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褚遂良的代表作品,唐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唐楷的主要特点是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
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一、书法艺术与人格塑造
“书以人传”,书法家作品的风格高下,最终是书家个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宋代黄庭坚说:“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作中,记述的是颜真卿为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挥泪写下的留芳千古的祭文。我们可以从那跌宕跳跃的线条和文字内容中,感受颜真卿在听到侄子被叛军杀害时那悲愤难抑的心情。同样,皇帝问当朝书法名家柳公权如何学习书法,柳公权回答:“心正则笔正”,为我们留下了“笔谏”的千古美名。通过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必然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书法艺术与能力培养
书法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对书法碑帖的临习首要锻炼的就是学生细微的观察力。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学生通过观察每个字的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从而心摹手追,训练既久,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得到帮助和提高。
其次是对想象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书法中关于笔画形态的描述,很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像我们描述线条的质量高时,常以“屋漏痕(下雨时农家房檐滴的雨线)”作喻。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笔法之理,也是关于书法艺术与想象力培养的例证。
再次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临摹古代书法中,有很多辩证统一的思想贯穿其中,如字形的向背、行笔中的提按、墨色的浓淡、行笔速度的疾涩、起笔时的顺锋与逆锋、笔画形态的方圆等等,都构成了书法学习中矛盾又统一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乃至艺术创作的规律,就是运用辩证法,在矛盾中求得统一的过程。
另外,学习书法,对一个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我们的孩子热衷于看韩剧、看美国大片,听流行歌曲。我想,我们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在中国传统艺术投入足够的学习和关注,我想沉迷网络、恐怖暴力等种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良现象也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的兰亭记是否是其本人所作书写?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欧阳询书写的!首先要我们了解一下,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世称“欧体"。欧阳询所书楷书《兰亭记》比《九成宫》整体行书活泼可爱,越看越美!比《九成宫》中劲险刻厉不足?《兰亭记》和《九成宫》各有所长,欧阳询楷书《兰亭记》、颜真卿楷书《兰亭记》、柳公权的《兰亭记》、赵孟頫楷书《兰亭帖》又各有所长,我非常喜欢四大家楷书!
有没有专业学书法的解读一下这副作品怎么样?
两年能写这样也可以吧,继续努力是有前途的,但是问题也不少。笔画如陵字的捺,太重了,横画如陂的横,中间不能下塌腰,特别是结构不太明白。下面我具体到字说明一下下。
1.非,两竖之间有个合抱关系,两竖之间的空白,中间最宽,右竖上面比左竖高多少,下边也比左竖低多少。并且右边三横的起笔都比左边低半个笔画,(其实两边的起笔在同一个平面上)右边两横分别和左边一样长,第三横长点,且回正。
2.为,字太平了,抗肩不够,重心偏了,向右倒了,第一横大抗肩和撇的交叉点在撇的中间,然后横与横保持平行,右边的三撇保持一个角度,下面的四点,不能低下下半部的中线,向上挂,有例字。
3.命,捺低了,反是有撇捺,且撇捺不在字的最下边时,捺要比撇高,扬起来,才满足欧楷的势。
4.之,点要有高度,提笔要向下一个点高度,向左一个点的宽度起笔提起来,齐着点的尾部,撇高于提的平面起笔,提与撇在点的两边一样宽,撇与提的夹角不宽于提笔画,下边的捺在撇的指向上向左伸出一个笔画起笔,向右下捺出,到了外沿的正下方顿笔捺角,写完验证一下,字的左边的的高度和右边的高度一样高。
5.遥,第一撇要平,下边的点的长是撇长的一半,且两点一个撇两边都宽出一点,即托着首撇,点的长是下边横与横之间的间隔,中竖要向左斜的势,下边的各笔画都收到字头的里面,不能向右伸出去,见下面的例字。
6.德,双人旁写的不对,双人旁两撇的指向不同,首撇短少扬,二撇长少立,二撇约是首撇长的2倍,德字的写法,先写一短平撇,两撇起笔在一个垂直线上,向下间隔一笔少立写第二撇,在二撇的中间的上面入竖,(单人旁在撇的中间的下面入笔)长度是从入笔点到最上面的长度,竖少向左斜,为了让右,在双人旁两撇的中间齐着双人旁大抗肩入右边的第一横,其横长是从入笔点到双人旁夹角的距离,剩下的部分下面德字已标出。
7.形点,字太平了,第二横要向左边伸,撇要比竖短,最重要的是右边的两撇的指向,第二撇比一撇要立,即向下一点指,如果写成三撇,指向一撇比一撇立,是不平行的,且入笔一撇比一撇向右半笔。
8.唐,字头没写好,点要立起来,且在横的中间,(说明一下,点在横的中间,不是点与横的交点在横的中间,是把整个点的宽度放在中间,就是把横平均分成三份,中间一份就是点的宽度)撇长是横长的一倍半,撇的起笔齐着横头,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宽度是横的一半,中竖有向左斜的势,横与横之间距离基本上相等。
9.陵,耳刀旁没写好,耳刀的写法,横折折到横的中间,折回,和上面一样高,且右边上下是齐的,(右边的耳刀下边部分向右伸出,加宽了耳刀。)陵的右边部分,一二两横放在耳刀上下的中间,并且大抗肩,因为有捺,横的寛度从入笔点到左边的宽度,二横少短,中竖起笔高扬,笔画少粗,且向左斜,所以下边撇才能顺势撇出。(下面有例字)
10.縦字,绞丝旁写的不好,首先撇折要向平处折,折长是撇长的一半,下面的提笔要收进来,收在上角的左边,不能上下齐,右边的点要从折笔的上沿往下点,双人旁,第二撇要指向第三点,穿叉到绞丝旁里面,达到中宫收紧,见下边例字。
11.雲字,雨字头写的不好,横要扬起来,你不但不扬反而向右下了,注意所有的欧楷的横笔都是上扬的,根据字的不同上扬的有大小之分。且横与横都是平行的。
(下有例字)
12.陂字,同上面的9,写好耳刀旁,紧靠耳刀旁,在中凹处入笔撇到耳朵竖的上角,横折钩的横长是从入笔点到左边的宽度,不要长,长了会抢捺,大抗肩,横不能塌腰,在横的中间高扬起中竖且竖少向左斜,收紧,到了耳刀右下角时向右转出撇,最后向右捺出,捺最低。下面是我写的例字,不当处请大家指导。
田英章属于唐楷吗?
田章的楷书是从欧阳询而来,属于唐楷的范畴,又有一些新的发展。
有哪些好的行书字帖值得推荐?
40多岁选择开始练书法,非常好,可以为退休生活提前做过渡,免得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建议最好是从楷书基础练起,因为楷书是基础,毛笔的控制度还没有掌握好,基本功不扎实,直接写行书可能会进步的相对较慢,我是从赵体的胆巴碑练起的,当时为什么选择赵体,也是因为赵体的楷书有行书的笔法,练起来不容易枯燥,其他几个书体相对比较刻板,所以也是斟酌了一段时间,选择了赵体
当然,直接写行书也可以,推荐您学习王羲之的圣教序,因为圣教序的笔画,相对其他行书,牵丝连带比较少,利于初学者入手,还有赵孟俯的赤壁赋,也相对简单,王羲之的兰亭序,不建议新手入门学习,如果有了楷书的基础,可以直接写任何行书,慢慢练,应该都可以
我是首先学的丹巴碑,赵孟頫的,后来几年就没再写,退休后从今年又开始自己自学行书,正在临摹兰亭序圣教序,还有米芾的蜀素帖,赵孟頫的赤壁赋。
附图几张,我的习作,敬请大家品读,如果您对书法也感兴趣,请关注我共同学习交流,谢谢
推荐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学习书法,可以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感谢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