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陇剧的代表作品是,我国自古以来国粹的戏曲知识有哪些?
戏曲是指中华文化的传统戏剧。“戏曲”一词始见于《水云村稿》中〈词人吴云章传〉,指南宋流行于民间的永嘉戏曲,是南戏戏文发展之滥觞。在河南省偃师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里,发掘出来的“宋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戏曲演出活动形象的文物。尔后,“戏曲”之名迭有变迁,以“戏曲”指称“中国传统戏剧”,须待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本书以“戏曲”为名,首度将中国传统戏剧推上近代学术之林,“戏曲”乃成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专称。
王国维将戏曲定义成“合歌舞以演故事”,同时也指出代言体是戏曲不同于其他文类的重要特点。由此定义看来,戏曲必须具备演员、剧场、诗歌、舞蹈、音乐、代言体、演故事等基本元素。台湾学者曾永义将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视为戏曲小戏必须具备的条件,小戏的表演艺术较为原始。而相较于小戏的大戏有更高度的艺术表现,已经是综合的文学与艺术,其定义为:“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搬演故事,以诗歌为本质,密切结合音乐和舞蹈,加上杂技,而以讲唱文学的叙述方式,通过俳优妆扮,运用代言体,在狭隘的剧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文学和艺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剧获纳入名录之内,引起公众对戏曲发展及传承的关注。2009年及2010年,粤剧、藏剧及京剧更先后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艺术进一步得到世界重视。
历史剧种
中国戏曲表演根据时代分期,中国戏曲包括:
原始戏剧:傩戏、巫戏汉代:百戏、角抵魏晋南北朝:代面、踏摇娘、钵头、樊哙排君难唐代:谈容娘、参军戏宋金元:宋杂剧、永嘉杂剧、戏文(南戏)、院本、杂剧(北剧)明清:传奇、杂剧现存剧种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数据,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即大跃进时期,当时中国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当时新创立的剧种(即新兴剧种);到了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编撰过程中所做调查统计发现,当时仍有317个剧种;而到了2005年,仅剩下267个剧种[2]。
在众多剧种中,昆曲和京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最高典范[3],其它常见剧种则有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等。
北京戏曲:京剧(又称平剧)、北崑、西路评剧、京梆子、北京曲剧、北京皮影、燕歌戏、诗赋弦、淤白蹦蹦戏、苇子水秧歌戏、山梆子戏天津戏曲:京剧(又称平剧)、卫梆子、宝坻评剧、北崑、蓟州皮影河北戏曲:京剧(又称平剧)、河北梆子、评剧(东路)、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磁州怀调、唐山皮影、冀南皮影、北崑河南戏曲:豫剧(河南梆子)、河南曲剧、越调、四平调、大平调、二夹弦、河南道情、柳琴调、罗卷戏、宛梆(南阳梆子)、坠剧、怀梆 、怀调、大弦戏、豫南花鼓、乐腔、五调腔山东戏曲:吕剧、钝腔、山东梆子、枣梆、芜梆子、胶州秧歌、东路梆子、柳子戏、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西木偶戏山西戏曲:晋剧(山西梆子):蒲剧(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内蒙古戏曲:呼图格沁、科尔沁蒙古剧、八角鼓戏、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漫瀚剧、内蒙道情、晋剧陕西戏曲:秦腔(陕西梆子)、铜川梆子、眉户剧、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甘肃戏曲:陇剧、高山剧、影子腔、南木特(甘南藏戏)宁夏戏曲:秦腔剧、眉户剧、牛皮灯影子青海戏曲:黄南藏戏、马背藏戏、平弦戏、青海眉户戏、河湟皮影戏新疆戏曲:维吾尔剧、新疆曲子戏、汗都春西藏戏曲: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山南门巴戏黑龙江戏曲:龙江戏、北路二人转、龙江皮影吉林戏曲:吉剧、东路二人转 、新城戏 、黄龙戏辽宁戏曲:辽南影调戏(辽剧)、海城喇叭戏、奉天落子、唐派京剧、阜新蒙古剧、彩扮莲花落、海城高跷秧歌、辽南皮影戏、辽西木偶戏、二人转安徽戏曲: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戏、庐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上海戏曲: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越剧、海派京剧、昆曲、淮剧、崇明扁担戏、海派木偶戏、长宁皮影江苏戏曲:昆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通剧、淮海戏、苏剧、徐州梆子、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浙江戏曲:越剧、婺剧、绍剧、永崑、泰顺药发木偶戏、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湖北戏曲: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湖北渔鼓、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湖南戏曲: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崑、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江西戏曲: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婺源徽剧四川戏曲:川剧、四川曲剧(曲艺剧)、川北灯戏、芦山花灯戏、四川皮影、川北大木偶戏、成都木偶戏、被单戏、邻水手掌木偶、白龙纸偶、洪雅师道戏、南部傩戏、阳戏(马鸣、射箭提)、旺苍端公戏、嘉绒藏戏、康巴藏戏、德格藏戏、南木达藏戏、释比戏重庆戏曲:渝派川剧、四川曲剧、秀山花灯戏、秀山辰河戏、梁山灯戏、踩堂戏、杨戏、面具阳戏、木腊庄傩戏、后河古戏、亚亚戏、石柱土戏、巴渝木偶戏、三峡皮影云南戏曲: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云南壮剧、彝剧贵州戏曲: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佤族清戏 、撮泰吉广东戏曲: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梅州山歌剧、粤西白戏、贵儿戏、石角傩戏、雷州劝世歌、五华提线木偶戏、粤西白戏、高州木偶戏、铁枝木偶戏、陆丰皮影戏、手擎木偶戏港澳戏曲:粤剧、潮剧、闽剧、木偶戏海南戏曲:琼剧、临剧、海南斋戏、海南公仔戏、临高木偶戏广西戏曲:桂剧、彩调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毛南戏福建戏曲:高甲戏、芗剧(福建歌仔戏)、莆仙戏、闽剧、梨园戏、四平戏、闽西汉剧、北路戏、右词南剑调、屏南乱弹戏、平讲戏、词明戏、南词戏、大腔戏、小腔戏、打城戏、梅林戏、闽南皮影戏、布袋戏、嘉礼戏、大腔金线傀儡戏、传子木偶戏、诏安铁枝戏、柴头仔戏、七条线木偶戏、屏南杖头木偶戏、串头戏、四平傀儡戏、闽西采茶戏、闽西木偶戏、闽西山歌戏、邵武三角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杂剧作场戏、车鼓戏、福建潮剧、尹派越剧台湾戏曲:歌仔戏(古册戏、胡撇仔戏)、台湾布袋戏、南管戏(七子戏、九甲戏)、北管戏(乱弹戏)、皮影戏、傀儡戏、客家大戏、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越剧、闽剧[4][5]、原住民族歌舞剧(原住民族音乐剧)、三脚采茶戏、相褒戏、撮把戏、本地歌仔、车鼓弄、牛犁阵、桃花过渡阵、竹马阵、七响阵、牵亡歌阵著名剧目
西厢记(元·王实甫)(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汉宫秋(元·马致远)录鬼簿(元·钟嗣成)窦娥冤(元·关汉卿)乌盆记(元·迭名)(全名《玎玎珰珰盆儿鬼》)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元·迭名)太和正音谱(明·朱权)牡丹亭(明·汤显祖)桃花扇(清·孔尚任)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四郎探母锺馗打鬼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下面,小编详细地为大家讲讲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艺术特色,快来看看吧!
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
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
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
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是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这四大 行当 ,每一种行当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其中,“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那么“旦”又包括了哪六种旦呢? 旦角 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女角色的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又有比较祥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 花旦 、闺门旦、玩笑旦、泼荡旦、 花衫 、刀马旦、武旦、老旦等。
正旦是以唱为主的,多是扮演雍容华贵、身份显赫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
青衣是以唱为主的,多是扮演受苦受难、端庄善良的妇女。如《武家坡》中的王宝钏。
花旦是以做为主的,多是扮演青春活泼或行为放荡的妇女。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
闺门旦是以做为主的,多是扮演大家闺秀。如《凤还巢》中的程雪娥。
玩笑旦是以做为主的,多是扮演喜剧中的年青妇女。如《一匹布》中的沈赛花。
泼荡旦是以做为的,多是扮演打街骂巷、无所顾忌或淫荡狠毒的妇女。如《双钉记》中的赵月。
花衫是以唱、做相结合的,多是扮演端庄又活泼的青年妇女。如《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
刀马旦是要能唱、能念、能做、能打的,多是扮演穿蟒扎靠,戴翎子的女将。如《樊江关》中的樊梨花。
武旦 是以武打为主的,多是扮演穿箭衣的女英雄。如《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
老旦 所扮演的角色有贫寒的老妇,也有富贵的国太,还有武打的女老英雄。老旦是用大嗓唱曲的,要求演员有“音”和“衰音”,把二音结合起来,才能表现老年妇女,也区别于年青妇女尖而细的嗓音。
我们生活中所用的词语很多都是从戏曲里拿过来的,下面就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一些戏曲词语与俗语:
1、板眼:比喻条理和层次;比喻办法、主意等。 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2、脸谱:现在常用“脸谱化”来表示某事物有其鲜明的特点。 来源于戏曲:京剧艺术作为一个直接面对观众的艺术种类,它必然遵循中国传统的美学习惯,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人物一出现,就得判明其忠善或奸佞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的化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而是有它一定的规则的,尤其是净角和丑角,必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勾画脸上的图案,这种格式叫做“脸谱”。 3、科班: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在戏曲中,过去把学戏的地方叫做“科班”,按《词书》的解释,“科”字的定义就是“类别”,也就是“名目”,“班”字就是“行列”,也就是“集团”,把“科”与“班”连起来,就是“某一种名目的集团组织”。科班是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戏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培养演员在数量上最多的一种,它是以一种集团方式授艺的教学场所,成功系数较高,也就是好演员出得最多。 4、捧场:今泛指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 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5、对台戏:比喻双方竞争同类工作或事情。 在戏曲中,对台戏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 6、行头:泛指服装。(含诙谐意) 在戏曲中,行头指京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服装、鞋帽的统称。 7、没谱:心中无数;没有一定的计划。 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在唱腔上就是离开了原有的规定乐谱,唱错了或胡乱编调。 8、打下手:担任助手。 在戏曲中,打下手是个称谓。指鼓师以外的,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者。由于各打击乐器均由板鼓指挥领奏,故称司鼓者为上手,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者为下手。 9、亮相: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亮相是戏曲表演程式。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成一定的姿势,如雕塑状,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除要求姿势稳健外,还要求做到静中有动,气韵连贯,画面美观。 10、叫板:比喻故意对着干。 叫板是戏曲音乐术语。板式开唱前的念白,尾声上扬,便于开唱起板,使念与唱衔接自然、协调。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 11、不搭调:比喻说的不是一回事,两个事物配合不到一起。 在戏曲中,不搭调是唱法术语。演唱(奏)和既定的调门不合,或高或低谓不搭调。 12、铆劲:集中力气,一下子使出来。 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13、大拿:掌大权的人;在某方面有权威的人。 在戏曲中,大拿是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在演出中,安排戏码,分配演员等,统由管理人员掌握大权,故俗称“大拿”。 14、海报: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海报是戏曲班社术语。指旧时街头张贴的剧目广告,形式各有不同,大都用色笔或墨笔把演员和剧目名写在彩色或素色纸上。后话剧、电影、音乐、舞蹈各界亦沿用此名。近年来,群众性集会的通知也有称为“海报”。 15、挑大梁: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挑大梁是戏曲术语。主要流行于江南京剧界。旧时把戏班中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角色喻为房屋结构的“四梁四柱”,有才能、有号召力的主角喻为“大梁”。挑大梁,即承担戏班中的主角。 16、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在戏曲中,跑龙套指扮演剧中的龙套角色。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一,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17、圆场:为打开僵局而从中解说或提出折衷办法。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18、下不来:指在人前受窘。 从戏曲中来:由于需要上台的演员未到或扮戏未完成,所以台上的演出只能放慢速度。演员往往要即兴增添台词或故意放慢表演的速度,以达到延长时间的目的,所以这位演员就是“下不来台”了。京剧术语称之为“马后”。 19、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短暂的演出,离不开多年的基本功训练和刻苦学习,这句话既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应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 20、救场如救火:京剧演出是舞台艺术,如果某位演员因故不能按时到场或继续演出,本来没有演出任务的演员就必须及时救场,顶替演出,像消除火患一样消除演出危机。 21、一招鲜,吃遍天:戏谚。指演员掌握一两下绝招,就可以四方走得。如今看来,演员仅有几下拿手的绝活是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的,鼓励初学者刻苦训练基本功,用“一招鲜”是可以的,但只能是“学好戏”,而不是“吃遍天”。 22、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讲戏曲观众对戏曲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同,对表演的要求各异。戏曲知识丰富的观众能观赏到表演内在的精妙之处,而缺乏这方面知识的观众往往只注意到戏曲外表场面是否热闹。 23、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戏谚。指演员要多学、多练、多看、多演,懂得多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艺术创造就能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然王国。无论演什么繁重的、难度大的戏都不会怯场,从而达到“艺高人胆大”的境界。哪种地方戏最好听?
我是追梦乐享人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好听的地方戏当属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之一,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之后经河北人民培育而形成的。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地,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到1880年左右,北至海参崴(原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原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广州、福州、东至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都有河北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动,是一个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全国性的大剧种。1920年后,河北梆子出现衰势;1930年后急剧衰落,濒临灭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才获得新生,是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慢板有大、小慢板之分。大慢板是河北梆子唱腔中曲调性最强、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记作四分之四板式),多于青衣、老生行当,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它不能自行结束,唱完后必须转入小慢板。小慢板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板式,生、旦、净、丑各行都可运用。这种板式既可用来抒情,也可用来叙事,是介于大慢板与二六板之间的板式和大慢板通向二六板的桥梁,但也常常单独起板,自成唱段。
二六板基本分为两大类,一为正调二六,一为反调二六,均属一板一眼(记作四分之二)。
正调二六又有不同速度的板名:紧接在小慢板之后的,称为“慢二六”,特点是曲调性较强,唱腔从容舒展,偏于抒情。用在流水板之前的,称为“快二六”,特点是工于叙事。介于以上二者之间是中速二六,是二六板的主体。后者唱腔平易流畅,兼有快、慢二六板的功能、运用得最为广泛。二六板可塑性很大,也极为灵活,既可用来抒发人物的多种感情,也可以用它沟通除大慢板以外的任何板式,因此可以说是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
反调二六俗称“反梆子”或“反调”,既无起板,也无收板,不能自起自落,它的上承或下转,均须经由正调二六带入和接出,因此,不是一个完整的板式,却善于表现人物的哀怨、凄楚之情。
流水板是河北梆子中有板无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与散板流水之分。整板流水节秦急促,字多腔少,几乎是一字一板,甚至一板二字,因此被称为“紧打紧唱”。散板流水比较自由,行腔的长短随需要而定,可长可短,但在唱腔的进行中要不间断地匀称地快击梆子,因此谓之“紧打慢唱”。两种流水板主要来表表现人物的愤怒、焦急、仓惶等情绪。
尖板是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种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除开头有过门,结尾处和以乐器伴奏外,在唱腔进行中间不托任何乐器。
唱词以“三三四”十字和“二二三”七字句居多,偶亦有五字、六字及多字句。虽词上下句的尾字,通常中同辙不同声,多是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词里,中间变换辙韵的情形偶然也有,但不多见。
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小戏,数量甚少,且不常上演。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江东计》、《南北和》、《打金枝》、《杜十娘》、《三上轿》、《双锁山》、《乌玉带》、《辛安驿》、《花田错》、《罚子都》、《喜荣归》、《赶斋》、《打柴得宝》、《观阵》、《作文》、《疯僧扫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芦花记》等。传统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常有河北地方土语杂糅其间,具有农民生活气息。
秦腔梅花奖获得者有哪些人?
1、戴春荣 (第5届) 1988年 西安秦腔易俗社(现已转影视演艺界),代表作:秦 腔《卓文君》
2、李 梅(第13届)1996年 (第25届)2011年,二度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 眉 户《留下真情》
3、窦凤琴(第14届)1997年 甘肃省秦剧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斩秦英》《打路》
4、雷通霞(第16届)1999年 甘肃省陇剧院 ,代表作:秦腔《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5、侯红琴(第17届)2000年 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代表作: 秦 腔《火焰驹》
6、李 娟(第18届)2001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代表作: 秦 腔 《杨七娘》
7、柳 萍(第19届)2002年(第26届)2013年,二度梅 银川市秦剧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8、齐爱云(第21届)2004年 现任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代表作:秦 腔《郑瑛娇》
9、任小蕾(第23届)2007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 腔《雀台歌女》
10、张小琴(第23届)2007年 兰州市戏曲剧院秦腔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
11、张晓琴(第23届)2007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李逵探母》
12、张 蓓(第24届)2009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虞姬泪》《杀狗劝妻》
13、惠敏莉(第24届)2009年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秦 腔《柳河湾的新娘》
14、屈巧哲(第24届)2009年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赶 坡》
15、李君梅(第25届)2011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 腔《梨花情》
16、李淑芳(第25届)2011年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藏 舟》《柳公馆》《山乡御妹》
17、候 艳(第25届)2011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武松杀嫂》《花木兰.凯旋夜》
18、苏凤丽(第26届)2013年 甘肃省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秦 腔《锁麟囊》
19、屈连英(第26届)2013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 腔《清风亭》
20、佟红梅(第26届)2013年 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折子戏《 血溅乌龙院》 秦腔《三娘教子》
21、卫小莉(第27届) 2015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代表作:《赵锦棠》
22、窦凤霞(第27届) 2015年 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枫洛池》
23、袁丫丫 (第28届) 2017年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代表作:秦腔《春江月》
你心目中的秦腔十大名角都是谁?
秦腔主要起源和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歌舞艺术文化,又称“梆子戏”,起于周,源于秦朝,故称为秦腔,成熟于明清,完善于近现代。
秦腔最早起源于今陕西境内的西岐与凤翔一带,后逐渐在民间传开,并不断发展壮大,流行于三秦大地。因古时西岐与凤翔属于秦朝管辖,故称之为“秦腔”。
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壮大,从事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多,后逐渐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流传开来,并在民间涌现出很多很多知名艺人和流派。
秦腔,汇集生、旦、净、丑,音乐伴奏丰富多彩,其中以板胡为主调。
每个戏迷心中都有自已喜欢的戏剧人物及扮演名家,每个人的欣赏角度、文化层次、唱腔、流派、底蕴以及舞台艺术功底等的欣常要求不同,他们所追求的名家也不尽相同。
纵观古今秦声艺苑,名角荟萃,人才济济,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笔者个人认为以下十大秦腔名角如下:
1.孟遏雲,秦声名伶,蜚声中外。
2.郭明霞,郭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三娘教子》、《王宝钏》至今无人超越。
3.刘茂森,主攻花脸、净角。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五台会兄》、《斩单童》等。
4.李小锋,梅花奖得主,秦腔界学历最高名家。代表作《花亭相会》。
5.李梅,二度梅花奖得主。
6.候红琴,梅花奖得主,独具魅力,德艺双馨。
7.刘茹慧,主攻须生,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辕门斩子》。
8.马友仙,生于1944年,国家一级演员,“马派”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作《断桥》、《窦娥冤》等。
9.窦凤琴,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斩秦英》、《秦香莲》等。
10.李淑芳,易俗社骨干演员,梅花奖得主,“肖派”传人,婉约独具风格。
中国主要戏曲种类及经典剧目?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最具代表性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四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壶关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怀调 大弦调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 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云南壮剧 彝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 藏剧
港澳台地区: 粤剧、歌仔戏
(一)、古代戏曲剧目(宋元南戏剧目) 1、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是一出婚变悲剧。写书生张协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发之妻。后其妻被一高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后,夫妻和好。这出戏反映出当时“富易交,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2、元南戏的辉煌之作──“四大戏文” 指元代四出有名的南戏作品,分别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荆钗记》:写王十朋与钱玉莲以荆钗为凭订下终身。王考中状元,因不肯娶丞相之女而被贬。垂涎玉莲已久的孙当权以假休书骗玉莲十朋已负心,玉莲愤而投江,幸遇救。后十朋与玉莲相见夫妻团圆。 《白兔记》:写刘知远与妻李三娘不容于兄嫂,刘去投军。三娘在家中饱受虐待,并在磨房产下一子,托人送交刘知远。十年后,其子外出打猎遇母,全家团圆。 《拜月亭记》: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战乱中相并订下终身之约,却遭王父反对,将二人拆散。瑞兰不忘旧情,夜间拜月诉说心事。后蒋考中状元,被王家招赘,夫妻团圆。 《杀狗记》:写孙华孙容兄弟不睦,孙华之妻杨氏杀一狗伪装成人形放于自家门外,孙华被其友以杀人罪告官。孙荣替兄抵罪。杨氏于公堂上说明原委,兄弟和好。这是一出家庭伦理戏。 3、南戏的压卷之作棗《琵琶记》《琵琶记》,明初高明(则诚)所做,取材于宋南戏《赵贞女》,但变一出婚变悲剧为一出歌颂男子忠孝和女子贞烈的教化观世戏。写蔡伯喈进京赶考,高中后被迫入赘牛丞相府。家乡遭灾饿死了他的父母,其妻赵五娘卖发葬公婆,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幸而牛小姐识大体,一夫二妻团圆。(元杂剧剧目) 4、关汉卿与《窦娥冤》 《窦娥冤》是一出悲剧,王国维称之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写窦娥年轻守寡,与婆婆蔡氏相依为命。波皮张驴儿欲用毒害死蔡氏以霸占窦娥,却误将其父毒死。官府听信张之诬告将窦娥处斩。临刑时,六月飞雪以示其冤。 5、王实甫与《西厢记》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有“花间美人”之称。 6、白朴与《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是一出爱情喜剧。写裴少俊与李千金因相互爱恋而私自结合,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后被裴父发现,将李赶出。后裴考中状元,奉父命去迎娶自幼订亲之女,却正是李千金。裴父向李家赔礼,夫妻团圆。 7、马致远与《汉宫秋》 《汉宫秋》是一出历史爱情戏,写王昭君出塞和番事。匈奴向汉索要汉元帝之妃昭君和亲,汉朝孱弱只得将其送出。昭君行至汉匈交界处,投黑水自尽。元帝思念昭君,夜闻雁鸣,倍添痛楚。 8、郑光祖与《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是一出离奇的爱情戏。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相恋。王进京赶考,张的魂魄追随他一同前去,并在京城同他生活了三年。后王携妻回家探望,张之魂魄与身体才合而为一。 9、杨显之与《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是一出爱情悲剧,表现的是元代社会封建夫权对妇女的压迫。崔通考中为官后不认前妻张翠鸾,反以逃奴之罪将其发配。张行至临江驿,遇失散多年且身居高官的父亲,得其父之助惩治了崔通,但最终还是与他言归于好。 10、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一出历史悲剧,歌颂的是正义对邪恶势力前仆后继的斗争。赵盾一家为奸人屠岸贾所害,只遗一孤儿。有程婴与公孙杵臼定计用程子换得孤儿活命,并交由程婴抚养。十八年后,孤儿长大,杀屠为全家报了仇。(明清传奇剧目) 11、王济的《连环记》 《连环记》取材于《三国演义》,写王允为除董卓,将侍女貂婵先配董卓后许吕布,而使其父子反目,最终使吕布杀死董卓。京剧、晋剧中有《小宴》,即源于此剧。 12、《宝剑记》与《林冲夜奔》 《宝剑记》为明代剧作家李开先所作传奇戏,取材于《水浒传》,写林冲事。林冲因被高俅陷害而上梁山,后他带兵攻打京城,处死高氏父子,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夜奔》为其中一折,表现林冲雪夜上梁山事。 13、《水浒记》与《活捉》 《水浒记》,取材于《水浒传》,写宋江故事。梁山头领晁盖寄给宋江的信为其妾阎惜姣得去,阎以此要挟宋江写休书要改嫁张文远,宋怒而将其杀死。宋江因此获罪,但被梁山好汉救上山去。阎惜姣也将张文远索了命去。现在常演的昆曲《活捉》、京剧《杀惜》均源于此剧。 14、《义侠记》与《武松打虎》 《义侠记》,沈王景作。取材于《水浒传》中武松故事,从打虎起到梁山结义受招安止。所不同的是其中又加入了武松与妻子贾氏的离合情节。现在常演的有《打虎》、《游街》、《戏叔》、《挑帘》、《裁衣》等。
15、汤显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汤显祖所做传奇“临川四梦”之一。写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梦醒后忧郁而亡。三年后,杜丽娘鬼魂与柳梦梅相见,因情而复生,并与柳结为夫妇。最后柳考中状元,团圆结束。现在昆曲常演其中的《游园》、《寻梦》、《拾画》、《叫画》等出。 16、《玉簪记》与《秋江》《玉簪记》,高濂作。写书生潘必正寄住于妙贞观中,与观中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慕。观主觉察,逼潘去京城应试,陈追至江上送别。后潘考中,娶陈团圆。现常演其中的《琴挑》、《偷诗》、《秋江》等。17、李玉的“一、人、永、占” 李玉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四剧闻名于世,最著名的是《一捧雪》。写汤勤垂涎莫怀古之侍妾雪艳,怂恿严世蕃谋夺莫家宝杯“一捧雪”,致使莫全家抄斩,莫怀古因莫成替死而幸免于难。雪艳伺机将汤勤刺死,而后自尽。后莫在戚继光帮助下沉冤得雪。现多演《审头刺汤》。 18、洪升的《长生殿》 《长升殿》取材于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其中又穿插了安禄山谋反,郭子仪平叛等情节,最后以二人月宫团圆为结束。现在昆曲多演《小宴》、《哭像》、《闻铃》等出。 19、昆曲《十五贯》 昆曲《十五贯》据清代剧作家朱素臣的同名传奇改编,1956年演出时被周总理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写娄阿鼠偷走油葫芦15贯钱并将其杀死,县令过于执凭熊友兰所有的十五贯钱判定其为杀人凶手。知府况钟监斩时发现其中有冤情,重新审理此案,拿获了真凶。 20、昆曲《钟馗嫁妹》 昆曲《钟馗嫁妹》源自清传奇《天下乐》。写终南秀士钟馗应试因貌丑而落第,愤而自尽,被玉帝封为捉鬼大神。他感友人杜平葬其尸骨,将己妹许配于他,并亲带鬼卒送妹与其完婚。 21、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棗《桃花扇》 《桃花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做,写名妓李香君与名士侯方域的爱情经历,二人经历悲欢离合,最终在国破家亡之际见面于道观中,从此参透了世间俗事,各自入道。此剧在描写男女爱情之余,又穿插了南明灭亡的整个过程,“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表明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和历史的思考。 22、传奇《雷峰塔》与京剧《白蛇传》 清传奇《雷峰塔》,方成培作,写许仙与白蛇的爱情故事。其中包括了 “端阳”、“盗草”、“水斗”、“断桥”等大家所熟知的情节,但以许仙白蛇二人成仙团圆结束。京剧《白蛇传》在此剧基础上改编,保留了基本情节。传统本以许仙之子许仕林考中状元后祭塔,全家团圆为结束。田汉改编本则将结局设计为青蛇火焚雷峰塔,救出白蛇。
(二)、京剧剧目 23、《铡美案》与包公戏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写陈世美考中状元招为驸马,不认前妻秦香莲反欲将其害死。包拯对其百般劝告不听,最后将其铡死,以正国法。该剧同其他包公戏一样,表现了人们心目中的清官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品质,表现了人们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24、《杨门女将》与杨家将戏 “杨家将”一直为世人所尊仰,为其忠心为国、舍生取义。所以,戏曲中表现“杨家将”故事的戏也最为人们所欢迎,如《四郎探母》、《李陵碑》、《穆桂英挂帅》等。《杨门女将》改编自扬剧传统戏《百岁挂帅》,写西夏王文犯宋,佘太君不顾年迈,率穆桂英等杨家女将出征,大败敌军。 25、《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与三国戏 京剧中“三国”戏有很多,从《捉放曹》到《铁龙山》,一直可以将整部《三国演义》用京剧的形式叙述下来。《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又称“群·借·华”,是三国戏中的经典。描写孙刘联合破曹,火烧赤壁事。“群”,即蒋干盗书;“借”,即诸葛亮借东风,“华”,即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中间又穿插了草船借箭、横槊赋、周瑜施苦肉计等情节。 26、《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与诸葛亮戏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亦取材于《三国演义》,又称“失·空·斩”,是一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戏。这出戏里体现的是诸葛亮的智勇与大义。诸葛亮命部将马谡把守街亭,他却因轻敌而将城失守;司马懿夺街亭后,带兵直奔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此时西城已无能战之兵将,诸葛亮只得用空城之计退走司马大军;后诸葛亮斩马谡以正军法。 27、《闹天宫》与猴戏 京剧中描写孙悟空的戏有很多,如《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女儿国》、《盘丝洞》等,所表现的多是悟空的机智、勇敢和诙谐,其中最热闹也最好看的,当属《闹天宫》。此剧原名《安天会》,后翁偶虹对其进行改编,名为《闹天宫》,为李少春首演。写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后,因王母举办蟠桃会未曾邀请他,一气之下大闹蟠桃会。玉帝派天兵天将前去花果山捉拿,反被他打败。 28、《李逵探母》与李逵戏 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身上所洋溢的是粗豪爽利,如《丁甲山》、《黑旋风李逵》等戏表现的正是他的豪气干云;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的人,这便是《李逵探母》所表现的。李逵在梁山上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想起在家中受苦的母亲,决定下山探母。李逵背母回转山寨,路过沂岭,他为母去寻水,母亲为虎所伤。李逵悲愤异常,杀死四虎,哭祭母亲一番,回山而去。剧中有一段李逵见母后所唱之“打花巴掌”歌谣,感情真挚,闻之令人落泪。29、《红楼二尤》与红楼戏 《红楼梦》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成为京剧所乐于表现的内容,因为它所具有的浓郁的古典气息。红楼戏有《黛玉葬花》、《千金一笑》、《晴雯归天》、《红楼二尤》等。《红楼二尤》写贾琏瞒住王熙凤,娶尤二姐为妾。柳湘莲以鸳鸯剑为凭与二姐之妹三姐订下婚约。后柳误听传言,疑三姐不贞,三姐愤而自刎。二姐之事被王熙凤知晓,她用计将二姐诓进荣国府,逼其自尽。此为荀(慧生)派代表戏。 30、《狸猫换太子》与连台本戏 连台本戏是中国戏曲的特有剧目,一般指一出戏分为若干本,连演许多天,以此来表现长篇故事,如评书一样。这种形式最早在清宫中出现,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上海,现在仍存在。《狸猫换太子》写宋时,刘妃与太监郭槐用剥皮狸猫换去李妃所生太子,并向皇帝谎称其产下妖怪,李妃被打入冷宫。刘妃又欲至太子于死地,幸为陈琳、寇珠救下,送到八王府抚养。刘郭二人火烧冷宫,李逃走,流落民间。十八年后,太子继位。包拯路遇李妃,将其接回宫来,并惩治了刘郭二人。现常演的《遇皇后·打龙袍》即源于此。 31、《霸王别姬》与梅派戏 梅(兰芳)派代表剧目很多,其特点为雍荣华贵、歌舞并重,如《贵妃醉酒》、《黛玉葬花》、《天女散花》、《霸王别姬》、《宇宙锋》等。《霸王别姬》是一出最能体现表演梅派特色的戏,尤以其中的“舞剑”闻名。此剧表现霸王被汉军因于垓下,妃子虞姬为其歌舞以谴愁闷,而后以剑自刎。霸王悲痛异常,在突围无望时亦自刎于乌江。该剧充满英雄末路之悲哀。 32、《昭君出塞》与尚派戏 尚(小云)派以刚健雄美为表演特色,他的代表剧目如《双阳公主》、《失子惊疯》(又名《乾坤福寿镜》)、《昭君出塞》等均是这种特色的最佳体现者。《昭君出塞》是一出历史剧目,写王昭君为汉与匈奴的友好而出塞和亲的故事。是一出歌舞并重的戏。 33、《锁麟囊》与程派戏 程(砚秋)派的表演以外柔内刚为特色,演唱刚悠咽婉转、以音行字、如断似连。程派戏以塑造贫寒女子为主,表现她们柔弱的身体内所蕴含的不屈的力量,如《六月雪》中的窦娥,《荒山泪》上的张慧珠等。而《锁麟囊》却是一个例外,他所塑造的是一个大家之女薛湘灵。她出嫁时路遇与她同日出嫁的贫女赵守贞,赠其锁麟囊为生活之资。六年后,她因水患与家人失散,受雇于一卢姓人家。这家主妇即为赵守贞,她未忘旧恩,待薛为上宾,并促其全家团圆。此剧中一段“春秋亭外,风雨暴”成为家喻户晓之千古绝唱。 34、《红娘》与荀派戏 荀(慧生)派以善于塑造小家碧玉、妙龄少女为长,如《拾玉镯》之孙玉姣、《鸿鸾禧》之金玉奴、《红楼二尤》之尤三姐、《花田错》之春兰、《红娘》之红娘等,其娇稚妩媚,令人怜爱。《红娘》取材于元杂剧《西厢记》,只是荀慧生将红娘作为了这出戏的主角。她帮助张生与莺莺传书递简,以巧言辩驳老夫人,最终促成张崔二人之好事。红娘之活泼俏俐、热情大方在此剧得到完美的体现。35、《赤桑镇》与裘派戏 裘盛戎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京剧花脸演员,有“十净九裘”之称,他开创了一种韵味醇厚的京剧花脸演唱方式,重感情、重行腔;而且他还是个技艺全面的演员,在他的代表剧目中有“唱功戏”,如《铡美案》、《铫期》,有唱做兼重的戏,如《连环套》。他善演包公戏,而《赤桑镇》表现的是包拯刚正之中亦有柔情的一面,裘盛戎演来丝丝入扣。包勉为其嫂之子,因贪赃枉法,被包拯铡死。其嫂吴妙贞来到赤桑镇兴师问罪。包拯对其晓以大义,最终说服其嫂。此剧以花脸与老旦的对唱见长。
36、《四进士》与麒派戏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是位在京剧史上很有影响的老生演员。他的表演刚健、嗓音沙哑但很有力度,善于表现身具正气之人。如《四进士》之宋士杰、《坐楼杀惜》之宋江、《义责王魁》之王中、《海瑞上疏》之海瑞等。《四进士》之名,源于剧中出现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位进士。写姚庭梅被其兄庭椿及嫂田氏害死。其妻杨素贞告官,县令刘题不理民词。素贞又被卖与杨春。二人结为兄妹,并遇毛朋私访,代写状纸。宋士杰认杨为义女,代其告状。宋在获知田氏弟田伦向顾读行贿事后,命杨春上诉于巡按毛朋,终将刘、田、顾告倒,替杨氏伸冤。 37、《九江口》 《九江口》,写元末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姻,夹攻朱元璋。张子张仁被朱所擒。华云冒充张仁诈亲,被元帅张定边识破,苦劝陈不听,反被罢职。陈引兵中伏,全军覆没。张定边在九江口驾舟接应,救陈脱险。此剧为袁世海、叶盛兰首演于20世纪50年代。 38、《将相和》 《将相和》,翁偶虹等创作于1950年,袁世海、李少春;裘盛戎、谭富英均曾出演过其中的蔺相如和廉颇。本剧取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颇负荆”三部分组成,表达了团结于国家大局之重要的主题。 39、《野猪林》 《野猪林》,取材于《水浒传》,1950年由袁世海、李少春据原杨小楼的演出本改编,并已拍成电影。写林冲被高俅陷害充军沧州,行至野猪林,解差要将其害死,被鲁智深解救。林冲受命看守大军草料场。高又派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杀死陆谦等人,乘雪夜上了梁山。其中“大雪飘,扑人面”一段为此剧经典唱段。 40、《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上海京剧院首演。写人民解放军为消灭盘距在威虎山的残匪,派侦察员杨子荣假扮土匪打入匪巢,取得匪首座山雕的信任,乘山上设“百鸡宴”为座山雕庆寿时,里应外合,一举将其歼灭。剧中的“打虎上山”为经典。 41、《红灯记》 《红灯记》,取材于同名沪剧,中国京剧院首演。写抗日战争时期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保护密电码被捕,鸠山又抓来其母及女儿铁梅进行胁迫,李仍不屈服。后他与其母被杀,铁梅在群众帮助下完成了送密电码给游击队的任务。剧中的“提篮小卖”、“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等均为家喻户晓的唱段。 42、《沙家浜》 《沙家浜》,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写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休养,在阿庆嫂、沙奶奶等人掩护下躲过敌人的搜捕。后新四军东进,他们配合大部队,歼灭了敌人。其中的“智斗”一场最为人所熟知。43、《奇袭白虎团》 《奇袭白虎团》,描写抗美援朝时期,为打击敌人的王牌军“白虎团”,我军特派侦察排长严伟才带领一个侦察班深入敌军内部,一举捣毁了“白虎团”团部。此剧由山东京剧院首演,是一出武生行唱做并重的现代戏。 44、《杜鹃山》 《杜鹃山》,写雷刚占据杜鹃山与敌作战,屡屡失败。共产党派柯湘与之合作。她战胜了叛徒温其久的挑拨离间,让雷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斗争中成熟起来。剧中的著名唱段是“家住安源”。 45、《徐九经升官记》 《徐九经升官记》,以丑角为主。写刘钰与李倩娘自幼订婚,后刘从军并拜安国侯为义父。皇亲尤金久慕倩娘美色,将其抢到府中,刘闻知又将其抢回。两家官司打到徐九经处,徐凭计终使有情人得成眷属,己则弃官归隐。此剧由湖北京剧院首演,朱世慧饰演徐九经。 46、《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写三国时期,曹操聘杨修为仓曹主薄,与孔文岱一起为其筹备军粮马匹。由于公孙涵的挑拨,曹杀孔,却以梦中杀人搪塞杨。杨屡试之,曹执意不肯认错。曹杨嫌隙日深。后杨阻曹出兵斜谷,曹以扰乱军心之罪斩之。此剧对曹操这个“乱世之奸雄”有了重新的认定。 47、《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写人力车夫祥子以多年的积蓄所买的新车遭抢,又被车厂主刘四爷之女虎妞引诱上钩,无法挣脱。刘四将二人逐出,虎妞难产而亡。祥子失去了最启码的生活理想,精神的毁灭使其成为行尸走肉。该剧有“洋车舞”、“醉舞”等戏曲化的精彩表演。
(三)、评剧剧目 48、《花为媒》 《花为媒》,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编剧。该剧中的“报花名”为评剧名段。该剧写书王俊卿倾心于表姐李月娥,拒娶家长包办之张五可。媒婆阮妈让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二人相悦,以花为媒。后几经误会,王俊卿、李月娥,贾俊英、张五可终于双双成亲。该剧为中国评剧院新凤霞、赵丽蓉首演,已拍成电影。 49、《杨三姐告状》 《杨三姐告状》,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编剧。写民国初期,杨二姐被丈夫高占英害死,对外谎称病死。二姐之妹杨三姐查得真情,到滦县状告高占英,败诉。她又告到天津,在检察厅杨厅长的帮助下,将高占英绳之以法。该剧为新凤霞代表剧目。 50、《刘巧儿》 《刘巧儿》,评剧现代剧目。写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姑娘刘巧儿由其父做主许给本村财主王寿昌。刘不从,私与青年赵振华相爱。刘父告到县政府,马专员断案,终使巧儿婚姻得谐。此剧为新凤霞代表剧目,有诸多知名唱段,如“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采桑叶”等。(四)越剧剧目 51、《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于凄美缠绵的梁祝爱情故事,写祝英台女扮男妆到书院读书,与梁山伯相爱。但由于门户相差悬殊,她被迫嫁与马文才,山伯闻之愁病而死。英台在出嫁途中,到山伯坟前拜祭,坟开,英台跳入坟中。二人化蝶翩翩起舞。该剧最知名的为“十八相送”和“楼台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某些音乐素材也源于此剧。 52、《红楼梦》 《红楼梦》,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主要表现宝黛爱情故事,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黛玉葬花”、“宝黛读西厢”、“黛玉焚稿”、“宝玉哭灵”等情节,最后以黛玉魂归离恨天,宝玉抛却荣华离家去,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53、《祥林嫂》 《祥林嫂》取材于鲁迅小说《祝福》,写祥林嫂年轻守寡,被卖与贺老六为妻。她想法逃至鲁四爷家帮工,却被抓回。不久,贺病死,孩子也被狼叼走了。她又回到了鲁家,却被视为不祥之物,除夕之夜,她惨死在风雪中。该剧为袁雪芬首演。 54、《五女拜寿》 《五女拜寿》,写杨继康做寿,五个女儿女婿前来祝寿,因养女三春及婿邹应龙礼薄,杨甚不悦。后杨因事获罪,投靠各女均受拒,唯三春夫妇将其收留。后邹中举,杨亦沉冤得雪,因前情不认众女而只亲三女。 55、《西厢记》 《西厢记》,取材于王实甫的同名杂剧,故事大至相同,只是将剧中的主要人物定为张生,故事结局在长亭送别。该剧由著名越剧演员茅威涛主演,全剧洋溢着一种古典的美,在欢快、喜悦中浸染着凄凉,将越剧的柔美凄切特色运用得淋漓尽致。(五)、黄梅戏剧目 56、《天仙配》 《天仙配》,取材于民间传说中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主演。七仙女难耐天上的孤寂生活,偷偷下凡,与憨厚的董永结婚,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不想此事被玉帝得知,谴天将把七仙女拿回天上,将一对好夫妻生生拆散。剧中有许多唱段为大家所熟知,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 57、《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取材于民间关于牵牛星与织女星的传说。写天上的织女因厌倦了天宫的生活,下凡嫁给了朴实憨厚的牛郎,生下一双儿女。后来,王母将织女拿回天上,牛郎亦追上天来。王母用头上银簪划出一道银河,将二人阻在两岸,只许他们每年七夕相见一次。 58、《女驸马》 《女驸马》写冯素珍与李兆廷素有婚约,冯父悔婚,陷李于狱。冯为救李,女扮男妆进京赶考,中状元后又被招为驸马。在洞房,冯向公主说了真情。公主原谅了她并在金殿为其求情,使皇帝赦了她的罪,又促她与李完婚。此戏已拍成电影,严凤英主演。“为救李郎离家园”是剧中著名唱段。(六)、豫剧剧目 59、《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写北宋时,西夏犯境。校场比武,杨文广刀劈王伦夺魁。朝廷欲以其母穆桂英为帅。穆已归隐,对宋王也心灰意冷。佘太君劝其要以大义为重,穆终于挂帅出征。此为马金凤代表剧目,“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一段堪称经典。 60、《花木兰》 《花木兰》取材于北朝叙事诗《木兰辞》,表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代表剧目。剧中有很多著名唱段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如“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61、《朝阳沟》 《朝阳沟》写“上山下乡”运动开展时期,城市姑娘银环到朝阳沟劳动,并与归地青年栓宝结婚,遭到她母亲的反对。后来在当地群众帮助下,说服了她母亲,在农村扎下根来。此剧已拍成电影。该剧中知名唱段也很多,如“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一段。 62、《七品芝麻官》 《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写知县唐成不畏一品诰命夫人的淫威,公正地审理其子打死人一案,替民女林秀英伸了冤,将诰命夫人治了罪。此剧为牛得草首演,已拍成电影。(七)、其他剧种剧目 63、晋剧《打金枝》 《打金枝》是晋剧传统剧目。写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寿辰,其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以其尊贵不肯亲来祝寿。郭暧气急,打了她一掌。公主向唐王告状,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百般劝慰,使夫妻和好。此剧为晋剧女须生丁果仙的代表剧目。 64、吕剧《李二嫂改嫁》 《李二嫂改嫁》是一出宣传新婚姻法的吕剧现代剧目,写农村青年寡妇李二嫂同青年张小六相爱,但遭到婆婆的强烈反对。后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李毅然和立功回来的张结为夫妻。此剧为郎咸芬首演,已拍成电影。 65、淮剧《金龙与蜉蝣》 《金龙与蜉蝣》,淮剧新编剧目。写王子金龙逃难时与民女金凤生下一子后离去。玉凤遣子蜉蝣寻父,做了皇帝的金龙以为他是大将牛牯之子而将其阉割。玉凤到来,金龙才知他为己子。后他因蜉蝣不从自己将其杀死,他也被其孙孑孑刺死,在临死前封孙为王。这是一部涉及伦理层面的悲剧。 66、莆仙戏《春草闯堂》 莆仙戏《春草闯堂》是一出轻喜剧,极富于生活气息。后被移植为京剧,由刘长瑜主演。此剧中的“花轿舞”已成戏曲舞台上的经典。该剧写相国小姐李半月被吴独调戏,薛玫庭失手将其打死。丫环春草在公堂假认薛为婿,知府胡进信以为真。后春草又篡改相国书信,胡进将薛礼送进京,相国只得认其为婿。 67、河北梆子《蝴蝶杯》 《蝴蝶杯》,河北梆子传统剧目。写县令田云山之子玉川打死总督卢林之子,遭追捕藏于胡凤莲船内,二人以田家蝴蝶杯为凭订下婚事。卢林欲斩田云山,得凤莲冒死相救。玉川投军,助卢败敌,卢以女妻之。最终一夫二妻团圆。秦腔、晋剧中也有此剧。 68、川剧《芙奴传》 川剧传统剧目。写杭州知府苏冉为娶民女陶芙奴为妻,诬其父为盗并关入牢中,逼死其母。陶将其身世编成传记,为太湖英雄得悉。他们杀死知府,使陶全家团圆。 69、川剧《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根据李吉力人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写邓幺姑嫁到成都,丈夫却是一个傻子。她与老表罗德生互生爱慕。由于罗参加了义和团,被官府辑拿而逃走。邓也因此受到牵连。为了保全丈夫性命,她被迫改嫁与官府和洋人都有关系的顾天成。 70、川剧《中国公主图兰朵》 川剧《中国公主图兰朵》,据意大利普契尼同名歌剧改编。写公主杜兰朵要凭三道题招婿,答对者为东床,答错者斩首。没落公子无名氏凭借自己的智慧答出了三道题,但公主却不愿认输。公主为了得到无名氏来历,对无名氏的贴身侍女柳儿施以酷刑,最后柳儿自尽。无名氏认清了杜兰朵美丽外表下的冷酷,毅然离去。杜兰朵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开皇宫随无名氏而去。 71、婺剧《僧尼会》 《僧尼会》为婺剧传统剧目,写小和尚、小尼姑难以忍受佛门清规的束缚,趁各自师傅不在山上,偷下山来。二人在山路上相遇,一见生情,相约共同下山。该剧极富生活情趣,诙谐幽默,有很多特有的表演,如小和尚的“耍素珠”等。 72、婺剧《牡丹对课》 《牡丹对课》为婺剧传统剧目。写吕洞宾游戏人间,见一写有“万药俱全”招牌的药店,便欲以几味怪药为难店主之女白牡丹,却为她所戏弄。73、高甲戏《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为高甲戏传统剧目。写无赖贾福古进京赶考,魏忠贤将其送入考场。主考为讨好魏,定其为第一名。皇帝以假为真,又对其加官进爵。此剧讽刺了官场的腐朽与官员的昏聩。 74、高甲戏《金魁星》 《金魁星》,高甲戏新编剧目。写有一卖花婆胡氏,为救助秀才王赞上京求取功名,夜入告老丞相、地方豪绅何大谅府中,得知何府千金何金莲暗慕王赞,欢喜在心。她于何小姐房中误拿一尊金制魁星像,暗置王家院中。王赞误以为是天官赐福,将魁星拿至何府当铺典当,以筹进京川资。何大谅以其为盗贼,拿到官府问罪。胡氏探牢、告状、测字、闯堂,几经曲折,方救其出狱,并助其姻缘得成。该剧以女丑表演为主要特色,寓丑于美,以丑写美,妙趣横生。 75、粤剧《关汉卿》 《关汉卿》,根据田汉同名话剧改编。写关汉卿因根据当时的冤案创作了《窦娥冤》一剧,触犯了权臣阿和马而入狱。演窦娥的歌妓朱帘秀亦遭监禁。后阿为人所刺,关获释,与感情日深的朱分别,孤身南下。 76、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写刘海每天上山砍柴奉母。山中狐精愿以身许之。刘告其家贪,狐精甘守贪贱,二人遂结为夫妇。该剧载歌载舞,是一出热闹的湖南民间小戏。
秦腔梅花奖有几位?
十位。
戴春荣 (第5届) 1988年 西安秦腔易俗社(现已转影视演艺界),代表作:秦 腔《卓文君》 。
李 梅(第13届)1996年 (第25届)。2011年,二度梅花奖,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 眉 户《留下真情》。
窦凤琴(第14届)1997年 甘肃省秦剧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斩秦英》《打路》。
雷通霞(第16届)1999年 甘肃省陇剧院 ,代表作:秦腔《失子惊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