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浪漫主义代表作品,李白和苏轼谁是诗词界第一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李白是诗界第一,苏轼是词界第一。
我将从以下角度阐述我的原因
李白诗的特点和影响苏轼词的特点和影响一、李白诗歌的特点李白
一说起李白,大家都能想到浪漫主义诗人的特色,的确在李白的诗歌当中,几乎名篇大量的充斥着豪放不羁的侠客情怀。
这样的诗歌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虽然作者在诗的前半节,生发了宴会上的感慨,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气息,可是李白终究是李白,哀愁永远遮挡不住豪放的阳光,于是在最后可以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
从李白的诗歌角度来讲,它不仅仅是写自己豪迈乐观的情怀,在某些诗当中,还有一种孤独愁苦的感伤语于其中。
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虽然他在前面梦游天姆山的描写当中显得异常的豪迈,可以做到向神仙请教,亲眼目睹神仙的真容,可是到最后她还是放不下,尘世间的种种,与他自己的理想相碰撞,才能够发出,去低眉顺手的侍奉权贵这是我让我非常不开心的事情。
李白的诗歌特色,主体是浪漫风格,但也有些许的孤独愁苦。总的来说,李白这诗歌内容已经将尘世间的所有情感包含进去,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内涵更为丰富。
那么为什么李白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余光中也盛赞他呢,那就要看看它的历史影响了
酒入愁肠,七分化成月光,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王者荣耀 李白
二、李白诗歌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影响主要分为他对唐代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层面。
对唐代的影响从文化氛围上讲,李白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吸引了一大批的迷妹和迷弟,并影响他们进行诗歌创作,共同为唐代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而杜甫等人也成为了名扬千古的著名文人
从政治角度上讲,李白使历史脱靴贵,妃捧砚,从这一个层次上来看,首先我们能看到李白的不羁和豪放,傲视权贵的潇洒气度,但是我们还能够看到,当时的政治非常开明,统治者对待文人采取的并不是强制压迫的措施。因此我们通过读李白也可以看到唐代之所以作为一个强盛的朝代,他的原因就是要保护文人的发言权,这也能够为后世提供一系列借鉴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李白的诗歌不仅描写上层官僚,也描写下层的普通大众,他的诗歌包罗万象,这就是不同的人在读到李白诗歌之时,会有着对不同阶级的看法和感受,诸如上层阶级在看到李白描写下层大众的生活之时,会心生怜悯,更加宽容的对待农民等劳动者。一定意义上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后世的影响李白的诗作浪漫主义色彩,影响了后世的大部分诗歌创作者,距离唐朝较近的,诸如:苏轼辛弃疾等浪漫主义词人,距离唐朝远的,就比如近代的毛泽东主席。
李白的诗风,可以以及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当中的坎坷与不顺,这也是对我们当代人树立世界观的一种积极引导。
三、苏轼词的特色苏轼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贬谪的过程当中,所以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也面向了不同的群众,生发的感情也有不同。
我们通过两首词来了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这一首词所以他被贬黄州的一个晚上,里面幽静的寒夜气氛,更加渲染了他遗憾惆怅的内心,里面有一个物象孤鸿,来表达自己孤单失落怅惘的内心状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在这一首词中苏轼与上一首词思想情感迥然不同,这一首词异常的豪迈,记述了一次出城打猎的过程,激动的苏轼不管自己是不是两鬓已经花白,只将精美的宝雕弓,面向西北,射掉天狼星。
总结通过苏轼的这两首词,我们可以看出来苏轼的词当中也是饱含着愁苦和豪迈两种不同的情感,他由于当然他更深入的描写广阔的社会现实,描写不同社会阶级的生活,他的词的意蕴内涵也是非常深厚的。
四、苏轼词的影响苏轼的词主要影响在于后代。
他对南宋王朝的辛弃疾等爱国豪迈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意义。
他也丰富着宋朝的文化视野和氛围。
他的词,在近代以来,被看作是词的顶峰之作,再讲宋词只是不能不讲苏轼,她的乐观和豁达精神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后人的视角。
苏轼
苏轼和李白的诗词各有特点,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从描写的情感上来看:二者都抒发过困顿失意和豪迈乐观之感。从描写对象上来看:二者所描写的包含了社会的各阶层,题材广阔。从感情基调上来看:也大多属于浪漫主义,豪放一派。因此,苏轼和李白,作为两个时代的人,区别只在于文学体式的不同展现,苏着重写词,李重在写诗。
可以说他们两个是并驾齐驱的人。
陆毅版苏东坡
我的回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全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在中国词坛历史上?
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在中国词坛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堪称第一且当之无愧。
《沁园春·雪》气吞山河,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据资料,《沁园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创作,但是直到10年后才公开发表。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沁园春·雪》能称为中国词坛的封神之作吗?或者说能排在第一吗?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必须是排第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排第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排在第三。如果大家仔细对比这三首诗,毛主席的这首词境界更高。这首词写作的大背景是毛主席1936年东征,当时恰逢遇到一场大雪,面对皑皑白雪,毛主席诗兴大发。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率领中共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开始谈判。9月6日,毛主席拜访柳亚子,两人早在1926年就结识,这是阔别近20年的见面。两人相谈甚欢,当时柳亚子正在着手编写一部民国时期的诗选,他想将毛主席《七律·长征》这首也选录进去,毛主席答应抄写一份送来。
几天后,柳亚子收到了毛主席托人送来的手稿,一看不是《七律·长征》,而是《沁园春·雪》。毛主席还付了一句话,“初到陕北看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词格略近,录呈审正。”柳亚子看后极为震惊,他认为这篇词写得如此之好,应该被更多人欣赏。
柳亚子自己也写了一篇和词(依原词牌填词),他送到《新华日报》重庆分馆,希望能和《沁园春·雪》一起发表。当时毛主席已经回到延安,《新华日报》负责人认为这件事还是需要先征得毛主席的同意,但是可以将柳亚子的和词以及题跋先刊发。
柳亚子对《沁园春·雪》啧啧称赞,他跋语中给予极高的评价,“余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阕。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效颦技痒,辄复成此。”
当年10月24日,柳亚子和画家尹瘦石举办了“柳诗尹画联展”,展览上的柳亚子最新诗稿册中就收录了《沁园春·雪》。当时很多人都来参加这场展览,重庆《新民报》副刊编辑吴祖光看到《沁园春·雪》直接五体投地,他将这首词刊登在11月14日的报刊上。
《沁园春·雪》一经刊发,直接在重庆引起巨大轰动,连蒋介石都看了,他大为震惊。蒋介石亲自要求国民党宣传部给出应对方案,找填词高手来写出一篇与之匹敌,尽管前后出现了以《沁园春》词牌发表的作品数十篇,奈何最终无人能达到《沁园春·雪》的境界,
最后总结一下,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词气吞山河,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超越了很多人。反观辛弃疾、苏轼、岳飞等人,多以悲愤、怀古为主,而毛主席以广大民众为根本,以此来唤起民众保家卫国,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苏辛为代表的宋词称什么派?
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被称作豪放派。苏辛是北宋文学家和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高佑釲《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顾咸三语曰:“宋各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各极其妙。”
自晚唐“花间派”以来,词以婉约为正宗,诗庄词媚,几成定格。到了苏轼,才以豪健纵放之笔,创豪放一派,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使词体获得了解放。胡寅为向子諲《酒边词》作序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历史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习惯于将两宋词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派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而在南宋豪放派的爱国主义词人中,诸如岳飞、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以及后来的刘克庄、刘辰翁等,其中辛弃疾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成为词坛领袖人物。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辛词热情洋溢,慷慨壮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创造出瑰丽雄奇的艺术境界。辛词多不受音律束缚,发口中语,写胸中事,不少作品有散文化之嫌。
苏、辛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多种风格并存。所作婉约词,并不亚于婉约派词人的作品。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辛起了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辛”与豪放派词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称为宋词两大词派。苏东坡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并称“苏辛”。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
苏辛词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样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锵作响。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苏轼行香子五首赏析?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斟时浮想翩翩,抒写了狂放的浪漫主义激情。
苏轼正为政治纷争所困扰,心情苦闷,因而他这时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苏轼以博学雄辩著称,在诗词里经常发表议论。此词在描述了抒情环境之后便进入玄学思辩了。
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但在这首词里却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作者为说明人生的虚无,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暂寄梦中身”即表述庄子之意。
苏轼才华横溢,在这首词上片结句里令人惊佩地集中使用三个表示人生虚无的词语,构成博喻,而且都有出处。将古人关于人生虚无之语密集一处,说明作者对这一问题是经过长期认真思索过的。上片的议论虽然不可能具体展开,却概括集中,已达到很深的程度。
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苏轼在元佑时虽受朝廷恩遇,而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加以群小攻击,故有是感。他在心情苦闷之时,寻求著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
他解脱的办法是追求现实享乐,待有机会则乞身退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陶陶”,欢乐的样子。《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其乐只且!”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膜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看来苏轼还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很难逆料,而田园生活却令人十分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这多清高而富有诗意!
苏轼是一位思想复杂和个性鲜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现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也经常流露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如果仅从某一作品来评价这位作家,都可能会是片面的。这首《行香子》的确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在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
苏轼从青年时代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隐的愿望。其实他并不厌弃人生,他的退隐是有条件的,须得像古代范蠡、张良、谢安等杰出人物那样,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因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就要根据政治条件而定了。事实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并未功成名遂,也就没有实现退隐的愿望,临到晚年竟被远谪海南。全词在抒情中插入议论,它是作者从生活中悟出人生认识,很有哲理意义,我们读后不致感到其说得枯燥。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
武哥说文,从历史的宏大视角,讲述不一样的苏轼和辛弃疾。
这是两个站在大宋词坛上的顶尖高手,苏轼在北宋,辛弃疾在南宋。
(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在前,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另辟门户,创立豪放词派,与“词之正宗”婉约派分庭抗礼;辛弃疾在后,歌“醉里挑灯看剑”续掌豪放词宗,集其大成,将豪放词派推向另外一个高峰。
比较这样的两个掌门级人物,我尽量不走寻常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读:
1、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迥异:苏轼是和平时代的士大夫,在不断叩问人生真谛;辛弃疾是战乱时代的圣斗士,在苦苦表白爱国情怀。苏轼是很幸运的,出生在偏远的西蜀眉州,气候温和,现在都是旅游胜地。出生前后,隔眉州远远的幽州,北宋和辽国的战争也打到了尾声。苏轼从小就没有看到过金戈铁马,更不要说尸横遍野的沙场了。
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没有亡国灭种的仇恨,也少有战火硝烟的场面,更多的是流连在山水之间,在宁静的山水间体悟生命。“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此时的山水,是融有苏轼人生处境和精神印记的山水,雄奇奔放中,有高远泰然的生命体验。
辛弃疾就悲催得多,出生时,山东济南一带已经被金国占了13年,女真人不断的在原属北宋的地盘上烧杀抢虐,汉族人受尽了侮辱和虐待,辛弃疾幼稚的心灵在时时刻刻体会亡国之痛。所以,辛弃疾的作品中多次流露出向往战场,渴求冲锋献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心想当收复故土、完成统一的英雄,有浓郁得化不开的爱国激情。
2、经历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不同:苏轼是豪放文人,是政治失意的悲伤;辛弃疾是粗犷将军,是壮志未酬的悲壮。苏轼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神宗和哲宗时期,他生活在北宋最平稳的时期,“靖康之耻”的主人翁徽宗皇帝当政的第二年,苏轼就去世了,想来也是不想和这样的皇帝牵连太多。而且,前面这些皇帝对苏轼都还不错,对于一个动不动就写词讥讽时政的文人和官员,他们都牢守太祖皇帝祖训,没有痛下杀手,从“乌台诗案”开始,虽然苏轼厄运不断,也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流放。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就处处是政治失意,处处是离愁别恨,是内心的苦闷彷徨,是情怀的自我释放,又有政治抱负成空的悲伤。
苏轼的这种感情在到黄州的第二年,终于压抑不住了,他就邀约几个好友来到黄州西山麓,赤壁矶下,苏轼爆发得激烈而伤痛,“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说起都是泪,满满的悲伤。
(赤壁怀古图和词)
辛弃疾的生活经历是苏轼想象不到的精彩,辛弃疾21岁就组织人马上前线冲锋杀敌,还曾千里单骑追叛徒,还曾孤军深入敌营,夺叛军首领首级,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武功盖世,震惊金国。
回南宋后,辛弃疾受到猜忌,没有机会再回到前方战场,能够夜半梦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任地方官员的日子里,他对普通老百姓很好,可是,辛弃疾超强的武力值仍在,地方上的强盗啊、小偷啊就遭殃了,逢抓必杀。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辛弃疾受到弹劾:杀人如草芥。
一次一次被弹劾,一次一次被贬谪,辛弃疾都是二话不说,哥都是开过枪杀过人的,不和小人计较,卷起铺盖就走人。所以,辛弃疾的作品有国破家亡的悲伤、有沙场秋点兵的渴望,却又有长期受压抑的凄凉,有怀才不遇的英雄悲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心里非常清醒而痛苦的知道,他这一生,恐怕都上不了战场,实现不了理想,可即使这样,他还在等候观望。越无所谓的语气越显辛弃疾的急迫,越平淡的语言越悲壮。他一天天等,他害怕,哪天君王要用他时,自己已经不争气的老了。
3、性格的不同,作品的气质各异:苏轼是儒释道兼备的“杂家”,有空灵有豁达,有神仙之态;辛弃疾是只修儒家济世思想的“专家”,有热烈,有万钧之力,有英雄之心。苏轼的苦难,是其性格所致,而曲折的经历也改造了他。苏轼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中被流放次数最多的一个。苏轼的苦,我们都可以体会,任谁一次一次被放逐,都会觉得苦逼,可是,苦难中的苏轼走出来了,还更加强大了,更豁达了。“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尼采说的这句话最适合苏轼,更强大的苏轼境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乐观了。
得意时,就积极入世干事;失意时,就痛快寄情山水;痛苦时,就坐禅悟道。所以,苏轼的豪放作品“以诗为词”,题材更宽广,情感更多样,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也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和空灵。
苏轼的豪放词也有婉约的基因,就像清风明月,仪态万方,而每一面都是最可爱最真实的苏轼。
(西北望射天狼的意象图)
辛弃疾后期的经历一点不复杂了,单调得让人发狂,辛弃疾的思想也比较单一,他只崇尚儒学,固执的坚守着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不变通,不回旋,辛弃疾有山东汉子的直爽和大度,不宵于搞官场潜规则,流放就流放,寄希望君王总有一天会启用,他在带湖居住好多年,还和好友陈同甫商议统一大计。可是,君王压根就没有想过复国,所以,也就没有谁召回这个武功盖世的将军。最喜剧的是,辛弃疾最后一个官职是主管冲佑观,一个道教活动中心。
辛弃疾是不是文人中武功最高的,无法断定,因为听说李白剑术也很高强,但是,辛弃疾一定是武人中词写得最好的。为更好的表达感情,辛弃疾“以文为词”,散文化的直抒壮阔胸臆,他的词中有很热烈、很执着的理想,也有理想化为梦想的绝望,郁郁寡欢,“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时时处处,辛弃疾都是保持一名将军的胸襟和斗志,无时不刻,都在批判现实和唱英雄悲歌。
南宋在这个时候,早就是苟延残喘了,无论辛弃疾怎么鼓与呼,都唤不起宋的血性,辛弃疾注定了生不逢时,走完英雄末路。
(辛弃疾意象图)
结语:“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王国维对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所以,几百年来,不管后人怎么仿效,没有人学到两人词的精髓。
我们都只是远远的仰望这两个宗师的背影,在他们的故事和诗词里凭吊和缅怀,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吸取养分,滋养心灵,渐学渐长。
“武哥说文”为您以史说文,期待点、批、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