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宝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电影音乐特别好听?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优秀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
这个范畴里头,又包括电影歌曲,由人声演唱,一般是指主题曲和插曲;还有就是电影配乐,指的是没有人声演唱的背景音乐。
简言之,电影歌曲叙事抒情,电影配乐渲染气氛。
董小姐就说道一下,我们熟悉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涌现出来的那些优秀电影音乐。记性不是太好,想到哪说到哪吧。
《英雄本色》三部曲的主题曲,《当年情》《奔向未来日子》《夕阳之歌》都是经典。第一部的插曲中还出现了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粤版《地球大合唱》)。电影配乐由港乐顶级大师顾嘉辉打造。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主题曲《男儿当自强》,配乐是主题曲的变奏版《傲气傲笑玩冲浪》,黄霑和胡伟立的大作,这曲子听了之后,搬砖格外有力量,燃得人忍不住要为国家做贡献。
徐克《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论江湖浩渺、豪迈胸襟,这首歌算是到头了。吕颂贤剧版的《笑傲江湖》,配乐也是强大到爆炸,不妨也听听。
机车党必看,周润发《阿郎的故事》和刘德华《天若有情之追梦人》,主题曲的名字不用报了吧,不知道的同学请去面壁。
《纵横四海》主题曲,张国荣演唱的《风继续吹》,发哥、张国荣、钟楚红,当年的风采真是无人能及,再配上这首歌,怀念啊。
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闯将令》《小刀会序曲》,保准不会让你失望。还有《唐伯虎点秋香》里头的配乐《勇往直前》、《鹿鼎记》里头的《丽春院》《开心做出戏》。。。
《古惑仔》里头的歌也不能不提,《友情岁月》《乱世巨星》《战无不胜》《甘心替代你》,妥妥的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上天如果可以给诗人海子重活一次的机会?
海子,白羊座,生于3月24,卧轨于3月26,他早在自己诗歌中设想了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他以下诗歌:
(一)斧劈,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二)上吊,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三)开枪,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四)跳楼,见诗歌《跳伞塔》;
(五)投河,见诗歌《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
(六)沉湖,见诗歌《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蹈海,见诗歌《七月的大海》;
(八)卧轨,见诗歌《春天,十个海子》
他最后采纳了第八种。去山海关时,海子带了四本书:《圣经》,梭罗的《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和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3月25日,在山海关徘徊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之后,海子在26日中午开始向卧轨的地方走去,他去时身穿一身白衣,拿着两本书:《圣经》和《瓦尔登湖》,并最终选择了黄昏时分。
二十八年之后,我们还是不知如何去理解海子和他的自杀,真正的答案早已在山海关风流云散,成说种种,都只能是谨以怀念,或是仅凭猜测。西川先生曾写有旧文《西川:海子之死的七种可能原因》,或可作为注脚。
文/西川
海子去世以后,我写过一篇名为《怀念》的文章,那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现在,海子的确成了一个神话:他的诗被模仿;他的自杀被谈论;有人张罗着要把海子的剧本《弑》谱成歌剧;有人盘算着想把海子的短诗拍成电视片;学生们在广场或朗诵会上集体朗诵海子的诗;诗歌爱好者们跑到海子的家乡去祭奠;有人倡议设立中国诗人节,时间便定在海子自杀的3月26日;有人为了写海子传而东奔西跑;甚至有人从海子家中拿走了(如果不说是“掠走了”)海子的遗嘱、海子用过的书籍以及医生对海子自杀的诊断书(这些东西如今大部分都已被追回)。
海子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一生,死后为众人如此珍视,敬仰,甚至崇拜,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的力量所在。当然,很难说在对海子的种种缅怀与谈说中没有臆想和误会,很难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围观的味道。
海子去世以后,理论界大多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对海子加以判断。我不否认海子自杀有其形而上的原因,更不否认海子之死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意义,但若我们仅把海子框定在一种形而上的光环之内,则我们便也不能洞见海子其人其诗,长此以往,海子便也真会成为一个幻像。
在诗人自杀这个问题上,还是加缪有着一种更加实在,也是更加站得住脚的看法。他在《西西弗的神话》一书中指出:“人们极少(但不能排除)因为反思而自杀。”的确,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有他的导火索,海子也不例外。多年来,我对导致海子自杀的一些具体原因不愿多谈,是怕使海子受到伤害。但当我看到人们在思考海子自杀这个问题上越走越远,而且在诗歌写作和诗人行为上带来某些不良影响时,我又颇感不安。为此我写下这篇文章,以期澄清某些基本事实。但愿它们不会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
以下是我所知和我所猜测的海子自杀的原因:
1,自杀情结海子旧照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
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
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人说话应该避谶,而海子是一个不避谶的人。这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
海子的另一个自我暗示是“天才短命”。在分析了以往作家、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与其寿限的神秘关系后,海子得出这一结论;他尊称那些“短命天才”为光洁的“王子”。或许海子与那些“王子”有着某种心理和写作风格上的认同,于是“短命”对他的生命和写作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探究海子的写作方式与其写作理想的矛盾时还会谈到。
海子对自己自杀的看法或许与那些批评家的看法有较大不同。谁知道呢?也许那些批评家是正确的,而海子自己反倒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而死。但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了解海子的形而上学,那就是:“道家暴力”。我一直不太明白“道家暴力”到底是什么意思。道者,天道,太初有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可这与暴力有什么关系呢?海子把道形象化为一柄悬挂于头顶的利斧,可道为什么只能是利斧而不能是别的呢?
1987年以后,海子放弃了其诗歌中母性、水质的爱,而转向一种父性、烈火般的复仇。他特别赞赏鲁迅对待社会、世人“一个也不原谅”的态度。他的复仇之斧、道之斧挥舞起来,真像天上那严厉的“老爷子”。但海子毕竟是海子,他没有把这利斧挥向别人,而是挥向了自己,也就是说他首先向自己复仇。他蔑视那“自我原谅”的抒情诗。他死于道。
2,性格因素广告中国股市正在进入下一个 捡钱时代 ,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七九级二班同学合影,前排左二为海子。
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多数情况下,海子像一只绵羊一样对待他人。有一回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有好多封,那人便一边读着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边把信递给他。可是忽然,送信人不再读“海子海子海子”,而改口为“孙子孙子孙子”,海子觉得送信人是在说着玩,便只是笑,倒是站在一旁的骆一禾火了起来,把送信人大骂一顿。
一般说来,海子是温和的,但他也有愤怒的时候,而且愤怒起来像一只豹子。有一回他在饭馆里一个人和几个人打起架来,结果打碎了眼镜,脸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后他对我说,因为当时他真把命豁出去了,所以他一个人和那几个人打了个平手。
海子性格的形成,应该既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所谓后天因素,自然指的是其农业背景。海子是农业的儿子,他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
至于先天因素,我指的是他的星座。海子生于1964年4月2日,属白羊星座。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出于迷信的兴趣来看待他的星座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发现某些有趣的东西。海子一生热爱梵·高,称梵·高为“瘦哥哥”,而梵·高恰恰也是白羊星座,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吗?是否生于这个星座的人都有一种铤而走险的倾向?早在1984年,海子就写过一首献给梵·高的诗,名为《阿尔的太阳》。诗中写道:
瘦哥哥梵高,梵高啊
从地下强劲喷出的
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
是丝杉和麦田
还有你自己
喷出多余的活命时间
这首诗写的是梵高,难道我们不可以把它看作是海子的某种自况吗?“不计后果”这个词,用在海子身上多么贴切!
3,生活方式海子的家乡,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
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我在《怀念》一文中对此已有所描述。我要补充的一点是,海子似乎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他宁可生活在威廉·布莱克所说的“天真”状态,而拒绝进入一种更完满、丰富,当然也是更危险的“经验”状态。
1988年底,一禾和我先后结了婚,但海子坚持不结婚,而且劝我们也别结婚。他在昌平曾经有一位女友,就因为他拒绝与人家结婚,人家才离开了他。我们可以想象海子在昌平的生活是相当寂寞的;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我想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即使在家里也是如此。他同家人的关系很好,同大弟弟查曙明保持着通信联系。但他的家人不可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据说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海子死前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有一段时间,海子自己大概也觉得在昌平的生活难以忍受。他想在市里找一份工作,这样就可以住得离朋友们近一些。但是要想在北京找一份正式的、稳定的工作谈何容易。海子的死使我对人的生活方式颇多感想,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而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婚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但海子自杀时显然没有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4,荣誉问题海子小时候和小伙伴钓鱼戏水的地方,如今,海子已去,树也枯萎了一棵。
弥尔顿说过:追求荣誉是所有伟大人物的通病。我想海子也不是一个对被社会承认毫无兴趣的人。但和所有中国当代诗人一样,海子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诗人的不信任,以及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生前(甚至死后)可谓深受其害。尽管我们几个朋友早就认识到了海子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但事实上1989年以前大部分青年诗人对海子的诗歌持保留态度。诗人AB在给海子的信中就曾批评海子的诗歌“水分太大”。
1988年左右,北京有一个诗歌组织,名为“幸存者”。有一次“幸存者”的成员们在诗人CD家里聚会,会上有诗人EFG和HI对海子的长诗大加指责,认为他写长诗是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并且把他的诗贬得一无是处(海子恰恰最看重自己的长诗,这是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国的最大的努力。他认为写长诗是工作而短诗仅供抒情之用)。1987年,海子到南方去旅行了一趟。回京后他对骆一禾说,诗人JK人不错,我们在北京应该帮帮他。可是时隔不久,海子在一份民间诗刊上读到了此人的一篇文章,文中大概说到:从北方来了一个痛苦的诗人,从挎包里掏出上万行诗稿。这篇文章的作者评论道:“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此人(指海子)现在是我的朋友,将来会是我的敌人。”海子读到这些文字很伤心,竟然孩子气地跑到一禾处哭了一通。
这类超出正常批评的刺激文字出自我们自己的朋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几乎在同时,北京作协在北京西山召开诗歌创作会议,会上居然有人给海子罗列了两项“罪名”:“搞新浪漫主义”和“写长诗”。海子不是作协会员,当然不可能去参加会议,于是只有坐在家里生闷气,而对于那浅见蠢说毫无还击之力。在所有这些令人不解和气愤的事情当中,有一件事最为恶劣。海子生前发表作品并不顺畅,与此同时他又喜欢将写好的诗打印出来寄给各地的朋友们,于是便有当时颇为著名的诗人LMN整页整页地抄袭海子的诗,并且发表在杂志上,而海子自己都无法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后来,此人欲编一本诗集,一禾、海子和我便拒不参加。
5,气功问题海子旧照
有一件事人们或许已有所耳闻,但我却一直不愿谈论,因为我怕某些人会对此加以利用。现在为了客观起见,我想我应该在此谈一谈。这件事情便是海子对气功的着迷。练气功的诗人和画家我认识几个,据说气功有助于写作,可以给人以超凡的感觉。海子似乎也从练气功中悟到了什么。他跟他的一位同事也是朋友学气功。有一回他高兴地告诉我,他已开了小周天。他可能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出了问题。他开始出现幻听,总觉得有人在他耳边说话,搞得他无法写作。而对海子来说,无法写作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生活。
也是在那时,海子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某种幻觉,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海子前后留有三封遗书。他留给父母的那封遗书写得最为混乱,其中说到有人要谋害他,要父母为他报仇。但他的第三封遗书(也就是他死时带在身上的那封遗书)却显得相当清醒。他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子自杀后医生对海子的死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海子所在的学校基本上是据此处理海子自杀的事的。但我想,无论是医生还是中国政法大学校方都不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海子其人。倘若有人要充当冷酷的旁观者来指责或嘲弄海子,那么实际上他也是在指责和嘲弄他自己。他至少忘记了他自己,忘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的生存。
6,自杀导火索孙理波(左)与海子(右)
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有他的导火索。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
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中等身材,有一张圆圆的脸庞。她大概和去年去世的内蒙古诗人×××有点亲戚关系。海子最初一些诗大多发表在内蒙的刊物上恐怕与这个女孩子有关。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我不得而知。但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
海子大概是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那天早上我母亲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由于急着上班,而且由于他和海子距离较远,不敢肯定那是不是海子,便没有叫他。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是海子,那么他中午便应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荡,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大概在山海关溜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在那闲逛了一上午,中午开始延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
7,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德令哈海子纪念馆
以上我谈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但正如加缪所说:“最清楚的原因并不是直接引起自杀的原因。”我想海子的自杀应该也有其更加内在原因,那就是他的写作。记得有一次海子、白马和我在骆一禾家里聚谈,大家谈到写作就像一个黑洞,海子完全赞同这种看法。海子献身于写作,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所以确切地说海子是被这个黑洞吸了进去。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海子迷信“短命天才”,这势必影响到海子的写作方式。他可以一晚上写出几百行诗,而坐下来的头两个小时所写的可以几乎是废品。这与叶芝那一天只写六行诗或菲利普·拉金那一两年才写一首诗的工作方式多么不同。海子的写作就是对于青春激情的燃烧,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来自德国文学的词:狂飚突进。然而,海子梦想中最终要成就的却不是“狂飚突进”的诗歌,他所真正景仰的大诗人是歌德。于是这里便有了一个矛盾。歌德的《浮士德》从从容容地写了六十年,并非一蹴而就,而海子却想以激情写作的方式来完成他的大诗《太阳》。
他从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向古典主义的歌德踊身而跃,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他落到了介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荷尔德林身上。海子所写的最后一篇诗学文章就是《我所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最终发了疯,而海子则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一种命运的暗合?这不能不说是海子写作本身的一个悲剧:在他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目标之间横亘着一道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当我们读到他那么多匆匆忙忙写下的未完成的长诗章节时,我们由衷地感到惋惜。以他的才分,而不是以他的工作方式,海子本可以写出更多、更好、更完整的作品来。
海子的一生,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肯定受到崇拜太阳的古埃及人、波斯人、阿兹特克人的鼓舞,并且也受到了“死于太阳并进入太阳”的美国诗人哈里·克罗斯比的震撼。海子终其一生而没有完成的大诗《太阳》,已经足以将其自身照亮。由此说来,海子的一生不是昏暗的而是灿烂的。然而,对我而言,海子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朋友。他有优点,也有弱点,甚至有致命的弱点。我想我们应该对死者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了解,就像我们对自己所做的那样,这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我在这里说的是一些导致海子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他的切肤之痛,至于那导致海子自杀的形而上的原因,肯定有人比我有更多的话要说。
此外,我之所以具体地写下海子的死因,是由于自海子自杀以来,死亡一直笼罩着中国诗坛,至今已有不少于十四位青年诗人或自杀,或病故,或被害,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无法忍受的数字。或许病故和被害是我们力所不能止,但对于自杀,我们不应该再在其中掺入太多的臆想和误会。听说浙江有一位青年诗人在自杀前就曾在海子的家乡祭奠过海子,这让我难过。我不想把死亡渲染得多么辉煌,我肯定说那是件凄凉的事,其中埋藏着真正的绝望。有鉴于此,我要说,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和时代生活中的种种黑暗、无聊、愚蠢、邪恶真正较量一番。一种阴郁的气氛只能培养狭隘的头脑,这对于写作是相当不利的。
PS:
若你喜欢海子,请让我为你寄首生日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几乎被所有人知道的诗句,它躺在《海子诗全集》第504页。除此之外,我记得的还有——
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秋日黄昏》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 ——《新娘》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答复》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远方》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九月》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四姐妹》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日记》那么民国最有气质女性有哪些?
提名一个资中筠先生,前几天一条专访了先生,一起来看看先生88岁的风采!
资中筠先生,今年已经快满88岁了,
80岁以后,她每天坚持练琴,
还开了好几场演奏会。
她这一生,活到老,学到老,
60多岁时,还跑去美国做访问学者。
在当代,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屈指可数,
资中筠先生算一个。
她不仅是一位学者、翻译家,
就连弹钢琴这样的业余爱好,
也能达到极高的专业程度。
2012年,以82岁高龄,
参加了第二届“海泰杯国际非职业钢琴比赛”,
获得老年组第一名。
作家毕飞宇曾评价资中筠:
“先生的思想是今天的,
但她的风度和气质属于‘那个时代’,
在今日中国几成绝版。”
后排左起:资中筠、资民筠、资华筠
前排左起:童益君、资耀华
1930年,资中筠出生在上海,
后来随父母生活在天津。
一家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资中筠有两个妹妹:
大妹资华筠是著名舞蹈家,
小妹资民筠是空间物理学家,并曾发表科幻小说。
父亲资耀华是金融学家、银行家。
母亲童益君在结婚前也是职业女性,
从事蚕丝改良和女子职业教育工作。
清华音乐联谊会
资中筠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她大学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钱钟书,
后来长年在外事单位工作,
后半生自愿转入学术研究,
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翻译过巴尔扎克的名著,
也是畅销书《廊桥遗梦》的译者。
1996年退休后,她继续做学术研究、写作,
发表了多种学术著作,
还有一系列谈知识分子问题的杂文。
最近,她的一段关于爱国的演讲,
也在网上广为流传。
她说退休后的20年,是最有成就的20年。
17岁的钢琴演奏会
弹钢琴是资中筠一生的爱好。
11岁开始学习弹琴,
17岁开个人演奏会,
50年代起,被迫放弃钢琴,
直到改革开放后,渐渐恢复弹琴。
80岁以后,她加紧练习,琴技增长,
竟然又开了好几场钢琴演奏会。
83岁的钢琴演奏会
她认为做学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自己80岁之后还学到了很多东西。
现在,她87岁,依旧精力充沛,
写作、演讲、开钢琴演奏会……
钢琴贯穿了她的一生,
她把自己与钢琴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
——《有琴一张》。
2018年1月,我们来到资先生在北京的家中,
听她弹琴,回顾她的音乐生活。
自述 资中筠 编辑 小乔
我弹琴最多的时间段,一个是20岁以前,一个是80岁以后。我现在越来越离不开弹琴了。
我先生去世的时候,我有一首悼亡诗,里面有一句话:“賸得琴书不自怜。”有琴有书总算还可以消磨时光的。
偶然我想起了欧阳修叫“六一居士”,它其中的六个“一”里头,我有三个是跟他相同的:
他有书一万卷,我觉得我的书差不多有一万卷;他有老翁一个,我有老太婆一个;还有有琴一张。我就借用了这个作为书名,叫《有琴一张》。
资中筠与钢琴老师刘金定(右)
我小时候在天津,跟家人一起住在英租界,家里来往的圈子现在可称为“中产阶级”,都很重视子女教育。当时的天津是音乐生活比较活跃的。在这个氛围下,不少女孩子都学钢琴。
11岁那年我初一,正式跟随刘金定老师学琴。我从来没觉得乏味,也从来没有人逼过我,而且那个时候弹琴没有那么多功利的目的。
我母亲、父亲都不是很懂古典音乐,只是比较喜欢。我母亲平常是在楼上听我在楼下练琴,慢慢就听会了一些。我记得她很喜欢莫札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老师一起学琴的经历。刘金定老师毕业于燕京大学音乐系,她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法,能引起我的学习兴趣,使我不觉得枯燥。
我那时候功课也没有负担。比如说初中的时候放学回来,回家的时候大概是四五点钟,然后我练一个钟头琴,做一个钟头作业,晚饭以后,就是玩儿,或随便看闲书。
我从来没想过将来要做职业的演奏家这一类,完全是凭兴趣。
17岁音乐会留影
那时候没有考级这么一说,激励你好好学的就是隔一段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开一场音乐联欢会,尽管程度参差不齐,每人必须练熟一曲,上去表演,听众就是同学和家长。
刘先生的学生中有三个她认为学得比较好的,在高中毕业时在她主持下举行了个人演奏会,我是其中之一。租了一个礼堂,邀请了亲朋好友约三四百人。然后以老师的名义发请帖,请帖上有节目单。设计挺漂亮的,我挑的颜色,弄得挺精致的。
因为上台表演这不是闹着玩儿的,不能出一点错的,在当时说起来还是一个比较紧张的事,那一年练得比较多。
表演的第一首是巴赫,巴赫是最难的,就很紧张。
清华校友家聚会、演奏
我第一年上的燕京大学,没上清华大学。
燕京有自己的音乐系,我没上音乐系,反而没有什么音乐生活,到了清华才参加了很多音乐活动。
清华没有音乐系,却有张肖虎先生在那里组织了音乐室,还有一个管弦乐队,都是业余爱好者。
那时清华男生跟女生的比例是10比1,工科有的系叫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管弦乐队也都是男生,每周末晚上在音乐室练琴,结束时10点来钟了,校园比较荒凉,每次都有一个男生轮流送我回宿舍。
所有的音乐活动到1949年以后就戛然而止了。开学再回到学校,整个气氛就不一样了。后来就抗美援朝了,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那个气氛,西洋古典音乐什么的就没有地位了。
因为那个时候有几个人家里会有钢琴,那说明你是属于比较上层的了,跟劳动人民是脱节的,你应该觉得很惭愧,所以我也觉得很惭愧。
在当时的“思想改造”教育下,我认为应该跟过去完全切割开来,划清界限。还烧掉了当时演奏会的节目单和照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很愚蠢。因此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纪念。现在仅有的几张照片还是后来老朋友保留还给我的。
1992年在华盛顿
后来我参加工作,跟音乐就没有任何关系。没有钢琴的地方,就没办法再练。我就几十年没有弹钢琴,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有些留恋。
大概78年、79年以后,整个钟摆停了以后又摆起来了,生活又复苏了这种感觉。我的弹琴的欲望也复苏了,于是又设法买琴,开始恢复弹琴,但是工作也很忙,弹的时间也比较少。
我是66岁正式从单位退休的,大概在70岁以后弹钢琴越来越多,后来加紧练习是在80岁以后。
80岁生日研讨会
我80岁生日那次,原来的同事借此由头举行了一次聚会,先是一个研讨会,许多资深学者在上面发表讲话,后来集成了一本书。作为余兴有弹琴,以我为主,还有其他朋友,一起开了一个演奏会。
从那以后,我又陆续有机会参加一些演奏会。
82岁那年忽然被朋友动员去参加一个“国际非职业钢琴比赛,还得了老年组第一。
后来,有人告诉我,非职业的老年人中能完整地背乐谱的还真不多,我就想试试还能背下多少,当然都是年轻时弹过的。经过一段练习能背下十来首。于是趁着还弹得动,请朋友帮我录了一个光盘,送给一些朋友做纪念。
这个《阳关三叠》是个古曲。张肖虎先生把这个曲子改成了钢琴谱。
那个时候是1948年,他就叫我试弹,准备练熟后灌唱片。但是48年过去以后就49年了,就完全没这事了。
后来过了几十年以后,我的老师刘金定,从美国回来探亲,我们又聚会。张先生也参加了,我又找他要了这个谱子。
我就又根据这个谱子把它给弹下来了,现在就成为我的保留节目。
我第一次弹是18岁,我从18岁弹到80几岁,还就我一个人弹。
这个曲子有歌唱、以及许多乐器的版本,但从来没有听人弹过这个钢琴曲。
我想等到我不在了,这就成绝唱了,就没人弹了。所以几年来努力争取正式出版,最近,人民音乐出版社终于出版这个谱子了。
《阳关三叠》钢琴演奏 资中筠来自一条00:0006:26
我这个人缺点挺多,但是我有个优点,我特别好学习。
我确实不好为人师,而好为人学、当学生是一个最幸福的事。
我以前在社科院的美国研究所当所长,60多岁的时候,去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
我经常背个书包在图书馆查资料,去找教授就我研究的问题做访谈。
那些美国教授大概也就40多岁,都比我年纪小,他们把我当成博士生来对待,愿意跟我聊。我还能找到做学生的乐趣。
2014年在天津演出
我自从恢复弹钢琴以后,没有找过老师。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得到上海音乐学院有一个非常好的教授,给了我一些指点,纠正我不少习惯性的错误,使我觉得又开了点窍。
所以我认为80岁之后,我还继续学到了很多东西。
到了老年以后,我觉得要是没有钢琴,或者我不会弹的话,要少掉很多乐趣。
201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与12岁的石阳合奏
201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与12岁的石阳合奏,我称之为《冬天与春天的对话》。这个孩子看来是自己有兴趣,那时已经拉得很不错了。
现在的家长逼小孩学琴这个功利心太重了,首先就是加分,特长生考试。
我觉得中国有一点一窝蜂,家长特别有攀比心,你的孩子怎么样,你的孩子考几级。
还有那个郎朗效应,就是看他父亲这么逼他苦学,最后成就这么一个钢琴演奏家。但是这绝对是特例。而且从普遍的教育修养来说,这种目标跟普及美育教育、艺术修养没多大关系。
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是很不一样的。小孩子学一点音乐或其他艺术有助于培养审美品味,但是不是非要学钢琴,应该听其自然,因材施教。
拌凉面的汁怎么调?
我妈做了十几年的拌面️比店里好吃一万倍!
毫不夸张我已经连着吃了三天这个拌凉面了!
爱吃面的姐妹一定要试试!根本停不下来啊
这个面收获了我所有朋友的心 真的好吃‼️
做法如下 你们一定要试
食材:碱面 黄瓜
配料:香菜 小葱 小米辣 生姜 大蒜 辣椒油 炸蒜油 香油 生抽 老抽 蚝油 白糖 盐 味精 醋 花生 白芝麻
第一步:锅里烧水,水开下碱面煮熟,配菜切好备用 。葱姜加水弄个葱姜蒜,所有的调料准备好。
第二步:煮好的面过一下冷水 ,放入所有的配菜和配料
搅拌均匀,可以放冰箱冷藏一下味道会更好!
(一定要放辣椒油和炸蒜 这两个是灵魂‼️)
下面条 爱吃川菜都少不了它。没人能拒绝我家的辣椒油,来过家里都要问配方。我家每年都要熬好几盆,完全不够吃!你们一定要试试姐妹。我保证一定好吃 ,你们会感谢我的
做法特别简单!!
食材:辣椒面(最好是二荆条和朝天椒混合的)
配料:一块生姜 半颗洋葱 一小把香菜
香料:香叶 桂皮 八角 香菜籽 孜然 白芷 良姜
(没有的香料可以不放 前三个不能少)
调味:半勺醋 一勺米酒 一勺白糖 两勺芝麻
第一步:辣椒面➕白醋➕米酒➕白糖➕芝麻备用
第二步:洋葱 生姜 香菜 切碎 和香料一起备用
第三步:热锅冷油(菜籽油 )放入香料和配料
一起熬干后捞出来 把热油泼在辣椒面上 一边泼一边搅动
激发出辣椒的香味又不至于糊底
这个真的可以 你们一定要试试 做好密封可以保存好久 想吃挖一勺就好了!贼香 蘸饺子也绝!
克劳馥的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Trog1970-09
饰演Dr. Brockton导演弗雷迪·弗朗西斯主演迈克尔·高夫狂人1967-09
饰演Monica Rivers导演Jim O'Connolly主演泰·哈丁, 黛安娜·多丝The Karate Killers1967-04-07
饰演Amanda True导演Barry Shear主演罗伯特·沃恩, 大卫·麦考姆你干的事瞒不了我1965-07-21
饰演Amy Nelson导演威廉姆·卡索主演约翰·爱尔兰米高梅公司的喜剧电影回顾1964-09-23
导演Robert Youngson 主演葛丽泰·嘉宝, 克拉克·盖博狂人拘束衣1964-01-19
饰演Lucy Harbin导演威廉姆·卡索 主演黛安·贝克守卫者1963-08-21
饰演Lucretia Terry, R.N.导演Hall Bartlett主演罗伯特·斯塔克, 波莉·伯根兰闺惊变1962-10-26
饰演Blanche Hudson导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主演贝蒂·戴维斯冷暖群芳 1959-10-09
饰演Amanda Farrow导演让·尼古拉斯科主演霍普·兰格, 史蒂芬·博伊德秋叶1956-06
饰演Millicent Wetherby导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主演克里夫·罗伯逊, 维拉·迈尔斯女王蜂1955-11-07
饰演Eva Phillips导演Ranald MacDougall 主演巴瑞·萨里万, 贝丝蒂·帕尔默海滩上的女人1955-08-20
饰演Lynn Markham导演约瑟夫·佩夫尼 主演杰夫·钱德勒, 简·斯特林荒漠怪客1954-05-27
饰演Vienna导演尼古拉斯·雷主演斯特林·海登, 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情焰心声1953-10-23
饰演Jenny Stewart导演查尔斯·沃特斯 主演吉格·杨, 哈里·摩根惊惧骤起1952-08-06
饰演Myra Hudson导演大卫·米勒主演杰克·帕兰斯, 格洛丽亚·格雷厄姆红颜祸水1952-02-28
饰演Elizabeth 'Beth' Austin导演Felix E. Feist主演丹尼斯·摩根, 大卫·布莱恩虎穴幽兰1950-05-07
饰演Ethel Whitehead导演文森特·舒曼 主演大卫·布莱恩, 史蒂夫·柯臣手足英雄1949-05-06
饰演Lane Bellamy导演迈克尔·柯蒂斯主演扎查瑞·斯考特, 西德尼·格林斯垂特作茧自缚1947-07-26
饰演Louise Howell导演柯蒂斯·伯恩哈特 主演凡·赫夫林, 雷蒙德·马西银海香魂1946-12-25
饰演Helen Wright导演让·尼古拉斯科主演约翰·加菲尔德欲海情魔1945-09-24
饰演Mildred Pierce Beragon导演迈克尔·柯蒂斯主演杰克·卡森致命疑云1943-05
饰演Frances Myles导演理查德·托比主演弗莱德·麦克莫瑞, 康拉德·维德法兰西小姐1942-12-25
饰演Michelle 'Mike' de la Becque导演朱尔斯·达辛主演约翰·韦恩, 菲利普·多恩他们都吻了新娘1942-06-11
饰演Margaret J. 'M.J.' Drew导演Alexander Hall 主演茂文·道格拉斯, 碧莉·伯克春缘1941-08-29
饰演Mary 'Minnie' Howard导演罗伯特·Z·伦纳德 主演罗伯特·泰勒, 葛丽亚·嘉逊花容月貌1941-05-15
饰演Anna Holm导演乔治·库克 主演茂文·道格拉斯, 康拉德·维德奇异的货物1940-03-01
饰演Julie导演弗兰克·鲍沙其主演克拉克·盖博, 彼得·洛女人们1939-09-01
饰演Crystal Allen导演乔治·库克主演瑙玛·希拉, 罗莎琳·拉塞尔1939年冰上大歌舞1939-03-10
饰演Mary McKay导演Reinhold Schünzel 主演詹姆斯·史都华, 刘·艾尔斯The Shining Hour1938-11-18
饰演Olivia Riley导演弗兰克·鲍沙其主演玛格里特·苏利文, 罗伯特·扬模特1937-12-14
饰演Jessie Cassidy导演弗兰克·鲍沙其主演斯宾塞·屈塞, 艾兰·柯蒂斯红衣新娘1937-10-08
饰演Anni Pavlovitch导演多萝西·阿兹娜主演法兰奇·汤恩, 雷吉纳德·欧文The Gorgeous Hussy1936-08-28
饰演Peggy Eaton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主演罗伯特·泰勒, 莱昂纳尔·巴里摩尔I Live My Life1935-10-04
饰演Kay Bentley导演W.S. Van Dyke主演布赖恩·艾亨, 弗兰克·摩根贤慧夫人1935-06-14
饰演Marcia Townsend Warren导演乔治·库克主演罗伯特·蒙哥马利, 查尔斯·鲁格斯Chained1934-08-31
饰演Dinah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主演克拉克·盖博, 斯图尔特·艾尔文莎蒂·麦基1934-05-09
饰演Sadie McKee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主演法兰奇·汤恩, 爱德华·阿诺德跳舞的女人1933-11-24
饰演Janie Barlow导演罗伯特·Z·伦纳德 主演克拉克·盖博, 法兰奇·汤恩命限今朝1933-03-03
饰演Diana 'Ann' Boyce-Smith导演霍华德·霍克斯主演加里·库柏Rain1932-10-12
饰演Sadie Thompson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主演沃尔特·休斯顿大饭店1932-09-11
饰演Flaemmchen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主演葛丽泰·嘉宝, 约翰·巴里摩尔藏娇记1931-11-21
饰演Marian Martin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主演克拉克·盖博蒙大拿之月1930-03-20
饰演Joan 'Montana' Prescott导演马尔科姆·圣克莱尔主演约翰尼·马克·布朗, 本尼·鲁宾Untamed1929-11-23
饰演Alice 'Bingo' Dowling导演杰克·康威主演罗伯特·蒙哥马利1929好莱坞滑稽剧1929-11-23
导演Charles Reisner主演约翰·吉尔伯特, 瑙玛·希拉Our Modern Maidens1929-08-24
饰演Billie Brown导演杰克·康威主演小道格拉斯·范朋克, 罗德·拉·罗克奎我们跳舞的女儿们1928-09-01
饰演Diana 'Di' Medford导演哈里·博蒙特主演约翰尼·马克·布朗, 尼尔斯·阿斯瑟Across to Singapore1928-04-07
饰演Priscilla Crowninshield导演William Nigh主演拉蒙·诺瓦罗未知者1927-06-04
饰演Nanon Zanzi导演托德·布朗宁主演朗·钱尼宾虚1925-12-30
饰演Crowd Extra in Chariot Race导演Fred Niblo主演拉蒙·诺瓦罗, 弗朗西斯X·布什曼萨莉,艾琳和玛丽1925-12-07
饰演艾琳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主演康斯坦斯·贝内特, 萨丽·奥尼尔漂亮女士1925-09-06
饰演Bobby a Showgirl导演蒙塔·贝尔主演扎苏·皮茨欢乐的寡妇1925-08-26
饰演Ballroom Extra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主演梅·默里, 约翰·吉尔伯特1/6参演电视剧秘密特工1964-09-22
饰演Amanda True导演E. Darrell Hallenbeck主演罗伯特·沃恩, 大卫·麦考姆弗吉尼亚人1962-09-19
饰演Stephanie White导演Don McDougall主演道格·麦克洛, 李·科布63岁的她现在状况怎样呀?
谢邀,亲爱的们,这里是今日头条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映画台湾】
1、潘虹老师的地位,才不是现在那些婆媳剧里的厉害婆婆那么简单,潘虹老师是影响了中国电影史的著名电影演员呢
潘虹老师刚出道的时候的《苦恼人的笑》,是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
那时候潘老师也是很典雅的美丽
当时她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到四川成都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但全国各大电影厂,都找这个面目清新干净又带忧郁气质的上海女孩子演戏,她的这张脸,很适合大银幕
《透过云层的霞光》是湖南的潇湘厂的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年看着很震撼
《人到中年》可以说是潘虹的成名作,她的这个眼科大夫陆文婷的形象,是中国万千知识分子的写照,当年可以说轰动
潘虹拿到自己的第一座金鸡奖,那真是个巨星云集的时代,潘虹、李秀明、斯琴高娃、姜黎黎,个个风华绝代
1988年的《井》再度拿到金鸡影后
她还和张国立演了她前夫米家山的《顽主》,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
大师谢晋导演本来想找林青霞演《最后的贵族》,种种原因找了潘虹
1994年,本来就是上海女人的潘虹,回上海演了《股疯》,多年后这部电影成为记录上海城市变迁最好的电影,潘虹的小市民形象,也完全颠覆了她优雅的女知识分子形象,说明她是真正的好演员。这部电影让她第三次拿到金鸡影后,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
2 可惜啊,那个时代对中年女演员是残酷的,1990年代中期之后,潘虹就极少拍电影了,反而是在电视剧中扮演角色比较多,近些年,她几乎被定型为婆媳剧中的厉害婆婆形象了,其实,那也是一种无奈吧
3 不过呢,潘虹老师过得很好的现在,她是上海人,所以虽然单位在成都,但她长年生活在家乡上海
潘虹老师还是上一届,也就是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副主席,也曾是四川省电影节协会主席
潘虹在影史的地位显而易见的
在1980年代初中期,她和刘晓庆、斯琴高娃并列三大女星
早年的潘虹和刘晓庆、龚雪、王馥荔等大明星
多年后潘虹与刘晓庆合影,虽然潘虹老师没有晓庆姐保养那么逆天,但胜在气质绝佳。这是2016年上海的一个戏剧颁奖晚会,中间的是著名戏剧导演田沁鑫
1980年代末期,日本《电影旬报》评选潘虹为当时的“世界十大影星”
潘虹老师年轻的时候,气质颜值真是太好了
4 其实呢,相对于她们当年那一批大都隐退的影星来说,潘虹老师还算非常活跃的啦
比如今年,她就有几部作品
全明星(几乎是大半金鸡奖)阵容的《老闺蜜》
吴冕、宋晓英、许娣、潘虹、王馥荔,这个阵容真是太逆天了
窦骁和苗苗合作的《爱上你治愈我》,潘虹应该还是演母亲
只是可惜播出遥遥无期的《巴清传》,潘虹演的巴老夫人怕是一时半会看不到早就定档2020年春节档的徐峥的喜剧大片《囧妈》,潘虹排列在女主位置,不知她是不是那位囧妈呢,希望潘虹老师再造演艺第三春第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