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品

欧楷结字三十六法1排叠灵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2避就肌使字体结构的疏密、险易、远近“字的钩收当是避,和斜势线条交错方法来协调疏密、长短、大小的字形”...

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品,欧阳询三十六法详解?

《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相传是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所作;因文中有“高宗书法”和“东坡先生云”等语,所以后人肯定宅是宋元人所著。本文是以欧阳询书体为准,从书法艺术的要求,来分析论述结体的规格形式,并举类论证,列为三十六条。

欧楷结字三十六法

1排叠

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使其匀称停当,阔狭适度。对笔画多的,如“灵、藁、馨、窦、墨、颦、羸、爨”等字,虽然排叠紧密,但能互不触犯,对横排“糸”旁、“言”旁的宇,点画也须各有位置。在《八诀》中所说的“分间布白”,又说,“调匀点画”,都是这个道理,唐高宗《书法》中讲的“堆垛”,也是此意。

2避就

使字体结构的疏密、险易、远近,彼此变化得当,映带合宜。例如作撇,“肌”字的左为出锋撇,右边撇就要写成回锋撇,避免雷同,“府”宇的长撇已经向下,短撇就应向左,使其有所变化。再如作捺,“颇”字的皮捺要缩短,就叫作避;“昶”字的永捺伸长,则称为就。另如平钩,“鸠”字的钩收当是避,“馗”字的钩展出则是就。还如“逢”字的下边拔出,则上边必作一点,也是避重叠而就简径的缘故。

3顶戴

指的是字体组成,以下承载上者居多,但对上大下小的字,就须顶正而不偏侧,视为上重下轻的字,要稳重而不浮漂。例如“叠、蘖、鸳、鹭、骞、譬、聱、聚”等之类,就是这种情形。《八诀》中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说“不可头轻尾重”,也是这个意思。

4穿插

指的是通过横竖笔画贯穿,和斜势线条交错方法来协调疏密、长短、大小的字形,达到均衡间架结构的目的。例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禺、爽、掇、襄、甬、耳、娄、由、垂、车、曹、密”等之类。《八诀》中所说的“四面停匀,八边具备”就是这个理喻。

5向背

殿

结字有相向与相背之分,各有体态姿势,不可紊错。相向的如“卯,好、知、和”是一类,相背的如“北、兆、肥、根” 是一类。

6偏侧

结字端正者故然很多,但也有偏侧、欹斜者,可以按照各个字势结体不同,相应地分布设置。例如偏向右方者的“心、戈,衣、几、飞、也”是一类,偏向左侧的“夕、乃、朋、勿、少、宏”为一类。基本上端正略有偏侧的有“亥、女、丈、又、互、不”为另一类。从字法来讲,每个字皆有一主笔为势,其余点画辅以成势,因此偏侧的形态可以写正,而端正的姿势也可略偏,所谓平而寓波,曲中求直,就显得更加美妙。《八诀》中说“勿令偏侧”,亦是此意。

7挑挖(diao)

字体形态,有的则须挑拗,使偏侧之势达到整体平衡,某种笔画就要伸展。例如“戈、弋、武、九、气”之类的字,应当用纵戈纵腕法,运笔适宜于劲健,避免弯曲力败。又如“献、励、散、断”之类的字,左边堆垛既然较多,须得右边拗之,再如“省、炙”等字,上面偏侧须得下边拗之,使其均衡相称为佳。

8相让

结字多为左右合体,点画多者易拥挤,少者易松散。书写时,偏旁部首须要彼此相让,互不影响,妥帖安排,方能为善。例如“马”旁、“糸”旁、“鸟”旁相合的字,须要左边求得平直,便于右边作字,否则妨碍不便。再如“辩”字,以中间的“言”字上画短,便于两“辛”字突出,又如“鸥、鹌、驰”字,两旁俱上狭下阔,亦当相互揖让,还如“呜、呼”字,口在左边,适当近上为好,“和、扣”二字,口在右边,又宜近下,才不互碍。此类的字体,均须如此设置。

9补空

指作书时补其空处,务使神气贯通,四面调匀,整体相称。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诸戈字相同。再如“袭、辟、餐、赣”之类,以四面完满方正为好,如《醴泉铭》的“建”字那样。

10覆盖

即指字的上面盖住下面,像似宫室屋顶,全然容纳覆尽。例如“宫、容”之类,点须当正,画须圆明,不宜相黏或者上长下短。

11贴零

即是粘贴零星点画,用于收笔之处,务求摆好位置,与上列笔画相离过远就会松散,靠的过近显得窘促。例如“令、今、冬、寒”等字,就是此类情形。

12黏合

有些字的形象,本来欲要相离开,即将彼此黏合靠拢,以使各就其位。诸如“卧、施,品、晶,壮、非”,就属此种类型。

13捷速

就是快速用笔法,对于有些字的点画,下笔意如放箭,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例如“石、风、凤”等字,左边的长撇纵腕,宜取快速运行,右侧背笔还需“意中如电”才能写得好。

14满不要虚

对于包围结构的字,内部须要充满,不宜多留空白,然而又忌点画分散,免与外围相逼,采取疏密匀称,大小适宜为佳。例如“圆、圃、图、国、回、包、南、隔、目、四、勾”等字,均须用此法布置。

15意连

结体当中,有些字的点画,形态互不相交,笔势彼此相反,书写时须注意起伏照应,力求字势不予隔绝,形虽断而笔意相连。例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等字,即是如此。

16覆冒

类同覆盖的结字法理,为一种注下之势;凡是上部分大者,必然覆冒其下,但须左右停匀,不能偏侧欹斜。例如“雨”头、“穴”头,“家,荣”字头,及“奢、金、食、逢、巷、泰”一类字体的头,就是这样。

17垂曳

即垂下牵引的笔势,右垂而左面略缩,如“都、列、卯、拜”之类,右曳而左侧稍短,如“水、支、欠、皮、更、走、民、也”之类即是。

18借换

是指书写时,将合体字的点画彼此借用,或者左右调换,有的把上下堆叠,拆为横式并排。例如《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祕”字,就将“示”的右点作为“必”的左点,即为借用。又如“往”字右部,将竖直接代“点”,也是借换。再如“秋”字写成了“火禾”, “鹅”字写成了“鸟我”,皆为变化体态。而如此互借,相互调换,人们也称作“东映西带”。

19增减

指书写时,视字体某处点画的多少,自行增减。因为笔画少而增添上的,如“新”字为“立未斤”,“建”字中“聿”右下角多一点,或因笔画多而减省的,如“曹”字两竖变一竖,“美”字四横少一横。有的书家为使书写形势茂美,不论古代字体如何,也就独出心裁的借换变动了。

20应副

指有些左右合体字,在结构上刻意达到对应相称的目的。对点画稀少者,如“之、小、以、川”是一类,对点画茂密的,如“肆、瞿、翡、鼎”是一类。即一画对一画,相应也相副。

21撑拄

凡是单体结构,并以最后一竖支撑的字,书写时务求立得稳、撑得住,方能显得劲健有力。例如“千、下、巾、丁、于、手、可、司、弓、永、予、矛、宁、亨、亭、卉、草”等字,皆属此类。

22朝揖

凡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合体的宇,皆须相互顾盼,彼此联结,力求避免松懈离散。而以两文成字的形体最多,如“邹、陈、晓、耀、琼、楼、婉、转”之类,还有三体合成的字,如“谢、锄、储、澈、斑、弼、掰、辩”之类,颇似相互朝揖。

23救应

每当书写作字,第一笔才落纸,便要想到第二三笔如何呼应,倘若前笔已经失势,后笔就要即刻补救。《八诀》中提出的“意在笔先,文向思后”,即含此意。

24附丽

字的形体,凡适宜于相互紧密的,不可使其彼此离散(如“形、影、起、超、饮、昶、毡、勉”等字。凡有“文、欠、支”偏旁一类的字,则以小附大,以笔画少者附笔画多的为宜。

25回抱

系指书写时回锋勾抱笔法,须要注意宽狭合度,过宽松弛,过狭窘蹙。回抱向左者,如“曷、丐、易、菊”之类,回抱向右者,如“艮、鬼,包、旭、它”之类即是。

26包裹

系全包围或半包围的结字方法。例如“园、圃”打圈一类的,属四围全包裹。“尚、向”是上包下, “幽、凶”为下包上,“匮、匡”称左包右,“旬、匈”乃右包左。

27却好

0

指书写时,掌握包裹结体方法,讲求规矩,避免失势,使之恰到好处。

28应接

字的点画,要作到互相应接,以使笔势富有意趣。两点者如“小、八”自然彼此应接,三点的“忝”字,其左点朝右,中点朝上,右点朝左,四点的“然,热”,两旁二点相应,中间二点相接。

29小成大 大成小

作书须一丝不苟,对于关系全字的所有笔画,即是小处,也不可疏忽。字有大成小者,如”门”下大者是一类。更多的是小成大,例如“孤”字只在最后的一捺,再如“宁”字也是最后一竖钩,“欠”字则为一拔,“戈”字末尾在一点,均能决定全字的好差,而一字有时又关系到整篇的优劣。

30小大成形

就是说小字、大字各有形势,各具本身特点,因此两类字的写法也就各不相同。苏东坡说;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换句话说,若把大字写得结密紧凑,把小字写得宽绰疏朗,就会尽善尽美了。

31小大大小

《书法》中说:“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狭得宜。”譬如“日”字为小型的,难以与“国”字写得一般大,再如“一、二”字是最疏朗的,其笔画就不能与密积的横画相同,必须考虑所处位置的摆布,相互映带,才能称为上品。或者 “叫作上小下大,上大下小,使其大小相称”。

32各自成形

凡写字,欲将二三字合为一字也好,或者分为异体书写亦好(所谓“妙在可拆”)主要看其能否各自成形,即是上覆下载,左右映带为由。至于疏密大小,长短阔狭,也是如此,当视能否彼此匀称,整体合谐为准。

33左小右大

字体结构,应当形体方正,重心平稳。这一节所说,乃是结字当中的毛病,左右大小,须要彼此相当,而人们写字,正是易于左小右大,所以此节与下节讲的均为字的病态。

34左高右低

字体结构的特点是,端正庄重,四面均称。写字不可左高右低,那叫作“单肩”之弊。而左短右长,正如《八诀》中所指“勿令左短右长”的病体。

35褊

学欧阳询书体,易于出现作字狭长,故此结字强调体态整齐,收敛紧密,倡导排叠有序,能成老气。孙过庭的《书谱》讲“密为老气”,也是贵在褊狭。

36相管领

管领的基本含义,是上管下,前领后。为了彼此顾盼,达到不失位置,一字的结体规则,故然上边覆盖下面,下部承载上部,左右向背之间,亦须相互揖让(同样,相管领的意义,还可以引申到全篇的章法布局,《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即是这个道理)。

欧阳询碑帖的特点?

欧阳询,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之一。其五体皆善,楷书碑帖留传最多,一般为中楷,主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行书名帖有《卜商帖》等。

欧书最重要的特点是:字形稍长、奇绝险正、中宫收缩、严谨工整等。

欧阳询是如何学习王羲之的?

这题不知怎么回答,欧阳询学没学过王羲之都未可知,至于怎么学习的王羲之就更无从说起,欧阳询以楷书著称,王羲之以行书著称,其实欧阳询的行书也非常好,我们可以对比下欧阳询与王羲之的行书,看欧阳询是否学习过王羲之。

上图为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图为王羲之《兰亭序》

话说后世行书皆师兰亭之法,也就是说后世的行书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兰亭的影响,不过也不能绝对,就欧阳询的行书和王羲之差别还是挺大的,唯一共同点可能就是行笔起笔收笔多露锋,《兰亭》的字灵动飘逸,欧阳询《千字文》更厚稳庄重,可能是受其楷书的影响。

所以我不认为欧阳询去认真学习过王羲之。

后世如何评价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

在唐书家中,欧阳询最谨遵古法,笔笔严谨、丝丝入扣,毫发不爽,无懈可击。他既具北碑方正峻利、强悍旷迈之势,又有南帖文质彬彬、风姿秀雅之韵,形成其骨硬肉丰,俭劲平和、健而不野的独特风格。翁方纲曾在《复初斋文集》中说:『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斯所以范围诸家,程式百代也。』这是他在看了欧阳询一系列碑帖后得出的结论。

这通《行书千字文》是欧阳询根据周兴嗣本所书,千字文传本共有三种,一为王羲之临钟繇所书的古千字文,一为萧子范所撰千字文,一为周兴嗣撰千字文,前二种已不传。而欧阳询所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但存世的仅此一本,可见弥是珍贵。此《行书千字文》风格儒雅俊秀,风神清朗;结字颀长娟秀,精神独具;用笔来往有法,书写自如;点画无懈可击,笔笔精绝。其风格面貌与《张翰帖》极为接近,当是欧阳询中年时精力弥满时的精品之作。应该说,这通风骨清峻的《千字文》已臻达人们向往的『古淡』的境界,它更少了一分欧书早期作品那种剑拔弩张的火气,已臻老境,也臻化境,出神入妙,难以言表。杨仁恺认为它达到了『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合,精神洒落的要求。用墨极浓,却没有绝浓必滞锋毫』的毛病。此可谓的论。

欣赏此幅作品,我们可以充分感觉到欧阳询在书写时,点画勾邏,谨严有致,他将个别的点画和结构加以夸张,为一捺(反捺)的舒朗洒脱,宝盖头的取下抑平横之势,以及弯钩的二王笔法等等,都让人感觉到畅达处尽舒其势,含蓄处尽敛其趣,一张一弛,一收一放,方才体现出欧阳询在处理手法上的高超的美学理念。欧阳询早年取法以北碑为主,故其作品大抵雄强刚健,到了中晚年,其竭尽所能地汲纳魏晋风韵,将之糅合,方能出现像《行书千字文》这样亦雄亦秀、亦刚亦柔的作品O

据说欧阳询作书时恭谨严肃,一笔不苟,故而能在用笔时做到随势抽锋,无施不可,让人感觉到其作品高华浑穆、气象万千,有大家风范,令人叹为观止。

为何欧阳询行书不被别人临摹?

这里首先要驳斥一个观点:就是欧体行书不适合学习。这种说法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容易误导人。我就想问,欧的行书不适合学习,那好多人学行书一上来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难道王的行书很简单吗,一上来就学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正确说法应该是:欧阳询的行书不适合初学,因为难度比较大。这里选取了当代帖学大家陈忠康先生,临摹《张翰帖》、《梦奠帖》的视频,画面比文字更有说服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视频发布在动态里。此外,在欧阳询楷书墨迹没有遗留在世的情况下,欧体行书墨迹存在就显得十分珍贵,尽管欧体行书存在动作多、速度快、兼融杂、难度大,不适合初学等许多难点。但是当你在学习欧楷到一定程度时,且遭遇瓶颈时,学习欧体行书就有可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就是你要钻研到位,看到,看懂里面的复杂动作,并将这些动作适当的应用到欧体楷书书写之中,加强书写意味。像《卜商帖》、《张翰帖》就比较适合初学。

欧阳询有哪些草书作品?

欧阳询不仅楷书厉害,其草书代表作《千字文》更是让人惊艳,初唐四大家之一名不虚传。

欧阳询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造诣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内画家 一丁(聂磊)楷书作品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他的草书《千字文》很让人惊艳。

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以下是他的草书作品代表《千字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