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遗民代表作品,兰陵历史有多悠久?
兰陵,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自战国后期楚国在此置兰陵邑,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兰陵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春秋时,鲁国在兰陵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兰陵县,治所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镇),后春申君以荀子为两任兰陵令。汉、三国曹魏属东海郡。西晋初沿袭旧制,元康元年,晋惠帝置兰陵郡;十六国时期,再设兰陵郡;北齐设兰陵郡。兰陵故城遗址今位于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辖兰陵镇的苍山县复名为兰陵县,隶属地级临沂市管辖。
地处鲁南的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周围区域在夏、商、西周时代为鄫国(向城西北有鄫国故城遗址)所属。公元前602年,经淮河入海的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改道,北上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鄫国以南茫茫湿地和浩瀚湖泊现露大面积滩涂,成为可耕作的肥田沃土。前601年,鲁国季孙行父(季文子)任鲁国正卿大夫,掌管鲁国经济大权。这时期南方的淮夷人趁势北上,抢占黄淮滩涂。鄫国弱小,无力阻止淮夷人北犯,依附鲁国,为维护鲁国利益和季孙氏费邑封地不受侵犯,季文子派鲁国军队、奴隶南下,占据今兰陵建立次室邑。同时,在鲁国、鄫国井田上耕作的奴隶们也纷纷南下谋生,到泇水、泗水中下游的湖泊滩涂边开垦“王土”。一时间黄淮滩地私田大量增加,奴隶们成了自由人。前594年,鲁国大夫季文子首先在此推行“初税亩”制度。于是,次室周围的土地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耕农,农户家庭单位,有了属于诸侯规定或自己登记纳税的姓氏,老百姓从此成为农民的别称。公元前568年,鄫国秘密归附鲁国,鲁国莒国发生战争,鲁国收复鄫国故地。因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家族长期专权,次室成为鲁国南部疆土上并行于公室曲阜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建有宫殿式建筑次室亭,留下了次室女忧君爱国的凄婉故事。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载:“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据鲁穆公和三年后的时间推算,此为公元前382年。齐楚争霸,鲁国衰微,次室当为楚国控制,成为与吴越争霸北方的阵地。今县域至开阳(今临沂)、莒国(今莒县),这一东北至西南的狭长地域成为楚国新辟的东北边疆。楚国派出官员管理鄫国故地,《荀子》“尧问”篇中有缯丘(鄫国故地)之封官拜见见楚相孙叔敖的记载。(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公元前350年诸侯称雄形势图)。
据考,兰陵地名应是公元前319至前312年之间出现,距今约2320多年,名字应与楚国大夫屈原担任楚怀王左徒期间有关。公元前319年,屈原任楚怀王时的左徒,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兼管楚国内政外交事务,受到怀王的信任,权重一时。秋,为合纵连横攻秦,屈原首次东使齐国。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前312年,为缓和楚齐两国因争霸的对立,楚怀王起用屈原再次出使齐国,齐楚复交。此时楚国占有东北边城次室邑60多年。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称霸,谁占地盘谁做主。次室是和鲁国公室曲阜相对应的地理名称,带有浓郁的鲁国色彩,楚国要在鲁国旧地建立行政机构,须废除鲁三桓专政遗留下来的“次室”,还要让鲁国遗民接受楚人的统治。他们认为,既要用儒家理念治理鲁国旧地,还要打上楚国政治的印记。拟定一个充满时代理想色彩的新地名,其使命义不容辞地落在政治家屈原身上。战国时代,烽烟四起、群雄争霸,诸侯林立。屈原从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东使齐国,大江东去,入邗沟达淮泗到泇水。次室邑在泇水之上,楚地东北边城,是屈原自楚地使齐的必经之地。屈原作为主管民政外交事务的重臣,对东北边邑密切关注,应是这个时期将次室改名兰陵。公元前255年,荀子(死后葬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任兰陵令,距楚人占据兰陵127年,和屈原在公元前319年秋使齐亦64年间隔,兰陵地名早已定位。
兰陵作为一个县域地名出现,是在秦帝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以前的百年。《十三州志》载:“兰陵故鲁之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汉因之。”楚国是最早设县的国家之一,在春秋初期就把兼并得到的地方建立县,春秋中期以后,新建的县就逐渐多起来。县的长官称令,这是秦在商鞅变法时所设置的官称。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国春申君为令尹时,曾任命当时著名的学者荀子为兰陵令。荀子(公元前313-前230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从公元前261年起,两任楚兰陵令约20年。荀子是从齐国三任稷下学宫祭酒职位15年的基础上来到兰陵,他任县令时,兰陵县治早已设立,属地范围包括楚军驻扎的襄贲(今长城镇)、开阳(今临沂城)两个军事要地,是楚军驻扎与越国对峙的边防线。因当时“县”的概念是悬在边疆的行政区域,秦楚等国在新辟的疆土率先设立县治。因为齐鲁两国没有实行郡县体制,所以兰陵县是今山东境内最早设立的县治。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一统,全国实行郡县制,今县域属东海郡,设有兰陵县(今兰陵镇)、襄贲县(今长城镇)和鄫县(今向城镇),是东海郡县治所最密集的区域。前206年西汉建立,今兰陵镇为东海郡兰陵县。兰陵县辖9乡35亭,规模居东海郡第四位,东汉末年王莽改制,将东海郡改名沂平郡,兰陵县改名兰东县,东汉恢复旧县制,兰陵仍为东海郡县治。公元196年,兰陵为曹魏政权统治。西晋将兰陵郡从东海郡中析置,兰陵县属兰陵郡管辖。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东海之兰陵、氶、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理氶城。”历史上始有兰陵郡。氶,即今峄城。兰陵郡驻氶城,兰陵县仍在兰陵,郡县共存,驻地不同。为什么要设兰陵郡,这也许和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有关。时间不长,发生永嘉(307—313年)内乱,导致北方内迁少数民族“五胡乱华”。接着晋朝官民大量南逃迁徙,史称“永嘉南渡”,淮阴令萧整率兰陵萧氏族人等离兰陵故土南渡,在今常州武进侨置兰陵郡县,有南兰陵之称。东晋时期,北方祸乱不息。在“五胡十六国”年间,兰陵分别为羯族建立的后赵国(319-351年)、氐族建立的前秦国(351-394年)。这期间,一个叫冉闵的在兰陵郡起家,后冉闵推翻羯赵,350年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两年后失败。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大战,东晋大破秦军,晋乘胜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兰陵回归东晋,兰陵县回归故土王朝,此后的80多年间由偏安的南方政权统治。北魏(386-534年)鲜卑政权于439年完成北方统一,大江南北进入对峙阶段。466年北魏军队开始了夺取刘宋徐、兖、青、冀四州等地区的新一轮战争,于468年1月攻克兰陵县城,南朝刘宋守将投降,兰陵归附北魏少数民族政权统治。《魏书》记载,公元480年(北魏太和四年,南朝齐建元二年),为响应南朝萧齐光复故土的计划,兰陵人桓富率众起义,攻破兰陵县城,杀死县令,并北上与昌虑起义军首领桓和、泰山首领张和颜等联合建立根据地,推举司马朗之为领袖。这场兰陵起义没有得到南朝大力支持,北魏孝文帝政权调淮阳王尉元等领兵镇压。此后兰陵先后为北魏、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北周(557-581)政权管辖,分属兰陵郡的兰陵县。在近300年的纷争中,兰陵郡自设立后,除在北魏短时间被废,又于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复置,后长时间存在,其郡治在氶(今峄城)。一说,其郡治曾短时设于昌虑县(今薛城一带)。南朝时期,萧氏后人从南兰陵(今常州)起家登上政治舞台,萧道成、萧衍在建康(南京)称帝,历11帝。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兰陵郡。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氶县,置缯州、兰陵县。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缯州,省氶县入兰陵县,属彭城郡管辖。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缯州,治承县(承,古作氶,《旧唐书》变作丞,《新唐书》又省作氶),辖承县、兰陵、缯城3县。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废缯州,省兰陵、缯城二县入承县,属沂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盛唐诗人李白吟诵兰陵美酒的绝句《客中行》。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开始了寄居东鲁的日子。嗜酒如诗的李白游历兰陵古镇,为美酒陶醉,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使兰陵美酒名扬天下。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时,兰陵古城属于沂州承县管辖,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朝代。北宋时,兰陵仍属沂州承县管辖。金(1115—1234年)统治初期,兰陵属邳州承县。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承县为兰陵县,治所在承城(峄城)21年。金贞佑四年(1216年)三月,兰陵县治所移至土娄村(见《金史·志第六》),共49年。金兴定中(1217—1222年)在承县旧地设置峄州。元代(1206—1368年),据《新元史·志第十三》载:“金兰陵县,属邳州。元初,于县置峄州。至元二年,又省县入州。李璮为益都路行省,以其姻亲胡甲知沂州,峄州畏其逼,尽割州东二十里外与之,后遂因而不改。”李璮是反叛蒙元的山东军阀,1262年初举兵反元,7月兵败济南,被忽必烈处死。李璮将峄州东部划归沂州,是利用益都路行省为基地,扩大自己的反元势力范围。1265年,元朝撤兰陵县并入沂州。明清两代兰陵属沂州府兰山县,兰陵一直是沂州西南重镇。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维护地方统治,镇压农民起义,兰山县在兰陵镇设立分防县丞镇守,应是副县级单位。民国时期兰山县更名临沂县,兰陵一带被称为临沂西南乡。1938年6月,中共在抱犊崮山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中共临郯费峄四县边区县委和统一战线性质的“四县边联办事处”,简称“边联县办事处”,1941年2月成立边区县抗日民主政府。随着抗战形势发展需要,1942年8月,中共鲁南区党委决定在临沂县西南部和边联县南部地区成立中共兰西工委,1942年10月,鲁南区党委、行署决定设置兰陵县,中共兰西工委扩建为兰陵县委。1943年3月成立兰陵县办事处。1944年8月成立兰陵县民主政府。1944年3月,为纪念牺牲的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鎛,将“边联县”改称赵鎛县。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临沂城解放,临沂县抗日根据地大部划归赵镈县。10月,兰陵县撤销,辖区归属赵鎛县。1945年底,今县域只有赵鎛县一个建制。1947年春,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共鲁南区党委、行署决定缩小县级行政区划,将赵鎛县东部析出置县,新县治取名苍山县。后因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赵镈县南半部兰陵地区,为开展敌后游击战,1948年2月,鲁南区党委决定恢复兰陵县,刘向一任县委书记。这时,在今苍山县域内,出现了赵镈、苍山、兰陵三县并存的局面。1950年5月11日撤销赵鎛县,其辖区并入苍山县。1953年7月,兰陵县撤销,原辖区划归苍山、峄县(现枣庄),原属江苏省及山东省突出部分地区划归江苏省,兰陵划归苍山县,为十六区。1957年改区为乡。1959年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置兰陵镇。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2014年1月8日,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同意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批复》;2014年1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通知》;2014年1月21日上午,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揭牌仪式举行,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和新闻发布会。更名后的兰陵县(原苍山县)行政中心不变,仍为卞庄街道。兰陵镇仍为兰陵镇,不做处理。
历代著名学者有:秦汉时期的疏广、疏受、孟喜、萧望之、匡衡、王良等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缪袭、何承天、鲍照、鲍令晖、徐勉、何逊、颜之推,隋唐以后的颜师古、萧颖士、贾仲明、兰陵笑笑生等。
季孙行父,谥号季文子,春秋时鲁国正卿,辅佐鲁三代君主33年。在此地建次室亭,开垦湖田,推行“初税亩”。凡事三思而后行,家无私积,以节俭著称。镇北17.5千米文峰山有鲁大夫季文子墓。
左丘明(前502-前422年),曾任鲁国太史,被誉为 “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为解孔子《春秋》作《左传》,亦称《左氏春秋》。元朝方志《齐乘》载:峄州东北七十里有邱明墓。镇东北12千米,兴明乡左家官庄有左丘明墓。
高柴(前521-前393年) ,字子羔。孔子门下弟子,曾在鲁国、卫国做官,后教书兰陵,创办书院,著有《子羔》等书,定居终老兰陵,高寿128岁,被后人尊为寿圣。镇东北5千米,刘堡后村有高柴子羔墓。
萧望之(前106--前47年),字长倩。西汉宣帝重臣,官至三公。《齐诗》、《鲁论语学派》传人,经学大师。以儒学传家,子萧良、萧咸、萧由通晓五经,孙萧绍任御史中丞,曾孙萧闳任光禄勋,孝廉、博士辈出,数代不辍。镇北2千米小仲村有萧望之墓园。
高长恭(543—573),北齐名将,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因其貌美,为阵前震慑敌人,做凶恶面具戴之,战无不胜。齐人作歌舞《兰陵王入阵曲》,展现兰陵王指麾击刺英姿。后东传日本,今属日本雅乐。镇中心兰陵美酒厂迎壁《兰陵春秋》有兰陵王入阵曲浮雕
萧颖士(708—759),字茂挺,兰陵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散文家,诗人。开元举进士,曾任秘书正字、集贤校理、扬州功曹参军等职。因高才博学,恃才傲物,格不近俗,门下溢为文元先生。留有《萧茂挺文集》。
贾仲明(1343~1422后),元末明初杂剧作家。亦作贾仲名。自号云水散人。淄川人,徙居兰陵。精于词曲、隐语。曾侍明成祖朱棣,甚得宠爱,所作传奇戏曲、乐府极多,骈丽工巧。著有《云水清音》等。
兰陵笑笑生,著有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假托对北宋中叶市侩势力西门庆及其家庭腐朽生活的自然描述,展现了晚明政治社会面相,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题材中里程碑式的奇书巨著。
王思衍(1866-1938),字仲蕃,清光绪戊戌科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著名书法家、诗人。真、草、隶、篆诸体皆精,行草自成一家。有《亦嚣诗集》《嚼雪斋印谱》传世。日军攻兰陵,饮恨自缢。镇西1.5千米插柳口村有衍公进士第遗址
王鼎钧,又名王冠才,1925年生,兰陵西南隅人,当代华文著名作家。1942年离家求学,后移居台湾、美国。著有散文集《人生三书》等40余种,回忆录《昨天的云》等4部。镇西1.5千米插柳口村为王鼎钧少年插柳学诗之地。
罗炳辉(1897-1946)将军,云南彝良人。由奴隶当兵,加入红军,身经百战,抗战胜利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鲁南部署自卫作战,因病在兰陵镇逝世。
古代姓方的诗人有哪些?
1、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
2、方 岳:
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
3、方 凤:
浙江浦江人.宋末元初爱国诗人,南宋遗民诗人的领袖人物,有中国第一诗社之称的“月泉吟社”的创立者之一. 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前两部都有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218条回答。
其实很简单,在神雕侠侣的最后,重阳宫被蒙古军队放火烧毁。
个人认为,全真教随后就解体了,或者是换了另外一个形式存在。
大家注意,六大门派中,武当派还不存在,昆仑派、峨眉派、崆峒派也不存在,只剩下一个少林派。
而根据时间推算,少林寺真是火工头陀闹事后的衰败期。因为火工头陀事件,当时少林寺三个支柱的达摩堂首座苦智被打死,罗汉堂首座苦慧气的远走西域,只剩下方丈唱独角戏。
可见,少林派陷入内乱,不能对蒙古人构成威胁。
相反,全真教本来就是反金的英雄王重阳建立,后来也是武林反抗蒙古人的大本营之一。
大家注意,郭靖黄蓉领导的襄阳军人和丐帮江湖好汉对抗蒙古人中,全真教始终都是在热情帮助。
在武林大会上,全真教郝大通明知道可能被金轮法王打死,也是要上去,不怕牺牲。
后来蒙古人试图操纵赵志敬和尹志平掌控全真教,又失败了,只能派人将全真教的道观烧毁。
很可能,全真教由此就垮了,理由如下:
第一,同蒙古人作对并没有好处。
为什么蒙古人不诛灭丐帮,因为丐帮是四处流动的帮派,蒙古人根本就消灭不了。
而且用《武状元苏乞儿》周星驰的话来说,只要朝廷施政不力,就会有大量乞丐、流民存在,才会有丐帮存在。
但是,全真教就不同了,全真教是有固定场所的,根本挡不住蒙古人的持续攻击。
事实证明,全真教的几百个道士,武功大多还可以,在武林中是举足轻重的势力。
但是,蒙古人只要派几千兵马,剿灭全真教就没有问题。
因为打仗和单挑不是一回事,全真教的道士武功高强,遇到蒙古人几阵箭雨下去(数千支箭一起射过去),也就一二流高手可以活命,其他道士都得送命。
而全真教一二流高手最多几十人而已,没什么了不起,遇到蒙古大军也是完蛋。
退一步说,蒙古人就算不派遣军队,派遣武功高手来也足够了。
大家也知道,全真七子的谭处端被欧阳锋打死,神雕后期又少了一个,应该是马钰或者刘处玄因年老而病死。
而全真七子的武功尚且不如金轮法王的徒弟和达尔巴,当然也不如潇湘子、尹克西,更别说金轮法王了。
可以说,只要金轮法王带着另外4个人去踢馆,可以全歼全真七子和赵志敬、尹志平等比较厉害的二代弟子。
剩下那些小道士,人数虽多,随便找些武林三流好手就能对付了。
所以,蒙古人消灭全真教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全真教的武功有问题。
虽然是玄门正宗,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练习武功,但全真教有很大问题,大大不如少林寺。
少林寺的武功也是佛门正宗,动辄要学习个三五十年。
但是少林派武功还是很实用的,都大锦是少林俗家弟子,大概30岁时候离开少林寺。
都大锦的武功在少林寺顶多是二流水平:就凭总镖头这二十四手降魔掌和四十九枚连珠钢镖。
但是,就都大锦的武功,行走江湖对付一般敌人,是足够了。
所以,都大锦的龙门镖局才很红火: 都大锦强抑怒气,说道“我这龙门镖局开设二十年来,官镖、盐镖,金银珠宝,再大的生意也接过,可从来没出过半点岔子。”
而少林寺的特点是,虽然学三五十年,火候到了一定会有一流甚至超一流高手。
倚天屠龙记中,少林派除了四大神僧以外,还有少林三渡,这七个人都是超一流高手。
张无忌认为,少林寺一流和超一流级别高手有六七十人之多,这是其他任何门派无法达到的,只有帮会、教派才能达到。
另外,即便少林派的二流高手,比如都大锦这种在江湖上已经相当牛逼了。
少林寺三个二流好手,几乎同张翠山打成平手。而这三个二流好手在少林寺也就是小角色,平时都没有说话的份,都是听人吩咐。
但是,全真教武功就很要命。
全真七子武功就是最高的,第二代弟子都大大不如全真七子。
但是,七子的武功也就是一流而已,远不到超一流,连霍都和达尔巴都打不过。
而尹志平之流充其量就是二流水平,行走江湖是勉强够了,遇到强敌就完。
高手不行,普通道士呢?
在少林寺练武10多年,都大锦就可以行走江湖,开设龙门镖局,20多年少有敌手。
但是,全真教武功不行,学习武功10多年的普通道士,很多武功连三流也达不到,是四五流水平,行走江湖是送死。
第三,全真教内部问题太多。
全真七子还凑合,下一代尹志平是个淫贼,赵志敬人品低劣,其余弟子很多不三不四。
其实,全真七子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丘处机,明明知道杨康是金国小王爷,他爸爸又不不是好东西,怎么能教这种人学武呢?丘处机就是为了自己争强好胜,不愿意认输。
再看孙不二,这个女人心胸较为狭窄,对杨过和小龙女一直比较嫉恨。
还有马钰,虽人品很高,但作为掌权却有很多失察的地方。杨过被赵志敬欺负的事情,马钰茫然无知。
而且明显这些道士更像普通人,七情六欲都很多,并不是像少林僧人一样平时不出寺庙,就在庙内隐居修行。
所以,最后赵志敬在蒙古人帮助下篡位,差点就搞垮了全真教。
第四,全真教可能换了个壳,继续发展。
全真教的武功毕竟是玄门正宗,威力也是很强的,不是不三不四的武功。
全真教虽然面对蒙古人的威胁,可能分散各地发展,一部分道士甚至可能投靠元朝,但不可能彻底消亡。
全真教消失是宋末元初的事情,元末的倚天屠龙记中没有全真教存在,也没有类似的教派。
可见,全真教投靠元朝的那部分,被武林人士当作汉奸,已经无法在中原武林立足。
而没有投靠元朝的,实力较为弱小,在武林中没什么分量。
不过,明代就出现了疑似全真教传人。
首先是明朝中期的笑傲江湖,有人说华山派其实就是全真教。
虽然倚天屠龙记也有华山派,但里面高手没有一个是用剑的,鲜于通用扇子,华山二老用刀。而笑傲江湖的华山派则只是用剑,并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武器。
而华山二老和鲜于通的武功,同华山派剑宗和气宗都有极大差别。
相反,全真教就是用剑的,以剑招极强闻名于世。另外,全真教也是以内功著称,是玄门正宗。
有人说,其实倚天屠龙记中的华山派,在鲜于通死后因为互相内讧,在明代初期就消亡了。
而全真教本来是在陕西终南山,距离陕西华山也不远,可能是分支逃过去的。
他们应该最初只是个小道观,在华山派覆灭以后才逐步强大起来。由于蒙古人的追杀,他们已经低调发展。随着蒙古人垮台,明代建立,他们才壮大起来,但始终不抛头露面。
直到华山二祖偷看了葵花宝典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才亮出了华山派的门户,还很快分为剑宗和气宗。
大家注意,华山二组在量门户之前,武功就不错了,也颇为有名气,不然也不可能受到南少林的热烈接待。
所以,华山派可能就是全真教分支转变而来。
不过,这个华山派在笑傲江湖时代就完了,岳不群死后门派就覆灭。
后来的华山派,其实是风清扬创建的,同之前华山派有很大区别,只是名字相同罢了。
那么,全真教武功由此失传?
也不是。
在明朝后期的侠客行里面,有个上清观,石清闵柔都是上清观的弟子,武功是武林顶尖的。
而上清观的高手众多,掌门人比石清还要厉害。
上清观除了是道家一派,还擅长剑法和内功,看来很有可能是全真教另一个分支。
只是上清观高手虽多,门派仍然不大,只是一个中等规模道观而已,在江湖上很低调。
可见,明代就有两个门派是全真教分支,到了清代应该还有。
不过,由于相隔时间太久,这些分支教派应该逐步本土化,同最初全真教已经完全不同了。
南宋词人王月山有什么作品?
前言
王月山是南宋人,身世不详,他比宋朝那么多无名氏词人强一点:很幸运地留下了一个名字。《全宋词》中仅仅收录其一首词。一、王月山唯一作品《齐天乐》
这首《齐天乐》是其唯一的作品: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遍。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闲愁似线。甚系损柔肠,不堪裁剪。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齐天乐》 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一般分类时,五十八字的词牌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齐天乐一百二字,属于长调词牌。任-老却芦花,料-征鸿声里,甚-系损柔肠,这种结构为1-4句式,第一个为领字。一般用去声:任、料、甚。不过,这个词牌上片第七句:任-老却芦花,下片第八句:甚-系损柔肠料,常用1-4结构。另外,“料-征鸿声里、一声声-是怨”,可以看出这两个位置的五字短句不一定用1-4结构。例如周邦彦的《齐天乐·绿芜雕尽》,在下片第二句用:故人-相望-处,2-2-1; 而最后一句:但愁-斜照-敛,2-2-1。二、常见典故
凉思顿欺班扇,班扇的典故,说的是班倢伃失宠于汉成帝,作名《团扇歌》诗云:“新裂 齐 紈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班扇之典,往往有闺怨的含义,也有君臣疏远之意。不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秋扇,秋天来了,扇子用不到了。听著鸣蛩,古指蟋蟀。横竹吹商,商为秋音。疏砧点月,古人远征戍边,家人秋季准备冬衣,砧为捣衣石。沈佺期有诗云: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一叶舞空,凉思欺扇,老却芦花,征鸿声里,听著鸣蛩,疏砧点月,可知时令在秋。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为这个时令定位初秋:起笔用“红浅”及“顿欺”字,即切定“初秋”。
夜来疏雨鸣金井,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上阕写眼前的秋景,秋风秋雨中,一派萧飒。三、怀人与寄托
故人别后,画阑凭遍,横竹吹商,疏砧点月,都是人物的行为,可以看出,下阕主抒情:系损柔肠,不堪裁剪...... 连月下的蟋蟀也赋予了人类的相思之情。南宋末期的咏物写景之词,常常寄托遗民亡国之痛。王月山生平事迹不详,生卒年也无人知晓,他的这首《齐天乐》有闺怨、伤秋、思人之意。不知道是否另有寄托。在宋末元初,出了很多寄托故国哀思的作品,例如王沂孙和周密、唐珏都有《齐天乐·蝉》、张焱有《解连环.孤雁》等。至于王月山是不是有此意,就见仁见智了。四、虚实之妙
闲愁似线。甚系损柔肠,不堪裁剪。这三句是虚实之间的比喻,极妙。虚无的愁,比喻为现实的丝线,因此可以把虚写的相思之情(柔肠)系起。李煜有词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在王月山这首词中被反用, 愁肠仍然可以被裁剪。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但是,那月夜下秋虫的哀鸣,又是无法断绝的。声音是现实中可以听见的,哀怨是虚,是人物的感受。当你快乐时,虫声就是快乐美妙的,当你伤心时,虫声也是哀怨之声。结束语
结束时,依照惯例填词一首为今天的作业。《齐天乐·咏秋》:西风吹落梧桐影,长夜雨声深浅。晓月枝头,征鸿云外,觉后眉儿不展。画阑倚遍,觅芳草天涯,青山遮断。数罢归舟,并刀细割别肠乱。
故人音貌万里,叹离魂不在,逐郎行远。瘦马阳关,渭城柳色,写入琴丝诗卷。啼捐团扇,看寂寞黄昏,相思难遣。阵阵蛩声,似长吟短叹。
@老街味道能否将赵孟頫的书法复古思想视为书法界的文艺复兴?
元朝书法家中,赵孟頫应该是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书法水平相当高,从源头上来说,赵孟頫的书法非常干净、利落,直追魏晋二王书法,也承接了二王书法的精髓,所以,中国书法史上对赵孟頫书法的认知,基本上是从帖学这一派角度来进行看待的。至于赵孟頫的书法主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以古为师,学古用古,赵孟頫的每一个字都是从古法而来,又带有古法的气韵。
但是,赵孟頫书法中的“古韵”,并没有被后世的书法家、理论家所看重,甚至他们对此还颇有微词。
比如,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对于赵孟頫这样评价:
若夫赵孟頫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而包世臣、康有为更加不客气,直接称(赵孟頫的书法)“矜宠善狎”、“并伤怯弱”。
为什么这些书法家、理论家似乎对赵孟頫当时做的努力并不认可?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的评论呢?
让我们回到赵孟頫这个人,回到1286年。
纵观忽必烈的一生,有一个时间点非常特殊,那就是公元1286年,这也是元朝书法大家赵孟頫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他们俩相遇了。时年37岁的程钜夫,奉忽必烈之名,到江南一带遍访名士,请他们出山,为朝廷效力。而临行前,忽必烈特别嘱咐程钜夫,务必要把赵孟頫请出山,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用汉文写了诏书命令他带去,程钜夫表示一定不负重托。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去请赵孟頫出山了。然而这一次程钜夫似乎早有准备,经过一番详细的攀谈,赵孟頫终于答应了程钜夫的邀请,答应出来做官。
赵孟頫答应得很蹊跷,然而这件事情却也不难分析。
这一切要想解答的清楚,还要从程钜夫这个人说起。
程钜夫是典型的出生在南宋、但赏识在元朝的汉人,和赵孟頫显赫的身世不同,程钜夫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官宦之家,家学渊源深厚,但是做的官都不算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并不能真正使用、挖掘人才,所以程钜夫没有什么进阶的机会。
1258年,忽必烈挥师南下,元朝推翻南宋,终于在版图意义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少数民族国家,而这次剧烈的政权变动,给了程钜夫一个绝佳的机会。
1276年,元军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作为人质进京。这就是程钜夫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就是这次进京之后不久,忽必烈有一次忽然见到程钜夫,就招来询问他是谁,程钜夫对答如流,深得忽必烈的喜欢,当时他就对程钜夫说:
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
所以,忽必烈对于程钜夫立刻委以重任,而程钜夫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忽必烈重用的南人之一。程钜夫本身作为一个“南人”,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还是会受到一些歧视的,所以他利用自己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竭力劝说忽必烈重用“南人”,为此他还专门上书,请求忽必烈设立“国学”,重视文化建设。
实际上,这些话句句说到忽必烈心坎里了。
我们站在忽必烈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件事情,就非常清楚了。虽说元朝经过崖山一战,把中原归于统一了,但是这仅仅是疆域上暂时的稳定统一,生活在大元帝国各个角落的人,仍然存在很深的隔阂,尤其是当时被称作是“南人”的汉人以及统治者——蒙古人——之间,是存在非常尖锐的身份分化的。
而这些忽必烈非常清楚,他知道,一个帝国疆域的统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把各个地方的人整合起来,维系在一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因此,程钜夫被赏识、被重用,也就理所应当了。
而程钜夫也非常了解如何去维系、保持自己沟通蒙古上层的同时,又如何去利用自己南宋遗民的身份来达到两个对立团体的统一。
所以当赵孟頫遇到程钜夫,想必程钜夫也将这一番道理告诉了赵孟頫,否则赵孟頫也不会这样轻易答应出山的。
而从赵孟頫往后一系列的动作行为来看,赵孟頫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确定自己在元朝中的政治角色的,而程钜夫整合、维系两个对立团体的任务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部分就落在了赵孟頫身上。
1286年,忽必烈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赵孟頫,大为赞赏。但是无论是忽必烈还是程钜夫,都太小看赵孟頫了。
赵孟頫虽说是一代文人,舞文弄墨、吟诵风花雪月是他从小就有的贵族标配。但是赵孟頫的才能可不仅仅局限于此,他在后来元朝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交通的疏导和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杨载认为“孟頫之才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不知其经济之不。人以为知言”,可见,赵孟頫的才能广泛。
而忽必烈之所以重用赵孟頫,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姿态,而并非真正的想要重用他,而当时元朝内部对于汉人的歧视还是存在的,所以赵孟頫也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当时南宋遗民对于赵孟頫出山仕元这件事颇为不满,指责他不忠不孝,对不起自己祖宗,所以种种压力之下,赵孟頫不断自求外放,常常留恋山水,吟诵诗文派遣心中孤苦之情。
但是赵孟頫始终没有忘记他出山的最初动力,这也算是他和程钜夫一起立下的约定, 那就是不遗余力的保护中原文明、中原文化,使其不至于被断灭。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赵孟頫提出了他所谓的“崇古”、“复古”思想。
崇古、复古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书画理念上。由于他认为“书画本来同”、书画同源,所以对于他绘画艺术思想的解读,也应该看作是对于他书法理论的阐述。
而赵孟頫提出“崇古”“复古”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从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上来得到启发的。中国的文学、文化和艺术,每当遇到停滞不前的状态之时,人们总会习惯性的往后看,在传统中寻求答案,比如孔子的“克己复礼”、魏晋“竹林七贤”的返朴归真、唐宋的“古文运动”等,重视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基于此,赵孟頫认为,不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其他艺术,都应该进行这样的“传统”回顾,而他的“古”,又带有很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以魏晋时期的艺术风度为上,提倡晋唐并重。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赵孟頫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后世人们的承认,相反,他们还认为赵孟頫书法媚俗无骨,真的是这样么?
实际上,后世文人的心态,非常耐人寻味,这里举两个人的例子,那就是生活在明清之际的傅山以及生活在乾隆年间的纪昀。
这两个人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是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赵孟頫的身份。
赵孟頫的身份实在是特殊。纪昀等人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中这样评价赵孟頫:
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於物论。观其《和姚子敬韵诗》,有“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句,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然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於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而同样,傅山对于赵孟頫做出了类似的表述:
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
两个人的表述虽然最后落脚点不同,但是都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为人”以及在赵孟頫“改节事元”这件事。
在传统的价值观看来,赵孟頫作为皇室后裔、宋朝大臣,如此这般为元朝人做事,实在是不行的,儒家讲求忠孝,在赵孟頫这里,全都被他“破”了,既不忠,也不孝。傅山当时也是面临着相似的境况,但是他坚决不投降清朝,对赵孟頫异常鄙视。
但是纪昀不同,他就生活在清朝,清朝当时反清复明的活跃分子和思想仍然存在,即便是纪昀真的看不起赵孟頫这种不忠不孝之人,他也只能屈从于当时整个大时代的语境,对此不作评论。
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后世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基本上很少能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他们往往要站在不同的立场、处在不同时代和大语境下,为了不同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对同一个人做出截然相反的论断。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赵孟頫费了这么大的心思、花了这么多心血,保存、传承汉文化,却仍然不被后世的人所认可了。
但平心而论,元朝如果没有赵孟頫,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书法以后的走向是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赵孟頫就像一根“独苗”,以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起中华文化的传承任务,这是我们后世的人不应该抹杀的。
有趣的是,晚年的傅山似乎突然同情、理解了赵孟頫,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那段时间,傅山也终于“原谅”了赵孟頫: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晚年的傅山,也终于能够从纯粹的艺术的角度,来给赵孟頫一个公正的评价了。两个备受时代命运摆弄的灵魂,也在傅山“秉烛”的那一晚,达到了真正的理解。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下旨: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要想成为一个明君首先就要做到的就是仁义,并且皇帝管理了天下那么多的人和事如果每件事都锱铢必较岂不是太小气?虽然朱元璋为人比较狠辣,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因为在他管理的期间中国的腐败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
但是相比他那些比较开明的决定,这号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曾经下令让一个姓氏的男子世代为奴隶,女子世代为娼。因为他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这个姓氏的人纷纷改姓。这个姓氏就是——蒲。蒲?蒲松龄一家吗?当然不是他,蒲松龄出生在清代。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姓氏——蒲,是一个外国人的后裔,这一切要从南宋开始。
除了犹太人最会做生意的就是阿拉伯人,自从唐朝开始就有很多的外国商人到中国做生意,蒲寿庚的祖先便是其中一人。蒲寿庚的祖先来到中国以后,就一直没有回去留在了泉州地区,他也继承了自己祖先灵活的商业头脑,在泉州地区是一个大商人。
南宋时期国家过于羸弱,面对北方蒙古人的入侵和海口的入侵,没有丝毫的能力去抵御。而蒲寿庚作为一个商人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他用自己家海上的商队与其他的经商世家联合组建了一支海上队伍,击败了海上的外来侵略。连官兵都没有办法对付的侵略者,一个商人居然能够抗拒成功,一时间他成了民族大英雄的代表收到了朝廷的嘉奖,不仅仅是收到了很多的钱财还给他授予了官职。也许利用他精明的头脑在官场上可以大有作为,甚至还可以帮助南宋起死回生,但是他有的是一个令人震惊地事情,那就是他扭头背叛了南宋,投靠了蒙古人。
虽然他只是一个商人,但他因为自己多年经商,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还有钱财,在蒙古大军打到南宋的都城底下时,有很多的将军还有官员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来投靠蒲寿庚,足可见当时蒲寿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他却一方面安抚这些人的情绪,另一方面将3000人全都出卖给了蒙古大军,自己得到了生还的机会,还有蒙古人的嘉奖。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民族大英雄的形象降落成了卖国求荣的小人。虽说祸害遗千年,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他得到人们盼望的现世轮回报应,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海上成为了一方霸主,最终还是颐养天年得到善终。
虽然他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没有得到惩罚,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后世子孙却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受到牵连。到了明朝便到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朱元璋尤其痛恨那些在海上走私的人,加上当时的海盗猖獗,朱元璋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其中肯定有些海上商人在作祟。而他经人调查以后发现海上最大的经商家族便是蒲寿庚的后代,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官员对海盗的打击。朱元璋对蒲寿庚的事情也有些耳闻,听到这样小人的后代居然还在海上走私直接作出决定,将蒲寿庚的后人男子都发为奴隶,女子世代为娼。
小编认为蒲寿庚一开始就没有保证国家的想法,因为在一开始他打击的只是海上的海盗,而不是北面的蒙古大军,因为海盗的存在阻碍了他的商业之路而蒙古人却没有,这充分体现了他自私的一面。虽然这样的处罚对蒲寿庚来说并不为过,但是对于一些无辜的后人来说,朱元璋这样做未免有点太过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