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柔的代表作品,为何后世各朝各代还有衍圣公?
孔子世代承袭爵位,可是有人就有疑问,作为孔子后代的孔融,不是早就被曹操杀了三租了吗?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自然是,不过呢孔融并不是孔府嫡传的爵位继承人,所以后世常有人说,孔融被诛杀三代,后面怎么还有衍圣公这件事是不成立的。
首先,衍圣公是什么?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可以说是一个家族一直延续下来的封号,来彰显其大德,不过这个称号可是在宋至和二年才开始有的。
那么之前就没有这种“表彰”了吗?其实不然!对于孔子各朝各代都有封号,如东周被称之为尼父,亦称“尼甫”,是因为孔子字仲尼,父是敬称。而汉朝又被褒成宣尼公、尊侯等,还有北魏被称之为文圣尼父。
不只是孔子本身,其子嗣也有封赐,册封孔子后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宋才出现我们比较熟悉的衍圣公,虽然一度改为奉圣公,后还是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那么孔融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孔融三代都不是孔府的嫡系血脉,不过他的七世祖是孔霸,也就是我们前面提起来过的,被汉元帝封为“褒成侯”的人,也是孔府第一个封侯爵的。
只是孔融三代都不是孔霸的嫡传,甚至都没有继承爵位。虽然孔融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不过这一笔却是跟孔老夫子关系不大了,往前看孔融的祖父孔贤,孔融的父亲孔宙,都与孔府家谱记载的十九世嫡孙孔完不是一支,而孔完则是一如孔家历史,被封褒成侯,不过无子,由弟弟孔赞之子继承爵位,也就是孔府二十世嫡孙孔羡,他和孔融平辈.
当然,纵使孔子的爵位封号一直延续,也不是在历朝历代都受到待见的,
虽然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其学生也是桃李满天下。从汉朝罢黜百家开始,天下人都奉儒家文化为正统。
不过对于草莽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而言,孔子似乎只是个普通的糟老头子而已。如朱元璋和刘伯温曾经聊起《论语》,刘伯温就说了孔子一辈子都在四处求官却处处碰壁,其理论压根没有运用实践,那本被后世尊崇的《论语》不过是简单记录了师生间的对话,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纯属夸大其词,朱元璋就深以为然。
只因为他不是读书人出身,对儒家的治国之道毫无兴趣,他坚信的是马上定春秋,刀下立国威的理论。
所以朱元璋曾经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将《论语》划入“禁书”行列,严禁其在民间的传播。随后朱元璋又对孔子后人进行打压,一场文化领域的变革就此开始。
而且衍圣公一职被朱元璋召见后,只是下令让其安心养病,从此不必再承担政务也不得担任实职务,还赏赐他一套位于南京的府邸,虽然看似没什么,但是让其不再理会政事,只能养老的心思昭然若出。
就这样,衍圣公从元朝时兼任国子监祭酒沦为专司祭孔的虚衔,在明一代再没有机会接触国家政务。而且这还不算完,朱元璋还下令除曲阜外各地均不得祭孔。甚至连孟子也被一同打压。
一直到了清朝顺治元年,清世祖重新承认衍圣公在明代享受的全部特权,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见时衍圣公仍列内阁大臣之上。
衍圣公与朝廷重新恢复密切关系,到乾隆时期达到巅峰,乾隆帝曾多次来曲阜,并颁御书“与天地参”、“时中立极”、“化成悠久”等匾额,重建棂星门,易木为石。
当然,这风光终究还是类似回光返照一般,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所谓的贵族也终于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