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的代表作品,完结的稍微有内涵的小说?
《永夜》、《烟花一笑醉流景》
1.《天涯行歌》作者:无端华年
女主一开头象个少年男侠,性格潇洒,倒看不出象个女主,就跟《永夜》很像。聪慧、淡定从容,是我最喜欢的女主类型,男主原来是一个一心求得帝位的出色男主,可是最终还是为了美人放弃了江山,没有特别大起大落的情节,但是作者文笔确实不错,算是不错的一篇江湖文
2.《金缕衣》作者:蓝色偏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父亲去世、家族没落、弟弟失踪,制造悲剧的黑手究竟是谁?她在寻找答案,却陷入重重难解的纠葛,为谁生恨?为谁心动?为谁心折?为谁心碎?如何解,何去何从……
3.《红莲令》作者:生不逢时
人上人,计中计,赢的人无非就是比其他人要多一个心眼罢了。
权利与欲望,天下第一的诱惑,如那妖艳盛开的罂粟,叫人欲罢不能。
谁能翻手为云,谁又能覆手为雨?天下之大又是谁来主其沉浮?
内容标签:天之骄子情有独钟江湖恩怨欢喜冤家
4.《媚心媚肺》作者:明月珰
身为暗门媚术继承人的她,本应该呼风唤雨,耀武扬威,视男人为野草,随便践踏;
却天不遂人愿,让她出师未捷就遇上超级“大善人”;
不跟妖孽斗是一贯的真理,
但是妖孽偏要跟你斗,你也不好意思让他失望的。
5.《青山接流水》作者:箫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古往今来,这是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呢?
又是萧大大的经典之作,江湖文中的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自己看吧!
6.《无方少年游》by四木
两位主角斗智斗技,命运的联系若即若离。如果冷双成的游历分为两世,那么前生她是他手中的一枚任务棋子,他虐她;后生她是他心尖最疼的一根刺,既然不受控制爱上了,他甘愿被她虐。
难怪有人感叹: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生伤。
7.《琉璃美人煞》作者:十四十四
这本书算是转世的吧,但也是江湖类比较好看的一本书,说实在的这本书有些人说很好看,有些人说一般般,只能说是各花入各眼,只能同你自己去鉴定了。
8.《熙元记事》作者:赤焰冷
这本应该很多人也看过,算是精彩的一篇文章,作者的伏笔写得很好。
9.《修罗道》步非烟
在一个以杀戮为名的小镇上,以唐传奇中的人物南柯太守、裴航、王仙客、任氏、霍小玉、谢小娥、昆仑奴、荥阳公子、红娘、柳毅、红线、聂隐娘命名的十二刺客即主人费十年之功喂养的十二“传奇”。十二枚刺青拼合,露出一个惊人的谜底。不到最后,谁也参不透结局……
10.《如梦令.三窃》水珠儿
萧茗三弟子碧落,远赴江南,查起失剑的怪案。这位姑娘武艺高超,却没有足够的江湖经验,全不知一路早有众人窥视。五色缸、魍魉山庄、七星会……江湖仇杀宿怨不知不觉已到身边。魍魉山庄的精怪小贼,初涉江湖的温静少女、惨烈正邪的界线谈笑间轻描淡写。名动天下的豪门,恶贯满盈还是上善若水?当阴霾散尽,日朗天清,道义,信义,侠义,情义,携手同舟歌如酒,快意恩仇。
11.《破阵子.龙吟》飘灯
塞北草原的达里湖畔,有性烈如火的独行女匪龙晴,纵横千里的马帮霸主,快意恩仇,高歌如酒。然而,随着一个年轻人北上,铁血的大幕逐渐拉开,京城的争权夺势渗透进了边疆的万里长城,家国事,江湖事,交融成传奇轶事;儿女情,兄弟情,汇聚为破阵龙吟。这是一段在荡气回肠中明朗快意的风云外史,可以佐酒三樽。
12.《庆熹纪事》红猪侠
这篇文,说它经典,大概没人反对,说激起民怨无数,大概也没人反对。红猪在构架了一个宏大的江湖和朝堂之后,就那么不负责任地弃坑了……
但这绝对是女子武侠中堪称扛鼎之作的文,大气,冷静,文字精致而不带烟火气息。文中的权谋与算计惊心动魄,而爱情和义气又使人动容。
13.红尘洗剑》by逆风而行
红尘之中洗剑,是磨炼了手中的剑,还是锤炼了人的心?一个诡计多端的美丽少女,一个宿疾缠身的翩翩公子。一场寻药之旅: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一段狭路相逢:阴谋诡计,爱恨情仇。
14.《风烟引》伊吕
你是江湖人么?
如果你是,一定听说过下面这句话——
水上有城,名曰百里,只闻其名,不见其踪。
三十年前,这句话可算名动江湖。三十年前,百里城不仅是江湖第一名城,亦是最最神秘的武林圣地。
因为,尽管人人都知道百里城的存在,却从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究竟在哪里,当然更没有人去过那里……它就像风,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却始终无法看见;它就像梦,存在于每一个江湖人的心中,却始终不能梦境成真。
15.《试问东流水》by萧楼
二十年前剑谷弟子的感情纠葛,十六年前天朝的宫廷恩怨,十六年后,少女李清洛孤身一人寻找战争中失散的亲人,遍尝战争离乱之苦,情感纠缠之痛,身世扑朔迷离,试问东流水,何去何从?
这个文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或者看过,晋江排名很高,完结也有一阵了。文笔没得挑剔,从头看下来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无论写情还是写义都深挚动人,想不喜欢都难。
16.《洛阳女儿行》小椴
小椴,看武侠的人几乎都知道他,新武侠的作者中他也算大师级了,而《洛阳女儿行》我觉得是他最经典的一个长篇。本文历史底蕴浓郁,古意深厚,汉唐风貌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古诗化用更是水到渠成,无半点雕琢,真真是堪称字字珠玑的好文。温婉与峭拔,缠绵与冷峻,小椴对文字的把握叫人叹服,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作品,怎么能不拜读?
17.《芙蓉王妃》
她是将门之后,还是商人之女?
在商场,她是狠戾毒辣的瑶光夫人,还是有口皆碑的绿芙小姐?
她是天下百万难民称颂的芙蓉王妃,还是芙蓉血案的主谋,朝廷第一犯人?
笑…是她最大的本事,在笑容里掩盖了一切罪恶和良善。
为了复仇,她芊芊玉手掌控整盘棋局,一场花轿错嫁,扭转乾坤。为了复仇,她赌上一生幸福,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朝廷掀起腥风血雨。把权势之争的材狼虎豹通通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是朝廷第一王爷,缘起于棋,缘错于棋。原以为会娶到自己从小定下的新娘,被她一手打乱,一场花轿错嫁,缘错一生。从小护主,伺机而动,却被她推到纷争的最前端。为了护她保她,又甘心玩弄权术。
他从小为皇位而生,为皇位而活,却被她所惑,江山美人他皆不放手,狠戾和纯情,人性的极致两端…
他本是她的棋子,却迷上下棋之人,妄想夺回主权,却失了一切。
他说,你的仇,我帮你报。尽我所能,满足你一生所想。
他说,想要成功就要踏着别人的尸体垫脚,这是定律。他日登上皇位,你会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他说,棋盘上,没有下注的人输得最多。不下注,永远不知道结果。
错错错…一切都是错。
很好看的,文笔和构思都很好,女主和迦夜的性格有的一拼,强烈推荐!!!!
18、《流光夜雪》
很多笔友推荐,听说文笔和夜有的一拼。
璇玑公子万俟兮冷绝孤高,受陌城沈将军家宓夫人之托,寻找失窃的镯子。沈将军之子沈狐极其聪明却性情顽劣,遇到万俟兮竟一反常态展开了死缠烂打。初时的戏耍,中间的悬情,到后来是二人纠缠不休的迷情……这中间究竟暗藏了怎样的玄机?那失窃的镯子又将归于何处?一切谜底都将缓缓揭晓。
还有紫薇流年的其他两本书
《风语传说》
精灵一族,独得创世神眷爱的一族。
聪慧过人,容貌极美。
灰绿色的发,尖削的耳,有着年轻的外表。
他们的智慧远远超过人类和魔族,为三界之首。生性不喜纷争,和平而安详,潜心音乐、艺术、工艺等,对美有天然的直觉。可以轻松使用自然元素,无须象人类或魔族般借助魔法,喜好亲近森林,能与百兽为友。
一个精灵的寿命可达二千年,中年起即不再变老,及至死,散为尘埃,而灵魂不灭,在自然中聚合后仍转生为精灵,超脱于其他两界之上。
精灵族以王为尊,其王由神示而选,初与众精灵无异,获选后发色转为淡金,再经二百年冥想后为王,终身侍神,不可婚配。
在对其他两族无休止的战争和纷扰的厌恶下,三个纪元前集合所有精灵之力创下结界,将一族隔绝于人类魔族不可及之处,从此,大陆上所有纷争再与精灵无关,有关他们的历史,渐渐成为传说。
大陆,终于成为人类和魔族的舞台。
这是传说寂灭之前,大陆上最终的精灵故事。
《千夜千寻》
她是极具潜力的小提琴手
也是网络世界神秘的黑客之王
美丽出色的容颜
冷静理智的头脑
是否能给她带来幸福
几度百回千寻
只为不负已心
另外,听朋友说兰因璧月和也很不错,
安史之乱的诗?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翻译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4、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二、《春望》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翻译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4、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三、《悲陈陶》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3、翻译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4、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当年十月,宰相房琯上疏唐肃宗,自请带兵收复两京。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
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
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
四、《月夜》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翻译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4、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五、《哀江头》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3、翻译
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
4、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至德元年(756年)秋天,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
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杜甫脱逃,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序:近年萧园发现诗词创作发表应坚持“三个面向”:(1)面向故乡。故乡亲友多、同学熟人多,有温暖,是较合适的读者对象,亦可监督、检验作品之“真”“善”。(2)面向网络。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网络上的高人与读者大众均多,使人进入更大空间,验证作品质量,贴近百姓。且自费出书和在报刊发表谈何容易!读者购书订刊要付费,而网络无边界,可以传之天下。(3)面向未来。当代的大家、名家,未必是后世的名家,如屈原、杜甫、李白、刘禹锡、李商隐、苏轼等在其生年时并不得志,自古诗人多孤独寂寞(而小人最得志),但在后世却有更多的知音。当代的诗坛有太多的流派分野圈子集团、利益算计排挤踩踏、复杂关系禁忌避讳等等,而到后世则读者可以只认文本质量。“三个面向”原则,对诗人和作品提出了更高的内容和艺术质量要求,如情真挚、意境美、辞通达……
一、古体诗词,是指中国传统的、流行了一千多年的旧体诗词。在唐代诗又被划分为古体诗(包括乐府诗、五古、七古、杂言)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包括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两大类。唐代产生、宋代兴盛并达到高峰的词(有格式的长短句)和元代盛行的曲词,也是古体诗词的组成部分。
二、意境,指诗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由词语或意象构成的内容境界。意境是个重要的概念,受到历代诗人和诗评家的高度重视。大多数好诗词,都是通过其美妙的意境,来感染和影响读者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有较多论述,可惜主要谈词。
三、怎样写出有意境的古体诗词?这是重要问题,但难回答。很多专家学者形成了理论体系,但未必都能指导创作即“写出好诗词”。诗人或词人有创作经验体会,但又不一定能说得系统、透彻。就本人12年的创作体会,在当代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提高起点。要加强学习,大量地阅读、研究、感悟前人和其他人的佳作。有了艰实的古典诗词基本基础、功底,并且多加模仿、创作,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情感体验)准确地、巧妙地表达出来。
2.提升境界。诗人须眼界宽广,思想高尚,有独特体验,情感真挚,奋发向上,有美好理想或向往,新颖脱俗(而非陈词滥调)。好的诗词均以内容胜,让人读后有较深的印象。
3.意象的选择。选取今人仍可接受的意象,因为读者为今人,尽管多数具备古诗词常识或积淀。古为今用,选用那些古人创造的、今人也能接受的意象。少用生僻的典故,少作注释。如写成古人才懂的诗,那对读者来讲还不如直接读古诗好了。
4.意境构建。力求整体统一、情景交融、一以贯之、一气呵成。多学习、体会初盛唐和白居易等的古体诗中的“气”。
5.表达方式。合理运用铺陈(赋)、比喻、起兴、对仗、对比、拟人、拟物、用典、化用、排比、夸张、象征、列锦、憧憬、时空变化等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修辞手法。
6.运用语言。尽量使用典雅、流畅、自然的语言,尽量用现代人易懂的语词即“活语言”。这也是王国维先生所讲的“不隔”的基本要求。
7.注重提练。要学习杜甫,认真重视写诗词,常推敲、修改,造出好句、妙句、核心字句(诗眼),重视炼意、炼句、练字。诗是改出来的,“诗求一字安”。
8.遵守格律。近体诗和词,格律一定要严谨,要遵守音韵规则,少犯“忌”(如押韵八忌、三平尾、四平头等),以将声律上的美感发挥到极致。真正好的作品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萧园诗词观点散见于拙作《诗词吟》40首、《萧园诗话》等。)
《二月绝句》
《那一年的社区》2011.1.8
《旌德年鉴》2017卷起刊诗人诗词百首
王子居著《发现唐诗之美》一书的截图
《故乡吟》发表于《旌德报》2018年
合福高铁旌德站诗画墙上的《故乡吟》
萧园总结诗词创作与发表的“三个面向”:面向故乡(亲友多、同学熟人多),面向网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订刊购书要付费,网络无边界),面向未来(自古诗人多孤独寂寞,而后世却有知音)。
有人说填词比写诗还难?
谢悟空。
俗语讲诗词不分家,我是基本认同的,但还有一句俗话,叫“诗是词祖宗,词是诗魁首”。宋词脱胎于唐诗,很多技法、手法、意境与唐诗不分尔我,但又和而不同,人言“诗庄词媚”,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体例形式,风味肯定会有所不同。
回归正题,谈谈填词和写诗哪个更难的问题。我喜欢先分析再作结论,为求直观,抱庸简单做了个表格。
诗的形式比较多,一般分为古风和近体,这个大家可以记住一句话,四杰之前,多吟古风;沈宋之后,多依近体。再读全唐诗的时候,大致就能够首先从历史年代上直接知晓哪首是古风,哪首是近体诗了。古风自由度高,句数字数没有明确要求,入古韵可平可仄,因此上手更快一些。
近体诗相对要求就多一些,不管是五绝五律还是七绝七律,格式是固定的,基本格式就四种,得严格按照格式来创作,声律是固定的,用韵必须要依平水韵〔窄韵106部〕。除此之外,技法上还有要求,如七绝四句要讲求启承转合,律诗中还要讲究双联对仗,顾忌四声八病,特别像孤平、合掌这样的毛病绝难容忍。因此,写近体律绝,相对来说门槛更高一些。
试贴本人一诗。
七律·外秦淮河天清云澈雁横秋,绕桅啼寒几处鸥。
岸树临风金细落,汀烟和露玉轻浮。
五陵客迹湮川草,六代笙歌泛水流。
桃叶香车徒梦在,缬初眉上老夫愁。
那么词是不是就好填一些呢?断然不是。虽然词的用韵较宽〔词林正韵〕,对仗要求不多(有的词牌里面是有对句的),但它相对来说篇幅较长,词谱逐字皆有平仄要求,句式更加富于变化,对行文结构、逻辑衔接要求更严,你得较为扎实的掌握化句、用典、诗家语和领字格等宋词技法结构要素。因此,说填词比写诗简单的,压根就不懂词。
试贴本人一词作。
【金菊對芙蓉】近腊金陵感故人水绕山回,天澄云袅,带烟纱树参差。有狎禽惊语,弹断霜枝。林塘晚翠秋来少,更稀疏、无碍斜晖。败草摇黃,短蓬槎绿,一片鸥飞。
剩有旧梦欢随。奈绛河路渺,壁月长亏。叹鱼沉书隔,几度芳菲。春怀每畏西风扫,况何堪、万种离思。只今聊赖,拼词殢酒,寻个因依。
诗词谁高谁低、孰难孰易,是一个不必争议的问题,即便争了,也不会有正确答案,只要记住它们都很美就可以了。我是学诗两年之后,再学的填词。个人认为,先诗后词,对一般人来说,更加靠谱一些。
――――
我是抱庸,喜欢原创诗词的朋友可加关注交流。
求短一点的散文?
《荷塘月色》
[原创]
署气跌月水 夜风醺
入睡
浮萍粼粼枕 荷红挑
盖翠
〈李恭觉~2019年6月27日*五月廿六日*夜赏一一北京颐和园夜色荷塘……〉
杜甫诗圣的美誉应该怎样理解?
何谓诗圣?
诗不用解释,那就说下圣吧,圣者,圣人也。圣人者,具有完美德行、大家极为崇敬的人,才德全尽谓之人也。由于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圣人一词有时特指孔子。后来三皇五帝也被称为圣人,神农、伏羲、黄帝、尧、舜、禹、汤王、周文王、周武王等是当时公认的圣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圣的含义从圣明的君王发展到思想和造诣极为高深、道德极为高尚的人,如周公、老子、孔子等。再就是到了孔子之后,中国文化就没有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圣人了。但还有许多专业领域的精英被后人尊称为“某圣”,但这些世俗之圣已经与“圣人”的本意关系不大了。从这个角度说杜甫当然可以称为诗圣了!
1.少学有成。杜甫出身名门,西晋大将杜预是其先祖,曾领导灭吴的战争。杜预博通经史,曾给《左传》作注,称自己有《左传》癖。杜甫的爷爷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文采名震天下。而杜甫有这样的家世,自然胸有大志,以家族为荣,想做出一番事业。握载少有才名。他七岁开始做诗,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诗文就在洛阳流传。当时的名士崔尚和魏启心读后,都非常惊叹,认为他是班固在世,扬雄重生。2.游历学习。他在慢慢长大,也在不断学习,他从大娘舞剑中学;他顾恺之的画中学;他从与朋友的交往中在江宁吴越泰伯庙的游历中学。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正是在壮游中他开始了独立的思考,诗风也慢慢发生变化。
3.结识李白。而立之时他成家了,又过了两年,他认识了李白高适。三位旷世奇才,一起谈诗论道,成为一段佳话。后分别之时,杜甫写下了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杜甫越发体会到李白的价值,认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写下了很多诗思念李白。他感慨他的伟大,怜惜他的才情,诗才敏捷,却又同情他那么落魄,一生居无定所,到处漂泊,命运多舛! 4,仕途坎坷,二十四时他第一次落榜。在杜甫三十六岁,经历了游历之后的他信心滿满,参加了制举考试,结果这年由于当权者李林甫玩弄权术,无一及第,这给他沉重打击。
他的心态一下子就变老了,颓废了,甚至连头发都有些变白了。才三十九岁,他就自称“少陵野老”。以前那张狂劲儿,被悲惨的现实一点点消磨掉了。接下来一个偶然机会他给唐玄宗写诗,被赞,一时名满长安。他觉得好像机会来了。然而,他没有等来官印,只等来一个“送录有司,参列选序”的通知,说白了,就是等候分配。这当然又是李林甫捣的鬼。可这回杜甫心更凉了,而且病倒了,昔日那些朋友也不来看他,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就这样他在长安待了五年,也没能混上一官半职,只换得满腹牢骚,意志消沉。他此时的诗里只有自己,所以还算不上高明。5.为民呼喊!当一个诗人把天下人民放到心中时,他的境界马上就宽广了,视野就开阔了,思想深度也就有了。而杜甫之所以成圣成贤,重要的也就在这一点。 他写于751年的《兵车行》表现了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君不 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抑扬顿挫,堪称新乐府的典范,是他诗风的根本转变。被历代推崇为名篇。他写的《前出塞》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立意高,思想深度高,表现了热爱和平的反战情绪。
《丽人行》写于753年,他当时住在长安,看到了杨贵妃的姐妹们生活的奢华“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表现了君王昏庸时政腐败,与兵车行同为里程碑之作。754年,《秋雨叹三首》也是为民而忧,民间疾苦挂心头“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写出了天灾人祸,物价暴涨。
755年,安史之乱前夕,他当上了一个小官。兵曹参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浓郁顿挫,忧国忧民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呼喊。这是他旅居京华十年的总结。也是他极具代表情的作品,诗史价值极高。
756《哀王孙》“昨夜东风吹雨腥,东来骆驼满旧都”写了在长安,未及逃走的王孙的遭遇,是唐诗中的力作。《悲陈陶》“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有一种天地同悲的压抑也是杜甫内心斗志不灭的表露,创作思想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了一种思念家国,愁肠千结,有一种敲击人心的力量,又对仗工整,是千古名篇。《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为王室的衰落唱出了一首凄凉的挽歌。读之令人肝肠俱焚。
757年,独酌成诗,“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是杜诗中的名篇。
《北征》长达一百四十句,对安史之乱做了真实生动的描绘,堪称诗史。“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意重情浓,语调沉痛,继承了太史公纪传体的优良传统,堪称诗史的典范。他在艺术上还将叙事议论抒情写景融为一体,曲折尽情,前所未见。
759年《新安吏》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他上悯国难,下痛民情,读来令人惊心动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是流传很广的名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现实,笔墨精炼,“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新婚别》社会动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悲惨遭遇。
《垂老别》写于759年,描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也被征去当兵的情景。既是一种痛苦与悲壮,也是一腔爱国精神。《无家别》写一个老兵被征去服役的情景。“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藜”,表达了千百万苦难百姓的呐喊和控诉。
759《秦州杂诗二 十首》是一组大型纪事抒情诗,标志着杜甫创作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比过去更为深沉,婉转,题材转向了个人身世的自叹人生感慨,被 誉为五言律诗中的千古绝调。
760年《蜀相》流传千古,引发了千载英雄和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761年《春夜喜雨》隐含着对中华民族某种群体人格的赞美,有一种深厚的文化意味。是五律的代表作,流传极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写于761年,推己及人,为天下穷人忧虑,显出了崇高的人格境界,为后世传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千多年前的茅草屋里,跳动着的是一颗想黎民,念百姓,忧天下的心,这种博大的仁爱的胸怀,成为了后世景仰的楷模,而被尊为诗圣也正是名副其实的。 好了,杜甫和他的诗,我们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欢迎关注我们:发现历史。每天一首好诗词,一段历史故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