县)丞高德儒坚决反对李渊起兵,李渊命建成、世民两兄弟前去攻打,又命太史令温大有同行。临行,李渊对温大有说:“此次的胜败关系着反隋大业的成败,我儿年少,所以才请你参谋军事。”言语之间,李渊显然是谋大局者,而李世民尚是一个被父亲寄予厚望,又不能让人完全放心的有为青年。

李建成、李世民无愧于将门之后,兄弟二人与众人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很快就攻下西河。城破后,李家军对城内军民秋毫无犯,只杀了高德儒,兵民闻之大悦。自发兵至返回,前后仅九日。李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用兵,足可横行天下!” 随后,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以年方十五的三子李元吉留守太原,自己亲自统领三万人开向关中。同时发布檄文,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西突厥阿史那部首领阿史那大奈,也率领众人配合李渊南下,拉开了李唐争夺天下的大幕。当时李建成二十九岁,李世民二十岁,皆是活力四射、矫健勇武的年龄。但李渊无疑是绝对的主角。

那么,正史中为什么如此贬低李渊、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呢?应该是李世民有意为之。李世民并非隋炀帝之流的昏庸无良之辈,他通过玄武门政变,由次子而入继大统,这种行动不合乎法统和伦理,不足以垂范后世。因此,李世民称帝后便试图篡改史实。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肆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贬低高祖李渊的作用。又把晋阳起兵的密谋描绘为李世民的精心策划,而李渊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历史经过这样的描述,李世民便是开创李唐霸业的首功之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继承皇位。李世民改写历史的努力结果是:五代修《旧唐书》、北宋修《新唐书》,皆为其误导。而《资治通鉴》亦延续了两书的主要结论。

李渊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开国皇帝。其他的开国鼻祖往往都被自己的子孙描述得英明盖世、威震寰宇,然而李渊却是例外。为了突出儿子的英明,老爹只好受点委屈了。在儿子的万丈光芒之下,李渊留在历史中的身影,显然被平庸化了。

质疑二:玄武门之变是被动还是主动

每一个鼎盛王朝都是踏着一条鲜血和白骨铺成的路而来。李世民就是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残杀自家兄弟,不光彩地登上帝王宝座。

不过,李世民不是个不讲人伦的人,因此,可以想象,“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李世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破了历代皇帝不能调阅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的惯例,成为日后修订历史的重要疑点。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就明确地指出,《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部分不可轻信。

时至今日,经过千余年时间的冲刷,“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而人们面对那千年的历史迷雾时,依然充满探求欲。

揭开这层迷雾,首先应该对太子李建成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历来史书所记载的李建成,阴险狡诈,好色贪功,让位于襟怀磊落、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实属应该,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有大唐盛世。然而,透过历史的重重浓雾,我们隐约看到,李建成与上述形象是有很大距离的。

首先要说的是李建成的能力。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李家起兵之前,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并肩作战,所起的作用不相上下。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李建成西渡黄河,攻克隋都长安。随后李世民攻下王世充占领的洛阳。当时,长安的战略地位并不亚于洛阳,甚至犹有过之。李建成在战争初期即占据长安,顿时使唐军成为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一支割据力量。此后,蜀地的势力不得不下决心依附于唐,西秦霸王薛举被切断在西北成为孤军,王世充占据的洛阳以西也成了死路,当时蠢蠢欲动的突厥更是不得不顾忌强大的唐军,以及坚固的长安城而按兵不动。随后,李建成又与夏王窦建德相持,将当时气势正盛的夏军挡在太原之外,军功与李世民相比毫不逊色。虽说李世民更善于用奇兵,并且有虎牢一战的经典战例,但是并不能就此认定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比李世民差很多。

李世民的军功高于李建成,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李建成是太子,后来只镇守长安,没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这样的人物历史上比比皆是,诸如隋炀帝的哥哥杨勇、康熙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等等。

再看李建成的人品。史书上最不堪的记载大概就是其与父亲的妃子通奸。有史书说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即玄武门之变当年)密奏高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但李渊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李渊脾气再好,也不会窝囊到让此事不了了之,并且到对当事人继续宠幸的地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含糊道“宫禁深秘,莫能明也”,或许这条罪名本就是莫须有的。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稗史小说中,李建成搞内斗的智慧并不高明。虽然他一直以阴谋家的身份出现,但其阴谋却屡屡失败,而弟弟则一举成功。这一点让人不能不认为,李建成根本不擅长窝里斗。事实上,李建成不断排挤李世民,起初确实不完全是他的本意,其三弟李元吉在背后点了不少邪火。后来感受到了威胁,才开始主动地排挤这个弟弟。

反过来再看李世民。正史中,李世民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可谓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是忠义孝悌的道德典范。那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究竟是否真的一直在被动地忍让呢?似乎不是,相反,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确有代替李建成的想法。

根据史书记载,武德四年,李世民攻打洛阳前带房玄龄拜访了远知道士,远知预言:“你将作太平天子,愿自惜。”李世民对此话非常重视,当年攻下洛阳后,他招贤纳士,设天策府、文学馆,俨然君王气派。大概此时他已坚定了夺位于建成的决心。

当时大臣封德彝便注意到,李世民自恃功勋卓著,不太甘心居于太子之下。可见,在与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中,李世民于情于理都处在主动出击的位置。只是,李建成得到了弟弟李元吉以及后宫、朝中多数高官,甚至父亲的支持,李世民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形势要求李世民必须不断示弱退让,保存实力,营造环境,以求一击必杀。

史书中有一件事让人生疑。突厥退兵后,李渊命兄弟三人进行骑马射箭比赛,一分胜负,李建成将一匹劣马给了李世民,结果劣马失蹄三次,李世民都适时跳离马背,免于遭殃。此事疑点重重,更像是李世民设的陷阱,理由有三:

第一,李世民与李建成明争暗斗多时,如何会让李建成为自己挑马?

第二,李建成明知李世民久历沙场,骑术高超,不可能不识蹶弓劣马,却在父亲和众目睽睽之下使出这等拙劣手段,他的智商会如此之低吗?

第三,李世民即便碍于情面骑上劣马,一蹶即当换骑,如何三蹶?只能理解为,李世民故意放大事态,让父皇和大臣看到李建成是有意加害于他。

玄武门之变前两三天的一件事,也是决定性的事件,疑点更大。当天,李建成、李元吉招李世民入宫宴饮,给他喝了毒酒,结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斗”,却大难不死。更不可思议的是,“吐血数升”的李世民,竟然在几天后就生龙活虎地出现在玄武门前,力挽强弓射杀了长兄李建成。用现在话说,这真是把读者当白痴了。

由上可以判定,我们从史书中看到的李世民是被施以重彩的,费心费力为他上妆的,应该就是他手下主管编修《国史》《实录》的房玄龄等人。

当然,李建成也主动出击过。面对日益增加的秦王势力,太子李建成无疑比任何人都要焦虑。他的对策就是分化、瓦解秦王府的文武将佐,企图孤立李世民,再一举消灭他。然而,李世民的策略要高出一筹,他将计就计,让手下假装离开长安再偷偷潜回天策府。之后他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收买了许多东宫势力下的要人,其中两人在玄武门之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王晊,他在玄武门之变前一两天向李世民密奏说“李建成、李元吉正在密谋害秦王”,结果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召集部下策划政变;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人物是玄武门总领常何。正是由于常何的合作,李世民才能够伏兵玄武门,袭杀李建成、李元吉。而这个常何早在洛阳之战时便追随李世民,后虽曾跟随李建成征讨河北,但入长安却是奉李世民之令。由此,不由得让人怀疑,常何是李世民处心积虑埋在建成身边的一颗棋子。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资料,仅见于房玄龄等人删改的《国史》、编修的《实录》,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均取材于此。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心思之缜密。只可惜,事实再怎么掩盖,总会露出些端倪,一点一滴留之后世,真相也就这样一点点重新见光。

李世民篡改历史对后世的治史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自此,历代正史收归官修,像太史公一样的个人修史,在原则上不被允许,称为“稗史”,相关文简不受国家的保护。而官修史书的最大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切以当局的利益为重,统一思想,删益由人。

中国的史书自从收为官修之后,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外,再未有散发生命力的作品。而之前,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未曾掩盖历史,司马迁则是千古史笔千古文章,班固、范晔虽然稍逊也是直道而为,陈寿虽有私于魏也还未曾昧心删改。自唐太宗开始,史家之风开始败坏。

老婆不愿意给弟弟出买房买车和结婚彩礼钱?

老婆不愿意给弟弟出钱买房买车和结婚彩礼钱,这样的婚姻还继续吗?你老婆有什么义务给你弟弟出钱买房买车和结婚的彩礼钱。你弟弟结婚他自己该买车买房,该出彩礼都要他自己掏啊,你当哥哥的顶多是给他帮忙就行了,不可能给他大包大揽,好像是你的事情一样,这个任务首先是你父母的任务,你父母有义务帮助你弟弟买房买车啊,还有出彩礼呀,所以说这个义务就不是你们的义务,你作为哥哥的只能给象征性帮助一点。不能把这所有的钱都让你出,你没有那个义务明白了,你是不是一个扶魔弟?你老婆考虑的比较周到,你自己家里也要过日子啊,自己的日子如果影响了,过不好也影响自己的婚姻,面对你这么好的媳妇子,你还要和他离婚,你真是脑子有毛病,你要离了婚以后那你和你弟弟一块过,给他买车买房给他付彩礼,你要了老婆就没有用了,因为你把钱都给你弟了,你这个家庭怎么过日子了,给你弟弟这么多的钱,这可是一大笔的钱不是简单的,1万 2万也要好好的考虑呀。我认为你媳妇是没有过错,就为这个事情你要和他离婚,你真是有毛病。

争宠by哈欠兄结局好吗?

《挣宠》作者:哈欠兄

结局:原轩回到K市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许域去见父母,两人终成眷属。

为什么不明白功高震主皇权至上呢?

不是梅长苏不明白,而是他父亲林燮太忠心,一心为国。可是他却忘了,这个国是梁帝的!

找错了角度,人家忌惮,当然容易受夏江等人的蛊惑,从而让林家在一夜之间成了叛臣。

梅长苏其实是明白的,否则,他不会向梁帝承诺,他会离开。

梅长苏回京以后得种种,不过是为了赤焰军,为了林家。

但是从这个过程看,把梁帝换成其他人,也应该会忌惮林家,忌惮赤焰军。

别的先不论,说说景睿生日宴上那一幕。

因为涉及南楚的人在场,事情结束后,梅长苏赶紧提醒景琰和蒙挚,要找机会敲一敲他们,否则让人觉得梁国内部混乱。

如果不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梅长苏会如此想。但是他明白功高震主,从梅岭的事情来看,他应该也明白要隐藏光芒。

那么,林燮又是如何一步步让梁帝忌惮到灭了林家整个家族?还要置七万赤焰军不顾呢?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原本是兵家常事

林燮对于梁帝的威胁,绝大多数的原因来源于他让梁帝感受到了他的强大,他的不受控制。

梁帝在与梅长苏的谈话中说过,他老说什么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原本是兵家常识,可是当林燮老拿这句话回禀梁帝的时候,梁帝心中就该有想法了。

这个想法就是你已经不受控制了,这么大的军队,竟然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如何得了?

剧情看来,看似梁帝多疑。那么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面对江山,又有几个皇帝可以不疑心呢?

当然了,梁帝让几万将士冤死,也实在令人寒心。可是坐在那个位置的人,从他的角度出发,考虑的不是这几万人吧!

所以,当夏江和谢玉串谋,才会那么容易成功。

当梁帝觉得林燮已经脱离了掌控,当然不会任由他继续发展。

林燮记得当初他们追求的天下,却忘了这个天下首先是梁帝的天下

林燮是和梁帝一起打江山的人,他们有共同的梦想和追求。

是的,林燮帮梁帝打下了江山,让他坐上了王位。

从林殊在朝堂申冤时背出来的关于林燮的功勋来看,林燮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救梁帝于危难。

按理说,这样的人是功臣,是能人,应该是忠心耿耿。

然而,正是因为林燮知道得太多了,功劳也太多了,也知道这江山来之不易,所以很忠心。

因为忠心,所站的立场就不一样了,到了梁帝那里,也就变了味道了。

梁帝变了,而林燮还记得当初的情义,他们想要的天下的样子。可是他忘了,这个天下,已经是梁帝的天下!

别说臣子,就算是皇帝的儿子,也是先君臣,后父子。

后来林殊也曾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话大概也只能是愿景。

从梅长苏回京以后的人脉来看,谁不忌惮?

梅长苏时隔多年以后,回到京城,把靖王从一个毫不起眼的王子,一步步推上太子之位,靠的绝不仅仅是他无双的智计。

要办成这样的大事,靠的还有人脉。

朝廷上,手握五万禁军的大统领,蒙挚,只在赤焰军中待过半年!但是蒙挚对梅长苏的忠诚,胜过对梁帝!

霓凰郡主,手握十万南境大军,对梅长苏一片痴心。为了梅长苏,她敢带穆王府的人一起反!

不说言候,静妃,纪王等人的相助,此两者的分量不轻啊!

江湖上,梅长苏自己经营的江左盟,高手如云,在江左地界,江左盟威望一年强过一年。江左盟能够如此强大,也是因为江左盟里有赤焰军旧部的缘故。

不说别的,就说一天之内,甄平一人就能把卓鼎风请进京城的人都打败,足以证明江左盟实力。

琅琊阁,一个天下信息的汇集点,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恰巧,这个地方的老阁主与梅长苏父亲林燮是好友,而少阁主蔺晨与梅长苏是好友。

你看,这些人脉资源,又有多少人可以随便拥有?比如誉王,费尽半生心血,也是艰难。

反观梅长苏,这些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人脉而已!

看看这些人脉,怎么能不让人忌惮?几年以后林殊回来都如此,何况当年的林帅?!

所以,不是梅长苏不明白,而是林燮没有明白,这个天下是梁帝的天下,而不是当年打江山时候他们共同希望的天下了。

因此,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所站的角度。不刻意隐藏自己的锋芒,但是也要看清自己所站的位置。

三国中刘备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刘备意志坚定、宽厚仁德、知人善任、礼待下人,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有英雄的气量。至于他将国家政事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而做到心中没有疑虑,这表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都是大公无私的人,是古往今来的榜样。

在陈寿的眼中,刘备与诸葛亮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对诸葛亮信任,将江山社稷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忠心无二,在刘备去世之后,以一己之力挑起治理蜀汉及北伐曹魏的两大重任,并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从过程上,还是结果,刘备都算一位明君,而诸葛亮则是一位千古忠臣。

刘备与诸葛亮

话虽如此,但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在变化的,从如鱼如水到我行我素,再到托孤江山,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如鱼得水(初恋期)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初恋的感觉最美好,也最难忘,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交谈就是两个人的初恋,在此之前,刘备在北方和荆州一共待了46年,创业23年,刘备仍然没有明白自己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刘备是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他能在自己安逸的时候感叹大腿上长满了肥肉也没能忘记自己的理想。

但是刘备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理想?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告诉了刘备,应该占据荆州和益州,联合东边的孙权,与西边的羌人、南边的蛮人和好,再趁天下有变时,两路出兵北伐,到时候就能一鼓作气兴复汉室,完成理想。

隆中对让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

刘备平手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从这一刻起,刘备就认定了诸葛亮是那个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第一人,即使关羽和张飞对刘备过于亲近诸葛亮感到不满,但刘备以得到诸葛亮比喻为如鱼得水,让关羽和张飞不再敢说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备和诸葛亮正处于“热恋期”,也是这对君臣关系最好的时候。

虽然两人的关系是如鱼得水,但是也得明白一个道理,两人同样有各取所需的因素在其中,诸葛亮投靠刘备,是因为诸葛亮想要在刘备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同管仲和乐毅那样,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如果刘备不能给他平台,诸葛亮想必不会继续效忠刘备。

反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是希望诸葛亮能帮助他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理想,如果诸葛亮做不到,那刘备只能寻求其他人的相助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并且掺杂了双方各自心底的私欲,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就是从如鱼得水开始的。

三顾茅庐

二、相依相靠(热恋期)

诸葛亮投靠刘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刘备前半生一打了败仗,就是四处投靠,注意是四处投靠,而诸葛亮出使东吴,是让刘备与孙权联合,投靠是低人一等的,联合是双方平等的,诸葛亮一出手,就为刘备在政治上与孙权平起平坐,虽然力量上双方差距很大,但并不影响,这就是有诸葛亮的区别。

诸葛亮在荆州经营多年,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阳豪强蒯祺,与蒯越和蒯良是族兄弟,二姐夫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也是庞统的堂兄,诸葛亮本人是襄阳名士黄彦承的女婿,这些特殊的人际关系让诸葛亮帮助刘邦很快就建立起荆州基层政权组织,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后,诸葛亮就负责征收三郡赋税,以充军实,做着丞相+内政+后勤部长的职责。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开始各司各职,后来刘备受到刘璋邀请入川,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影响的,诸葛亮早就告诉刘备要兴复汉室,一定要夺取荆州和益州,刘备是带着目的进入益州的,总有人说刘备进益州没有带诸葛亮,带的却是庞统,显示两人关系有变化,实际上这是不懂当时局势。

刘备、诸葛亮与庞统、张飞

刘备是受到邀请进益州的,不是明目张胆地打进去的,必要的掩饰还是要有的,刘备只带了万余人,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都没有带,带的魏延、黄忠这样不出名的将领,当时荆州是刘备唯一的根据地,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比什么都重要,万一益州拿不下来,还可以退回荆州,所以镇守荆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将来和刘璋开战,再从荆州派兵也是可以的。

所以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备最信任的将领都留下守荆州,防备曹操与孙权,而诸葛亮作为刘备手下丞相一样的人物,自然要留守后方,这是分工不同,并非两个人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后方留守的情况来看,就知道刘备有多信任诸葛亮了,刘备入川前总共有5个郡,诸葛亮一个人管理3个郡,这还不够信任吗?这个时候是刘备与诸葛亮的热恋期。

后来刘备与刘璋开战,也是召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入川,诸葛亮是一定要入川的,益州将来要作为刘备的大本营,因为益州易守难攻,而荆州是四战之地,这跟庞统是否遇害没有关系,刘备已经见识到了诸葛亮治国和理政的能力,拿下益州后,首先就要治理益州,这个重任只有诸葛亮能完成 ,庞统连一个县城也治不好,更不用说治国了,而法正只能出谋划策,治国也是不行的,只有诸葛亮才能治国,这就是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庞统、刘备、诸葛亮

三、我行我素(冷却期)

刘备拿下益州后,在法正的建议下开始攻打汉中,经过两年的奋战,刘备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打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这个时候刘备就开始飘起来了,先是称汉中王,然后命令刘封、孟达攻取上庸三郡,命令关羽攻打襄樊,而益州反而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这一动态明显与隆中对战略不相符,可能是法正的战略。

隆中对说天下有变,两路出军北伐,现在刘备的益州在经过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后,完全没有能力继续北伐,却要求刘封、孟达、关羽北伐,是不是操之过急,过早地暴露了战略目的,也让孙权感到担忧,刘备的这种变化绝对不是诸葛亮的主意,由此看出:这个时候的刘备有些我行我素或者头脑发热了。

有人说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是不了解古代的君臣关系,北伐这么重要的 战役,关羽与刘备关系再好,也是臣,自作主张等同于谋逆,关羽这一点还是明白的,这些军事行动都发生在刘备夺取汉中前后,时间衔接如何之好,怎么看都像是刘备一系列战略的实施,这几场战役,包括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都是在汉水边进行,看上去就像是刘备要打通汉中的战略行动,这与隆中对是不同的战略。

关羽北伐

姑且不讨论哪种战略好,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说明刘备并不是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刘备这个时候的战略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预示着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有所疏远,这只是相对而言,并不代表刘备不信任诸葛亮,至少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仍然是管理刘备后方及汉中王府的最高负责人。

但是,刘备提拔了法正为尚书令,尚书令就是尚书台负责政治的官员,位低而权重,诸葛亮在刘备称王后的官职仍然是军师将军,看上去刘备是想引入更多的人才参与政治,而不是诸葛亮一个理政,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谁也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中,无论谁当帝王,也不可能手下只有一个人才,都希望招募更多的人来管理。

可以这么理解,在此之前刘备把诸葛亮当成治国和理政的唯一,在称汉中王后,刘备把诸葛亮当成治国和理政最重要的人,然后还引入了其他人才一起来治理政事,从唯一到最重要,这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总体上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变化。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四、托孤江山(决别期)

孙权偷袭荆州后 ,关羽败亡,荆州皆失,刘备接着发动了夷陵之战,而诸葛亮对此一言不发,从后来诸葛亮说法正在会阻止刘备东征来看,诸葛亮也是不希望刘备东征的,但他不方便开口,因为他的战略一直是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魏,但是又不能放任荆州被夺,关羽被杀的现实,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沉默。

刘备在夷陵败亡后,想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政权交接,刘备托孤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严格来说,托孤只有一个人,李严甚至连陪衬都算不上,因为后来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后主,而李严却在永安镇守边境,你见过哪个托孤大臣是守边境的?这分明就是凑数的。

刘备托孤诸葛亮

刘备在托孤给诸葛亮时还说出这样的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我这个儿子可以辅佐,就请你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可以取代他。说出这话绝对不是刘备的猜忌,而是一种真心流露,刘备吃准了诸葛亮忠诚的为人,他知道诸葛亮只想做管仲、乐毅,出将入相,而不是王莽那样的篡位者,所以故意说出这样的话,就是想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陈寿才会说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是大公无私的,是古往今来的榜样,诸葛亮也用事实证明了刘备的眼光不会差,诸葛亮确实做到了刘备所要求的那样,有诸葛亮在,蜀汉就能兴盛,一旦诸葛亮不在了,蜀汉就会走下坡路,直到灭亡,这是刘备在托孤时就已经发现的事实,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确实有过变化,但是从如鱼得水到托孤江山,两人就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肖烬炎是哪本小说的主角?

《恶魔的牢笼》

作者:哈欠兄

简介

他残暴冷血却爱他成殇,打断了他的腿给他注射药物,只为留他一生。

他被他逼向绝望,不爱却逃不了他的束缚,最终被他折磨的身心俱灭。

何为守护他不懂,突然失去他的身影,他心急如焚,恍如掉进无边黑暗。

当魂牵梦萦的他重生,他却因无知将爱化成绝殇。

将爱已成绝路,他才温柔的吻着他。

“幕幕,让我再爱你一次。”

“肖烬炎,除非我死。”

<残暴冷血霸道VS温柔美好知性>(此文集众多烂梗于一身,小姐姐们看着酸爽就好,其余求轻喷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