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散文代表作品,古今诗词第一人当属谁?
我是秋水文澜,诗词爱好者。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若要问估计诗词第一人我认为是苏轼苏东坡。
南唐后主李煜把香艳之词变成文人抒发感情之作,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以说李煜在词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改变的词的精神内核,改变了词为艳科的文学地位。词在产生之初就是娱乐消遣的俗文学,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宴会上的游戏之作。这就是伶工之词,是供歌乐师、歌妓演唱之用。而李煜用词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让词走上“言志”的严肃文学的道路。
但是真正把词发扬光大的还是北宋文坛盟主苏轼。老苏属于天才选手,一代大文豪。宋文、宋诗、宋词都在他手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文,苏轼是八大家之一,在散文上的贡献主要是不同于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道并重的文学观。其文章,文思泉涌可以说是苏轼真实的写照,议论文有的放矢,言词剀切,杂文等议论抒情叙事完美结合,小品辞赋四六文讲求辞达,行云流水。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词的语言上,苏轼也做了演进,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方面吸融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的口语,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
在文人士大夫眼里词地位是远远不及诗的,也就是所谓的诗余,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讲词看做是余力游戏,苏轼则认为诗词同源,认为词是诗之苗裔,又提出词须自是一家,从而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真正使词开始能够与诗歌并驾齐驱。在当时,更多的人认为苏轼的词不和音律,不是词的当行本色,但苏轼对于后代词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此,他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于音乐的依附性,归根结底是想要提高词这一文体的地位,唯其如此,才有了宋词在文学史上的辉煌。
因此,苏轼词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开了一派词风,而且是将词从狭小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大了它所表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轼是令宋词成为一代代表性文体的关键性人物。
苏轼在诗词方面主要有以下成就:
1、因为太有才了,所以他诗歌中用典对仗比喻等技巧运用的出神入化臻至化境,达到了一种老成的境界,比如“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一句,具体分析见网络…
2、赵翼评价苏轼“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答之隐,无难显之情”也就是说,苏轼的诗海纳百川,跟杜甫一样,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3、苏轼诗讲究兼收并蓄,注重两种不同风格甚至是对立风格的融合,形成了刚柔并济的清雄,就像稼轩词一样,风格多样化。
4、以文为诗,以文为诗不是自苏轼始,韩愈即大力提倡,但是苏轼因为才力更盛,他的以文为诗更加自然贴切。
5、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在唐人身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宋人要想继续诗歌这门艺术就必须求变,有宋一代,诗人们都追求生新,但往往用力过猛,形成生硬枯燥的局面,苏轼诗歌兼收并蓄,避免了这一缺点。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令你们满意。
你觉得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为才子?
"才子”是指德才兼备富有文彩的人,在古代具有很多很多,我列举下面十位具有代表性人物,如果你觉得心目中的才子还未被列出来,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才子。
自古以来作品能流传千古的必定出自学识高超之人,他们往往在学术领域造诣极高,让人望尘莫及且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能流芳百世且静久不衰,越老越有味道。
一、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是战国末期楚国贵族,中国最早的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子本不想当诗人,却被逼成了诗人。这个不小心成了诗人的政治家,因为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于是发了几句牢骚,从此开创一个伟大民族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许多文学家处心积虑想要开宗立派,最终不过昙花一现;而这个因为整日忧国忧民,形容枯槁的老人,一篇牢骚话,几句问天语,数首忧伤歌,却篇篇成为文苑恒星。尤其是《离骚》,至今仍是诗坛最伟大的作品。说实在的很感谢屈原先生,虽然他的诗比较难背,但是他的一腔报国热血为我们后来的法定假端午节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忙碌的时光里,有几天假期,在找出屈原的《离骚》来大声朗读,以此来追忆古人。
二、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这个狂人、酒鬼,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人天赋。他就如神仙高居太空吟咏那些曼妙的诗句,让五千年的诗坛成为他惟我独尊的乐园。《蜀道难》、《梦游天姥》、《将进酒》、《古风五十九首》以及那些天籁般的七言绝句,简直都是他随手摘到的天上的星辰。借用曾巩的话来形容李白:“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开,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大骋阙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俦伟。
三、苏轼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他在诗词文书画这些当时最主要的主流文化领域都获得了一流的成就,任何人只要在其中一个领域达到他这样的成就,就可称得上五百年一遇的天才,苏轼居然凭借一人之智兼而有之,实在令人叹服。尤其是他的散文,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散文的最高成就,与西汉司马迁的史传散文形成双峰并峙。这种天才,五千年来只有一个。
四、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清代小说家。毫不夸张的说,《红楼梦》这部小说不止是中国文学史,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托翁的三大名著加在一起,都不会有《红楼梦》的一半伟大。假以一两百年之时日,当中国复兴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第一显学,汉语成为世界最通行语言之后,《红楼梦》的世界小说颠峰地位一定被世界所公认。《红楼梦》简直就是一部人物全谱,一部文体全编,一部生活百科,一部历史全书,读一遍《红楼梦》等于到世上多活过一回。以一部小说而成为两百年不衰之显学,古今中外,唯曹氏一人而已。五、徐渭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也是苏轼之后一个真正的全才艺术家。尤其是他开创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扭转了花鸟画在画坛的地位,并最终成为这四百多年来的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郑板桥自称徐渭“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而他的一生一直与穷困、病态、奇计、猜忌、死亡和暴力纠缠在一起,生活坎坷,命运多舛。中年开始学画,53岁杀妻案刑满释放后才开始潜心文学艺术创作,在那几间东倒西歪屋中,一个南腔北调人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成就艺术史一座巍峨的高峰。
六、李贽
字宏甫。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如果中国在明清时期与世界同步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李贽无疑将成为中国的卢梭,东方的伏尔泰。这位四百年前大胆提出“侯王与庶人同等”的平等思想,指出“忠君”的实质是“愚民”,要求自由发展人的“自然之性”的伟大思想家,是秦汉时期开始的思想禁锢以来两千多年中中国唯一跟得上世界思想潮流的思想大师。
七、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世尊为“史圣”。因触怒汉武帝而遭受腐刑,出狱后担任中书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搜集宏富的的历史资料。其著作《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八、杜甫
字子美。唐朝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史”。近体格律诗最终在杜甫这里成熟,也最终在这里达到颠峰,又最终在这里获得突破。当七言律诗成为古典诗歌的最高级形式时,杜甫凭借他那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绝世天才,坐上了近体格律诗的最高殿堂。
九、汤显祖
字义仍。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读过汤显祖的戏剧之后,再去读翻译过来的沙翁戏剧,便觉得那语言味同嚼蜡。我不懂英语,无法阅读沙翁原著,但是如果说沙翁是英语世界最有天才的戏剧大师,那么,汤显祖无疑是汉语世界最有天才的戏剧大师。如果当年沙翁读到《牡丹亭》,也许他要羞愧得从此搁笔。
十、曹植
字子建,汉末三国时人。魏王曹操第四子,陈思王。诗人、文学家。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文学史上最善于描写美女的诗人,浪漫之诗写得极浪漫,凄苦之诗写得极凄苦。“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只这一句,盖过所有描写美女的诗文。他“七步成诗”的故事也被后世广为流传。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明代文学的特色是什么?
明代文学在文学史上比较特殊,正统文坛的特色不鲜明,反而是在当时一些不是很受重视的文体在后世评价很高。
古典文学如果做一个大致的分类,明代比较有特色的是主流文体的“诗文”、游戏文体的“词”以及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
它们与唐宋时期相比,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诗文”的拟古风气和小品文的光辉
明代主流文坛最大的特色就是“模拟”,对于先秦两汉和盛唐文学非常崇拜,以至于出现了非常多的流派都已拟古著称。
比如著名的青丘子高启,他就以拟古著称,并且是当时甚至是有明一代在诗歌拟古上最为出色的诗人。
其他流派都有模仿的对象,或两汉、或魏晋、或盛唐、或六朝,在山水、田园等等流派上也比较固定,而这个高启却是对于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诗歌都非常擅长模仿,创作出了的诗歌有着那个时代的神韵。
但可惜的是,他的优点也同样是其缺陷。这样一位才学华茂的诗人,因为去世太早,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以至于在诗坛地位并不高。
其他的诸如明朝的“前七子”与“后七子”,在拟古一途上虽然热衷,但质量实在不高,斧凿拘泥,刻意的痕迹非常明显。
他们更是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在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持续了非常久的复古风潮。
而与之唱对台戏的也大有人在,那就是以茅坤、归有光、唐顺之等为首的“唐宋派”。
这些人公开反对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的观点,虽然认可先秦两汉文章的价值,但对于唐宋的文章更为推崇。
从实际来看,归有光等人反对的不是文章的朝代,而是前后七子提倡的只注重模拟风格而使得文章缺乏思想的弊病。
但是,唐宋派从拟秦汉变为拟唐宋,其实也没有脱离拟古的窠臼。
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前七子的首领李梦阳、何景明以及后七子的首领李攀龙、王世贞都是文坛执牛耳者,其影响力极大,唐宋派并不足以与之抗衡。
然而,更需要看到的是,明朝为何会兴起拟古的风潮?
这就与文脉传承有关了、先秦两汉古文极为质朴,而魏晋玄学兴盛、六朝绮糜文风。到了唐代韩流古文运动之后才有了转变。,之后传承都较为稳定。
但是,明朝之前的元朝,文脉其实是中断的,很多传统与风气都中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因为文人地位的低下,为了谋生不得不转而写作通俗文学,比如传奇、戏曲、杂剧等等作品。
这就使得正统文坛主角的“诗文”风气没落,几乎没有大家。
那么,明代重续文脉,必然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就是有明一代拟古盛行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不是这些文人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时代的客观原因使得他们不得不走向拟古的道路,其实这批人的学识还是很了不起的。
值得一提的是,晚明时期在“散文领域”里出现了一种小品文,虽然在当时并没有称为主流,但却是后世最为推崇的作品。
著名作家比如张岱、袁宏道、叶绍袁等等,或以日记形式、或以随笔形式记录个人生活、情感,比较有灵动性。
而这种文体最大的价值就是创作者都是传统的文人,有着士大夫的情节,所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情感变化的来源多是社会现实,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字有了反映社会的功用。
比如张岱《湖心亭看雪》,被很多版教科书收入到了课本之中,很多人都熟悉。
这篇文章创作于明亡之后,是一篇追忆的山水小品,开篇就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如果知道这篇作品是收入了《陶庵梦忆》之中,就会联想到张岱的自序: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做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当可明白这些传统士大夫在亡国之后的心绪变化。
再比如叶绍袁的《甲行日注》,其中记载了其出家为僧的过程,并且交代,如果明朝复国有望,那么亲人还有团聚之日;否则就是永无相见之日了。
可以说写得非常悲戚,但也可以反映当时一些有着很高社会声望的学者在面对清廷征召之时的选择,遁入空门也不愿出仕新朝。
这些文字因为其生动感人,充满着鲜活的个人气息,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色彩,所以对比于之前的前后七子、唐宋派等都更有传播力。
因为其在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状况,所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透过这些作品的个人情感,可以很好地探究到当时文人对于家国之变的心绪。
所以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说其如匕首、如投枪,有着惊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明词“淫哇”和通俗小说的崛起
抛开正统文坛的“诗文”,明代的词作其实并不好,有着“淫哇”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低质的。
这也难怪,词这一文体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六朝说、初唐说、盛唐说、五代说等等争论,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体在两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然而可惜的是,两宋之际的“词”就像一朵莲花,还没有完全绽放的时候,就被元朝不重文化的风气所摧毁,一时间除了元好问等人之外,鲜有优秀的词作者,这种文体也沉寂了近百年。
“词”真正的成熟其实要算到清朝,所以清词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这就不难看出,明代的词其实是隔着百余年文脉的中断,向唐宋学习。接续文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词本身又是游戏娱乐的文体,多用于宴饮欢谑以及歌栏瓦肆,所以在承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要捡起这样的风格。
这就是明词“淫哇”的根由了。
即创作上本身就非常生疏,缺乏传承,又放大了词体自身原本的功用。
所以有明一代的词几乎没有大家,但也偶有优秀作品。比如后来被放在了《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明代杨慎的作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元代有非常多的文人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以至于明代社会里,民间的通俗文学基础非常好,受众极广,正好符合了通俗作品逐利的性质。
于是,有非常多的小说、戏曲问世。
可以和唐代传奇对比一下,比如元稹《莺莺传》中的语言就非常典雅华丽,根本不想是民间通俗作品的风格。
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
这是《莺莺传》中的一段文字,可以看到非常的工整,在后世通俗小说中极为罕见。
而虽然明代有很多题材、故事都是来自于唐传奇、宋话本,但其风格更为市井。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以迎合大众口味为目的,作品中有很多生活气息。
这种文学样式是在明代才出现的,之前的元代只是戏曲、杂剧的兴盛,影响力还不是特别深远。直到了明朝,通俗文学得到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这也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更追求精神文明的熏陶。
所以说,明代文学与唐宋等朝代相比,在正统的“诗文”领域其实是远远不如的,几乎没有能兴起一代文风的大家;而词的创作也不如前面的两宋和之后的清朝,地位也非常尴尬。
但是在通俗文学的领域和一些较为具有私人化的短小散文中,它的价值是其他朝代无可比拟的。
历史上有哪些诗人?
五千年璀璨夺目,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古老的中华名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诗是明月下的灯塔,照耀着读诗人的路,路是诗的缩影,把更多的人带向光明,诗人如宇宙繁星,诗歌恰皓月银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蔓延,经久不衰。光芒四射。。诗歌最早是一种情调的语言表达,如同干活的时候一起喊加油一样,慢慢的从单个字到多个字,再到一段话,又到后来人们觉得通过唱说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能给人一种鼓舞,这种古老文学诗歌样式,发展为后来的歌谣,再从歌谣中发展出独立的语言组织风格和写法,就形成了后来所说的诗歌,起初都没有记载作者,称为无名诗,统称为诗歌,每个时期都有众多的诗人被历史记载被人们记住,下面就列举一些时代的楷模、代表诗人阐述一下中国诗人发展的历史过程。 春秋《诗经》是记载中国诗歌的开始;311篇诗歌作者无从考究,是周朝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周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浪漫主义中国诗人之祖的屈原算起,各朝代都有很多优秀的诗人写出了唯美的诗歌。 楚国屈原、宋玉。 汉朝的司马相如、张衡、班固、枚乘、孔融、张衡、杨雄、贾谊、曹操。 魏晋时期有曹丕、曹植、谢安、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等。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谢朓、萧衍、鲍照。 隋朝的杨素、薛道衡、陈子良、卢思道、孔德绍、孔绍安。 唐朝是历史诗歌最为鼎盛的时期,从初唐四杰开始涌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诗人,写出了千古绝唱的诗歌,如陈子昂、杜审言、张若虚、刘希夷、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白居易、元稹、杜牧、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益、李贺、李商隐 等。 五代十国有李璟、李煜、冯延巳。 宋朝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柳永、杨万里、姜夔、陆游、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元好问 等 元朝的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 明朝有杨慎、汤显祖、徐渭 清朝曹雪芹、郑板桥、袁枚、纪昀、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 近代的谭嗣同、王国维、梁启超、郁达夫。 现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朱自清、艾青 、卞之琳、臧克家、王佐良、牛汉、周梦蝶 、羊令野、方思、北岛、舒婷、顾城等 。诗是迷人的舞蹈,有着悬妙的步伐,轻盈无比,以优美的语言诉说现实、向往和未来,轻轻的来到大海,春暖花开,轻轻的离开,拥抱大海,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魅力将永远在祖国大地繁衍生息,也会有更多优秀的诗人脱颖而出,中国诗歌网2周年注册用户超过10万,足矣说明现代人对于诗歌是何等的热爱与追求,因为它能将你的心灵带去另一个你身体无法到达的地方,读一首诗歌,点燃心中的希望,让梦想再次飞翔,也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关注我!原创,绝对原创,文章、悟空问答全部原创,顺便点赞,更多小说、散文、诗歌、书法、文化领域内的原创期待您的鉴赏!
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思是什么?
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经常被人理解错,令人扼腕!
这首诗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几先生的作品,是他72岁时夏游浙江三衢山所作的一篇风景诗。诗风清新自然、短小凝练,却包含了时令、背景、故事和古人的审美观,全诗如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要想咀嚼透这两句诗的意思,请和西山诗词客一起探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和秘密,以得其中三味!
诗风与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基调自然、意态淡雅,气脉舒畅,表达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出游心境。
公元1156年,秦桧死后不久,曾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二十年的曾氏兄弟终于迎来了仕途的春天。已经古稀之年的曾几,被提拔赴浙西任提刑。
曾几,江西诗派的中兴诗人,世人名之为茶山居士。1138年,被贬后的曾几侨居不出,致力于诗茶文化和道学研究。秦桧死后,岳飞昭雪得反,反对议和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南宋的政治舞台,政风一时清朗。
1156年的夏天,曾几在浙西任职期间,于夏日慕名前往与包拯齐名的北宋名臣赵抃的故居三衢山游赏,写下了这首著名《三衢道中》。
此时,曾几已经72岁(那时候的官员,无论你多大,只要是活着就不能退休),早已脱离了‘江西诗派’瘦硬雕饰的文学风格,诗风学吕本中,倾向雅致清淡。
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首联意思及诗法这首诗的首联‘起承’两句介绍了作者出行的季节、环境和方式。
首联: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宋伯仁在《戏作》诗中曾云:“青梅黄尽雨无多,柳影重重午日过。”
五、六月份的浙西地区,梅子变黄,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天气也已不复‘细雨长青梅’,渐渐炎热起来,晴天越来越多。
正值初夏盛夏之交,山阴郁郁,溪水淙淙。诗人带着仆从山脚沿着溪流泛舟而上,到了一处水潭,无复水路,只好弃舟攀山而行,继续探访三衢山的人文和自然胜景。
在这一联,诗人没有对水路的风景做具体的描述,而是用叙事的方式简单地交代了时间、气候和游玩的方式,粗疏而凝练。
尾联意思、诗法及其内涵后两联使用了‘动静结合’的衬托法,一转一合,体现了作者轻松、悠闲的心境。
在古代,对于一个已经72岁的老人来说,夏季山行之苦可想而知。
但是,弃舟山行的曾几却不觉得徒步之苦,反而兴趣盎然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此时,虽然正值夏季,但梅雨新停、山路曲折,林木幽森,一点也不觉得炎热,甚至比水路的清凉都不遑多让。
▼所以,诗人才会说“绿阴不减来时路”。
阴,又通‘荫’,意为树荫。
在古代,通假字只是借字读音、偶尔借其意思,本字的意义还是保留的。所以,这里的‘阴’,不仅有‘树荫’的含义,还有‘阴凉’之意。
由此,我们就更深一步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即:“山路林木郁郁,且阴凉之意不减来时的水路。”这句话和首句的“梅子黄时”遥相呼应,也是对天气刚刚由‘梅子雨’变为‘黄时晴’的佐证。
不过,只是‘山阴不减’还不足以表达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因为,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如谢灵运者,认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并”是人生乐事,或者如刘琨一般认为“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四者臻”是无憾也。
谢灵运追求的人生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文、悦人事’,而刘琨追求的则是‘音乐、珍味、美文、知己’这四美。但是,人生中‘四美并’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王勃才会在《滕王阁序》中说:“四美具,二难并”,认为四美中有其二并就很值得高兴了。
▲故此,曾几在最后一联才用了‘对比’之法,前一句写静景(美景),后一句加上了‘黄鹂四五声’的动景(音乐),对比清晰、动静益彰,以此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和审美情怀。
在这首诗里,有‘梅子黄时’的良辰、有‘不减绿阴’的美景、有‘赏心’之诗文、有‘黄鹂’之啭鸣,再结合祸国殃民的奸臣秦桧已经去世、诗人的仕途和抱负一片清明,也难怪曾几有如此雅兴,写出这般清淡优雅的作品了!
最后一联细腻入微,和上一联的‘凝练粗疏’相映成辉!
结束语理解古人的诗词,须结合时代、背景、诗风流派,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诗人作品的内涵。
曾几曾吉甫,和吕本中齐名,是‘江西诗派’继杜甫、黄庭坚和陈师道之后的南派文宗,和后来的辛弃疾在南宋的地位齐平(当时的北宗是元好问),这样的诗人写出的作品,哪怕只是一首简单的风景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绝不可等闲视之!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陆游的老师!
关注古诗词,关注西山诗词客,带您走进诗词经典!
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
唐诗,宋词,元曲,明说,是我国文史界早已达成的共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越这一高峰的作品问世。
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由于每个人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差异,若把其中的代表人物按名次排列,势必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具体到宋词,也同样如此。
个人认为,在宋代的词人大家中,按名望与成就排列,理应如下:
第一名: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稍有文学常识和爱好文学的朋友,对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耳熟能详,口口相传。
还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首《水调歌头》,更是把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意境深远,情深意长。引发后人千年不衰的吟咏传唱。
尽数宋代的词人大家,东坡先生的诗词造诣,无论在气势上,意境上,圆润上,遣词造句上,都无人能与比肩。
因此,把东坡先生列为宋词十大家之首,应该是实至名归。
第二名: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限于篇幅无法详述。但他们在沈园重逢时的那凄婉哀怨的情绪,被陆游写在沈园墙上的一首《钗头凤》,写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达到了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述完美的境界。实在是词界的高人。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的诗词造诣,着实令人无法超越,无法媲美。
把陆游排在宋代词人第二位,甚至是有些委屈了。
第三名:李清照
其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雄浑大气的豪情壮志,写出了大丈夫顶天立地的气魄胸襟。但李清照偏偏是个才女。可见她的文学功力已远超普通文人的范畴,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天地。
当然,她词作的功力同样不可小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首《声声慢》,开创了宋代词人婉约派的先河。
把李清照列为宋代词人第三位,从性别上就已占据了先声夺人的高地。绝对是名符其实。
第四名: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写出这首《虞美人》时,已是进入宋代之人了。
诗言志,诗言情。作为落魄不堪的君王,昔日的富贵荣华已随风飘散,展现眼前的,恰似那一江春水,潺潺流去,一去不复返了。
这首《虞美人》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并进入大学课本,被后人传咏借鉴,说明它的艺术性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第五名:柳永
好的诗词,无非是文字隽永和意境深远。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之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皆因为这两点都达到了高峰。
而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历史上占据一方,是因为他的意境也就是艺术性达到了一定高度。作为宋代婉约派的领军人物,柳永是长调慢词的开创者。
代表作≤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第六名:欧阳修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文学修养已达到了顶尖级水平。他的词赋水平,也不可小觑。
代表作有:《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不仅意境美不胜收,而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为千古佳句,流传甚广。
第七名:辛弃疾
“集词之大成,把词发展到最高峰。”这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浦江请先生对辛弃疾的评价。也就是说,辛弃疾把宋代豪放派词赋发展到了顶峰。既代表了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代表作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八名:范仲淹
范仲淹最著名的文学成就是《岳阳楼记》。但在词赋方面也是宋代的一大家。
代表作是《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阙写秋景,秋思,思归之情。
下阙写愁情,愁绪,意志顽强。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笔力遒劲,豪放多姿。
第九名:秦观
秦观就是我们熟知的秦少游。他与柳永有一比。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中“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莫非”成为千古绝句,流传至今而不衰。
第十位:岳飞
作为民族英雄,岳飞存世的词赋不多,但代表性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却无人可比。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此词不仅豪放不羁,充满了报国复仇的豪情壮志,而且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也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