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两汉传记散文的代表作品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左传》文学性的剪裁和事件的故事化①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

两汉传记散文的代表作品,两汉史传文学的成就?

两汉文学在汉赋,散文,诗歌取得了较高成就。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是汉代最辉煌的成就。东汉班固的《汉书》与之齐名。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种新诗体。著名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叙事长篇,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汉赋乃两汉一代之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

左传主张?

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还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以历史的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弱和大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念,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思潮的反映。人本精神是对神权意识的颠覆,《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对民意的重视,表达民为邦本,民重君轻的观点。

《左传》文学性的剪裁和事件的故事化

①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意趣盎然,而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帐式的记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曲的色彩。

②《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单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③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

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 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僖公三十二年)秦师经过周都洛阳北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 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 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成公十六年)

《左传》人物性格的特点

《左传》虽然未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其中如曹刿、先轸、弦高、子产、晏婴等等都是很生动的形象。更可注意的是,《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①《左传》主要运用对话、行动来表现人物,而绝少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特征。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②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立体化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如“齐鲁长勺之战”中写曹刿,通篇作者未加一句评判议论,而曹刿的思想、性格、风度却宛然如见。

③《左传》写人不象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由于它是编年体,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事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散文?

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为何说两汉其实并不属于一个朝代?

西汉和东汉应该属于一个朝代。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这些改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所以,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新朝灭亡后,西汉宗室刘秀在绿林赤眉起义中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洛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刘秀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刘秀称帝后,尊汉宣帝、汉元帝为祖父、父亲,另外为亲生父亲南顿君刘钦立皇考庙。

有人认为,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与汉宣帝、汉元帝已经出了五服,也就是说已经不属于西汉皇室的一家子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人有编纂家谱的良好习惯。如果按照“出了五服就不算一家子”的观点,家谱如果由直系后代编纂,那么只能收入直系亲属系列的族人,其它旁系血亲的且出了五服的族人就无法收录了。如果这样,那编纂家谱就毫无意义了。如果编纂家谱时,将出了五服的,但都有一个共同始祖的族人全部收录进去,那就说明,他们还都是一家人。其实,民间说在“五服”之内还是在“五服”之外,只是为了同族人能不能建立婚姻关系而确定的一个“标准”一一五服之内的不可结婚、五服之外的允许结婚。

刘秀对西汉皇室来说,即使出了五服、八服,也是刘家人,即与西汉皇帝有血缘关系。所以,刘秀以恢复刘家江山为己任,经过艰苦奋斗,取得胜利,当上皇帝,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建国。刘秀建立的新的汉朝,史称后汉又称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所以史称“光武中兴”。

△汉世祖光武皇帝

说至此,又有人以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汉的都城在洛阳为由,说两汉不是一个朝代,那北宋、南宋的都城也不在一个地方,明朝的都城也是初在南京后在北京,宋朝和明朝都能称为一个朝代,为什么两汉就不能称为一个朝代?!

还有人说,两汉之间插了一个王莽新朝,在时间上存在断层,所以,西汉和东汉不能算一个王朝。王莽新朝存在于公元9年至23年,只有14年时间,在两汉409年(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中,只是昙花一现,瞬间之事,怎么就能影响了两汉同属一个朝代?!况且,唐朝中间也插了个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690年—705年),并没有人说武周之前的唐朝和之后的唐朝不是一个朝代呀?!

综上所述,两汉不是一个朝代的所有理由都不能成立,两汉就是一个朝代,只是因为其都城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或者两汉建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才被后代史家称为西汉和东汉或前汉和后汉。正如周朝一一因为都城前期在西后期在东才被后世史家称为西周和东周一一的道理一样。

两汉科技文化的影响?

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

前言: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单香布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

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得来的。简用竹木制来成,分量很重;品虽然轻点但价格品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官僚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西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史记》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要籍。在家庭的熏陶下,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

录了帝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司马迁在《史记》,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东汉本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货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法术。他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传播很快。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口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太平道传播得很快。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于生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影响。

历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现在什么地方的人?

据司马迁记载:中原的四周遍布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部落,匈奴属于西戎的一部。远在尧时,西戎被称为獯粥。即匈奴的祖辈。他们根据地在今陕西,其余分居在今山西、京津冀、河南等地。到黄帝时候,獯粥打了败仗,他们和三苗的共同头领蚩尤被擒杀。

到了夏朝最后一任国王夏桀时,夏桀的儿子淳维逃到茫茫荒漠中,融合在獯粥等部落里。多年后,淳维和他子孙建立的猃狁部落逐渐强大,成为北方所有部落的统称。即匈奴的父祖辈。吕思勉《中国史》:“猃狁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每到秋季马肥时,他们集合起来抢劫汉人,“来时纵铁蹄,去时掠士女”。

当时,生活在陕西的汉人是隶属于商朝的诸侯、周部落。周和猃狁大战数百年,互有胜败。但猃狁一度取得大胜。公元前782年,周幽王数次烽火戏诸侯。当猃狁真的来了,他就死了。猃狁占领陕西大部,并在今泾阳县建立首都。

中原人用诗歌表达出猃狁的形象是狰狞可怖的。诗经《采薇》中的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周朝被迫迁都到洛阳,开始了东周时代。故土陕西,东周赏赐给了秦部落。

后秦庄公北征猃狁,庄公战死。襄公继位,迁到陇县。经过子孙相传,秦穆公继位,春秋五霸之一。他手下人才济济,包括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雄起的秦接连消灭了8个猃狁人国家。

与此同时,华北的猃狁部落也先后被中原诸侯国兼并。比如,白狄、皋落、廧咎如、甲氏、留吁、潞氏、铎辰等,被晋国吞并。从晋国衍生出的赵国继续征战四方,消灭了猃狁人国家如肥、鼓、中山等……被征服的这些猃狁人由游牧走向定居,与中原人长期杂居、通婚和贸易等,慢慢地与中原人融为一体了。

也有一些猃狁人逃入山区,仍旧继续着从前的生活。他们继续骑着战马对中原人烧杀抢掠。他们喜欢割下中原人的头,挖空、用牛皮包裹后当做酒杯;有钱人还会在这种酒杯的内壁镀上黄金。一时间,北方大地白骨盈野。中原人开始修建长城防备猃狁偷袭。

赵国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穿胡服练骑射。名将李牧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继而包围住敌人,一举消灭10多万敌人。猃狁怕了,此后20年里不敢再进入中原。但是游牧民无法自给自足,比如铁器、茶叶等。当他们再次强大起来,开始了又一轮烧杀抢掠。

这次,他们的对手是秦始皇。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犹不满足,下令蒙恬带兵北伐河套的猃狁。黄河北岸,一场生死战就此开始了。猃狁喜欢财物,但在秦军眼里,他们的人头就是自己手中的军功章,就是爵位和升官发财。于是,猎人变成了猎物。

猃狁人躲无可躲,他们的鲜血很快染红了黄河,猃狁的故乡也成为秦的44个新县。秦还在新占领的地区增修长城,即万里长城。猃狁的一个部落(匈奴)逃亡到蒙古高原,由大首领头曼组建起北方第一个汗国,并沿用了自己的部落名——匈奴。

头曼的小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她想让自己儿子继承王位。可头曼还有原配的儿子冒顿。于是小老婆给头曼出了一个主意:让冒顿去月氏国做人质,然后派兵攻打月氏国。这是头曼的小老婆想借月氏之手杀死冒顿。这是一招并不高明的借刀杀人计。果然,月氏国要杀冒顿。但,冒顿眼疾手快,偷了一匹马日夜不停地穿越数千公里的戈壁滩回来了。

冒顿制造出一种响箭,他规定:他射往哪里,部下也要射往哪里;违反者一律斩首。他射向自己的战马和老婆,有部下不敢射的,都被他砍了头。他的部下从此对他服服帖帖。他把响箭射向头曼,部下们也随之射去。当天头曼、头曼的小老婆和他们的儿子、以及全部不服从冒顿的官员,全被冒顿所杀。

冒顿成为新单于,他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伐之战:往东打败和吞并东胡,占领东北;往西打败月氏等20余国,占有西域;往北扩展到贝加尔湖;往南收复了老家河套地区。此时的匈奴拥有“控弦之士”30多万,这也是匈奴的全盛时期。

冒顿还设立了官员制度,在他之下从高到低依次为: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匈奴的官职里没有文官,都是军衔。

匈奴把领土分成四大区域,封自己子弟为王驻守;由他们再分封。最底层的是普通牧民,他们通过家族长获得牧场。为繁衍更多后代,匈奴还保留着儿子娶后妈;弟弟娶嫂子的习俗。

秦末战争结束后,在一片废墟上矗立起汉的旗帜。在中原内战中失败的韩王信逃向匈奴,劝说冒顿南下,于是匈奴卷土重来。白登山战役中汉军战败,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此后的70年里,汉朝用金钱和12个公主买来一纸和平。

但在和平的外衣下,每到秋冬季节匈奴仍会南侵,如冒顿就5次从中原抢走10多万人牲;如汉文帝在位时,匈奴竟然侵入到汉朝帝都城下;如云中、辽东两地区,每年被掳掠的汉人都超过2万人……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制定出一项新国策:南融合,西交流,北防范。此时汉朝国库充裕,汉军还配置了三件新武器:大规模骑兵、连射弩、带血槽的环首刀。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汉朝对匈奴的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在民族英雄卫青、霍去病等的率领下,汉军经过三次大规模战役,斩杀15万余匈奴勇士,夺回河套,控制河西走廊,占领祁连山、并囊括了西域、中亚等地。

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消灭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

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 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

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东汉灭亡后,中原进入三国时代,南匈奴再次叛乱,对中原烧杀掳掠。曹操无法忍耐匈奴的肆虐,公元192年,曹操在内黄之战中打败了匈奴。匈奴单于下跪投降。曹操扣押住单于,把匈奴拆分为5部,每部派人管理。另外把匈奴中下层分散安置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北等地,还把他们编入汉族的郡县制实施统一管理。从此匈奴再没有单于了,匈奴汗国不复存在了。北方完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大统一。

而在公元91年战败的北单于向西逃窜,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再次西逃。

大约在公元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 大约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 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

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惨败,一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迎击匈奴,西哥特人又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而匈奴由于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暂时稳定了下来 。

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 。同时小部分的匈奴骑兵仍然在骚扰临国:一股匈奴骑兵渡过了多瑙河,与哥特人一起骚扰罗马帝国;另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爱德沙城;还有一股匈奴人于396年,侵入了萨珊波斯帝国。整体而言 ,匈奴人这段时期,基本是以在南俄罗斯草原休整为主,为下一步的大规模入侵积蓄力量。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而此时的匈奴正处于乌尔丁大单于的统治。乌尔丁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公元400年,匈奴又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然而乌尔丁大单于的宏图大志还未实现就一命呜呼了,公元408年,乌尔丁率军骚扰东罗马帝国,在抢得大量财物准备撤退时,遭罗马人的袭击,乌尔丁大单于战死。

在疆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在奥克塔尔大单于时已基本建立起来,单于王庭稳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这个军事帝国成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最严重的威胁。乌尔丁大单于死后,匈奴帝国沉寂了一段时间,而在奥克塔尔大单于率领下,匈奴帝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奥克塔尔死后,他的兄弟卢加继承了王位。卢加大单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两次蹂躏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和马其顿。公元434 年,卢加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公元445年,布列达单于神秘的遇刺身亡,阿提拉成为匈奴帝国唯一的大单于。阿提拉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他的率领下,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对匈奴的恐惧之中。

公元450年,阿提拉大单于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当年,阿提拉集结了大批匈奴战士以及被征服民族的仆从军,号称50万,渡过茵河,向西罗马的高卢(今法国 )发动进攻。高卢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猎物一样,被匈奴人一个接一个地摧毁,最终匈奴军主力又围攻高卢重镇奥尔良。

面对共同的敌人,西罗马人和西哥特人组成联军来救援奥尔良。公元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军与西罗马、西哥特联军,在今天的巴黎市郊展开了大决战。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仅过了一天,双方战死者就达15万人,最终,西哥特国王战死,余部也撤离战场,而匈奴也损失惨重,无力再进攻,只得退回茵河,重新积聚力量。

公元452年,得到休整的匈奴帝国再次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阿提拉率领的匈奴军队翻过了阿尔卑斯山,攻入了意大利。匈奴人攻占了重镇阿奎亚,挥师直捣帝国的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万分惊恐提出议和,此时匈奴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应议和。匈奴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废墟。

公元453 年,阿提拉大单于又娶了一名少女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却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

匈奴帝国的内战,给了被奴役民族以机会,公元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公元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

公元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