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苏轼在密州代表作品

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省诸城市(县级市,诸城皆属之并为治。苏轼到山东密州任知州。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东武县,宋代为密州治所,北与安丘、高密交界,诸城今市境远古属东夷人腹地:出生于舜王街道诸冯村的虞舜,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之南城诸,取名诸邑(故址在今枳沟镇乔庄),诸城置县,境内并置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

苏轼在密州代表作品,江城子主旨?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旨是悼念原配妻子王弗。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北宋时密州在哪?

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省诸城市(县级市,隶属潍坊市)。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以密州为防御州。开宝五年(972年)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秋八月降为防御。开宝六年(973年),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诸城皆属之并为治。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到山东密州任知州。任内曾作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诸城:

诸城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地 ,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东武县,宋代为密州治所。境内有王尽美纪念馆、大舜苑、超然台、恐龙公园等名胜古迹。

诸城为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由潍坊代管,因传说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又称龙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

介于北纬35°42′23″至36°21′05″,东经119°0′19″至119°43′56″之间,东与胶州、胶南毗连,南与五莲接壤,西与莒县、沂水为邻,北与安丘、高密交界。

扩展资料:

诸城历史:

诸城今市境远古属东夷人腹地,出生于舜王街道诸冯村的虞舜,即由东夷人部落首领,被尧帝禅让为帝。境内发掘大汶口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7处,其中前寨文化遗址,即为一处部落文化中心。

夏商时,境内有“诸”国。

西周时,属莒子国封地,设娄、防、兹等邑。

春秋时,市境南部属鲁,北部属齐,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冬,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之南城诸,取名诸邑(故址在今枳沟镇乔庄)。

战国时,市境分属齐、鲁。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楚灭鲁,鲁地入楚,然境内除齐长城以南少数地区归楚外,余大部地区先已属齐。

秦行郡县制,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琅琊郡,归属琅琊郡。

西汉初年,诸城置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郭蒙为东武侯。吕后七年(前181年),置东武县,因境内有东武山故名。同时,境内并置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元封五年(前106年),琅琊郡移治东武,境内各县皆属琅琊郡,辖於徐州刺史部。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琅琊郡为填夷,东武为祥善,诸县为诸并,平昌为养信,横县为令邱。淮阳王更始元年(23年)九月,王莽被杀,郡县恢复旧名。

东汉建初五年(80年),改琅琊郡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东武县、诸县属琅琊国,平昌县属北海国。撤横县、昌县、石泉县。

三国曹魏,复改琅琊国为郡,新置城阳郡(治东武)、平昌郡(治昌安),东武县属城阳郡,诸县属琅琊郡,平昌县属平昌郡。平昌郡旋废,平昌县改属城阳郡。

西晋泰始中(269年-271年),东武、诸、平昌三县俱属城阳郡(郡治迁莒)。太康十年(289年),东武县、诸县改属东莞郡(郡治东莞),辖於徐州。元康十年(300年),废城阳郡,平昌县改属青州高密国。

刘宋,分东武县、平昌县属平昌郡,辖於青州,诸县属东莞郡,辖於徐州。

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东武郡,治姑幕(今安丘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年),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同年,分东武县南境置扶淇县,属东武郡。

北齐,废东武郡,移高密郡治于东武。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并入东武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密郡。开皇五年(585年),改胶州为密州,治东武。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县西南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县属密州,仍为密州治。大业三年(607年),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属之,并为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高密郡为密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密州为高密郡;乾元五年(758年),复为密州。县因变随属,互为治所。

五代天祐四年(907年),县属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改密州为胶源。龙德三年(923年),后梁亡,县属后唐,复改胶源为密州。

清泰三年(936年),后唐亡,县属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后晋亡,县属后汉。乾祐四年(951年),后汉亡,县属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亡。五代十国历经53年,至此终止,诸城县始归於宋。

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密州,即密州治为诸城县治,隶属青州府。

何日遣冯唐是什么意思有何含义?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了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

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江城子密州狩猎的写作背景?

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

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

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

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词中表现的其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深切意愿。

苏轼密州三曲原文?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表现了苏轼对什么的宽大胸怀?

此词句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中。原词是这样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先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是苏轼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融为一体,借用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表达出了作者虽伤离别,又处以达观的豁达胸怀。 苏轼以不能“乘风归去”而感到遗憾,但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来自己解释;又以“人有悲欢离合”为遗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了启示,摆脱了人生苦恼。

因为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无奈的,人力不可以改变的,比如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人又怎能改变呢?此时苏轼和弟弟苏辙是分别的,亦是不能改变的。既然这样,那就希望我们都能长久地望着一轮明月,希望有美好的未来,这样也就足够了。这就是苏轼从自然人事中得出的体悟,使其有了一份豁达的情怀。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