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代表作品,1983春节相声演员赵炎?
1983年春晚,马季先生与徒弟赵炎合作了相声《山村小景》。
中文名山村小景
表演
马季、赵炎
马季赵炎两人配合亲密无间,奏出一曲山村小景,看看百鸟朝凤的农村风貌,将百鸟朝凤音符翻译成赵炎家事。
马季先生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徒弟,90年代马先生桃李满天下,在那个相声兴起的年代,马先生大部分作品都是有赵炎给他捧哏。
马志明和马季相比谁的艺术成就高?
如果单论相声功底,可能马志明要略胜一筹;但要论艺术成就,马季可以说远超马志明,否则也不会有人说马季是最后一个相声大师,而对如今健在的马志明,则毫不提及,所以从艺术成就来说,马季如果差相声大师还有1公里,那马志明可能还差10公里往上。
马季马志明等马志明的相声功底超过马季马志明生于1945年,而马季生于1934年,虽然马志明比马季小11岁,但是辈分上来说,马志明却是马季的亲师叔,因为马志明是侯宝林的代拉师弟,而侯宝林则是马季的师父。
马志明出生在相声世家,其父亲是相声泰斗马三立,而祖父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可以说马志明在这样的相声世家氛围中,就比其他相声演员的条件要强很多,而作为父亲的马三立不愿意马志明从事相声演员,而将马志明送到了戏班学戏,这点和侯宝林大师类似,戏曲基础使得马志明在使相声活的时候,得到了很大的优势。
马志明和马三立不过在特殊年代后,马志明还是走上了相声路,马三立也是倾心教授,马志明也算得到父亲的真传,虽然后来拜师给已故的朱阔泉,但是从表演风格上来说,还是正宗的马氏相声,不过遗憾的是马志明性格问题,其搭档杨少华和谢天顺先后裂穴,不得已马志明只能自己调教出来黄族民,作为搭档,两人搭档至今,表演了许多好的相声段子,尤其是《大保镖》,简直是相声演员表演的天花板。
马季和侯宝林相比于马志明而言,马季则属于半路出家,其本来是工人,最多只能算票友,而之后被侯宝林大师看中,掉入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并制定了郭启儒、侯宝林、郭全宝、刘宝瑞作为老师,可以说是“千顷地一棵苗”,所以说马季作为半路出家,却得到了相声界最为豪华的老师阵容,不过不同老师风格不同,而且教授的时候也有所保留,所以马季的相声功底方面还是要弱一些,尤其是一些传统相声的表演还是要弱于马志明的。
马季艺术成就远超马志明虽然马季传统相声功底弱一些,但是其相声的创作能力、改编能力极强,其在特殊年代创作表演的《友谊颂》几乎是那个时代唯一可以听到的相声作品,而之后其创作的《五官争功》、《宇宙牌香烟》等更是新相声作品的天花板。
有人说马季只会说歌颂型相声,其实远非如此,其创作的讽刺型相声也很多,而且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是相声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对于扩展相声作品内涵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这一点来说,马志明显然不如马季。
马季和弟子马季对相声的另一个贡献则是培养新人,其培养了大量的新人,比如姜昆、冯巩、赵炎、笑林等等,相声马家军可以说是80年代乃至今日相声的重要部分,而相比之下,马志明则更专注于自身曲艺,干脆就不收徒,只教出来一个黄族民,所以从这点来说马季是远超马志明的。
如何评价马志明和马季有人说马季是最后一位相声大师,虽然侯耀文等带头反对,并提出相声大师的标准,但是马季至少是接近相声大师的一位,其开创了歌颂型相声,丰富了讽刺型相声,在改革开放后,扛起来相声界的大旗,成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其带头组织了春晚,成为电视相声的开拓者和主要参与者,其培养了诸多的相声新人,收徒众多,加强了相声传承,所以说马季对相声的贡献是巨大的。
主持春晚的马季相比之下,马志明扎根天津相声,继承马氏相声,其艺术方面可谓深厚,而且也创作了诸如《纠纷》的优秀作品,而且其作品接近地气,深受天津观众热爱,但是从相声发展、继承方面还是要远远弱于马季先生的。
马志明和黄族民这当然也受到两者身份的决定,马季是北京相声演员,其不仅多次去中南海表演相声,而且还创办春节联欢晚会,筹办电视相声,而马志明则是天津相声演员,远离北京,扎根天津,所以两人所处环境不同,也都属于优秀的相声名家,艺术家,但是整体艺术成就而言,马季先生还是胜出的。
石富宽和马季辈分?
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而石富宽和侯耀文在一起说相声,侯耀文是侯宝林的儿子,因此,马季和石富宽侯耀文应该是平辈。马季在相声界还是很有名气的,他的作品好多都是自己创作的,他的成就在他们这一辈中是最出色的,马季真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艺术家。
有哪些优秀的相声或曲艺作品?
特殊时期的文艺作品并不少,只不过熬过这个时期之后,一股脑的彻底推翻跟否认,尤其是相声艺人玩了命的对这个时期的人跟事进行抨击,而且知名度和普及程度太高,盖过了特殊时期的文艺作品。
虽然这个时期很特殊很黑暗,但对于艺术来说,也并不是那么绝望,只不过演出的时候必须加倍小心,说不定唱错哪一句话,下一秒就进牛棚了。
最有名的就是鼓界大王王佩臣先生,当时他演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果把“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加上俏口词儿,变成了“钟山这个风雨啊起苍黄,百万那个雄狮啊怎么那个过大江~”,包括侯宝林、郭德纲等很多相声演员都讲过这个段子,郭德纲说的是佩臣老被罚继续扫大街,实际上唱完这句后,佩臣老就莫名其妙又进了牛棚贵宾间,真实比段子残酷得多。
于谦的师爷,高派快板创始人高凤山,当时创作了《综合利用红花开》,本阿里是一段歌颂无产阶级的正能量段子,但那时候总有那啥派在台下盯着你,想方设法给高凤山找茬,一旦发现毛病,立刻牛棚滴开路,所以高凤山每次表演都费老鼻子劲。
有一天那啥派找到他,说节目里那句“无产阶级粮满仓”听着别扭,好像在讽刺无产阶级都是饭桶,让高凤山改一改,高凤山吓得满头大汗,临时改了一句“亩产千斤粮满仓”。但这是高凤山表演了几百场的活儿,尤其是快板这种艺术,那些词儿都刻在舌头上了,临时改一句实在太难拿,当时高凤山差点就把原词儿秃噜出来,刚把“无产阶级”念出来,高凤山赶紧临时现编“无产阶级科学种田,苦干巧干,亩产千斤粮满仓~”愣是圆回来了,这老艺人的能耐真不是白给的。
像马季这种一直就在第一线的,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比如《友谊颂》《英雄小八路》《降神会》《宇宙疯》等,都是讽刺性很强的作品,只不过当时不能讽刺国内,所以就对着海峡对岸以及太平洋彼岸的敌人猛烈开火了。
姜昆也创作过一段《林海红鹰》,并且凭这个作品进入了兵团宣传队工作。
另外师胜杰先生在那个时期表演过京东大鼓版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都知道师先生嗓子夯,味儿也特别冲,演出效果也非常好。但师先生在那个时期受到的迫害也是难以想象的,父亲自杀,他也成了小反革命。后来加入兵团,跟姜昆一起参加相声调演,结果是姜昆走了,师胜杰因为成分问题回到了兵团继续熬。后来师先生终于有了机会调回北京,却又因为侯先生一句“我希望在东北也有我侯宝林的徒弟”,于是师先生又留在了黑龙江,最后连骨灰都带出了关外。
除了相声之外,其他艺术也有不少精品问世,比如大名鼎鼎的八大样板戏,其实艺术价值非常之高,比现在很多糟改的垃圾京剧强出去万倍不止,只不过因为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所以经常被人当成反面教材去抨击,这其实是违背艺术本身的。
对了,周星驰电影中最爱用的配乐《闯将令》,也是那个时期创作出来的。
马季祖籍是哪里人?
马季原名马树槐。祖籍是天津宝坻县黄庄村人。
他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候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大多数相声后来者所遵循。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少年时马季在上海为学徒工。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业于表演相声。
1956年马季调中央广播说唱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季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