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派方苞的代表作品,桐城文派八大家?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1、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年号称南山先生。
2、方苞,字灵皋,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宁府。
3、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
4、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人。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5、姚莹安徽省桐城市人,清朝史学家、文学家。师从祖父姚鼐,是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
6、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7、吴汝纶,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
8、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初著名作家、学者。
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是什么?
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故名。
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刻画生动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散文名篇有:方苞《狱中杂记》,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刘大櫆。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评价道:“桐城古文运动,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记》,辞句精练;写景传神,不用诗词与骈句,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尤其是程朱理学;纪叙扼要,流畅时晰,寄世感叹;传状之文,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论点鲜明,逻辑性强。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发展、终结,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应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地区)、《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有关于安庆桐城文庙的简介吗?
桐城文庙位于繁华市中心,车一停,飞檐层迭、古朴典雅的建筑一下就牵住了我和好友的目光。
文庙,又称孔庙或圣庙,是祭祀孔子的殿堂,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记载,桐城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祐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文革期间,也未能幸免于难。如今的文庙已按原规模整修一新,以大成殿为主体,以晋谒通道为中轴线,布局对称,气势恢宏。
文庙门楼,是三开间亭阁式建筑,朱红色大门,正面悬有一长方形“文庙”金字额匾,为赵朴初先生所书,仔细看,门楼的大梁和檐柱上刻有六十多精美的浮雕,有“侍席鲁君”“可坛礼乐”“太公垂钓”“文王访贤”“孟母断杼”“独占鳌头”等,生动传神,似在鼓励学子们发奋学习,勇于进取。
进入文庙,高大的棂星门耸立在眼前,四柱三门,柱头为云头纹饰,柱身属华表造型。桐城朋友告诉我们,棂星是传说中的谷神,古代祭天时首先要祭的谷神,以祈求五谷丰登,将棂星门移到孔庙,意为以尊天之礼尊孔,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
走过棂星门,就是泮池——儒家圣地泮水的象征。泮池形状为半圆形,是否象征追求学问永无止境?泮池外圆内直,是否寓意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我观赏着碧水微澜,鱼翔浅底的泮池,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泮池上面是泮桥,是砖砌石拱桥,汉白玉护栏。据说泮桥在以前只有“秀才”以上学位的人才可以从桥上通过,其他人只能绕道而行,传闻左光斗、方以智、张英、张廷玉,方苞、姚鼐等桐城名士,都是从泮桥上走过入大成殿后金榜题名的,所以“泮桥”又叫“状元桥”。桐城朋友招呼我们快来走一走。我们走上泮桥,体会古代学子学有所成的欢欣和过泮桥去祭拜孔子时所怀的虔诚和敬仰。
带着“入泮”美妙的感觉,通过大成门就看见了大成殿。“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大成门的牌匾上写着“与天地参”,是乾隆的真迹,赞誉孔子德行与天地并列。巍巍大成殿,阔五间,进深三间,高17米,18根金柱顶天立地,斜拱挑檐,风铎悬挂,风动铎鸣,古意深幽,体现了明清的建筑风格,更兼有辽金建筑的特色。
进入大成殿,见孔子端坐高台,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浓眉长髯,面含微笑,孔子左右是“四配”及“十二哲”,这些泥彩塑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像是孔子在传道授业、诲人不倦呢!我不明白文庙的孔子像为何是帝王相,我曾经读过孔子后裔孔德懋写的回忆录里记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祭孔时要向先祖孔子行叩拜之礼。桐城文庙为孔子黄袍加身,无疑也是尊孔崇儒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我,似乎更愿意接受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的布衣孔子形象。
从大成殿出来,我们又来到桐城派文物陈列馆。陈列馆展板介绍: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因开创人皆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桐城派统领文坛200多年,先后归聚作家1200多人,创建了系统而完整的文学理论,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影响之大堪称绝无仅有。
我们听桐城作家、学者胡先生讲解桐城派的发生、发展乃至衰亡的过程以及桐城派主要作家师承膺服关系,参观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作品,对桐城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作为常州人,我们对“桐城派”并不陌生。当桐城派散文在文坛影响极盛之际,阳湖文人恽敬、张惠言(阳湖属今江苏常州),受桐城派刘大櫆弟子王灼、钱伯垌影响的同时,打破古文与骈文的分界,从先秦诸子入手,重提文章注重世用说,自创门户,开创了又一散文流派“阳湖派”,文风恣肆,时加骈语,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由于恽敬、张慧言曾受桐城派之学,故文学史上,也把阳湖派看作是桐城派的分支。朱光潜在谈清中期文学流派时曾指出:“当姚鼐提倡桐城文之时,刘大櫆有弟子钱伯坰,阳湖人,转播其师说於同邑恽敬、张惠言。恽、张初习骈文,转习古文,有意突破骈散界限,恢复骈散不分的魏晋古文,号为‘阳湖文派’,是桐城之修正。”这段话是阳湖文派师承关系及后来开宗立派的准确描述。同时,张惠言又是清嘉庆后的重要词派——常州词派创始人。常州,桐城,在历史和文化上,有如此联系,作为常州人,我们不由感慨万千。
文庙内,还有桐城市博物馆和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室。在参观期间,文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想,桐城文庙的魅力,不仅仅是作为祭典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带给人们的视觉美感,还在于传承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孔子的德治、仁爱、修身、文教等方面的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而历史上“庙学合一”的桐城文庙,对“桐城派”的形成和桐城崇文重教传统的形成,更是功不可没,所以,文庙也是桐城文化的象征,是一代代桐城文人志士精神家园的守望。
在桐城文庙,我们沐浴着儒学圣人的思想光泽,吮吸着浓郁的翰墨书香,感受着绵延千年的文化脉动,受益无穷……
配音:陈娟
为什么现在有的农村比城市还发达?
我所在的农村位于枞阳县义津镇双兴村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枞阳县
枞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桐城派”的起源地之一。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并命名为“枞阳”。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2015年10月,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枞阳县有浮山风景区、白云岩、大青山、岱鳌山、旗山、望龙庵、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等名胜古迹。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桐城文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外交家黄镇、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美学家朱光潜等著名人物。县境内长江水运航线总长84千米,有大小港口码头30余处,为二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万吨级船舶。
枞阳也出现很多企业家,如美的集团方洪波,政府官员如现安徽省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等部级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而我所在的双兴村,我生活了二十年的农村,可谓是情感至深。毗邻菜子湖,而菜子湖是内陆湖泊中黑腹滨鹬重要迁徒和越冬地。菜子湖周边形成的湿地,吸引了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鹭、鸿雁等众多侯鸟和留鸟在此栖息,成为鸟类爱好者的摄影基地。我常常站在楼上,一眼望去,菜子湖尽收眼底。
我特别喜欢农村,在于它的安静,能让你安安心心在自己的圈子里,做自己的事,累了去楼上,看看外面的风景,尽收眼底,我还记得以前小时候大人们捕鱼的情景,每次一到夏天,黑鱼,鳜鱼,螃蟹,大龙虾,都超级美味。菜子湖畔种满了油菜花,一到春天满满的油菜花香,夏天的菜籽油更是家家飘香。一遍乡村气息向你袭来。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对农村的爱更是深沉,农村源于自然,是自然下的产物,热爱农村,热爱自然。从小到大,农村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做人要踏实稳重,有责任感,心中有爱。这也是为什么从农村里走向城市,到老还回到故土的原因吧。是落叶归根,是对这片土地的爱啊。
公安派又是怎么回事?
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
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拟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
在晚明的诗歌、散文领域,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
安庆枞阳门的历史?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长江北岸,地处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毗邻,北与无为、庐江县接壤,东南与铜陵、池州市隔江相望.县域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顷,山场34000公顷,水面42000公顷.现辖27个乡镇,431个行政村(居委会), 95万人口.境内有11个民族居住.枞阳镇为中共枞阳县委和枞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1951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1954年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及一批名人墓葬。关于枞阳县名的由来,说法有三: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 中说,“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本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子湖入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枞阳人民崇文尚武 ,人杰地灵,史称“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作为文化之乡,源远流长,尤其是到了明清之季,重教兴学之风大起。影响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文派“三祖”均出生于枞阳。其“三祖”之中,方苞的“义法”论,主张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论,强调古文创作的具体美学标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及“阳刚阴柔”论,集桐城文派文论之大成,并以辩论的方法,阐述阳刚与阴柔两种文风的特点。在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京剧表现形式平台戏和门板戏;有龙灯、狮子灯、花船、花挑等灯会。建国后,黄梅戏发展迅速,现成为枞阳一大剧种。清之中叶后,枞阳县东部乡村,历有教习拳术之风。拳的种类,有长拳、猴拳、破四门、地八仙、太极拳等。拳的姿势,主要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能缩身扫地桩。枞阳的重文习武,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缀了耀眼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