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的代表作品,有什么小众家居品牌推荐吗?
费尽心思才找到, 淘宝上这些小众设计店更好逛!
因为很多算是我的私藏,多少会带着我的个人偏好,每每看着那些美好的设计,就像寻回曾经那些偏执的爱好一样让人雀跃。各位喜欢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吧~
上形“对工艺的探究之心,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执着,坚持‘做自己都喜欢用的家具’会为生活带来会心的惊喜和爱。”一个简单却坚定的初衷:做一个匠人,打造自己喜爱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于是,他们买了几台机器,花了2年多的时间来研究木材特性、工艺和结构,同时创办了“上形独立家具品牌”。就是这种匠人精神,让上形始终保持一种亲力亲为,用心打造每一个产品的信念。
单品推荐
这款“方糖柜”出自上形的孩在系列,充满了童趣性。精选黑胡桃木与白蜡木打造,深浅的木色碰撞,更有层次。四格方形的设计,抽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随意搭配。边角全都打磨成圆润的样子,透着一股可爱的敦实感,让家中也显得更加温暖。
这款木制相机,同样是他们亲手制作和打造的。以柚木作材料,手工打磨出相机的模样,造型逼真,透出浓浓的复古味道。
因为是全实木的制作,表面还能清晰地看到木质细密的纹理。虽然它仅仅是个摆件,但手作的温度和经典机身的造型,足以打动每一个喜欢拍照,爱好文艺的同学的心呀~
tells 挑时tells 挑时是由两位独立设计师共同创立的品牌,第一次看到他们的产品的时候,就觉得充满了创造力,新锐又时髦。他们并没有给自己局限于任何风格,只要喜欢,就去尝试,并且还能玩出很多新的花样。所以他们的产品每一次都能给你带来新鲜感,打破你对传统家具沉闷保守的印象。
挑时虽然是个年轻的工作室,也没有那么高产,但在各大设计展中已经崭露头角,并获得了不少专业领域的奖项。
单品推荐
这款造型特别的衣架就是挑时的代表作之一,黄铜和木材的结合现在十分流行,沉着低调的材质配上金属光泽的点缀,挑时将这样的组合用在了衣架的设计上,还赋予它一个非常可爱俏皮的名字——勾搭。
现在随手晾个衣服,都像是服装展示架一样,简直太美妙了。挑时的这一款衣架加长了架身的长度到了44cm,两边张开的角度也加大到了150°,放缓了两边的坡度后,即便是真丝、羊毛材质的衣物,也不会轻易滑落。
这款衣架选择了胡桃木和水曲柳两种木材,一深一浅,纹路清晰,很耐看。
继衣架后挑时又推出了与之可以搭配的【捕猎者】衣帽架,衣帽架采用进口白蜡木以及纯黄铜为原材质,可承重150公斤。
这款衣帽架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只有墙面一个黄铜支点,衣帽架落地的两根木棒不需要与墙面固定。由于没有底座所以不占地面空间,非常适合现在大多年轻人小户型的房子,节省空间,又方便清扫。不使用的时候,还可以将它收纳起来,有逼格又实用。
买家实拍图(这个装修风格吼吼看~)
NASO 那所说起那所你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我相信经常逛淘宝的朋友一定有听过“印树”,我们之前还推荐过它家的包包。那所就是印树的三位主理人推出的全新家居品牌,他们在厦门已经小有名气了。那所的家居产品多选用金属材质,且设计轮廓感十足。整体风格偏向北欧性冷淡风,喜欢这种极简风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单品推荐
第一眼就被这款高颜值又多功能的移动推车所吸引,圆和直线的几何构成,造型独特,实用性也很强。上下两层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储物功能,可以作为床头桌,可以作为小边几,还可以作为浴室置物架,总之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吧,你想让它当什么它就是什么,还可以随意移动,平时放在客厅也是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装饰品呢!
这款置地小书架,北欧风十足。简约大气的皮质搭配金属质感的框架,除了可以放置杂志书之外,也能放一些随手用的杂物。逼格满满的造型一定会成为家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很多款颜色可选,其中这个粉色是它家最受欢迎的一款,也是戳中了我的少女心啊!
年轮公园年轮公园,光听名字应该就能猜到它家是什么风格了吧,一定少不了复古。没错,年轮公园主打复古美式风格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而且产品大多选择黄铜作为主要材质,看似冰冷,却通过充满温度的设计与手工制作,带我们重温手造的美好。
单品推荐
一款极具艺术设计感的吊灯,独特的手工锤纹玻璃灯罩与黄铜材质搭配得相得益彰,呈现出朦胧的质感。
光线柔和而温馨,为家居空间搭配出不一样的浪漫情调。
年轮公园肯定算不上一个专业制作咖啡器具的团队,但对于事物的专注永远是相同的,致力于打造精致黄铜作品的他们将同样的敬畏注入了这款手冲架的设计,让这款作品散发着一种全新的、绝不浮于表面的仪式感。
设计师对于他选取的材质都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对于黄铜耐心雕琢,精心打磨,然后对于实木底座,设计师认为“胡桃木底座的木纹每一块都不同,并会带有轻微磕碰、少量木结、环形裂纹等自然的木质纹理。选择实木,就要一并接受它们存在的这些特点。这也是塑料以及亚克力板绝对不会有的,实木专属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电镀表面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氧化痕迹,日渐厚重的复古味道也偷偷浸入了你的咖啡中。
Atelier Murmur 耳语耳语工作室是三个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姑娘创立的,她们非科班出身,但都对陶瓷有着浓厚的兴趣。耳语的英文名“Murmur”意为盘旋在耳边的声音,就如同我们生活周遭那些细小的不易察觉的声音,也是一种对待事物轻手轻脚的态度。
“纯粹、简单、轻薄、生命力”,是她们对于耳语产品的诠释,她们希望可以通过陶瓷这个载体,让使用它们的人可以感受到,偶尔停顿下来,重新理解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环境,感受那些被忽略的“耳语”。耳语工作室的产品并不是量产,所以种类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件都耐人寻味。
单品推荐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款充满褶皱质感的杯子。你有想过杯子也可以拥有像纸一样的形态么,手写体的文字落在空荡荡的白色杯子上,诗意又浪漫。
铅笔本来是纸张的书写工具,但是在耳语工作室,铅笔也成为了陶瓷的书写工具。当然,这里使用的铅笔是特殊的高温铅笔,它的字迹可以承受1250度的高温,因而可以永久的烧进瓷坯里,一经烧成便无法再用任何方式擦掉。是不是很神奇,也特别期待拥有一只这样的杯子呢?
他的玫瑰告诉他,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朵玫瑰,他感到很忧伤。这一颗星球整个都干干的,尖尖的,咸咸的。
杯子上面的句子节选自《小王子》法文原版。最厉害的是除了固定的款式外,耳语还提供定制的项目,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文字刻在上面,定制只属于你自己意义非凡的杯子。
这款也是耳语颇受欢迎的一个系列——地质层系列。这个系列创作的初衷,是想打破一些陶瓷成品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完美无暇的质感,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土”这个材质的存在感。
层层叠叠的纹理仿佛山水画一般迷人~
国王的国国王的国是我无意间在淘宝上发现的一间店铺,是来自景德镇的一个原创陶瓷品牌。店主是一个画画很厉害的人,产品上的插画图案都是他一人原创设计并制作的,所以每一个产品的诞生周期都很长,而且大多都是孤品,售罄之后也只能默默欣赏了。预定款也需要等很久,但相信我,当你拿到实物的那一刻绝对是值得的。
各种手绘餐盘和收纳容器,大多采用釉下彩的工艺,图案上以植物、动物、人物为主,展现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也许创造它们的店主就是这个国度最天马行空的国王。
单品推荐
清凉一夏 三足圆盘 果盘
这款特别适合夏天用的水果盘,清新的插画风格,手绘枝叶的颜色和质感都超级好看,唯一要担心的可能就是舍不得用吧~
这是店主特别推荐的一款,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仙人掌与小王子。典雅的欧式复古风格,赋予盘子温情感,每一个看到它的人脑海中仿佛都能浮现出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
仙人掌与小王子印物所印物所,是由三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立的,一家独立版画与手工印刷工作室,致力于版画作品及独立出版物的创作、印制和发行以及推广原创版画艺术。与艺术家共同完成制版,是印务所小小的执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还原作品的汁味,在这个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做一件需要时间沉淀的事情。
单品推荐
对于手作特别是自己DIY做出来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会动心,即使没有那么完美,也会视为无价之宝一般珍藏。这个「种子的力量」•木版画刻印套装就是专门给我们这些门外汉用来体验木版画的魅力所设计的。
这个木版画所需要的工具很是齐全,制作步骤也都给出了很细致的说明,保证包教包会~只要有点点耐心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木版画作品。其实操作起来并不难,就是第二步刻版,确实需要一定的力气和耐心,毕竟完成作品的过程还是需要一些艰辛才完美的嘛。
刻板
除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版画,它家其实更多的是卖已经成型的版画制品,包括前面提到的与各类艺术家的合作款,作为装饰挂画摆放在家里一定很有风格。
NOMORNING 無早身边好多朋友去成都必打卡的三个地方,方所、小酒馆、还有一个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这家小店——無早NOMORNING 。感觉光听名字就很符合成都慵懒的生活,这家店是从中午才开始营业,店主Rosa说因为早上都在睡觉,不想早起的休息日,你也可以在这里待一天。
这家小店主要以推广售卖独立出版物为主,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小众的杂志、书籍,还有一些职人手作、原创帆布袋、小物等,都是店主Rosa和她的伙伴精心挑选的,Rosa坚持“贩卖、经营一切心爱之物”,因为喜爱,才能过不一样的生活。
单品推荐
以亚麻制品著称的日本家居品牌Fog Linen Work,在很多时尚、生活类杂志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实除了亚麻制品,它家手工制作的托盘也很高级,温暖复古的黄铜质感,用来收纳首饰等零碎小物,还能提升桌面颜值~
Black Blaze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天然香氛品牌,产品灵感均来自澳洲纯净的大自然及舒适的生活方式。它的香味命名也很特别,“拜伦聚会”、“丛中远足”、“邦代轻风”、“海滩篝火”,用香氛营造旅程中那些值得铭记的闪光时刻。
Black Blaze携手澳洲瓷器艺术家Valissa Butterworth的“边界”系列作品。纯净的颜色,搭配“边界”不规则的结构,让这个系列独树一帜。柔和温暖又棱角分明,看似矛盾体又能奇妙的和谐共处,简直是香氛与瓷器的完美结合,美得让人心动。
如果之后有机会去成都的朋友不妨去这家美好的小店逛逛啊~
BodyMemory 身体记忆你有想过把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做成饰品留做纪念吗?这家名为【身体记忆】的小店,就是一家可以把值得留念的身体部位制成首饰的工作室,是不是超!酷!的!
主理人周易本身就是学设计的,之前身体诊所只是她的一个艺术项目,谁知机缘巧合下就一直做了下去,记录每个人身体背后独特的故事。因为制作过程特别像看病,翻模用的都是医用材料,她干脆以“诊所”命名,大家也会亲切的称她为周大夫,至今为止周大夫接待过上百个“病人”,还有不少是回头客。
单品推荐
BodyMemory身体记忆是一个关于身体本身拥有记忆的假说。有时候,我们身体会潜意识的帮我们记住很多东西,包括声音、气味、触感等等。周易通过这些有趣、幽默又富有哲学意味的首饰,完整的保留和再现身体部分的细节和动态,把这些关于身体的记忆变成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礼物。
P.S 定制的项目是需要本人到现场参与完成哦~
除了定制款,诊所线上在售的也有很多独特有设计感的首饰。这款Choker项圈,丝绒面料搭配人面设计吊坠,丝绒面料质感丝滑柔软,人脸的造型个性独特,铜镀18k金打造,质感十足。
佩戴上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独具风格,显得利落又帅气。
店里还售卖一些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比如这个是BodyMemory身体记忆配合自由画者大頭爾Datouer的画展,精选展览中画作制成有趣的耳饰,我自己也买了一对,基本上每次戴出去都会被朋友问是哪里买的,可惜现在已经下架啦~
将身体器官戴在身上会有一种怪诞感,但其实它们已经超出了配饰本身的意义。一种既熟悉又诡异的感觉?如果刚好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实地看看哟,在西城区的茶儿胡同,工作室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有趣的展览及沙龙活动。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淘宝店铺啦,其中有很多店铺的单品因为不是流水线上的作业,所以带着独一无二的温度感。希望之后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产品,被大家看进去,用在日常生活里,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从而去感受设计背后的意义。最后,移步有调App发现更多店铺~
地球上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的?
人类有两个理解,一个是人属(Homo ),另一个是智人(Homo sapiens),人属包括15个物种,但是除了智人外其它都全部灭绝,包括前两天在菲律宾新发现的吕宋人(Homo Luzonensis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智人。
人属被认为是在200多万年前,随着能人(Homo habilis)的出现而出现的,人属起源于南方古猿属,到了能人才能被称为人。据信南方古猿和能人至少在200万甚至300万年前就分开了,最早的能人化石与南方古猿属的化石是同时代的,甚至有人提出,能人不应该归为人类,而应该归为南方古猿。
直立人(Homo erectus)通常被认为是从能人进化而来的早期人类物种,也是早期人类中最著名的。身高150到170厘米,直立人表现出了许多与能人的过渡性特征。直立人是一种适应性强、成功的物种,他们生存了100多万年,并在大约50万年前逐渐分化成新的物种,在几次早期迁徙中,他们遍布非洲和欧亚大陆(下图)。直立人很可能是第一个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并控制火的人类物种,生活在大约20到50人的小型社会群体中。直立人用石器和骨头狩猎,用兽皮包裹身体抵御寒冷,用洞穴和建造简单的木制庇护所,他们大脑的大小和形状表明他们可能用简单的语言交流。由于直立人最早的证据是在非洲以外发现的,一些人认为直立人在欧亚大陆发展,然后迁移回非洲的可能性。包括爪哇人和北京人都被认为是直立人的不同种族。
智人(也就是现代人)大约出现在30万到20万年前,最早出现在非洲。智人早在13万年前开始分几波从非洲迁徙扩散,7万年前开始往亚洲南部迁徙,5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大洋洲在持续殖民。在非洲和欧亚大陆,智人与另外两个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相遇并杂交(下图),导致许多现代人类基因组中还存在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因为人类所生活的复杂社会依赖于高度发达大脑,人类进化过程中也可以看见大脑容量的提高,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750至800毫升,而生活在180万至40万年前的直立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000毫升,现代智人的平均颅容量为1400毫升。
哪部美剧在你心目中堪称下饭神剧?
别点开看,它会让你停不下来-《毒枭》
2015年,那家被具有“传统高贵血统”的好莱坞六大视为“异类”和“草莽”的NETFLIX,发布了其精心制作的重磅剧集-《毒枭》第一季,继《纸牌屋》后,再一次将主流剧集制作公司搞的鸡犬不宁。
只要你点下《毒枭》第一集,就如瘾君子般根本停不下来。甚至,当你看到它海报第一眼的时候,就会被它吸进去:海报的第一眼你看到什么?白色的海洛因!再看多一会,你会发现,白色的海洛因并不是无规则陈列的,它很像一地形图!没错!它就是一副地图,我们来参考世界地图:
把范围缩小:
清晰的看出,海报中海洛因堆砌的地图就是美国海岸和哥伦比亚为框架的加勒比海地区。
为什么说是以美国和哥伦比亚为主框架?我们再看,海报配色除了白色就是红色-白色海洛因上面的两点红色显得特别刺眼,再定睛一看,这哪是什么配色,分明是血!
而白色上的两滴血,一滴在美国海岸,一滴在哥伦比亚,以点睛的形式隔海呼应着,告诉我们剧集发生地就在美国迈阿密和哥伦比亚麦德林。
而在海洛因地图旁,安静地躺着一刀片,海洛因、加勒比地图、两滴血、刀片,所有剧集相关的要素都在海报里面若隐若现了,正如我们食材的酸、甜、苦、辣,这还不是下饭神剧?
看过这部剧的人都懂得了一个词:魔幻现实主义。《毒枭》坚实的地方在于它有现实原型和史料记载,这让它呈现出来的细节高度具象化,而魔幻的地方在于:在我们普通人陌生的毒品领域,很多现象是我们平时根本想象不到的,“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或许能一定程度上表达这种魔幻。
比如,法官审判毒贩都要戴上面具以防报复:
比如,训练一群鸟能呆在树上:
再比如,钱多到只能埋在地下,而因为发现钱的人无论私吞和报警,最后下场都是死,这些地就成了毒贩们真正的“地下银行”:
《毒枭》表现出来的类似上面的魔幻太多了,这种魔幻如同生猛海鲜般让人有天马行空的胡扯味道。
扯了这么多,主角呢?来了:嗯,名字有点长,叫他巴勃罗就行了。从走私犯到毒贩,再到占据全球80%可卡因销量的毒贩集团首领和福布斯排行第七位的富豪,其罪行不累累都不让人信服。
从杀死人呈尸拍照威震其他反抗者:
到为了避免坐牢,烧掉整个法庭(是不是觉得平时看到的杀证人的都是小儿科了?):
简而言之,就是无恶不作,其形象应该是这样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恶魔,《毒枭》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非黑即白,反而巴勃罗身上充满着“人性”:他贩毒、他杀人,所有的目的都为了从政,而他从政的出发点却不是为了权利,确切来说是想通过权利去改变这个国家。
在哥伦比亚,他建学校、建医院、建类似于我们的公适房、建穷人需要的一切,在穷人眼中,他不是毒贩、不是恶魔,而是-神!所以,老百姓甚至供奉他的画像:
他对家人的爱意不会比任何一个普通人差:
通过对比,你会发现,在哥伦比亚那个国家,远比毒贩更可恶的还更多,比如政客、比如体系
所以,《毒枭》让主角巴勃罗很矛盾,矛盾得让他的人性之恶、狡诈、强势都散发出光芒,以至于剧集最后他的死让无数人的人-剧集里面受惠于他的百姓和追剧的观众都感到莫名的失落。
这种失落感如同巴勃罗坐在秋千上的这种神情:
坏人死了,我们却难过失落,是不是很有地道爆肚的烟火味?
生猛海鲜加地道爆肚,天马行空的胡扯淡配市井人家的烟火味,你还能再怀疑这不是一部“下饭神剧”?
不!不是一部,是四部,而且从没豆瓣低过9.1分:
SO,别说没警告过你,千万别点击任何一集观看,否则,你会如吸毒般根本停不下来,直到最后一季结束还傻傻期待NETFLIX快点放出新的一季。
如何学好英语?
个人觉得不功利地学习英语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读,去看。不要去想自己有多少单词不认识,也不去想读了这个有没有用,而是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享受这个过程。
最近空下来的时候我会每天读一点《大小谎言》,看到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会记录下来,并稍微写下自己的心里感受,就这样我对从阅读中获得快乐这件事情的感受更深了。列几条我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感受到的快乐和成长:
图一看到书中的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她感觉其他人都在发光,只有自己黯淡无光。这段描述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应该大多数人都会有相似的感觉吧;
图二是一个青春期的小女孩说的话,当时我看了心里想的是:是的你说的没错,可是小小年纪玩个布偶娃娃你都要想这么一大堆利弊之处,你也太累了吧;
图三是典型的“假如一切都按照预订的轨道来...”的设想。看了之后感觉很同情女主人公,可是有些事情就是个体无法操控的,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计划进行,而且任何人都很难判断是否走另一条路,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记录这些我感觉很有感触的描述,我认为英语水平会缓慢而稳定的提升,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描述,用来表达的,本质上好的语言就是精妙地表达出思想的语言,所以平时这样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多看看多想想,感觉很快乐,也能提升英语水平。
至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要自己去广泛涉猎,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历史上有哪些颜值逆天的文物?
要说我国颜值逆天的文物,那可是无数,鉴于我国历史悠久,只向各位朋友展示部分精美的文物,这些全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啊,第一眼就爱上了。胭脂水釉茶圆
馆藏于首都博物馆,是清宫色釉瓷中最矜贵的品类之一。工匠要在铅硼熔剂中加入万分之一左右的黄金,然后采用吹釉的方法将釉料薄施于白胎之上,入窑经过800℃低温烧制而成。因其呈现出浅粉或红紫的色调,酷似胭脂,故称胭脂红。
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是清代后期石湾陶塑名家黄炳制作,采用泥胎烧制后自然色呈现出金丝猫的毛色,把猫捉老鼠的瞬间雕塑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象牙萝卜现馆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雕工十分精美,萝卜茎叶上趴着一只蚂蚱,似正在咀嚼鲜嫩茎叶,但似乎又怕自己被意外袭扰,双腿弯曲,准备随时逃走。栩栩如生,
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这两件“清朝”时雕刻的萝卜和白菜如真的一样,并且直至今日光鲜依旧,丝毫没有褪色,令人难以想象。现今即使有人勉强给象牙着上色,可过了三五年之后也会慢慢褪去,如今手艺人和制作工艺已成失传。萝卜衬以稀疏的茎叶,使作品不显单调,增加了造物的情趣。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掐丝珐琅的做法是以极细极薄的铜丝掐成各种纹饰,烧焊于铜胎之上,继而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直至器物表面釉色均衡适当,再经打磨,最后镀金而成。
南宋曜变天目茶盏是南宋时期一种特殊的黑釉茶碗,属于宋代黑釉的建盏。宋人好风雅,爱斗茶,三两人各出好茶,轮流品尝茶的好坏。这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这只茶碗就属于斗茶用的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属于南宋的孤品,烧制难度极其高,对窑内的温度把控非常严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败。且“曜目”属于窑变现象,窑变本就是偶然性现象,做出这样绚烂如宇宙的窑变现象,偶然性更大。
那些耀斑星星点点,神妙莫测。在光照下,能焕发出蓝色,紫色,黄色等等揉起来的彩光。垂直看,看见的是幽幽如宇宙般的蓝色,斜着看,又是璀璨的金黄色。
曜变”的发生机率非常低,被视为偶然,无法被复制,几乎是十万中取一才有可能发现的罕见现象,在烧制过程中,窑里发生特殊的变化,导致釉面出现气泡爆裂产生一点一点的多彩釉斑,非常奇异罕见,至今都没有研究出烧制方法。
世界上目前仅存的曜变天目茶盏只有三件半,国内仅有半件,另外三件在日本。国内现存的半只南宋曜变天目茶盏;口径12.5厘米,高6.8厘米,底径4.2厘米,全器施挂饱满且厚实的黑釉,釉色紫红光彩,然而在呈现束口形式的口缘处,釉药渐薄。
黑漆螺钿松梅纹竹节形墨盒馆藏于上海博物馆,清代康熙时期梅纹竹节形墨盒,配色、做工之精细,浑然天成
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钿子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什么叫做窒息,当你看完这件艺术品之后就明白了,每一个纹理,没一丁点配色,无可挑剔。
宋如意纹金盘馆藏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似由四个如意纹云头相叠而成,中间有凸起的四云头相对组成盘心,盘内阴刻繁密的变形缠枝花卉。
金累丝嵌宝双龙福寿掩鬓现在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夫妇墓孙妃棺内出土
飞凤穿花镶宝石金簪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南城县明益宣王墓出土。重39克。以扁金丝编织成唐藻纹为地纹, 用极细的金丝编镂成飞凤, 凤上及头前满饰花朵, 并镶嵌宝石二十二颗。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现馆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大理国时期(宋代)时期文物,1978年,文物部门在对崇圣寺三塔整理维修期间,在主塔千寻塔内发现了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还有还有许多做工精美绝伦的文物没有被展示出来,每个地方博物馆都会有许多令人惊艳的文物,他们是历史更迭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证物,是我们这些后人瞻仰前人辉煌的钥匙。无数令人惊艳的文物要么还没出土,要么已经流落海外。相信在中国日益强大之后,许多离家已久的国宝将会完璧归赵。你相信2045奇点论吗?
这是2月19日翻译的《时代》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感觉既然是关于人类未来的理论,虽然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但也关乎你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些科学家认为,正如天体物理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Singularity)一样,信息技术也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时代》杂志文章指出,发明家、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相信,信息技术的奇点将在2045年到来,届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人类的意义彻底改变,与机器融合为“超人类”,并借助科技的发展而获得“永生”。
为什么是2045?
秘密——少年弹奏的曲子是由电脑谱写的
1965年2月15日,一位名为雷蒙德·库兹韦尔的高中生参加了电视节目“我有个秘密”,主持人史蒂夫·艾伦介绍了库兹韦尔,然后库兹韦尔用钢琴短短地弹奏了一曲。这个节目的规则是,库兹韦尔弹奏的曲子藏有一个秘密,而其他嘉宾得猜出这个秘密。最终一名喜剧演员得出了答案——库兹韦尔弹奏的曲子是电脑创作的。这台能作曲的电脑是库兹韦尔自己组装的,随后,在节目中库兹韦尔对它进行了展示。这是一台跟桌子差不多大小的电脑,跟一台打印机相连接,电脑的继电器还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当时这个节目中的人们并未对这台电脑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他们更关注的是库兹韦尔的年纪,却忽略了他完成的事情是多么了不起。艺术创作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自我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人类所独有的创造力,被一个17岁少年组装的电脑所“夺取”了,就像是看着原本不可逾越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就是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界线。这才是库兹韦尔真正的秘密,而他随后的一生也都在为之写下注脚,但在1965年时没有人能猜出这一点,也许库兹韦尔当时也还没想到。46年之后的今天,库兹韦尔认为,人类正在接近一个电脑智能化的时刻,电脑不仅变得聪明而且还会比人类更聪明。当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时,人类的身体、思维乃至人类文明都将发生彻底且不可逆转的改变。库兹韦尔相信,这一刻不但无法避免,而且还迫在眉睫。根据他的推算,大约35年之后,人类文明即将终结。
概念——奇点就是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时间节点
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此外,电脑变快的速率也越来越快。如果有一天,电脑的运算速度变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时刻也会到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不仅是快速运算、作曲,还包括驾驶、写作、决策、社交……如果你能消化这一想法,那么你就没理由不相信电脑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它们将能持续发展,最终远远超过人类。它们发展的速度也会持续增长,将摆脱它们的发明者——人类的掌控,主导自己的发展进程。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本身就是一台超智能电脑,会发生什么?答案就是,它会拥有不可思议的工作速度,能轻易地利用海量数据,甚至不会中途停下来去玩一会开心农场。超智能电脑很可能与人类共同主宰未来的世界,但目前人们还无法预见它们的行为,不过,现在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也许人类将与机器融合,成为超智能的“半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来拓展人类的智慧极限;也许人工智能将帮助人类抵抗衰老,获得永生;也许人类将能够将自己的意识扫描进电脑里,从而像软件一样永远“活”在电脑里;也许电脑终将拥有人性,最终消灭人类。所有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通之处:人类本身将发生改变,未来的人类和2011年的人类相比,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人类本身发生根本改变的时间点,就叫“奇点”。虽然奇点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实际上更像是有科学的预测。虽然它看似古怪、荒谬,但却是对地球未来生命的一种严肃、认真的推测。为了更好地理解奇点,人们已花费了很多物力和财力。美国宇航局主办的奇点大学已有3年历史,该大学为研究生和企业主管提供跨学科课程研究。谷歌也是奇点大学的创始赞助商之一,其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曾于2010年在奇点大学发表了演讲。刚开始,人们常常被奇点理论的观点冲击性所吸引,但后来他们会认真地对它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因为奇点理论总能大大超出人们的期望。当然,如果奇点理论成为现实,那么它将是继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奇点并非一个全新的理论,它只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早在1965年英国数学家I·J·古德就曾描述过他称之为“智能爆炸”的概念:“超智能机器应该被解释为能够超越所有人类的智力活动的机器,人类能够设计、制造机器,那么超智能机器就能设计、制造出更好的机器。毫无疑问,在这之后‘智能爆炸’就会发生,人类智慧将被远远超越,第一台超智能机器就是人类最后的创造物。”
预测——2045年奇点到来
奇点一词是从天体物理学中借用而来的,在天体物理学中,它意为时空上的一个点,例如黑洞里就有奇点,而在奇点处普通物理学的定律并不适用。20世纪80年代,科幻小说家瓦诺尔·温格将奇点与数学家古德所描绘的“智能爆炸”联系了起来。在1993年的美国宇航局研讨会上,温格表示“在30年内,人类将拥有创造超人类智能的科技手段,不久之后,人类的时代将会终结。”而当时库兹韦尔也在思考奇点理论。自从他亮相电视节目“我有个秘密”之后,就一直非常忙碌。作为一个工程师和发明家,他非常成功且赚了几笔钱。还在麻省理工上学时,他就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软件公司,然后又把它转手卖出。之后他发明了首个专为盲人设计的阅读机,能将文本转化为语音,而该产品的第一位顾客就是美国天才盲人歌手史蒂夫·汪德。库兹韦尔拥有39项专利权,获得了19个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授予了库兹韦尔国家科技奖章。在进行科技发明的同时,库兹韦尔也在研究人类的未来。近20年来,他一直在发表自己关于人类、机器的未来的文章。其中最新的一部作品是于2005年出版的畅销书《奇点临近》,其同名记录片也在今年1月发布,由库兹韦尔、托尼·罗宾斯、艾伦·德肖维茨等人主演。比尔·盖茨将库兹韦尔称为“我所知道的预测人工智能未来的第一人”。大约在1980年,库兹韦尔对人类“半机器化”的命运产生了兴趣,当时他需要寻找一种衡量、跟踪技术进步步伐的方法。如果时机不对,再伟大的发明也会遭遇失败,而库兹韦尔想要确定当他发布自己的发明时,选择的时机是正确的。他表示:“就算是在20世纪80年代,科技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以致于你完成一项发明时,整个世界都有可能不同了,而你的发明就无法一矢中的。”他当然知道揭示信息技术进步的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两年增加一倍,这是个非常可靠的经验法则。而库兹韦尔试图绘制的是一个稍有不同的曲线图:随着时间的增长,以每秒处理的百万级机器语言指令数量来衡量,1000美元可以买到的计算机能力是多少。经研究证明,库兹韦尔得到的规律与摩尔定律十分相似,都是约每两年增加一倍。绘制成图表来看,它们都是指数曲线,而非直线式增长,且指数曲线的变化出奇地稳定。然后,库兹韦尔将这个指数曲线套用到其他主要技术指标上,如晶体管生产成本的下降、微处理器速度的上升、动态存储器价格的暴跌……库兹韦尔还研究了其他领域的指标,如基因测序、无线数据业务成本的下降和网络用户、纳米技术专利数量的增加……库兹韦尔发现这些数据最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呈指数级增长。“这些指标的增长定律都大致相同,这非常惊人,”库兹韦尔表示,“无论处于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也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增长的定律都十分相似。”库兹韦尔将之称为“加速回报规律”——科技进步呈指数级增长,而非线性增长。然后,库兹韦尔又将这个曲线图的时限拓展到未来,指数曲线开始时较缓慢,然后就会向着无穷大迅速增长。根据库兹韦尔所说,人类的思维没有足够进化,以按照指数级增长的模式去思考,他声称:“人类天生所有的预测模式是线性的而非指数级的,在远古时期,人类要躲避动物袭击时,就会采取线性思维,思考动物接下来20秒内会采取什么行动、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因此线性思维在人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而通过指数级定律,库兹韦尔作出了以下预测: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人脑反向工程就会成功,人脑的所有秘密就会被揭开。21世纪20年代末,计算机就能达到人脑智力水平。2045年,奇点到来,基于计算机能力的大幅增长,成本的大幅下降,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数量将约是整个人类智慧创造物数量的十亿倍。
2045会带来什么?
长生不老不是梦?
奇点并不只是一个想法,它吸引到了一些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这些人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库兹韦尔将其称为一个团体,这个学术团体的成员态度认真且遍布全球。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学者并非全是跟库兹韦尔想法相似的人。关于奇点的意义、是否会发生、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到来,奇点学说内部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这些人的想法有一些共通点:他们在深层时间的基础上思考,他们相信科技的力量决定历史的进程,他们对常规知识没有兴趣;他们难以想象有人还像过去一样,每天看电视、吃饭、睡觉,就好像人工智能革命不会到来、不会颠覆现有的世界一样;他们丝毫不怕自己的观点听起来很可笑,他们认为无法消化看似荒唐的想法是非理性偏见的一种表现,而他们不和无理性的人、事、物打交道。库兹韦尔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创建了人工智能奇点学院,总部位于旧金山,支付平台贝宝前首席执行官、“脸谱”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彼得·蒂尔就是该学院的一名顾问。这个学院每年会召开一次奇点峰会,由于奇点理论高度跨学科的本质,这个峰会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群。人工智能是奇点峰会主要涉及的领域,但除此之外,峰会还会探讨遗传学、纳米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10年8月在旧金山召开的奇点峰会上,前来参加的不仅有计算机科学家,还有心理学家、神经学家、纳米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穿戴式电脑专家、急诊医学教授、灰鹦鹉认知专家、专业魔术师。奇点峰会的氛围就像是世界经济论坛和UFO大会的结合体,你还能看到与会者在某个角落里与机器人聊天。在2010年的奇点峰会上,除了人工智能之外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延长寿命。就像大多数人认为人的生物界限无法改变一样,奇点学者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棘手但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死亡就是生物界限之一,衰老则跟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治好”的。这乍听起来确实有些滑稽,但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它会渐渐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这并非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科学正在为之努力。例如,与年龄增长有关的身体衰退,原因之一就与端粒有关,端粒是DNA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的长度就会变短一些,当细胞的端粒用尽时,就无法再继续分裂,也就是死亡了。有一种称为端粒酶的物质可以扭转这个过程,将端粒拉长,也正是由于端粒酶的存在,癌细胞才能持续存活。那么,为什么不将端粒酶用于健康的细胞中,从而延缓人的衰老呢?2010年11月,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在《自然》杂志中发表论文称,他们已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将端粒酶用于一组因衰老而身体退化的老鼠身上,结果这些老鼠的身体变得更健康也更年轻了。英国生物学家奥布里·德格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寿命延长研究者之一,同时也是经常参加奇点峰会的学者。他将衰老视为损伤累积的过程,并将这些损伤分为7类,他希望未来能用再生医学来对抗这7种损伤。德格雷说:“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认为衰老不可避免的想法是荒谬的,人体是有一系列功能的‘机器’,而随着‘机器’日常运作,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各种损伤的累积,因此防止衰老实际上是注意维护的问题。”库兹韦尔也严肃看待延长寿命的问题,他的父亲58岁时死于心脏病,库兹韦尔遗传了父亲的体质,在35岁时就患上了糖尿病。与延寿医药专家特里·格罗斯曼医生合作,库兹韦尔写了两本书来介绍自己延长寿命的方法,其中就包括每天服用200片药丸和营养补充剂。库兹韦尔说自己的糖尿病已经被根治了,尽管他已62岁,但他估计自己的实际生物年龄要年轻20岁。库兹韦尔的目的与德格雷有些许差别,对库兹韦尔来说,延长寿命不是为了尽可能久地保持健康,而是活到奇点到来的那一天。一旦超级人工智能出现,并伴随先进的纳米技术,就能应对与人类老化有关的复杂而系统的问题。或者,到奇点出现时,人类能将自己的思维转移到更为坚固耐久的载体内,如电脑、机器人等。库兹韦尔和很多奇点学者都认真看待这种观点。
奇点会带来什么风险?
当然,有很多人认为奇点理论毫无道理,只是幻想而已。其中大多数批评的焦点在于,电脑是否真的能实现智能化。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都围绕这一点展开,但目前人工智能研究还未能模拟人脑。现在的机器人基本上都是专项功能的,比如搜索查询、下棋等,都是在非常具体的参考框架内运作。而库兹韦尔所说的智能,即超级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存在。为什么超级人工智能还未出现?很显然,人类还在等待计算机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从而形成超越人脑的智慧。但也有可能无论计算机能力变得如何强大,人脑内总有一些东西无法被电脑模拟。可能人脑神经结构所产生的人类意识过于复杂,到了信息技术无法复制的程度。生物学家丹尼斯·布雷就在2010年的奇点峰会上发表了不同的声音:“尽管生物部件的运作方式是电子电路能够比拟的,但生物有机体的状态、性能之多,原理之复杂是机器所无法比拟的。”假设人类真的创造出了一台电脑,它说话、思考的方式跟人类完全相似,这就能意味着电脑和人类一样是有知觉的吗?或者它是否只是一台高精密、全自动的机器,全无半点人类意识的火花?并且,人们如何去分辨它是否有知觉?即使你认为奇点理论是可信的,还是会面临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人类能将自己的意识扫描进电脑,那么这个人还是他自己吗?奇点又会给政治、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能否获得永生由谁来决定?谁来给有知觉、无知觉设定一条界线?随着人类与长生不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距离越来越近,生活还有意义吗?战胜了死亡之后,人类会失去最本质的人性吗?库兹韦尔也承认,奇点理论存在一个根本的风险,且无法完善,这就是人们无法预见一个高度智能的机器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举动。比如,它会想要与人类争夺资源吗?奇点学院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友好发展。如果奇点即将到来,不管人们是否喜欢,都必须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库兹韦尔认为,通过禁止科学发展来回避奇点,不仅不可能,而且不道德,还有可能存在危险。库兹韦尔是一个异常耐心且周到的辩论者,他享受辩论的乐趣,享受认真而周详地反驳批评观点的乐趣。用电脑是否能复制人脑的问题来举例,库兹韦尔从不屈服,他并不认为人体和硅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而导致机器人无法思考。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人脑有复杂的神经机制,电脑上的软件无法模拟乃至超越,而库兹韦尔总会反驳他们的观点。他会表示:“总体来说,我跟批评者们观点冲突的核心在于,他们会感觉我低估了人脑秘密和生物学解析的复杂性。不过我认为自己并没有低估这种挑战,而是他们低估了计算机能力指数级增长的力量。”至少在奇点学者内部,这种观点不算是少数派,很多人会做出更为极端的预测。2005年起,神经学家亨利·马克拉姆就在瑞士心脑研究所进行一项大胆的研究,名为“蓝色大脑工程”,即运用IBM公司的“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模仿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迄今,马克拉姆的团队已成功模拟了老鼠的一部分大脑皮层,其中含有约1万个神经元。马克拉姆曾表示,希望能在10年内成功模拟整个人类大脑,但甚至库兹韦尔都认为马克拉姆的想法过于激进了。
未来的世界什么样?
从理论上来说,线性思维的人脑无法预测奇点到来后的世界,但库兹韦尔正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他鞭策自己做出越来越大胆的预测:“当人们看到持续的指数级增长的暗示时,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因此我得鞭策自己接受过于离奇的暗示。”在库兹韦尔对未来的预测里,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给予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操纵自己的身体、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展超速累积,每个小时就能产生现在一个世纪的科学突破。人类基因变成了可以进行测试和优化的代码,如果需要的话还能改写。永生成为了现实,只有选择死亡人才会死去。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扫描进电脑,从而“活”在虚拟世界,或者将身体变成机器人。或者事情不会这样发展,当人工智能超越人脑时,电脑的黑色硅制“大脑”里会发生很多变化,但人类却无法得知。人工智能也许能模拟人脑意识,也许虽不断更新升级但无法模拟意识。但很多比较次要的问题,已经在人类眼皮底下发生并决定了。5年前,不会有6亿人在同一个电子网络里开展社交生活,而现在有了“脸谱”。5年前,人们不会用便携式移动设备在网络上检查、确认他们要做的事情、要去的地方,而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从手持改为内置进大脑,似乎也不是什么无法想象的事。3万名帕金森患者已拥有了神经植入物,谷歌正在研制能开车的电脑,不久之前“人机大战”也已上演。往后的100年,库兹韦尔、德格雷等人有可能成为22世纪某些理论的奠基者,也可能他们的理论会变得非常过时,没什么会比未来老得更快。即使在未来这些人大错特错,但目前他们是正确的:他们正用长远的目光注视着更为宏观的图景。你可能不同意奇点学者的任何一篇文章,但你应该钦佩他们能认真地对待未来。奇点理论建立在如下基础之上:人类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历史不是简单事物的叠加。与40年前的电脑相比,现在的手机体积小100万倍,价格低100万倍,功能强1000倍,那么40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