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萧军代表作品有哪

第一部分(1一2章)萧红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第二部分(3一4章)萧红诗意地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具体有小团圆、二伯、冯歪嘴子的故事,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热播剧《知否》不知道大家都看没看“好在是娶了明兰这个聪明的媳妇?明兰和二...

萧军代表作品有哪,呼兰河传全文主要写什么?

谢谢悟空诚邀!《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1一2章)萧红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有跳大神、放河灯,四月初八娘娘庙大会,扭秧歌等。

第二部分(3一4章)萧红诗意地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5一6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具体有小团圆、二伯、冯歪嘴子的故事。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典型的“三无小说。”

用萧红自己的话

说就是: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通读全文,我感觉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向世人传达出这样的一些心理状态:

1,迷信愚昧无知。

2,自私自利,自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小农经济狭隘的意识。

3,冷漠,麻木不仁。

4,看客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喜欢幸灾乐祸,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萧红(1911年6月1日一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20世记“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她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有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她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总之,萧红童年不幸,长大后,个人感情生活也磨难多多,所谓“千古红颜多薄命”,“情深不寿”,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支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冯绍峰当年有多火?

热播剧《知否》不知道大家都看没看,小编在这里想问广大的女影迷一个问题,你们是喜欢“二叔”顾廷烨这样的有点痞坏的男人呢?还是喜欢那个用情专一的齐衡呢?在剧中顾廷烨是江南盐商的继承人,又是侯府的二公子,可以说是长得帅又有钱,但是因为受到坏人的“捧杀”所以和父亲关系不好,好在是娶了明兰这个聪明的媳妇,为他料理家事,安定后院,让他能在朝堂上为皇帝分忧,电视剧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明兰和二叔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在生活中明兰的扮演者和二叔的扮演者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可真是让人羡慕,“二叔”顾廷烨的扮演者是冯绍峰,明兰的扮演者是赵丽颖,在去年的10月17日,也就是赵丽颖生日的当天,冯绍峰和赵丽颖同时在微博上晒出二人的结婚证,这样的一波秀恩爱操作可是让网络上的单身狗们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其实这个时候受伤的还有一类人他们也是这波秀恩爱的受害者,他们就是微博服务器的维护人员。在不长的时间里大量的信息流量进入微博,有如在装满沸油的锅中倒入一碗水,整个微博都炸了,服务器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热度,最终导致微博服务器崩溃了。据后来统计就在当天转发点赞这条微博的人数有一千万之多,可见他俩结婚的消息是多么的火爆,因为这次微博服务器崩溃,广大网友还给这对新婚夫妇送了一个名号叫他俩是“崩博明星”,意思是不论干点啥事都能引起微博崩溃的明星。从这点上看他们夫妻还真是有实力啊!

说到冯绍峰和赵丽颖的恋情,可是让大家十分吃惊,那个长着一张小小脸的赵丽颖为什么就看上了这个绯闻满天飞的冯绍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冯绍峰的人生经历吧。冯绍峰1978年出生,在小时候他就是学校的文艺青年,拉小提琴,参加演讲比赛,总之这个长得精神可爱的小男孩经常出入少年宫的各种特长班,在高三的时候他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在校招考,以三次考试平均排名第一的成绩直接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毕业后他就参演了多部作品,但始终是不温不火,对于这样的情况冯绍峰也不急也不燥,就是慢慢的按着自己道路向前走着,走着走着他就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他参与了电视剧《宫锁心玉》的拍摄,通过这部剧让他名气大涨,在这部剧中他扮演性格嚣张霸道但同时对心爱女子柔情似水的八阿哥。虽然他是剧中的配角,但丝毫不影响他人气的上升。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了他不仅文戏演得好,武戏也同样精彩。剧中有许多场打斗场面,冯绍峰凭借着自己的好身手都做到了完美演绎。凭借着这部戏他火遍娱乐圈。人们都说人红是非多,红了起来的冯绍峰与以前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网络上也少有关于他的负面新闻,唯一被人拿来炒作的就是关于他的感情,一些人说他是花心男交过好多女友,但冯绍峰没有回应过这样的传闻,时间一长随着他绯闻中的女主角都有了自己的感情归宿,这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成名前与成名后,他都是一个平淡且有着充实生活的人。他的这股平淡心境是娱乐圈中少有的,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想活在闪光灯下,活在焦点之中,这样才有能带来利益。可是作为演员中的一股清流,冯绍峰选择了向往平淡,不为娱乐圈的繁华所迷惑了双眼,不为娱乐圈的浮躁而失去了自我。也许就是因为这点才让我们的明兰看上他,又决定嫁给他。

作家萧红的人生经历及作品?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乃莹(一说为:张乃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上海孤岛文学的特点?

上海“孤岛”文学

上海“孤岛”文学,是出现在抗日战争前期上海特定地区特定阶段的文学运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上海“孤岛”文学

时间

1937年—1941年

代表人物

王任叔,巴金,于伶等

代表作品

“激流三部曲”,《秋海棠》等

背景

随着战前文学刊物的纷纷停刊,抗战文艺运动伴随着炽烈的战火而诞生,并迅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简称“左联”。左联受中共中央文委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左翼文学运动高潮的即将到来。

这期间抗战文艺运动的勃兴,主要表现首先是一批新的文艺界救亡组织和抗战文艺团体相继出现,其次是上海作家的抗战文学创作更加活跃,“文艺为抗战服务”的主张,成为广大上海作家的普遍共识和从事文学活动的自觉指导。

夏衍

“九一八”、“一二八”抗战以后,左翼作家在左联刊物《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以爱国、抗日、反汉奸为题材的作品。其 中报告文学的创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一些作品成为这一时期的名篇,如夏衍的《包身工》。

《包身工》完全采用了写实手法,在描写包身工超负荷劳动时,他这样写道:“每天做十二小时工,平均每人要吸入0.15克的棉花絮。”“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这些细节源于深入的调查。1935年,夏衍住在麦特赫斯德路(今泰兴路),离包身工所在的杨树浦有10多里路的距离。为了在早上5点钟之前赶到那里,就得凌晨3点起身,步行过去,才刚好能看见包身工上班的情形。这样的观察坚持了两个多月,用他后来的话说,是“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

这一时期的左翼文学的创作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有不少作家写了一系列抨击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宣传抗日救亡的杂文,鲁迅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从1932年到1936年,鲁迅在《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集子中,对侵略者和不抵抗主义进行揭露。二是一批来自东北沦陷区的青年作家加入左联,写出了大量反映东北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的活动和老百姓在日军铁蹄下困难生活的文学作品,他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其中比较出色的是萧军和萧红。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为上海的左翼文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萧红的《生死场》1935年出版后同样震动了上海文坛。

在作家抗日统一战线方面,1935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上海文化界三百余人联合署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1936年10月以鲁迅为首、包括二十一位中国著名作家署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历史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在这片沦陷区中间,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为日本侵略者控制,这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这种局面共持续了4年又一个月,1941年12月8日,日军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上海彻底沦陷。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学一度萧条不堪,在日伪统治之下,留在上海的知识分子经受着政治与道德上的考验,不同的生存状况和动机使他们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从事着不同内容的文学创作。有的用隐蔽的方式坚持与日伪抗争,有的则躲避政治只问风花雪月,还有的则沦为了日伪的走狗。

在汪伪政府严格的审查制度限制下,上海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文学萧条期,之后远离政治的文学期刊开始慢慢得以恢复,以《古今》《杂志》《万象》为代表的文学期刊作为上海文学活动的载体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文学期刊引导下,通俗文学作家从文坛边缘走向中心,张爱玲、黄裳、苏青等人开始崭露头角。通俗文学的流行,成为这一时期上海文坛又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此同时,原先并不属于通俗作家的作家们如王统照、柯灵、唐弢、李健吾、芦焚、郑定文、晓歌、罗洪等也都在通俗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以“纯文学”为掩护,坚持抗日爱国文学运动。另外,还有一批打入日伪内部从事地下工作的作家,如袁殊、恽逸群、邱韵铎、关露等,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迂回曲折的抗日爱国活动。

文学特色

“七七”事变后的上海文学界,小说创作最有成就的当数丘东平。丘东平参加过上海的“一二八”战役和“八一三”战役,他的作品以军人和军旅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着力刻画的是爱国军人在同日寇侵略者进行艰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倔强性格和英雄气概,也是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第七连》《我们再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暴风雨的一天》《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这些作品均为上海乃至全国抗战时期的抗战文学名篇。

淞沪会战失利后,中国守军于1937年11月12日撤离上海,上海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一半的区域为日本侵略者所占领,另一半原来的美英法等国的“租界”还在日军控制之外,形成孤岛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与盟国宣战而结束。

率先打破“孤岛”文学局面,恢复创作生机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杂文篇幅短小,能迅速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斗争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政论性,又往往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成为“孤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格外兴盛的文学样式。

介绍下有关作家萧红的电影?

今年3月8号上映的《萧红》,导演霍建起,小宋佳演萧红。当天《南方周末》还给它了——她是一个被低估的女人。这部影片的导演霍建起导演过《那人那山那狗》,还有莫言作品《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影片基本上完整地介绍了才女萧红的一生。当然,主要是她的感情经历:逃婚;和男友同居,怀孕被弃;遇上萧军,相识、相爱、分手;认识端木蕻良,结婚。死亡。短短31岁的一生。

河南豫菜的代表作菜品有哪些?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豫菜虽然不属于八大菜系,但是具有中原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河南人,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豫菜的知识,豫菜又称中原河南菜系,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菜肴。当代豫菜是在原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间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物质条件,形成独特的豫菜风格。

桶子鸡

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桶子鸡是开封特色小吃,也是开封特产名菜,桶子鸡选用两年左右优质母鸡,采用百年老汤煨制而成。桶子鸡的特点,鲜嫩脆香、色泽金黄、肥而不腻。桶子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煮。

牡丹燕菜

牡丹燕菜是洛阳独具风格的风味菜,被列为“洛阳水席”的首菜。这道菜自古以来就有很悠久历史典故,它在1961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洛阳后正式定名为牡丹燕菜,“洛阳燕菜”又名“假燕菜”、“牡丹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佳肴。历来被列为“洛阳水席”的首菜。

鲤鱼焙面

鲤鱼焙面,这是开封的传统名菜。在开封市大酒店里,经常可以看到有客人品尝这道名菜。鲤鱼焙面,是由“糖醋熘鱼”、“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1930年前后,开封名师最早将用油炸过的“龙须面”,盖在做好的“糖醋熘鱼”上面,创作了“糖醋熘鱼带焙面”名菜,深为顾客欢迎。

河南烩面

烩面在河南面食中最具知名度,特别是在郑州,烩面相当普及,其不光是郑州甚至称得上是河南省的一张名片,颇能代表豫地的饮食之风。河南省会郑州一度被称为“烩面城”,因此到了郑州吃碗烩面,细细体味蕴含在这碗面中的城市风情,自有一番别样情趣。

逍遥镇胡辣汤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风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

开封第一楼包子

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素称中州第一名吃。太远了不敢说,在中原一带,几乎是路人皆知。并衍生出了黄记小笼包子。小笼包子造型优美,皮薄馅多,其形之“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

扒广肚

扒广肚是河南传统名菜,千年以来均属珍品之列。扒广肚作为传统高档宴席广肚席的头菜,是这一标准和追求的体现。此菜将质地绵软白亮的广肚片片,氽杀后铺在竹扒算上,用上好的奶汤小武火扒制而成,成品柔、嫩、醇、美,汤汁白亮光润,故又名白扒广肚。

八宝饭

八宝饭,汉族食品,用糯米加豆沙、猪油、白糖以及桂圆、红枣、莲子等多种辅料蒸制的甜食。所加之物,各地不尽相同,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红焖羊肉

红烧羊肉原是一道开封回族风味菜,历史悠久。主料是羊肉,辅以胡萝卜炖制而成。羊肉性温,适合冬季食用。红焖羊肉风味独特,深受欢迎,从此进入市肆。

河南卤面

河南卤面,又名炉面、河南蒸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属于豫菜系。制作简单,口感良好。该小吃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口味香甜、滑润、浓郁。炉面(河南卤面、河南蒸面)制作简单,口感良好。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