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散文代表作家和作品,王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王符《潜夫论·志士姓》
01.总述王姓历史上有多少名人?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为止,王姓共有1.015亿人,乃是江苏等地的第一大姓。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发现,历史上至少有包括赵汉、齐、燕等在内的12个政权,是由王姓建立的。而且,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到1921年孙中山推翻帝制,这几千年间,华夏大地上共出现过151位王姓宰相。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题目中所谓的名人!那下面,咱就选几个特别有名的来讲一讲。
王翁自见以专国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权,使事无大小深浅,皆断决于己身。及其失之,人不从大臣生焉。
——桓谭评论王莽
02.王姓名人——王莽、王羲之先说第一个,王莽。据《汉书》记载,王莽乃是名门之后,早年师从大儒陈参,讲究谦恭、礼让,是个谦谦君子。转折点发生在汉哀帝去世以后。据史料记载,王政君为了把持朝政,特意提拔王莽,让其担任大司马,开始掌握西汉的军权。随后,他的野心开始逐渐膨胀,终于在公元9年建立了新朝。据《汉书》记载,王莽随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以王田代替私田,改革币制,将某些山林、矿产等收归国有。
请注意,王莽的这些操作,有的太急,太前卫,有的压根就是在瞎胡闹。所以,最终导致了绿林军的崛起,他们攻入长安,宰了王莽。至于王羲之,那就相当有名了。据《魏晋南北朝史》记载,他对楷书的形成,有定鼎之功。更关键的是,他所在的琅琊王氏,那是东晋有名的门阀士族。他写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就是书法界的一大奇迹!
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荫,流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
——张继先《怀鬼谷山思真洞天》
03.王姓名人中最具争议的一位最后,咱来介绍一位最具争议的王姓名人——鬼谷子。是的,据叶梦珠的《阅世编》记载,鬼谷子也姓王,单名一个诩字。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创立了纵横家,从而使其能与孔子、老子等并称。其著作《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据说有夺天地造化之功效,所以被列为旷世奇书。孙膑、苏秦、毛遂等,都是他的弟子。不光如此,他还创立了戗刀门,什么袁天罡啦,武士彠啦,都是戗刀门的人。
先秦之前的文学?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文学的起源须上溯到史前史,即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人类历史阶段。那时候的文学以口头文学形式为主。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部分也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几次文字革命?
中国八次文字革命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大篆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
5 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6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7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8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仁爱孔孟算不算先秦诸子散文?
先弄清先秦诸子散文的概念。
先秦,就是指秦朝以前;诸子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孟子属于先秦诸子,他们的散文当然属于先秦诸子散文。
因此《论语》《孟子》都是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有哪些好的历史传记和历史小说可以推荐阅读呢?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想要推荐几本书
第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蕃。该书介绍从战国末年到清末诸军阀的历史演义,以时间轴为基线,各类名仕悉数登场,各种曾能记忆的历史情节一一复现。蔡先生是清末民初之人,所以文章带有文言文属性,初读者可能觉得晦涩,但绝对是历朝演义史书上的一笔浓墨。
第二,上面讲的是通史,历史讲究真实,哪怕只能窥探一隅,如果我们的目的为了探究真实,推荐一本从考据考证得来的短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考》。该书作者是陈寅恪先生,陈先生是民国大师,唯从真实论。可惜陈先生的诸多文集因为战乱导致流离。
第三,读史使人明智,可史书为人所撰,单是陈词如同嚼蜡,只如撰写史书者所欲读者去思考的方向而思考。如果撰写史书者从当时背景环境角度以及为政者角度去撰写,那么可推荐《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美籍华人,历史学者,能从明史万历一朝的背景情况去分析当政者的每个决断,确实被人耳目一新。
第四,和上面一样,《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先生所写,因为没有去看,所以不好去评价什么,但是荐者众多,和一些朋友聊的时候说此书是从明朝当权者的心理角度分析而做的每一步决定,应该也是不错的书。
第五,张鸣先生的书也可以看看,张鸣先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但其作品却褒贬不断。阅读过《历史的坏脾气》、《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他的书如野史一般,很少看到主要脉络线,不过随机的一些故事让人听起来觉得煞是有趣。
推荐影视剧的话,
第一,《大秦帝国》,近年几乎是最佳的历史剧,在战国纷乱严肃的背景下,剧情却诙谐有趣又不失历史主线。故事脉络分明,是认识秦帝国的佳作。
第二,《大明王朝1566》,嘉靖年间的一件小事引发的朝廷动荡局面,从嘉靖,严嵩,徐阶,胡宗宪,海瑞等人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把解决问题的经过变得更加符合社会真实现象。
第三,单叙述史书上所撰故事的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贞观之治》都属于一类,看书或者影视都可以
暂时说到这里,这都是中国史,再有机会推荐其他书籍。
对联的历史简短介绍?
对联历史时间跨度从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到现在。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