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林钟隆代表作品(林国隆代表作)

4、《鲁宾孙漂流记》译者林海音的《窗》全文!却永远遮不住我的心、我的思与念、我的秋夜与晚风。却永远隐不了书的墨香、书的肥与瘦、书的典雅与雍容。书中如玉容颜钟情与你。你从岁月里夺回了一丝鲜丽的边角,都会想象成闺中少女临窗远眺看山,那双灵动的秋眸能把男儿心都给勾走了。走来窗下笑相扶,还有一些写了字句的纸便笺粘在窗沿,心窗,我的心窗上常寄放...

今天给各位分享林钟隆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林国隆代表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林海音的《窗》全文! 急急急!

【全文】

窗,你遮挡了我的身,却永远遮不住我的心、我的思与念、我的秋夜与晚风。窗,你凌乱了我的书,却永远隐不了书的墨香、书的肥与瘦、书的典雅与雍容。

窗,你就那样子定格在这里,岁月沧桑了你初生的鲜艳,风雨浸湿了你凹凸的衣着,尘埃借住了你粗糙的毛孔,虫子啃噬了你坚强的脊骨,藏书挤占了你狭窄的心胸。

窗呵,你的身躯已经苍老,我无能为力,只能撮合你与书籍相合,惟愿书中黄金为你添色,书中如玉容颜钟情与你。窗,我亦与你同在。

走来窗下笑相倚,寂寞伶仃,唯窗怜惜,清涧月光,如流岁月,尽皆妆点这窗台倩影,与我如影随形,如泣如诉,倾述着充满奇异的故事,久久未能落下圆润的句号,逗儿号一个紧接着一个的排列,串成一行行浅谈的记忆音符,平仄而有韵律。

不需唯美,只需窗台一处,堆叠情书千封,情话不尽,唯心一颗,与窗交心,流年不腐!窗前向秋月,碧心融窗影,寒风拂尘,搓净了你,你从岁月里夺回了一丝鲜丽的边角,无奈风静时,风尘依旧沾染了你;无力的挣扎,显露了你苍脆的骨架,尽被寒怯的光阴风化,留下斑驳的痕迹。

仿佛被时间践踏了一般,可是你毅然定格伫立,不曾折腰屈眉,也不曾横眉冷笑,只确默默中迎来风尘,又静待风雨洗浴,循循环环,直至筋骨不在。古城阁楼,窗台都很秀气,雕栏画眉,宛如浅妆淡雅的少女,偶见窗扇半开,都会想象成闺中少女临窗远眺看山,看日出,看日暮。

倘若你站在楼下叫她,她便会探出头来,对你嫣然巧笑,那双灵动的秋眸能把男儿心都给勾走了。如是一见钟情,且请“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能乎?

我的窗,不似那么秀气,也没有那般灵动,可仍然勾动了我的心,她刚直,木格的体质,外有一层漆装,内已有不知何时入住的“土著”啃木虫,天气一有些邪热就能听到它进餐的吱吱声,稍有些不厌其烦,呵呵,“房东”都未赶走它,为之奈何,我也就没必要自烦气恼。

此窗一隔层排列了我的一些书籍,我时常就窗台揣下一碗碗心灵鸡汤,慰藉心灵,在另外一些信笺上写情书。另外一些窗台隔层,摆放零碎的物什,有时挺整齐第二天可能就有些凌乱了,一来二去也就没必要时常收拾了。

还有一些写了字句的纸便笺粘在窗沿,时常看看,解谢烦闷,倒是给生活多了一些激励的提示。人的内心世界也有很多扇窗,有些窗扇全开,有些半掩,有些漏一夹缝,有些紧闭,有些只画了个窗形尚未修建。

心窗,无所谓大小,应有所谓的是是否坚固、牢靠,能经历流年而不腐更好。我的心窗上常寄放书籍,没有时时翻阅,也能被书的墨香陶冶,十分耐腐,流年不败,静待四季流觞的洗礼。

寒窗苦读,十七载有余,此时秋夜微寒,苦楚何来?唯有一篇《窗》。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枫红季节,寒风深夜,沧桑了谁的窗台记忆?

扩展资料:

林海音的作品,显得特别,有其特质和与众不同的风格,是由于她更固执地把题材只限囿于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细致的观察来塑成一个世界;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蜕变,世事的沧桑,皆透过女人的心身来寻觅表现。

可以说,她笔下的女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善终的;这意思是说,她所描写的女人皆尝过失望,爱情的挫折,大都是不幸的。没有一个女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虽然这些女人并不缺乏生活上的欢乐或赖以生存的爱情,但她们仍是不幸的一群。

然而,以世俗的观点来说,林海音所雕塑的女人映像,皆面带忧戚,在酸苦的不幸中翻滚的女人;好似围绕她们周围的,命运造成的冰壁,冷森又残酷,显然她们是一群被虐待者。

林海音生于日本而在大陆成长,但她写的作品只是北平童年生活悲欢的回忆,其内容不是历史文化就是人情风俗,并没有什么“战斗意识”。再加上她和夫君夏承楹(何凡)1948年11月来台,并不像许多人一样是随“国军”或工作单位去的,而是自己决定要来。

何况到台湾对“番薯人”林海音来说,就是回苗栗县老家,故不能将其归类为“外省作家”。从北京城南走来而在台北发亮发光的林海音,又有别于分离主义者。她支持乡土文学,却不赞成狭隘的乡土观念,公然表态坚持她的“大中国沙文主义”,为做一个“在台湾的中国作家”自豪。

她年轻时出于某种特殊原因还把自己的台湾籍贯改为父亲的出生地广东,后又改为母亲的出生地福建,可见她也不属于有特殊含义的“台湾作家”。和在省籍问题上难将林海音准确定位一样,林海音的文人身份也不好用作家或编辑家乃至出版家的名称将其一锤定音。

身份的复杂与角色的多元,给林海音在各种论述和定位中带来一种模棱两可的意味。林海音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及其多样化的文学实践,对台湾相异的政治立场及意识形态取向而言,均很难用简单的二分法将其收编。

如果硬要给她划分派别,还不如称这位“台湾姑娘,北京规矩”的作家为“自由派”更为恰当。她从1957年11月起兼任编辑的《文星》杂志,就是一个恢复胡适的自由主义形象,以推动“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刊物。

当然,林海音不属于胡适式的政治自由主义者,而是一位文学自由主义者。她强调的是文艺的超党派、超政治的纯文学价值,不把自由主义当作改造社会的杠杆,而只作为繁荣文艺的一种手段。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作为唯一台籍的大报主编的她,选稿时并不注重作者的籍贯,而着重文本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取向使她不会像《中央日报》那样清一色选“外省作家”的稿件,而是十分重视本地作家的来稿,使《联合报》副刊一度成为显示本地作家创作成果的大展台。

据有关文章回忆,在“本省作家尚不多”的战后初期,各大报接纳台籍作家最多的为林海音所主持的。在林氏主持《联合报》副刊期间,在该报先后出现过的“跨越语言”的第一代作家就有施翠峰、廖清秀、钟肇政(笔名钟正)、文心等人。

后来,陈火泉、郑清文、林钟隆、郑焕、庄妻、钟理和以及笔名“奔炀”的张良泽等人也纷纷在该报亮相。这些作者在当时还不能熟练地运用中文写作,其文字多半从日文转化过来。对这些稚嫩但生活气息甚为浓厚的作品,林海音被其深深打动,总是帮其润色达到文字流畅的地步加以发表。

此外,当今文坛重镇黄春明、林怀民、七等生等人,也受过林海音这位“文坛保姆”的哺育。至于林海音与素昧平生、一直到后来也从未谋面的投稿者钟理和的关系,更是成了文坛佳话。钟理和一生的作品,百分之九十都在《联合报》副刊发表。

他后来知名度大幅度提高,以至其作品成了乡土文学经典,正与林海音慧眼识新人分不开。正如有人所说:如果没有林海音的扶助,像钟理和这样的优秀人才,也许就从此湮没无闻。

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辞海》)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儿童文学辞典))

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 (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台湾三大散文流派是什么?

台湾当代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与整个文学发展的状况同步,即表现出十年一个时期、十年一个时期的“竹节式”变化。第一个时期为一九五O年至一九六O年。这个时期是反共八股文学时期,文学受政治严密统辖,无可选择地跟着政治叫喊“反攻复国”、“反共抗俄”,为国民党的政治服务。散文作为文学的一个部门,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与诗歌、小说比较起来,散文表现出某种不同。五十年代初期,台湾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大陆跟随丈夫去台的或一时糊里糊涂去台的知识女性,这些人大概有:徐钟佩、张秀亚、潘琦君、钟梅音、王文漪、艾雯、张雪音、刘枋、郭晋秀、邱七七、丹扉、林海音、齐邦媛、陈香梅、叶藏、侯榕生、王淡如、胡品清、罗兰等。这些人与政治相距较远,她们多是大家闺秀出身,或书香门第之后,或大学毕业的女学生,长期受到文化的陶冶,性格上纤细温柔,生活上局限于闺房、书房、厨房,其中不少人多愁善感,富于遐想。以这样一批人为五十年代台湾散文创作的基本队伍,其散文作品自然不会以与政治、军事相当密切的男性作家为主的诗歌、小说创作的队伍的作品一样。以被列人台湾十大散文家的张秀亚、徐钟佩和潘琦君为例,她们的作品属于文艺抒情散文。这个时期台湾的男性散文家有:刘心皇、梁实秋、田歌川、宣建人、思果、王书川、尹雪曼、季薇、周弃子、叶荣钟、张拓芜、柏杨、殷海光、应未迟、夏铁肩、郭嗣汾、周伯乃、羊令野、杨唤、司马青山、孙陵、萧白、彭歌、葛贤宁、陈纪莹等。这些作家多数是随着国民党去台的,他们与政治关系密切,且大都不是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而他们的散文作品,从整体看也没有女性作家的成就高。

台湾当代散文的第二个时期是一九六O年至一九七0年。这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疯狂西化期。文学上是现代派取代反共八股文学的时期。台湾文学的整体趋向发生转移,作家群落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这个时期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老作家继续创作外,散文的创作阵容大大扩大。一批新的知识分子脐身散文行列。比如:余光中、张健、张晓风、许达然、白辛、王尚义、方瑜、李敖、林绿、林钟隆、亚微、陈克环、寒爵、马辉岳、碧竹、刘静娟、隐地、郭枫、杨牧、管管、张默、洛夫、林文月、李乔、谢霜天、周培英、丘秀止、噗月、尉天骢、秦岳、归人、文心、张菱舱、叶曼、于敏、丁颖、薇薇夫人等。这个时期的散文题材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台湾的开放,游记散文逐渐地成了台湾散文中的大宗。

台湾散文的第三个时期是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年。这是台湾文学向母体文学和乡土的回归期。是激烈反对西化,反对崇洋媚外,呼唤民族文学之魂的复归和乡土文学的崛起期。这个时期的散文自然也向乡土和民族回归。不过,比起诗歌小说来,台湾散文相对地未受到西化的严重污染,因为西方散文极其薄弱,没有力量影响台湾散文,所以相对台湾文学中散文是一片比较纯洁的中国文学净土。这个时期的台湾散文作家队伍又有了重大发展。仅女作家中就有如:简、简宛、三毛、席慕蓉、爱亚、杨小云、袁琼琼、心岱、曾心仪、涂静恰、马以工、夏祖丽、应平书、获宜、简静惠、郑明利、喻丽清、杜萱、廖辉英、苏伟贞、杏林子、林玲。曹又方等。这个时期的男散文家如:林清玄、古蒙仁、古添洪、白灵、莫渝、苏绍连、向阳、羊子乔、宋泽、郑炯明、王幼华、苦苓,他们的新锐之气和才华之笔,使台湾的散文创作显出新的活力。

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台湾文学的多元化时期,台湾的散文队伍又添新鲜血液。像简政珍、陈斐雯、利玉芳、平路、阿盛、林耀德、杨平、杜十三、方俄真、许悔之、刘克襄、杨丽玲、郭玉文、林 等等。他们夹着一股新潮气息和青春朝气,拱破台湾散文地皮,为台湾散文增添了一片片映衬着朝霞的带露的幼苗。

从台湾当代散文发展的简单轮廓和状貌可以清晰地看出,它有以下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

一、它接传着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和新散文的传统,受这~传统的喂养、启迪和泽润。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中国五四新文学和新散文的丰厚传统,或许也就没有今日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当代台湾散文。除了上面我们所讲的台湾当代散文从三四十年代新散文传统发展下来的清晰脉络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台湾当代散文中许多老一代作家,他们自身就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新散文的一员,比如:梁实秋、胡秋原、台静农。田歌川、陈纪莹、谢冰莹、张爱玲、孙陵、张秀亚、林海音、徐钟佩、宣建人等。这些作家是与三四十年代新散文直接联系的人物,他们自身就是一座座连接隔代散文和海峡两岸散文的活的桥梁。

二、散文基本上为精短之作,大都为生活抒情写实作品。因此题材宽、领域广,风格因人而直。虽然也有流派之分,但它不像诗歌和小说领域那样,现代派和乡土派壁垒分明,甚至明显而尖锐地对立。基本上作家与作家之间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甚至互相助益,共同发展和提高。、流派和流派之间,作家和作家之间反目成仇、争斗不休的事极少出现。

三、与上述相联系的是,散文界与诗歌、小说界不同,基本上是一个自由自在耕耘的园地,没有社团、沙龙和门户。也很少像诗歌小说那样,一个社团一个招牌;一个门户一个刊物;一个流派一种主张。散文作家大都是单干户和自由职业,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阵地主要是众多的、名目繁多、类别庞杂的报刊专栏。台湾专门的散文刊物仿佛还未看到过。

四、也是和上述几点相联系的,散文基本上是消遣、解闷、茶余饭后的轻松之作,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种事业,一种严肃沉重的艺术门类来经营。因而有专业诗人,专业小说家,却极少有专业散文家。

也是由于上述因素,散文~直是一种自生自灭,无人大力提倡,也无人着意压抑的生存状态。因而散文的历史上,不像小说和诗歌那样,有过暗淡,也有过辉煌,有过寂寞,也有过澎湃;有过春天的花香遍野,也有过冬天的枯萎萧条。而散文,仿佛没有春天和冬天,没有旺季和淡季,没有阴晴和圆缺,一直是在平静无波的河道上流着,流着,但到了八九十年代交接之际,散文却顿起波澜。不管是在台湾,或是大陆,突然倍受读者青睐,呈现产销两旺之势。甚至超过一直被读者着迷的小说,在文坛内外大出风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崭新的时空。全世界大开放、大改革、大变动的潮流,把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推向务实、快捷、有效之境,因而小说的长篇大论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及虚构的艺术方法,和诗的含蓄风格与象征手法都不太适应现代生活,前者要漫长的阅读过程,后者要细致的体会功夫,都有违于现代快速而实效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而与小说、诗歌相比较,散文篇幅短,叙事清楚明白,具有实际价值,又轻便灵活,因而它比较适应现代的生活习惯和效率节奏。从文学自身看,散文的审美是直接的,小说、诗歌的审美是间接的。它们在接受和传播上,有着意念和时空上的差距。文学体裁不同,接受和传感上就造成了差异,这种差异存在,就要受到接受对象选择的考验。散文目前的畅销正好说明,在接受和传感的直截和快速上,它战胜了诗歌和小说。但是,这种散文盛于诗歌、小说的现象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某些地方,或某些人群中,因情况不同,或许会有例外。当散文优越的条件因某种因素消失后,散文也可能重新步人其历史上的无波澜状态。

台湾散文作家介绍

六七十年代台湾散文的发展更具有个性色彩,“回归乡土”口号的提出,现代派和乡土派的两次论争不仅仅使小说创作日趋丰富多样,还带来散文创作的繁荣。此间散文创作摆脱了五六十年代中期散文创作较单一的模式,敢于面对现实,表现现实、表现社会矛盾,克服了早期散文创作的两个极端,题材范围不断拓宽,立意深刻,尤其是出现了余光中和张晓风、杨牧、许达然等擅写散文的好手。余光中致力于打破传统散文创作模式,将中西手法熔于一炉,以求开拓现代新散文的尝试;张晓风以她深邃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明朗晓畅的比喻、象征表达自己面对严酷人生的创作,共同建构了六七十年代散文的主体框架,散文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获得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余光中,是一位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奇才。由于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的散文呈现独特的风采。1963年他出版了散文集《左手的缪思》。他以诗的意象和意境来营造散文的氛围,讲求散文与小说、电影、绘画、诗歌的嫁接,在散文创作和理论建树上都极有造诣。早期余光中受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影响,主张散文创作技巧的全盘西化和全面现代化。但很快他就浪子回头,在散文创作技巧上,将“民族的”与“世界的”结合起来,为台湾散文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余光中散文作品的主题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余光中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在《听听那冷雨》中他这么写道:“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富有诗意的语言,深挚的情感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确具魅力。

余光中的散文开拓了现代新散文的境界。他提倡用现代诗的艺术,来开拓新散文的感情世界。他认为像现代的小说、电影、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都可拿来丰富散文作家的感性世界。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借助通感手法,将不同感官的感觉联结在一起,使形象在奇妙的联想中得到凸现。作者笔下那无孔不入的冷雨,连同情思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的通感中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新感觉。在这场”冷雨“中,读者与作者一起沐浴在”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意境里。余光中的散文不仅注意把握好人物外部特征和物质环境,还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再现,自我感受的抒发,展示人的瞬间的主观感觉和心理,在《咦呵西部》和《高速的联想》中,他运用意识流手法,强烈地抒发自我感受。现代派艺术的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现实与虚幻穿插等现代手法和传统散文的因景生情,缘情入理,情景交融的构思方法和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融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构成了余光中散文独有的艺术风格。

张晓风,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金华,八岁时到台湾。毕业于私立东吴大学中文系。自19 60 年她出版了二十多部作品,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给你,莹莹》、《愁乡石》、《黑纱》、《晓风散文集》,剧本《武陵人》等,杂文集《安全感》、《非非集》,小说集《哭墙》、《晓风小说集》等。

张晓风早期散文多以抒情为主,强调仁爱精神,宣扬人道主义,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关心,宽容和谅解,对别人的痛苦要同情。这种散文风格与冰心的散文相似。张晓风也在她的散文中呼唤”爱“,并得到一个”爱心马拉松长跑者“的雅号。在《母亲的羽衣》中,作者艺术地概括了女性人生道路上的两段里程:少女与母亲,在伟大的母爱”圣火“一代一代的交接中延伸。礼赞母爱,张晓风的散文充满着女性所特有的母爱情感。她把对人类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点,在作品中讴歌一些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普通人。张晓风除了对人类的母爱、友爱、情爱尽情赞颂外,她还对充满爱的生活、美的自然、真诚的生命进行了讴歌。《我喜欢》是一曲生命的颂歌。生活中的一景一情都拨动了她的生命之弦,使她打开了自己善感的心扉。她喜欢冬日的阳光,夏日的晚星,秋天的芦苇。她喜欢清晨亲切的问候,喜欢泛黄的线装书,喜欢将信件分放在小盒里,将关切和情谊妥善保存起来。在种种喜欢中,读者触摸到作者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思,对传统的信仰,对友情和爱情的珍惜和期待。

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除抒情见长外,她还力求以深邃思想来传达自己的对生活的深层思考。从七十年代中后期起,她在报刊上频频发表短小犀利的杂文,借助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比拟和辛辣的嘲讽来抨击时弊,使她的创作由宣扬抽象的人性与爱转向直面残酷的人生。人间有爱,但人间也有恨。“直面人生”的现实态度,使她的散文更显得深刻和广博。如《新灯旧灯》,在这篇获得“报道文学奖”的优秀散文中,作者以台湾向商业化社会转变的大趋势为背景,叙写一座古宅的拆除,在人们心理产生的诸种复杂的反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与传统的深层思考。古色古香的林宅,成为中国传统的象征,它的拆除,实际上折射出传统与现代在台湾当时处于一种对峙状态,而文中因“经济起飞”所引起的人心慌乱,茫然甚至怀疑、恐惧、无所适从让读者不得不发出充满疑虑的自问:“我们真的要那一盏新灯吗?”张晓风负重若轻,在生活中挖掘出具有文化意义的深刻主题。

李敖,吉林扶余人。1935年生。少年时在北平度过,很早从事文学创作。入台后读中学,即写有《李敖荟记》五卷、《李敖诗集》等。大学期间发表文学论文多篇,毕业后继续发表大量论文和杂文,颇引起争议,被称为“愤怒的青年”。1965年因发表文章批评国民党,他所主编的《文星》被查封,次年出版《李敖告别文坛十书》,1967年被以“妨害公务”罪提起公诉,封笔三年,1971年被捕入狱,1976年出狱。1979年复出文坛后,陆续出版《独白下的传统》、《李敖文存》、《李敖全集》六册。1981年再次被捕入狱,次年出狱,出版《李敖的情诗》、《李敖的情书》和《李敖的情话》。1983年出版《李敖全集》等七、八册。1987年被台湾《读书人》杂志评选为台湾十大作家之冠。李敖是个有争议的作家,个性狂傲,富有正义感而又放荡不羁、桀骜不驯。但他成就显著,名扬海内外。他的作品几度被议论或查封,就其杂文来说,他试图继承、发扬鲁迅杂文优良的战斗文风,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景观。

李敖杂文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即善于“取类型”,直书直笔,针砭时弊,而且寓庄于谐,化俗为雅。对待需要批判的事实或所刺之人,李敖杂文常把这些明白无误地揪出来,使其丑态毕露,在极端尖锐的主客矛盾交锋中,义正辞严,雄辩是非。他把“五四”杂文中“肉博战”的文风带上了新的辉煌之路。这是李敖自六十年代以来一贯的战斗文风。不管是揭露当局暴政、抨击社会流弊,还是鞭挞落后的传统文化,批判民族文化积淀中的情性,他都能有依有据,抓典型和代表,大加笔伐。

李敖杂文善于运用直笔,这与其豪放不羁特立独行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的文风锐利豪纵,从不转弯抹角,委婉曲折,旁顾左右,而是直来直去,率直大胆,对论敌往往集中火力猛攻,毫不留情,痛摧而后快。这使他的杂文富有勇往直前、直率凌厉的气势。他认为,“直笔”就是正直的笔,开门见山,毫不讳言,但有理有据,把观点与真理建立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之上。李敖杂文同时又富于讽刺幽默的韵味。他虽是“放言直书”,但其中常成功地运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段,巧妙地利用语言条件,做到在谈笑风生中对丑行绝不妥协地完全否定。李敖的这种艺术特色富于民俗化。为了达到这一特殊艺术效果,他的杂文中常借用夸张、反语、暗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传神。因此,他的语言常采用中下层人民乐于接受的白话语言,这种化俗为雅使他的文章语言通俗流畅,自然活泼,而给论敌的则是毫不妥协的嘲弄、挖苦、戏谑和讽刺,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中国的白话散文,在继承和吸纳中国数千年古典散文灵气和精华的基础上,在五四新思潮的激荡和推动下,于本世纪初诞生。它像一个花园,在众多有才华的前辈作家的耕耘下,开放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为中国新散文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根基,并开通了条条渠道,创造了种种风格。这些散文的风格和渠道,从本世纪初流到九十年代;从大陆流到台湾,从台湾流到海外。虽然,最初的渠道已经成了奔腾不息的大河;虽然,最初的风格已经发展成作家众多的流派;虽然,如今的作品题材和主题已经丰富无比,但溯根追源,如今台、港及海外华人的散文仍然和五四及三十年代的散文精神上一脉相承;艺术上源流相通,文字上传承相续。根据台湾散文家杨牧和李丰杼研究论证,台湾当代散文和大陆现代散文的承继关系和发展流脉是这样的:第一类为小品,其奠基人为周作人。这种小品“上承晚明遗风,平淡中见其醇厚的一面”。周作人在这种作品中,又注人他日本生活的经验,使其作品又增添了一份激情。这种散文,在台湾的承继人有梁实秋、思果、庄因、颜元叔、亮轩等。第二类为记述散文。以夏丐尊为前驱,他的《白马湖之冬》为奠基之作。这类散文,清新透明,朴实无华,不做作,不矫揉。台湾的继承者有价君、林海音、林文月、许达然、丛泠、郭枫等。第三类为寓言,许地山为开山人。这种散文多为学者所作,“博学沉潜”,“神韵无穷”。台湾的继承者有:王鼎钧、司马中原、王尚义、林拎、罗青等。第四类为抒情散文,徐志摩为源头。这类散文潇洒浪漫,草木人事莫不有情,激越飘逸、旋转自如。这类散文在台湾的继承者有:张秀亚、胡品清、陈之蕃、萧白、余光中、张晓风、季季、渡也等。第五类为议论散文,林语堂开风气之先。这类散文“所议之论平易近人,于无事中娓娓道来,索引旁证,若有其事,重智慧之渲染和幽默人生之开发”。台湾的继承者有:邱言曦、吴鲁芹、夏菁等。第六类散文为说理散文,胡适为源头。这类散文辩论雄健,说理透彻,创建现代学术散文文风。这一类散文在台湾的继承者,多为学院派作家。第七类为杂文,鲁迅为祖师,这类散文泼辣深邃,攻势凌厉,在台湾的继承者有柏杨、应未迟、李敖和报刊的许多专栏文章。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台湾当代散文亦步亦趋,沿着祖国五四以来的散文精神和路数发展下来。既可从各散文家作品的血流中看到先辈们传承下来的血脉,又可看到他们对祖国散文的发展和创新。尤其在散文题材的选择、内涵的丰富、主题的表达、语言的运用上,台湾当代各类散文,都有大发展和超越了前人。台湾散文理论批评家李辛杼在忡国现代散文文选序论》一文中说:台湾当代散文“从文学传承的意义言,这一时期仍旧是三四十年代散文的延续和拓展,尤其是前行代更是传递薪火者”。

台湾当代散文的另一个源头,是发端于五四运动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和作为台湾文学一翼的台湾日据时期的新散文的传统。台湾日据时期,在与日本帝国主义血与火的战斗中,锻炼出了一些杰出的、战斗的散文家。他们将斗志和英气、鲜血和泪水,交合融铸,写出了许多著名散文篇章。例如,杰出的爱国主义战士蒋渭水和他的《入狱日记》;如吴新荣的感人篇什《亡妻记》,如黄得时记录郁达夫访台的作品《达夫片断》等等。台湾日据时期的散文有的是挥向人侵者的匕首和投枪;有的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的控诉2有的是苦难生活的记录;有的是理想和愿望的渴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骨鲠在喉,有感而发,真挚感人,针对性强。文学创作方法上,他们遵循着现实主义传统。台湾日据时期的这一散文传统,是继承了祖国的古典散文和五四新散文的精神。这一传统在台湾当代散文中,多为乡土作家继承。比如:钟理和、钟肇政、许达然、羊子乔、李敏勇、洪素丽、林双不等等。台湾日据时期的散文传统,也是祖国散文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一九四九年去台的大陆散文作家带去的大陆的散文经验和精神汇流和结合以后,浇灌着台湾散文园地;推动着台湾当代散文健康地、茁壮地发展和成熟。

《鲁宾孙漂流记》译者

很多,版本不同,译者不同:

1、作者: (英)笛福

译者: 唐钖光

副标题: 世界名著金库

ISBN: 9787532437931

页数: 154

定价: 10.00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04-01

2、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

译者:郭建中

3、鲁宾孙漂流记/绘本外国儿童文学名著

作者:(英)笛福|译者:林钟隆

更多自己看吧:

;wd=%C2%B3%B1%F6%CB%EF%C6%AF%C1%F7%BC%C7+%D2%EB%D5%DF

林钟隆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林国隆代表作、林钟隆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