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觉醒年代里面有一首歌?
《觉醒年代》里面有一首插曲,名字叫《夕歌》,《夕歌》就是最负盛名的“学堂乐歌”之一。
歌曲歌词:
光阴似流水
不一会
课毕放学归
我们仔细想一会
今天功课明白未
老师讲的话
可曾有违背
父母望儿归
我们一路莫徘徊
将来治国平天下
全靠吾辈
大家努力呀
同学们
明天再会
歌曲送别原作者是谁?
《送别》的词作者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曾经浪迹于滚滚红尘的游子—李叔同。他最后却遁于空门,并且度过了12年的苦修孤旅,成为大德高僧。
内容: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送别》的歌词与曲调在意境和形式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统一,显示了作者超然的思想境界与非同一般的艺术修养及创造性。因此,人们将日本犬童球藏的《旅愁》和李叔同《送别》并称为“异国双璧”加以赞美。
《送别》这首词的意思和背景来历
《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作曲者是美国的J·P实德韦,它是一首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多采用欧美、日本等国歌曲的既成曲调填写而成。《送别》后来被我国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作为主题歌和插曲。该曲诉说一种离别之情,唱起来如怨如诉。
《送别》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创作的,此时作者已开始接触佛教,并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从《送别》词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李叔同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认知,加上学佛的历程,作者已悟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道理,使听者也悲切地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弘一法师出家前,“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讲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在这首清词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大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宁静淡雅,给人启迪。法师的词像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纯净,淡中见真味。
中国有那些著名的音乐家?
1,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2,肖友梅
肖友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音乐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国20世纪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肖友梅先生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国第一个音乐学院的背景。意在缅怀前辈的事迹。激励我们为音乐教育事业而奋斗。
3,黎锦辉
本世纪近代专业音乐创作儿童歌舞音乐代表人物和作曲家。湖南湘潭人,曾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剧团”等音乐团体。追随五四运动精神,热衷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作品极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的优秀传统,反映出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其剧作广泛传唱全国,收入当时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影响甚巨。
4,王光祈
本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中音乐学研究领域先驱。四川温江人,自幼受到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研究范围宽泛,传世17 种论著。不仅是当时东亚最早实践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并提出颇具开创性见解的学者,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家。
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集由谁创造?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在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时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声乐套曲,是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全曲十个乐章,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音乐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再现了长征这一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艰难壮举与奇迹。
1964年2月,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气势磅礴、令人振奋的《长征组歌》的歌词创作。1965年4月,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长征组歌》的作曲部分。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正式公演,立即轰动全国。《长征组歌》的主要歌曲迅速传唱开来,当年就在全国各地演出50多场次,观众达10多万人。
音乐家有哪些人中国?
1,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2,肖友梅
肖友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音乐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国20世纪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肖友梅先生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国第一个音乐学院的背景。意在缅怀前辈的事迹。激励我们为音乐教育事业而奋斗。
3,黎锦辉
本世纪近代专业音乐创作儿童歌舞音乐代表人物和作曲家。湖南湘潭人,曾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剧团”等音乐团体。追随五四运动精神,热衷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作品极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的优秀传统,反映出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其剧作广泛传唱全国,收入当时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影响甚巨。
4,王光祈
本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中音乐学研究领域先驱。四川温江人,自幼受到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研究范围宽泛,传世17 种论著。不仅是当时东亚最早实践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并提出颇具开创性见解的学者,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家。
5,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 ,男,原名贺楷、贺安卿,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东仙槎桥人。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中国音乐发展的萌芽时期是什么?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开始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是随着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而开始的。
从学校音乐课教师基本上由西方人士担任,到“学堂乐歌”时期之后,音乐教师多为国人自己担任,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自此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爱国主义也成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此,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