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的的代表作品,宋朝山水画四大家及代表作?
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李、刘、马、夏。”踏歌图》、《水图》《溪山清远图》
黄公望为何成了明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
明末年间,有一副画传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副画看得比命还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家人看着吴洪裕死前最后一口气都咽不下去,只好当他的面开始烧这幅叫《富春山居图》的画,侄子吴静庵赶到,一把将画从火盆里夺出。
画烧成两截,前半截为《剩山图》,后半截为《无用师卷》。
画这副画的人是一个元朝人,叫黄公望。
生活里,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
人生若觉无作为,我推荐你读读黄公望。
公元1269年,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
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loser,从小读遍四书五经,考科举,到了45岁,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
官还没做几天,他的上司张闾,因贪污舞弊掠夺田产逼死了九条人命,朝廷抓了张闾,顺道把黄公望也抓了。
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过了五十岁。想想这一生,也快走到了尽头。
元朝的一天,黄公望正在屋里写字,做官的朋友来了。跟他说:
“去我府上做书吏吧!”
黄公望把笔一放,说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赶紧回吧,我也要出门了。
官场朋友问:你要去哪?
黄公望答:当道士!
黄公望门也不锁,拂身而去,从此浪迹天涯。
那一天起,黄公望便开始向人生莽原出发,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
他不再讨好谁,也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无聊的事上,他过极简的生活,并有乘风破浪的气势。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懂得认识自我开始的。
在古代,50岁已是人生暮年,也许等待黄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剩下死亡了。
可死亡从来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时间也会跟着死了。
对于黄公望来说,他的人生盛宴才仅仅是刚刚开始!
黄公望学画画,想到了就立马去学。
他来到大画家王蒙那里,王蒙是大画家赵孟頫的外甥,弃官隐居于浙江余杭的黄鹤山。王蒙一看黄公望都年过半百了。
就摆手说:你都五十了,还学什么呢?太晚了,回去吧!
黄公望并不在意,闷头就学,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可是黄公望却偏偏在纸张上出发了。他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对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都不眨。
几个月过后,黄公望画画大有长进。王蒙不解,跟着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黄公望坐在大石头上纹丝不动,像个死人。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你每天都坐在大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说:我在看山看水啊,观察莺飞草长,江流潺潺,渔人晚归。
王蒙说了句:那你继续看吧!
黄公望(道士)元代画家
黄公望(1269-1354),道士。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画家,被尊为“元四家”之首。他50岁开始学习绘画。他在六十岁左右时加入全真教,成为一名道士。六十六岁在苏州的文德桥开“三教堂”,宣传全真教教义。黄公望把绘画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山水画里体现出了两种创作风:一种是设色淡雅的浅绛设色山水,一种是笔法简括、繁简得宜的水墨山水。
黄公望一生结交许多禅师,其中无用禅师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结伴出游,有一次,从松江回到富春山居,无用禅师希望黄公望能为自己创作一幅长卷,黄公望答应并用三年的时间,绘制出了一部历史巨著《富春山居图》,该作品长近十米。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与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俱全,富于变化。具有“萧散淡泊”、“平淡天真”的审美特征。此图既是黄公望巅峰之作,也是最后绝笔之作。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禅宗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的知名度与《清明上河图》齐名,一直备受世人关注,清顺治年间该画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称《无用师卷》,以无用禅师的名字而命名。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剩山图》长期散落在民间,而《无用师卷》则在清朝乾隆年间被征入宫。然而,乾隆帝把一幅赝品《子明卷》当成真迹,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并对此画大加叹赏,屡屡题赞。他把真迹《无用师卷》视为赝品。不过,正是因为乾隆帝看走眼,真的《富春山居图》才躲过乾隆频繁题字盖章一劫。
王维水墨画历史意义?
一 王维绘画风格及其特色
在绘画方面王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一不会,无一不工,其中山水画的成就造诣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他的创作中将诗歌融合到绘画之中,所以苏轼在《书王维兰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因为王维用写诗的手法来绘画,使水墨的氤氲呈现出诗的意境,成为无声诗,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结合,主要是表现诗与画共同具有韵味和意趣,所以在他的画面上呈现出诗情画意。
王维山水画的画法不外两种,即早期的青绿山水和晚期的水墨山水。王维年轻的时候,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在画坛上有很高的地位,深受帝王贵族的喜爱,被视为绘画的正宗。王维青年入仕途,善于写诗又擅长山水画,这时候他所见并符合他口味的只能是具有富贵气象的李思训山水画。
李思训的山水画是以青绿赋色,注重勾框填色追求精致的一种画法,可以说根本没有注意到墨法的运用,他繁复典丽的风格,无疑是受到六朝彩画的影响,还是盛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兴旺的反映。时代的风貌影响画家画风的变化,中唐以后,动乱频繁,国势衰微,兴旺景象不复存在,迫使一些官僚文人无意仕途,他们精神空虚,寄情山水,隐居山林,从而对真山真水有深刻体验,他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并真实地描绘眼前自然山川千变万化的景物,靠原来的青绿画法已经无法胜任,必须借助其他方法,而水墨画恰好具有层次变化丰富的特点,很适宜表现千变万化的山水景物,而且具有烟润、活泼、秀雅的长处,能够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境界,加上这一时期曾有不注重色彩的疏体画法,因此水墨画法逐渐被采用,画风开始从青绿山水的富贵气转向水墨山水的野逸气。需要指出的是水墨画法在唐代并不是离开青绿画法而突然出现的,它是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从唐宋史料看,唐代水墨山水基本保持着青绿山水注重线条勾勒山石的画法,只是不再填彩,而用水墨晕染罢了。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755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一蹶不振。由于王维被迫接受安禄山的职位被问罪,虽后被免,国势的衰败,个人的荣辱突变,使他消极悲观,无意仕途,产生了消极遁世的思想,所以弃官归隐,终日生活在山水之间,与农家渔夫往来,使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同样,他的山水画也从浓色重彩逐渐转向以水墨为主的清丽淡雅。王维尽管有色、墨两种画法,但他的用笔用线等许多画法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他无论早期青绿山水还是晚期的水墨山水,由于受李思训用笔的影响和当时技法的限制,画山石仍注重中锋铁线,用线刻板谨细,缺少变化,所以米元晖“观其笔意,但付一笑耳”。董其昌也说:“每观唐人山水,皴法皆如铁线。”王维的线条具有“劲爽”的优点,又有“刻画”的缺点,是与李思训相同的。前期画的是勾框填色,后期画的是勾框染墨,仅仅是色、墨的不同而已。李思训的著色山水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转向水墨山水不可能一下子与著色山水断绝,必须有一个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色与墨相结合的过程,无疑这时期的画既有墨也有色,是色、墨混用的画法。
王维山水画的最大特色是“画中有诗”,就是诗画融合,将自己的感情结合现实中的山水,表达出一种特定的境界。他自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可见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自负。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既概括了王维诗、画艺术总的特色,也一语道破了王维山水画和文人画的妙处,影响了以后画风的发展,同时奠定了王维的绘画地位。
王维山水画的另一个特色是“意在笔先”,相传王维撰写的《山水论》第一句就是:“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新唐书·王维传》说:“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所谓“画思”,不仅仅是指构图布局,也包含情感的表达。“意在笔先”无非是说作者在创作之前,创作意图早已经在胸中孕育成熟,而作品不过是“意”的再现,王维的作品《辋川图》就是如此,所以朱景玄评价说:“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王维山水画表现技法上的特色是以浓淡水墨进行渲染,与李思训著色山水的画法有所区别,从而形成朴素淡远、韵味高清的风格,给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代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维之后水墨山水逐渐兴盛,自成一派,而他的筚路蓝缕之功终不可没,后人推崇他为南宗祖师也是不无道理的。
二 历代对王维绘画的评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他曾经见过王维的真迹,评价他的作品所有绘画手法是“破墨法”,在用笔上笔迹劲爽。据说王维曾经在作画中使用过渲染的绘画手法,也就是说先多次使用淡漠渲染然后再用浓墨线勾勒的手法。在当时已经有人使用破墨的山水画技法,所以说破墨法不是由王维首创的,并且唐朝时期人们并不是非常重视王维的绘画。张彦远虽然也赞扬王维的山水绘画,但是远远不及对吴道子的程度。 王维受到日益的称赞还是始于北宋苏东坡的时代。苏东坡对王维画作的称赞主要是针对他的佛画,苏东坡曾经在开元寺的砖塔中见过王维的绘画,称赞他的画十分豪放,如波浪翻滚。王维所画的是不是佛祖涅槃像现在无法确定,从“袛园弟子皆鹤骨”这首诗来判断,也可能是罗汉像。苏东坡对王维最为人熟知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歌如同印象派对照实景的写生一样,形象生动鲜明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苏东坡把王维的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两者都是以山水作为题材,更是因为两者在意境上有相同的地方,文字成就的诗歌有绘画那样鲜明生动的效果,笔墨线条绘制的'画又有诗歌一样耐人寻味的情调。
宋代郭若虚的评价王维是善画山水人物“笔踪雄壮,体涉古今”。黄庭坚则说王维笔墨“造微入妙”。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王维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同时这些评价也是客观的,王维所作虽有“破墨”之说,但是没有一句说是他所创,并且他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也不是特别突出。明朝宋濂《画原》:“是故顾陆以来,是一变也;阎吴之后,又一变也;至于关、李、范三家者出,又一变也。”王绂《书画传习录》:“若夫山水为画,则自宗炳始也。”王世贞《艺苑卮言》:“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以上关于山水画的历史演变的各种说法,虽然有的论述笼统或者欠妥,未能全合史实,但大体演变是正确的。有变而无宗的论述也是正确的,其中都没有提到王维。有提到王维的地方,但是推崇荆关董巨,更重李成,也没有王维首创水墨山水的说法。直到万历年间王肯堂谈到水墨画的演变时才说:“自六朝以来,一变而王维、张璪、毕宏、郑虔;再变而荆、关,三变而董源、李成、范宽极矣。”王维被推为一变之首,但却和张璪、毕宏、郑虔并列,并没有指定为王维独创,其中也没有分宗的说法。
三 王维画史地位的变迁
熟悉美术史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些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它的价值才真正被后人发现和认识,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这样,王维在画史上的地位也是如此。
唐朝时候对王维绘画的评价并不高,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著录唐代画家一百多人,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王维只是名列妙品上,和名列神品上的吴道子相距甚远。
到了宋朝,王维的绘画日益被人们所推重,《宣和画谱》认为,王维绘画技术全面,最擅长的是山水画,他的作品已经达到绘画的最高境界,让后来者望尘莫及,即使吴道子也在其下,由此可知宋朝人对王维的推崇程度。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更是对王维的画赞不绝口,他在《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中写道:“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对王维的赞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朝的董其昌,从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两方面进行探讨,不但指出王维山水画的成就,并确认他为南宗画派的始祖。他们认为唐朝的时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在绘画领域也是在唐朝分成南北二宗,北宗是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着色山水,南宗则是发端于采用渲染的王维,为了抬高王维,逐渐把王维推为水墨山水的创始人。同时董其昌又以王维作为文人画的始创者还排列出一个从唐朝到明朝文人画的传承系统。“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他所谓的南宗画就是文人画,以王维作为南宗之首,显然是受到苏轼以来文人画论的影响。进几十年来对分宗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董其昌所说的南北宗的具体传承关系上。文中所列的文人画家及其传承关系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一致,如果对董其昌的其他言论进行研究,更会发现某些画家在是否属于南宗问题上有自相矛盾之处,所论的南宗画在技法的变化上也有不甚清楚的地方。尽管如此,董其昌的论断对后世评论家还是影响巨大,数百年来此说统治画坛,王维一跃成为南宗之祖,并成为文人画和水墨山水的始创者。
四 结语
王维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兼画家,他的绘画深刻影响自宋代以来的文人画。王维的画风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他绘画技巧精湛,更是因为在他的诗篇中已经蕴含绘画的意味,所以王维的绘画是天赋的本能,是出自天性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斤斤计较的刻画。中唐以后,佛教之中禅宗的思想大为兴盛,社会风尚都受到其高远淡泊超然洒脱的陶养,士大夫阶层普遍崇尚超脱。王维虽然半官半隐,实则是隐士类型的思想,后世的文人画家大抵如此。他们摒弃功名利禄作画自娱,对国家和人民并不抱有责任感,王维诗画流露出浓厚的出世思想,在后世容易引起更多文人的共鸣。
王维的山水画善于吸取众家之长,他善画青绿山水,也能作水墨山水,他的作品具有“云飞水动”效果,《宣和画谱》称赞他的作品是“天际所到,而所学者皆不及”。他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宋代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说,由苏东坡首先提出,到董其昌大行其道的文人画理论,其文人画的内涵,全都可以具体化于王维。苏东坡和董其昌关于王维的论断对后世的艺术评论家影响巨大,数百年来统治着画坛,特别是董其昌以禅宗分南北的说法来附会画派,自此王维被推崇为南宗画之祖,水墨山水创始者,更成为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之祖。
简述宋代山水画的新倾向?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而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关于北宋水墨山水画你知道多少?
北宋由于重文轻武,所以是文人们最好的朝代,也就诞生了各方面的艺术大家,是中国文人艺术最繁盛的时代。
无论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还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都有造诣高深的大师诞生,今天咱们谈谈北宋的几个大画家:
一、董源,代表作《潇湘图》
他是五代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他比较擅长画远景,尤其喜欢江南的风景,他作画比较细腻,不管是山峦,还是沟壑,画的都是惟妙惟肖的,仿佛看一眼他的画就像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方一样,让人记忆深刻。传说他画的老虎细致到可以看到他的皮毛和皮毛下边的肉,真是神奇。
2、巨然,代表作:《万壑松风图》
他也是五代时期的一位画家,并且还是一位出家人,他的画主要是效仿董源的风格,也擅长的是山水画,还不画别的地方的山水,只画江南的山水,他画的树林中间夹杂着很多的鹅卵石,还有很多的小草,山边上还画一个小小的茅草屋,感觉特别的野趣十足,大家都很喜欢他的画作。他的画对于后来绘画史的发展有了极大的触发,意义深远。
3、李成,代表作《寒林平野图》
李成也是宋五代时期的一位大画家,而且他的先祖还是李唐宗室之人。李成特别聪明,还喜欢读书,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他立志要做大官,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因为时代混乱和自己的一些因素就没能如愿,他就彻底把自己放逐了,每天都是做做诗,画画画,喝喝酒,读读书,还有一个文人都有的恶习:酗酒。最后他也因为醉酒死在了他乡,真是可惜了。
4、范宽,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以画山水见长。他这个人性格非常的好,并且不拘泥于礼仪,很随意的一个人。他之前是在李成手底下学习作画的。他主要画的是山岳,特别的壮美,而且主要是画远景为主的。他还特别擅长画雪,雪景能画出波澜壮阔的感觉。
5、郭熙,代表作《早春图》
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以为绘画理论见长的大家。他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成年后游历过很多的地方,他特别喜欢画画,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没有能力去跟书画名家学习,所以他另辟蹊径,他去模仿李成的画作。最终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画出来的画都非常的雄壮豪迈,自成一家。就连皇帝都对他的画作特别喜欢。他还做过翰林,专门负责书画的那种,对他之后再绘画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二米开创山水画的新画法世称什么?
由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立的山水画样式。主要描绘江南水乡烟云掩映、风雨显晦的迷濛景色,画法突破运用线条表现峰峦、树木、云水的传统方法,强调用墨,吸取王洽的“泼墨”、王维以来的“水墨渲染”、董源的“淡墨轻岚”和点子皴,又参以破墨、积墨、焦墨,通过墨的深浅浓淡和笔的横点排比,来表现烟云变幻、风雨微茫的景象,模糊中见意趣。米友仁笔墨更见淋漓,善用横点的“落茄皴”和泼墨的“拖泥带水皴”,笔简意赅。后人亦称之为“米点水山”或“米氏云山”。二米开创的新格对后世影响巨大,诸多画史也给以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