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苏辙主要代表作品

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曾巩八人,明初朱右编选韩、柳等人之文为《八先生文集》,苏洵就是《三字经》里的那个苏老泉“但《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名篇,唐宋八大家唐代的作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

苏辙主要代表作品,为什么都在唐宋八大家中?

“唐宋八大家”,是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曾巩八人。明初朱右编选韩、柳等人之文为《八先生文集》,是八家之名的开始;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此八人;到明末茅坤,更是直接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唐宋八大家”之名流传开来,盛行至今。

“唐宋八大家”,以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启始,到北宋时发扬光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散文,如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就连曾巩,或许对其人不熟,但也知道《墨池记》。

“三苏”同样如此,因为在散文上的巨大成就而入选,最知名的是苏轼,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苏洵就是《三字经》里的那个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六国论》名噪一时,还有苏辙,经常出现在苏轼的词中,可能知名度不如哥哥,但《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名篇,入选当之无愧。

仅代表个人观点,或许篇目列举有不当之处,见谅。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作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南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文集》里。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宋仁宗在位时期著名的诗人?

宋仁宗时期排名第一的历史名人当属宋代文坛巨匠苏轼。苏轼出生于景祐四年(1037年),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开启了仕途,历任大理评事、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不过,苏轼的主要贡献并非在官场,而是在文坛。他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其代表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密州出猎》、《赤壁怀古》等都是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

唐宋时期有八位文坛代表人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便是其中之一。有后人认为苏轼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著名作家林语堂评价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说完了苏轼,接下来就不得不先说说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就是与他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辙。许多人在提到苏洵、苏辙的时候往往将他们与苏轼联系到一起,这其实有点委屈了此二人。事实上,苏洵、苏辙的文学成就也极高。苏洵的文章“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苏辙的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唐宋八大家”中苏家一门占去了三席,人称“三苏”,后世赞誉苏家为“一门三学士”。

除了“三苏”,“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另外三人也都出自宋仁宗在位时期。他们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死后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其代表作品为《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开创了一代文风。此外,欧阳修还是一位千古伯乐,宋仁宗时期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得到过他的赏识与提携,比如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以及张载、程颢、吕大钧等一代名儒。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与其他几人有所不同的是,他最被世人所知的成就不是出自文学领域,而是在政治方面。王安石在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但与许多官场人物所不同的是,王安石对仕途并没有过分看重。朝廷多次想要授其要职,却都被王安石谢绝。因此在宋仁宗在位期间,王安石虽然在文坛上已经大名鼎鼎,但仕途方面并没太大起色。王安石举世闻名的事迹是主持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可惜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许多人也因此将北宋后来灭亡的“黑锅”都扣到了王安石头上。

曾巩在“唐宋八大家”中名气相对较小,可事实上他的散文水平极高。王安石评价曾巩“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著名作家钱钟书认为:“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诗歌远比苏洵父子好,绝句的风致更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人外,宋仁宗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呢?有位首屈一指的大人物绝不能漏下,那就是被誉为两宋三百年间第一人的范仲淹。许多人知道范仲淹是因为他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可是范仲淹的成就却远不止在文学领域。范仲淹一生的主要几件大事是修筑海堰造福一方、戍边西北抵御西夏、主持推行“庆历新政”。从地方到中央,从军事到内政,范仲淹一手包揽,其能力有多出众不言而喻。此外,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被后来的仁人志士奉为圭臬,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仁宗在位时期还有位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就是“包青天”包拯。包拯一生最著名的标签就是廉洁奉公、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包青天”断案的事迹经过后人不断艺术加工,更是成为妇孺皆知的故事。

宋仁宗在位时期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还有北宋中期唯一的名将狄青、妙笔写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婉约派诗人柳永、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从小砸水缸出名的《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

上述介绍的都是在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名人,而且都活跃在宋仁宗执政期间。如果去掉家喻户晓这几个字,或是算上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但还未默默无闻的人物,那就更是不胜枚举。

宋仁宗执政能力一般,甚至在守成之君里也不算出众。但他待人宽厚,以仁治天下,所以他在位期间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英才辈出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说,宋仁宗功不可没。

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代表作家: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张 祥 、陈亮。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

代表作品:

豪放派:

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婉约派: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扩展资料: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三曹所在的文学时代?

三曹: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三人。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同时也是创立者。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丕所处的文学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论,正是处在建安文学开启与发展的黄金阶段。此时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时期。文学自觉观念的出现和文人环境地位的改变,带来了非功利文学的发展。

此时充满个性张扬的文学作品,在创作数量和风格上都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与此同时,文体在自身衍变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凝聚了时代的烙印而逐步衍变创新开来。

苏辙擅长文学书画吗?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

《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

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

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

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

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