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代表作品,请为纪昀做张名片?
1724.6-1805.2
中文名:纪昀
别名:纪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
国籍:清朝
民族:汉
出生地: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属河北沧县)
出生日期:1724年6月
逝世日期:1805年2月
职业:文学家、官员
主要成就:主编《四库全书》
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籍贯:应天府上元县
谥号:文达
关于蒲松龄的故事有哪些?
作为一位奇幻故事的爱好者,小冲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就是蒲松龄了。
中国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之一《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言小说最后的高峰,据说,作为一介穷秀才的蒲松龄写故事的来源就是在自家门口搭了一个小棚子,摆了个公益凉茶摊,路过的行人坐下来休息喝茶时,他们讲的故事就会被蒲松龄记录。
蒲松龄的一生,是坎坷艰难的一生。他参加过无数次科举考试,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他只好把内心的孤愤与不平,融入笔端,注进形象,使每一个鬼魁仙妖的精灵都栩栩如生,充满灵性。
蒲松龄和同时代其他文人,比如自诩为大才子的纪晓岚不同,《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还是之前六朝志怪笔记、宋人笔记的套路,只是如实记载,不加点评,而《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大部分都是根据普通的民间故事做了个人二次创作,而且也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点评”异史氏曰“,两人的区别就好比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区别。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的伟大之处即在于此,这也是他的这部谈鬼说狐的作品可以流传几百年而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原因。
蒲松龄本人的小故事很多,这里我摘录两种吧:
《蒲松龄改联戏财主》清朝时期,山东有个贾财主,不识字却爱假装斯文。
一年除夕,他请蒲松龄写对联,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并念给贾财主听。贾财主听后大为不满,说什么“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穷鬼怎能占这个福分”!并要蒲松龄把“人增寿”改为“娘增寿”。
蒲松龄见他大腹便便,半瓶水乱晃荡,感到十分好芙,便对地说:“对联要成对偶句,上联改了下联也改,否则会让人家笑话的”。
贾财主随口答道:“只要我娘增寿,下联随你怎么改都行”,说罢不辞蹒跚而去。
蒲松龄听了贾财主的话后,挥毫如游龙,“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14个大字跃然在红红的对联纸上。
大年初一天,人们瞧见贾财主门上的对联,不禁都哈哈大笑得合不拢嘴来。 贾财主气得吹胡瞪眼。感到非常馗尬。
《寄驴》蒲松龄所在的家乡临近有一个范家庄, 庄里有一个老财主下得一手好棋,便觉着“老子天下第一”起来。于是,他让人写了幅“北面来的让马, 南面来的让车”的门联,贴在大门口。
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 一下子传到蒲松龄的耳里,他想治一治高傲的老财。
一天,蒲松龄骑着一头小毛驴来到财主家门口,喊道: “老爷在家 吗?我今天要和他较量一下棋艺呀!”
财主走出,引蒲松龄入座,问明是南面而来,就让他一个 “车”。两人还讲好,谁输了就出二十块银元。不料,才下了一会儿,蒲松龄就输了。财主趾高气扬地说: “快拿钱来吧!”
蒲松龄说 “身上没带这么多的钱,用我这头毛驴顶了吧!”财主应允了。
过了几天,蒲松龄又来找财主下棋,他掏出银元说 “这回我输了,银元全归你!你输了把毛驴 还给我。
” 财主听了不由大笑,又要让他一只“车”。蒲松 龄说 “咱不用让了,就这样下吧!”谁知,才走 几步,财主就被逼上了绝路,一下子输给了蒲松龄。
蒲松龄牵过毛驴,哈哈一笑,说 “上次出门带着毛驴不方便,就找你寄存了几天,受累啦! ”
说罢,蒲松龄骑着毛驴走了。财主呆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口碑最好的四合院?
北京十大顶级四合院
1.恭王府
恭王府这个总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前海西街的大规模清代王府,曾先后居住者乾隆时期权臣和珅、嘉庆皇帝弟弟永璘和恭亲王奕欣,目前这个拥有30多处各类建筑群落、共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的住宅经历了清王朝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目前已被国家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礼王府
礼王府这处最早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私宅的住宅,位于北京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而这因后来居住着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所有而得名,这处占地面积达30公顷的王府UI然经过火灾后被毁,但被重修后依然是北京顶级四合院建筑群。
3.醇亲王府
这处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的大规模清代王府,曾在此居住过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成哲亲王永瑆和醇亲王奕譞,是经历着清王朝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目前这个由多个四合院组成的近4万平方米的王府,目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这处位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的住宅,目前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北京的这处故居建筑面积达2280平方米,曾是清代重臣和珅的王府花园,郭沫若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5年。
5.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故居这处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先后作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陕甘总督岳钟琪、纪晓岚的住宅,在纪晓岚去世后曾多次易主,最终于2003年重修改为纪念馆后对外开放。
6.李莲英故居
李莲英故居这处位于北京司礼监胡同内的住宅,清代总管太监李莲英曾在此居住,虽然这位总管太监在北京有很多住宅,但以东兴隆街52号的四合院最为典型,是可以体现出老北京四合院文化精髓,目前属于同仁堂集团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这处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的住宅,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曾于1924年至1926年在此居住,鲁迅曾在此完成了野草、华盖集、朝花夕拾等战斗作品。
8.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这处占地面积达878平方米,位于北京圆恩寺胡同13号的住宅,在内部保留有1974至1981年茅盾先生生前的书籍、日常用品、文具、衣物等,而这处标准的四合院目前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9.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故居这处占地面积达700余平方米,位于北京护国寺街9号的住宅,在修葺呈住宅前原是庆亲王奕王府的马厩,而这个共分为前后三进的北京四合院,梅兰芳曾在1950至1961年在此居住,并亲手种植了院中花木,目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这处位于北京雨儿胡同中部,东临南锣鼓巷的宅子,曾是清代中晚期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宅子被分割出售形成的故居,这个被分为东、西、北三屋的院落,其中的砖石和木雕饰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被列为北京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正史中和珅纪晓岚刘墉哪位才是治国良才?
前言:和珅、纪晓岚、刘墉是现有清宫剧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或和珅与纪晓岚斗智,或是和珅与刘墉斗才,剧中的纪晓岚与刘墉则作为正派的代表,则会被主角光环笼罩而屡屡赢得和珅,而输了的和珅就显得灰头土脸,在内心筹谋下一次的反击,那么正史中的这三人真的如影视作品所描述那样,纪晓岚与刘墉是人品才学皆优的能臣,和珅则是肚满肠肥的巨贪?他们到底谁才是治国之良才?笔者以为恰恰是和珅!
都不是布衣之身的三人谁的成长之路较坎坷?应该是纪晓岚吧?没怎么听说过他家有什么显赫的家世啊!真是这样吗?纪晓岚他父亲是纪容舒,在康熙年间任过刑部,户部属官,为官颇有贤名。当然了,纪晓岚幼时也是出名的小神童,11岁那年岁他父亲进京,他也就有了良好的教育根基。
至于刘墉,那就更优越感了,他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年间的大学士,其生活环境与受教育的优势比较明显。
反观和珅,虽然和珅也是官宦之后,但是他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失去父母的庇护,和珅兄弟两人被自己的家族所不容,不是自己的坚强与奋斗,哪有和珅兄弟后来的大权在握?《清史稿》中记载的很清楚,说和珅是少贫无藉,为文生员。这样一比较,和珅的成长之路显然要坎坷的多。
和珅、纪晓岚、刘墉三人谁在治国安邦方面更胜一筹?纪晓岚的才学最大的证据便是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这职务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除了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统筹调度与持之以恒的能力。作为文人中的翘楚,纪晓岚自然有文人的雅好,那就是喜欢写诗浓墨,最好的去处便是自家的阅微草堂,说白了就是一介文人。
刘墉呢?任过《四库全书》副总裁官,在乾隆十六年到乾隆二十七这段时间,其任职还是比较干练的,不过在乾隆三十一年之后便开始频繁出现差错,后虽然政绩有起色被封左都御史,却碰上了炙手可热的和珅,刘墉选择了低调与隐忍,在乾隆驾崩嘉庆继位之后,刘墉虽然年迈,却精神为之一振,因为要查办和珅!这一年刘墉已经80高龄,一方面可以说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官代表,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人品,会有不同额声音说他人格也并非那么高尚,有落井下石之嫌。
和珅呢?正是因为幼年的苦楚,让他明白要成为人上人得付出怎样的努力,他从乾隆三十四年开始,渐渐在乾隆身边崭露头角,他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的侍卫华丽转变为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只会讨得乾隆皇帝欢心而已?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对内在朝廷事务上处置也是妥妥帖帖,乾隆对他多加擢升便是很好的说明,对外他能很好处理外交事务,从和珅东窗事发所被查没的家产来看,其中的财产构成源于与外国人的生意,不排除是为了巴结和珅而孝敬的财务,但是这恰恰说明和珅当时是位高权重,坏就坏在他太贪!
结语:和珅、纪晓岚、刘墉三人在乾隆年间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珅是属于帅才型的人物,而刘墉应该算得上是实干型的人物,至于纪晓岚应该算是学者型的人物,这么一对比的话,谁才是治国良才则不言而喻了。
相关史料:
《清史稿刘墉传》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
纪晓岚芊芊姑娘谁演的?
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芊芊十由杨千嬅出演《》身中剧毒的芊芊想见纪晓岚,乾隆了解到芊芊可怜的身世之后决定认芊芊为女儿,和珅、纪晓岚开始和乾隆争起来,三人都欲做芊芊的父亲,这时太后传来懿旨,原来芊芊是秦岚和原来宫中的茶艺师山风之女,秦岚也是因为与山风有染才被赶出宫。
皇上把芊芊接入皇宫,并认芊芊为女儿,芊芊也认太后为奶奶,三人在纯真的芊芊面前惭愧不已,最后三人不释前嫌,不再斗下去······。
纪晓岚的人生经历是什么样的?
纪晓岚不是清廉无畏的勇士,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奴才,他只是个渴望过清静文人生活却又不能逃离混浊官场的士大夫。
他圆滑谨慎,空有满腹经纶,却不愿立传著书。他如癫似狂,以在常人看来非同寻常的行径来抗议皇权的压迫。
(纪晓岚剧照)
纪昀,字晓岚,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生于雍正二年(1724)。其父纪容舒历任户部、刑部属官,曾外放云南姚安知府,颇有政绩,长于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等书。纪家历代注重读书,流传下来一条“贫莫断书香”的遗训。
纪晓岚4岁开始读书,11岁随父入京,他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神童”之誉。他20岁中秀才,23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30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从此开始了官宦生涯。
01纪晓岚的相貌在民间故事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纪晓岚被塑造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幽默风趣的形象,屡屡以文采和诙谐嘲弄和,并且每次都能避开和珅的报复。
纪晓岚才华横溢不假,但他的相貌却与风流倜傥的形象大相径庭。
据历史记载,纪晓岚貌丑、近视、肥胖且口吃。
乾隆五十年(1785),大学士阿桂的姻亲海升将其妻吴雅氏殴打致死,却谎报吴雅氏自缢身亡。
乾隆帝派时任左都御史的纪晓岚前去验查,证明是自缢。吴雅氏之弟不服,继续上告。乾隆帝又派阿桂、和珅复查,发现脖子上没有缢痕。
结果阿桂被罚俸5年,对于纪晓岚,乾隆说“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事,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以他不熟悉事务又是近视为名为其开脱。既然是皇帝亲口所言,那么纪晓岚视力有问题应是确定无疑。
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遗址阅微草堂门口的这颗紫藤萝为纪晓岚当年所栽,至今仍 笔记小说还记载,纪晓岚平时只吃猪肉,很少吃五谷杂粮,每顿动辄吃掉10盘猪肉,肉吃得多,平常又多坐着看书,很少运动,因此他是个胖子也不足为奇了。
纪晓岚不仅是个近视眼、胖子,还患有口吃的毛病。 如此说来,纪晓岚是个形象十分不堪的人,然而还不能就此下结论。
封建社会里,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身、言、书、判”,要想参加科举考试,最起码也要符合这四项标准。
纪晓岚既然是进士出身,必然也会达到基本标准。而且他是以机智诙谐出名的,如果纪晓岚口吃得厉害,想来说话也不会令人发笑了。
那为什么说纪晓岚貌丑口吃呢?这很有可能是相对而言的,乾隆帝喜欢英俊的臣子,他身边的重臣和、董诰、福长安等都是有名的美男子,与他们一比,原本样貌还算过得去的纪晓岚便属于“貌丑”一类的了。
至于口吃,纪晓岚可能是有,不过并不严重,要不然也不能入朝为官了。
02纪晓岚和乾隆帝纪晓岚与乾隆帝的关系绝不像民间故事里描述的那般君臣相得,乾隆帝是个很注重相貌的人,纪晓岚不出色的外表注定了他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对于纪晓岚的才华,乾隆帝是比较欣赏的,但对他来说,纪晓岚只能当个词臣,别说重臣,就是个能臣也称不上。
首先,纪晓岚是个汉人,而且长相一般,还带着腐儒的酸味。清代笔记小说中提及纪晓岚,提得最多的是他的诙谐,他的诙谐甚至到了尖酸刻薄的程度。牛应之的《雨窗消意录》说:“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辱弄。”
侮辱嘲弄可不是仅仅开开玩笑而已。而且从流传至今的几则小故事中,也可看出纪晓岚刻薄的性格。
纪晓岚的幽默众所周知,有一日退朝,一个太监拉住纪晓岚,想听他讲笑话。纪晓岚说道:“从前有个太监……”说了一半就不说了。
太监等了老半天,也没等到他继续往下讲,便催道:“下面呢?”纪晓岚扫了太监下半身一眼,答道:“下面没有了。”
拿太监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未免有些过分了。
不仅是太监,连大臣他也敢打趣。
在乾隆帝面前,纪晓岚自然是不敢开这种玩笑,但有些人会在皇帝面前嚼舌,无论是笑话也好,有心中伤也好,乾隆帝听后总是不以为然,认为他没有器量。
其次,纪晓岚虽富有文采,办事却不干练,从他处理海升殴打其妻吴雅氏致死一案便可看出。因此在为官五十余载中,乾隆帝多委任他主持科举和编修图书,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
他主持编修的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等。
这也算乾隆帝量才而用的一个体现吧! 乾隆帝可以容忍纪晓岚卖弄文采,甚至以欣赏的态度观之,但在他的心目中,纪晓岚只是个陪侍他吟诗作对的词臣。乾隆五十五年(1790),内阁学士尹壮图弹劾各省大臣亏空公款。
乾隆帝派尹壮图和户部侍郎庆成到地方核查。在和珅的包庇指使下,尹壮图一无所获,反而因污蔑罪失官,还险些丢了性命。
纪晓岚为尹壮图求情,却被乾隆帝毫不留情地训斥:“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原来乾隆帝不过是将纪晓岚视为解闷的戏子之流,这对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文士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侮辱。
由此可见,乾隆帝和纪晓岚之间虽然有时会出现互相唱和、其乐融融的情形,但本质上,仍然是主子和奴仆的关系。
03官场上的落魄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两淮盐政卢见曾因营私贪污被革职查办。
纪晓岚和卢见曾是儿女亲家,纪晓岚的长女嫁给了卢见曾的孙子。
纪晓岚事先得了消息,于是给卢见曾通风报信,事发后被革去官职,并发配新疆充军。
纪晓岚在新疆待了两年多,如果不是乾隆帝找人编撰《四库全书》,他很可能会在边疆度过下半生。
乾隆三十五年(1770),纪晓岚回到了北京。 此次回到北京,纪晓岚的锐气被磨去不少,对官场黑暗不再抗争,而是采取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
不久后和崛起,成为乾隆帝面前炙手可热的红人。对于气焰嚣张的和,与刘墉一样,纪晓岚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既不附和,也不作对,不是影视作品中那样与和珅事事作对。纪晓岚的好友、御史曹锡宝想弹劾和,他只是以诗相劝。
曹锡宝弹劾失败,乾隆帝大怒,要将曹锡宝治罪。
纪晓岚不再像上次救卢见曾一样为好友尽心尽力,而是在乾隆帝面前竭力表白,脱清与此事的干系,却反而让乾隆帝觉得他正是幕后指使者。
04有志不得展纪晓岚一生著作甚多,既有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也有耗尽他半生精力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有笔记体小说《阅微草堂笔记》等。
然而当时人却认为他平生不著书。确实,以他的才华来说,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太少了。 其实他之所以没有潜心立著,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
乾隆帝对文人采取的是高压文化政策,文字狱频频兴起,许多文人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丢掉了脑袋,这给纪晓岚带来了严重的思想冲击。
为官多年,他深知君心难测。在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亲眼见到许多著作因政治问题被禁毁或篡改,也耳闻目睹了许多文字狱的惨状。
为了保全自身和家族,纪晓岚不得不谨慎为人,甚至放弃了立著的念头。
在这一过程中,纪晓岚被高压皇权从心理上“阉割”了,此后他只能做一个供主子取乐的词臣,他的才情只剩下给皇帝写几首赞词或俏皮地挖苦取笑同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