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讲唐诗宋词的代表作品,清明节为什么要去祭祖?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回答。
清明节上坟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奠过世亲人的节日。我们上坟扫墓祭祖的全过程,是在追思过世亲人的具体体现。
树木有根,人类有本。我们在世的每一个人都有父母亲和祖先。我们都是祖宗的后人,是祖先养育了我们的长辈,我们的长辈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我们不能忘记过世亲人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现在,我们生活不愁吃、不愁穿、有车有房,幸福美满,我们要懂得感恩,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亲人虽然过世了,我们也不能忘记她们,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祭奠过世的先人。
民间有一个传说,说这个世界上,有阳间就会有阴间。我们人类生活在阴间,过世以后就到了阴间生活。阴间生活和阴间差不多,也要穿衣吃饭,也要购物消费。因此,一年当中不但有清明节,还有中元节和寒衣节。人们在寒衣节上坟烧纸,就是给过世的亲人送些阴币阴钞,让生活在阴间的亲人能够有钱购买衣服穿,不至于让逝去的祖先在寒冷漫长的冬天挨饿受冻。
人们一年当中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相传,阴间也有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就是她们的节日,也就是我们人类常说的“鬼节”。
“人逢佳节倍思亲”,同样的道理,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也是生活在阴间的鬼神们她们的“佳节”,她们也会思念她们生活在阳间的后人们,她们也盼望着后人能够到墓地祭拜她们,给她们烧纸送去纸钱。
每年的清明节或者是中元节和寒衣节这样的“鬼节”前后,你都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或同事告诉你说,夜晚他(她)梦见过世的亲人了……等等。其他人会说,“鬼节”快到了,这是你过世的亲人给你托梦,给你要钱来了。做梦的人就会信以为真,趁着“鬼节”的到来,去墓地祭拜烧纸。过后,梦到过世亲人的人会惊讶地再次告诉你说:“真是奇怪了,自从上坟烧纸祭祀过后,再也没有梦到过世的亲人了”。
这种事情,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就是在“鬼节”快要来临之际,世人也会想念过世的亲人,也会回忆与过世亲人在世时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瞬间。常言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鬼节”前后我们思念过世的亲人也是人之常情。不论以上的传说或经历是否真实可靠,“鬼节”我们祭奠先人是我们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我们上坟烧纸祭祀的同时,也了却了人们不能够忘记过世亲人的心意,希望先人们在阴间生活得好的愿望。
每年的清明节我上坟给逝去的父母亲扫墓的路上,我都会不自觉地加快步伐,心里感觉到父母亲好像站在去往公墓的路口,翘首以待着我的到来。为父母亲坟墓清理杂草、垃圾后,在墓碑前的墓台上摆放好水果供品、鲜花,在香炉里点燃供香,点燃烧纸、跪拜叩头等。祭拜完毕,我都会和父母亲聊一聊天,告诉父母亲家里一切都会,让父母亲不要惦记家里。离开坟墓前,我也会向父母亲告别。清明节上坟扫墓祭奠后,我如释重负,好像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事情一样,心满意足了。
这就是清明节上坟扫墓烧纸祭奠过世亲人的意义所在,做人不能忘本,做人要懂得感恩。即使亲人过世不在了,我们也不能忘记她们,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要去坟墓烧纸祭拜她们,这也是做人的原则。
我小时候父母亲带着我到豫东农村老家给爷爷、太爷和太奶的坟墓烧过几次烧纸,记得祖坟的位置在离村头不远的地方,挨着是两个坟头。
我们长大后,我和弟弟回老家代替父母亲给爷爷坟头烧纸。将近有20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农村变化快,好不容易按照回忆找到了爷爷坟头,我和弟弟就在两个坟头上点燃了烧纸。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爷爷,我和弟弟从内蒙古包头市回来给您送钱来了,我们不经常回来,这次回来了,就给你和老爷老奶奶多烧几张纸。”当我和弟弟手中的烧纸剩下1/3的时候,就听到离坟地不远的路边有位老汉再喊我们:“你们是不是从内蒙回来的?要是的话,你们烧纸烧错坟头了。”我和弟弟连声回答我们是从内蒙回来的,是在给爷爷坟头烧纸。那位老汉再喊道:“你们烧纸的东南角有100步远的那两个坟头,才是你们爷爷的坟头。”
回到包头,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和父母亲。奶奶说:“那是咱们都在包头市,很少回老家,因此,你爷爷他们缺少钱花。你们哥俩先给别人的坟头烧纸,说明你爷爷向他们借钱花了,你们是在替你爷爷还账啊!”听了奶奶的一番话后,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弟弟埋怨我的声音了。
这就是题主提出来的清明节上坟扫墓祭奠的意义吧。这里面也包含了城市和农村上坟扫墓祭奠的风俗习惯和说法。
很多人认为书读的多就是文化高你认同吗?
读书多和文化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1.书分很多种,有的书并不能让你的能力提高、提升文化层次
书可以分为娱乐休闲类、资讯类、知识类。
娱乐休闲类的书即使读了很多也并不能带来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
而资讯类、知识类的书里的信息、知识能让我们学到相关内容,但读的多也不一定就是文化高。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通过多读来吸收、实践,让书中的内容真正改变你的生活和观点,否者也是表面的多的读,并没有实际的提升文化层次用处。
2.有的人读书并不多,但他们专注某一领域,成为某方面的牛人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的冠军得主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与前两期冠军的精英形象相比,雷海为应该算“非典型性”冠军。他高中辍学,单纯凭着对诗词的喜爱,将这些诗词沁入心田、化作春泥,用十几年的时间与其融而为一。他的成功也让王立群老师、郦波老师、董卿等为他赞叹不已,也让观众们认识到一个虽平凡但却不普通的外卖小哥。
他读书并不多,但因为兴趣和爱好,在诗词方面有了相当的深厚的功力,最终一炮走红让大家都记住了他。
我认识一个东北铁岭的大姐,多年一直待在农村,日夜在自己大棚里种花种菜。她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一本书,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后,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村妇把稻盛和夫的话当做至理名言去坚持做。每天写500字的生活感悟;从一天学习一个韩语单词开始;坚持给儿子每天写一封信;......去年9月再联系时,才知道这些事她已经坚持了700多天,她也从一个种花种菜的农村大姐,成了自己开实体店的老板。如今和上大学的儿子一起在线上学习营销技能。这位大姐读书并不多,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却通过读一本书知道了做事要靠谱地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读书不在多,专注读和靠谱去用,才能让普通人有机会逆袭。
3.有的人书读的多了,反而没了文化应有的高度 书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书中还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书中还说“虽然黄昏近,夕阳遍山红”……到底什么是真的?到底哪一句才是事物的本来,其实很多人没有去思考。结果就是这些人看的书多了,接触的观点多了,脑子开始乱了,感觉到好像每个观点都很有道理。慢慢地这些人的大脑中,没有了正确与错误。比如看了一些成功学书之后,他们遇到人就开始告诉别人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平平凡凡的一辈子没有意思。后来自己碰壁了,遇到困难,又读到了一个心灵鸡汤,又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这样的人书读多了,文化却没了。
其实这并不是书的问题,只是这个时代太开放,每个人都有阐述自己观点的自由和空间。
我们只需要坚持观点就好,有自己的底线和思考。才能看清真伪和观点适用的前提。多读书,多读好书,多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提升自己的文化层次。
综上,读书多并不一定就是文化高,只有读好书、专注去读、用心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让书发挥最大的作用。
她的父亲贾平凹会作何回应?
贾浅浅的诗咋样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统一评判标准。对于传统的爱好诗歌的人来说,简直惨不忍睹;但对于先锋派或创意者来说,这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对于他的父亲来说,那就是谁家的孩子谁疼,无所谓优劣。这些诗歌是女儿创作出来的,那就是女儿的心头肉。是女儿心头肉,肯定也是自已的心头肉,爱屋及乌吗。
其实,贾浅浅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她是有才学的。从她的履历可窥一斑,她是文学科班出身,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专业,又读过研究生,并且是在读博士,现为西北大学副教授。这样一个文学专业的教授,写几首随俗大众小诗应该不是问题,就是填几首古诗词也应该是小菜一碟,但是她在网络流行的几首小诗,可以与当前流行的口水诗或者说先锋诗相提并论。
这些诗创作年代不详,说不定这些诗是贾浅浅年轻时候的实验作品。年轻人总有那么一种冲劲,总想探索一种新的诗歌形式。特别有段时间口水诗格外引入注目,只有敢写,就有人敢发。如余某人的睡,某某的尿尿,贾浅浅的屎等,把诗歌文雅的遮羞布撕掉,露出人类最基本的本性来。这些诗因此登上诗歌最高等级刊物,就像三国两晋的名士,赤身裸体在庙堂之类的场所肆意狂放。这种狂放吸引了关注,也带来了争议,更是给诗歌界注入了活力。作为创新,作为探索,是无可非议的。的确,从今日头条关于贾浅浅诗的评论量是相当大的当量,嘻笑怒骂充置其间,可以看出一石击起千层浪。
作为美女教授,应该不缺追捧者,但是她的诗歌还是被人在当下翻了出来,推向网络这块是非之地。究其原因,无外乎2个方面。一是有团队操作,借某某的尿诗蹭流量,将贾浅浅的屎诗推了出来,引爆传统诗歌爱好者的愤怒,遂成了热点,达到了推出者的目的。二是某些有心人,看到尿自然就联系到屎,通过搜索,果不其然。二者都有人呤诵,且将它们推向某诗歌刊物,彻底撕掉了诗歌的文雅,而且这个作者非一般人。乃贾平凹的女儿,西北大学的教授,这种身份令人联想浮篇。
作为文学泰斗贾平凹却容忍了女儿出版这样的诗歌,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某些文学爱好者来说,有着这种一厢情愿看法。但是文学又不像武学,不可以比一个高下,所以贾平凹先生隔岸观火。只有不违反法律,文学可以大行其道。道德对于某些作家来说,它算什么东西,《废都》就不会有省略多少字的春秋笔法了。
于丹和蒙曼区别?
相比之下, 蒙曼比于丹水平要高得多。于丹的专业是现代传媒 , 而蒙曼是文史学科的科班出身。于丹没有扎实的文科根底,但在语言的‘’游走‘’上下过一番功夫。细听她的讲解,大部分是废话和赘话,对于没有文化基础的人,可能会觉得于丹讲得字正腔圆、阴阳顿挫,那架势、那风范,能把一般讲师,盖过几条街。但骗不了多少有点文学根基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正儿八经、华丽的胡说八道!
反观蒙曼老师的讲课 ,清新自然亲切可信,给人感觉有一种亲和力, 绝对没有卖弄、哗众取宠的意味。而且论述的幽默风趣,其旁征博引 、引经据典,不用多讲, 大家都会觉得蒙曼是一位学富五车,充满书卷气的学者。听她的课,如沐春风,让人心情愉悦。看看于丹的拿腔拿调,就能体会到蒙曼的学风可贵。
蒙曼是老师倒是真的,是做学问的人。前一段看蒙曼的职称是副教授,更加感觉她是一个有真学问,不沽名钓誉的人。为人师表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名饰名包,传道授业解惑即是良师。
于丹相比较而言更像个演员,胸有点墨就忘乎所以,拿耍大牌当个性,恰似被一群弱智观众惯坏了的蹩脚演员。于丹又像一个厨师,收来食材加工一下卖给大众。类似的厨师很多,智商高的做西餐,像高晓松;有真知灼见的做佛跳墙,如梁宏达。而于丹充其量会做个汉堡,绝对到不了披萨的水平。
蒙曼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表现不俗。赢得多数观众的喝彩!蒙曼尽管学富五车,但很谦逊低调。余以为评价一位学者,首先看他的讲话是不是有根有据,是不是见解独到,且能指导别人,能代领人走出某团迷雾,其它的都是表象。
乾隆时期的刘墉是个什么职位?
提起刘墉,就不得不先说说刘统勋。
刘统勋是刘墉的父亲,在乾隆打击张廷玉时,刘统勋积极献言献策。当时担任左都御史的刘统勋建议乾隆:
“敕下大学士张廷玉,会同吏部衙门,将张姚两姓部册有名者,详悉查明。其同姓不宗与远房亲谊不在此例。若系亲房近支,累世密戚,现任之员开列奏闻,自命下之为始,三年之内,停其升转。”对于刘统勋的弹劾和建议,乾隆表示赞赏,刘家从此开始飞黄腾达。
第一、刘墉的起点在《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也就是乾隆的干弟弟。但在清朝历史上,根本没这回事,乾隆从来没有刘墉这位干弟弟。
刘墉虽然出生于官宦之家,但从他家族的历史来看,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
刘墉的爷爷刘棨,28岁考中进士;
刘墉的爸爸刘统勋,26岁考中进士;
刘墉考中进士时,已经32岁,他不仅比祖父辈的晚,同辈甚至晚辈考中进士时也比他年轻。
话说,刘墉中进士那年,有很多人建议乾隆,给他点一个状元,但有两个人反对。一个是刘统勋,另一个是乾隆。
刘统勋反对自己的儿子点状元,他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刘统勋当时是乾隆面前的宠臣,已经位极人臣,本来就已经很招人嫉恨了,然后将儿子点为状元,那不是恨上加恨吗?
点了状元就要留在京城为官,对手不弹劾他,天天拿着“游标卡尺”盯他儿子。刘墉哪件事办的不如意,就会有人以此做文章,指桑骂槐地针对刘统勋。
所以,在刘统勋看来,刘墉不仅不能当状元,叫榜眼、探花也别干了,就有个普通进士算了。普通进士大多外放,到了外地当官,山高皇帝远。何况以刘统勋在庙堂的地位,天下无人不知,他儿子待在地方也不会有人欺负。
此外,刘统勋如此谦让,既能为自己家族谋平安,还能博一个好的名声,增加在乾隆面前的印象分。
乾隆不同意点状元又是为何呢?
他已经重用了刘墉的爸爸,如果再点刘墉为状元,知道情况的人会觉得刘墉有文采,许多不知道情况的人就会觉得有裙带关系。
乾隆如果真的点刘墉为状元,刘统勋再关照一下他儿子,不利于刘家父子忠心皇帝。
所以,乾隆不能给刘墉状元,只给了一个二甲第二名,但继续留在京城,入翰林院,从基层的庶吉士做起。
第二、因父亲而受牵连1755年,刘墉考上进士没几年,从庶吉士做到了编修,又熬到了侍讲,突然天降横祸。这个不幸,来源于他爸刘统勋。刘统勋身居高位,伴君如伴虎,因一件小事惹得乾隆勃然大怒。什么事呢?
乾隆年间,回部有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乱,出兵占领了乌鲁木齐,清军被迫撤退,撤到东边的巴里坤与哈密。
1755年,乾隆派刘统勋去新疆视察清军驻地,也就是代表朝廷察看军情和慰问将士。刘统勋实地考察形势后,给乾隆写了一封信,建议乾隆放弃巴里坤,全军退守哈密,整军备战。等时机成熟,再反戈一击。
乾隆受到信后,非常生气,下令将刘统勋押送回京,抄家,刘统勋家人也被一起下狱。乾隆为何生气?
他非常担心刘统勋是汉人的代言人,与回部的阿睦尔撒纳勾结一起。刘统勋是军机大臣,在军中颇有影响力,是能够调动士兵的,万一出现乾隆担心的情况,大清就会不堪设想。
这些事完全是由于乾隆的多疑而引起,如果前往视察的是满人,乾隆段然不会大怒,更不会抄家。
两年后,乾隆发现完全是自己多想,刘统勋是无辜的,就将财产还给了他,还让其官复原职。经此一跌,刘统勋赶紧安排刘墉去外地当官。
这次抄家事给刘墉的影响特别大,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刘墉吸取经验,此后为人处世风格、为官之道也发生转变。
刘墉也开始变得会讨好皇帝,这也是无奈之举。他深知全家的小命都在皇帝一个人手里,只有让皇帝高兴,他才能平安。
第三、迎合乾隆,制造文字案件1761年,刘墉担任江苏学政,主管的是教育、民风、民俗之类的事情。这年春天,江苏有个叫阎大镛的举人批评朝廷,被人举报,这事归刘墉负责(当时普通人由按察使负责,举人的案件由学政处理)。
刘墉为了找证据,派人到阎大镛家中搜查,搜出两大个箱子,里面全部都是骂朝廷的纸。然后,刘墉继续审理,越审问题越多。这位阎大镛对刘墉很不满意,将刘墉自费出版的书给烧了。刘墉一看火来了,赶紧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江苏巡抚,准备让别人负责此案;一封给乾隆,把阎大镛骂朝廷的事汇报上去。
在清朝那个环境下,辱骂朝廷的结果可想而知,乾隆知道后很生气,立刻下令杀掉阎大镛。
这个事情对刘墉而言,好处是利用文字案件迎合了乾隆的心意,他因此成了太原知府,坏处是他有公报私仇之嫌。
1777年,刘墉第二次担任江苏学政,这次他制造一起“一柱楼诗集”的案件。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将此案算到了和珅头上,但在历史上,这事与和珅的关联度不大,主要承办人是刘墉。事情是这样的:
江苏徐家有本书——《一柱楼诗集》,里面有些不正确的话,因而被人举报。刘墉一查,发现书确实不符合大清规范,比如书中写道“大明天子重相见”,很容易被解读成反清复明;“且把壶儿搁半边”,“壶”与蛮夷的“胡”同音,被解读成辱骂清朝时胡人……刘墉故技重演,将此案情汇报给乾隆,同时还大力搜查相关人员的罪行。
最后,十几人涉案,八人被处决,连同一些省、府、州、县相关责任人也一并被问罪。
1780年,刘墉因功升任湖南巡抚。
第四、为官期间的善举一、他在担任学政期间,提出过许多良好建议,比如依据学子的水平高低,分别管理。此外,他还为朝廷举荐过许多人才,其中有一位叫潘世恩。这位潘世恩后来做道光朝的军机大臣时,又发现并提携了一位人才,叫林则徐。
二、处理许多积压案件。他在担任太原知府期间,短短三年,就将之前积压的案件处理完,还与乔家合作,填补了太原的府库亏空。
三、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为普通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以至于他还未离任,就在当地产生许多歌颂他的民谣。比如,在当湖南巡抚时,为了治理水患,他不惜自掏腰包。
秋媚说:刘墉在乾隆朝,谈不上有很大作为,为官以讨好乾隆为准绳,这也是为了自保的无奈之举。他的艺术形象,胜过他的历史形象;他是一位文人,尤其在书画界,可谓赫赫有名。
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范进中举发疯是几十年科举考试不中与突然考中的冲突导致的精神的暂时紊乱。从个人角度讲是正常现象,是符合人性的,但也表明当时所谓的精英阶层的培养是异化的,即只会死读书而不会处理具体事务只有智商而没有情商。从社会角度讲是不正常的,是从反面对对社会的批判。因为考中而惊喜发疯,意味着社会等级现象比较严重,意味着社会的上升渠道比较狭窄,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逐渐失去了活力。考试虽然是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方法,但当时的科举考试显然已经扭曲了人性和社会。范进中举后职位不断高升,从被统治者转变为了封建统治者。实际上,不是人在发疯,是社会在发疯!由此,科举制应该进行适应时代的改革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什么是科举制?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所谓的科举制就是用考试的方式选拔管理国家的官员的一种制度。普遍认为这种制度正式建立于隋炀帝,是皇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种措施。在隋朝以后的封建社会发展中,科举制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举制,也就没有范进的发疯。
第一方面的作用是彻底打断了世家大都通过血缘的方式间接控制国家的局面,真正的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虽然在秦始皇时期就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虽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但实际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都是有有文化的世家大族成员来担任。这些世家大族的官员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利益还是国家利益?这真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范进如果出身于唐朝时期崔氏这样的大家族,那么他会听谁的命令?当然是家族。
第二方面的作用是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把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从汉朝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是地方举荐官员到中央任职,实际上意味着选拔官员的权利在地方政府。科举制则是把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这自然会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控制力。中央政府让范进当官,那范进自然是听中央政府的。有一个规律叫做:官员由谁任命,就对谁负责。
第三方面的作用是推动了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古代读书人学习四书五经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个人道德?当然是的。为了开阔个人眼界?当然也是的。然而,读书人读书科举最主要的原因一定是当官。因为读书做官既符合儒家伦理的教导,也符合社会的主流观念,更符合个人利益。在此情况下,以当官为目的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教育普及率就会越来越高。教育范围的扩大,不仅能够提高官员的素质,还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文学作品会越来越多,社会整体素质也会逐渐提高。唐朝的李白和杜甫,宋朝的苏轼和李清照,都是杰出的文学代表,其作品传唱于整个社会。当然范进这样的读死书的人对社会实际上没什么太大贡献。
科举制是在什么时候被扭曲的?对人性和个人的能力有什么影响?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科举制出现以后,是经过了不断完善的。隋炀帝正式确立科举制,唐太宗扩大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设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以诗词为主要考察内容。在初期的科举考试中,其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不仅有秀才科和明经科,还有明法科和明算科。也就是既考文科也考理科。所以,当时的人才还是比较务实的。如果范进生活于唐朝时期,会不会发疯?不会。因为就算不会写文章,也可以考法律和数学。相对来说,当时科举的科目比较多。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被彻底扭曲。科举考试的流程越来越详细,科举考试的制度也越来越严格,但科举考试的内容却越来越僵化。也就是说,科举考试的形式越来越完美,科举考试的灵魂却已经丢失了。所以范进的灵魂实际上已经消失于四书五经之中了。
科举考试是为了什么?选拔能够有效的管理国家的高素质官员。这个高素质不仅要求道德水平高,还要求治理国家的才能高。明朝以后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基本上使道德水平不高,治理国家的才能也不高。为什么呢?因为明清两朝考的只是四书五经。会背书就行,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自己的思想是不可能考中的。纯粹以四书五经的是非为是非,只能选拔出奴才,选拔出人才的可能性太小。已经被奴化的范进的最高目标就是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当这一目标初步实现的时候,范进僵化的思维也做不出其他的反应,只能发疯了。
范进就是生活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他的生活就是背书考试,考试背书。因为社会的上升渠道就一条,那就是当官。只要能够成为国家官员,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科举考中就意味着一步登天,科举考证就意味着穷人乍富;早晨还是打工仔,晚上就是他人命运的掌控者了,你晕不晕?昨天还一文不名,今天就变成了亿万巨富,你疯不疯?异化的社会给人造成了强烈的刺激,强烈的刺激下不疯的人少。
这样一步登天的人,其能力会很高吗?恐怕不一定。或许真有能力高的人,但大多数能力应该不太高,甚至大多数能力是低下状态。为什么呢?因为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这些人在当官之前有没有经过训练?没有!把书读熟了是不是就有能力了?显然不是!范进在考中之前有能力吗?没有。有能力就不会饿肚子了,有能力就不会需要自己的老丈人接济了。范进在考中之前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吗?没有。那么,范进的能力高低就一目了然了。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科举制?怎样改革科举才能解放人性?怎样改革才能提高人的能力?怎样改革科举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该紧随时代的先进因素进行改革。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正在向资产阶级进化,人民要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但明朝时期的科举是却向着个性自由与解放的相反方向发展,僵化的科举制竟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个性。范进的丈人胡屠户开始时骂范进是该死的畜生,当范进中举后竟然成贤婿老爷。这难道不是当时僵化社会的矛盾反应吗?!
古代的科举应该向现代的公务员考试看齐,不仅要考文科,还要考理科;不仅要考察背诵能力,还得考察动手能力。要选拔有品德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来治理国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仍然有不完美之处。那么我们想一想,在古代不完美的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官员会是怎样的?眼高手低,贪污腐败。范进会不会贪污?一定会的。别人送田产,他收了;别人送店房,他收了;别人送丫鬟和奴仆,他也还是收了。一个未来的国家官员就这么腐化了,速度快不快?范进该不该惊喜发疯?!
范进后来又考中了进士,于是范进就成了四品官员;后来又被任命为山东学道,职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厅长。考中和成为官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用交税、意味着在家里和社会上的地位提高、意味着不用被别人和自己的老丈人瞧不起、意味着可以和县令平起平坐。一句话:范进中举意味着特权加其身。
范进中举发疯的启示!是什么让范进发疯了?是僵化的制度,是等级性的社会,是有僵化制度的等级性社会。 现在的高考只能让我们上大学,过去的科举则是能让人直接当官儿。所以,范进发疯不是范进个人的原因,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逼迫,当时的社会是处于前进性的矛盾中。范进的丑态,实际上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病态行为的集中反应。明朝的高考制度的确不适应社会发展了!矛盾异化的社会,必然有发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