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唐寅文人画代表作品有

唐寅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坞因唐伯虎而闻名,桃花坞原来是一片肥沃的农桑之地。他们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唐伯虎治印一方“38岁的唐伯虎云游归来,唐伯虎在桃花庵四周种满桃树,隐居桃花庵的唐伯虎,唐伯虎也是畅快淋漓地把酒言欢”唐伯虎生平唐寅(1470~1523年),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绘画与沈石田、文征...

唐寅文人画代表作品有,古时的文人雅士给自己的宅子起什么雅名?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因唐伯虎而闻名,桃花坞在苏州桃花坞大街240号,乘坐公交31路、32路和88路均可到达。

据说在唐朝以前,桃花坞原来是一片肥沃的农桑之地。唐朝时候,此地是孙园。北宋时候,此地是梅宣义的“五亩园”,又名“梅园”,柳堤花坞,一片生机蓬勃。之后,枢密院事章楶(jié)在五亩园南边建设了“桃花坞别墅”,后来章氏子弟在“桃花坞别墅”的基础上,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这也是苏州园林的前身,这座园林被誉为“园林第宅,卓冠一时”。梅、章两家为世交,梅宣义儿子梅采南、章楶儿子章咏华,他们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座园林的池塘打通,建成了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梅园的“双荷花池”,一端通章园的“千尺潭”。每逢春暖花开,游人如织,一时鼎盛。

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梅园、章园也开始变得荒废不堪起来了。元朝以后,桃花坞又屡建屡废。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取得乡试第一名,但在会试时因“考场作弊案”而入狱。唐伯虎因此厌恶官场,淡泊功名,放浪形骸,游遍名山大川。唐伯虎治印一方,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38岁的唐伯虎云游归来,人到中年的他,也想找个落脚之处,他用卖画所得到的积蓄,买到桃花坞别墅原址的这块地皮,两年后建成一所宅子,取名为“桃花庵”。唐伯虎在桃花庵四周种满桃树,并给起了个“桃花庵主”的绰号。隐居桃花庵的唐伯虎,经常与文人墨客朋友们在此欢聚,客人们来去自如,唐伯虎也是畅快淋漓地把酒言欢,朋友们喝醉了就畅快地席地酣睡。

清顺治初年,苏州名医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以表示对唐伯虎的追思,当时人们称此地为“唐家园”或“沈太翁园”。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如今,风水轮流转,这里又变成了“桃花庵”,这大概也是因为唐伯虎的名气太大了吧!

朋友们,要想探究一下真实的唐伯虎,可以到桃花庵中看个究竟。

四大才子都是谁?

唐伯虎

生平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闽、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绘画成就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文学成就

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如纵{壬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他精于诗文,喜欢写行草书,远近都来求字。苏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成化癸卯

(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祝允明的父亲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岁。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岁时已经离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时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字元玉,晚号天全,苏州吴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后来因迎英宗复辟有功,委任为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天文、地理、道释、方技都很通。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

祝枝山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卷”等作品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文徵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他的绘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等。其著作有《莆田集》。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文徵明的小楷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行书主要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智永,运笔遒劲流畅,晚年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劲秀逸。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祯卿(周文宾)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唐伯虎和齐白石谁的画值钱?

唐伯虎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以“江南风流才子”自称,他的画在当时卖价很高,仕女人物师承于周臣,又自出新意,作品分水墨,设色两种,前者线条遒劲,笔墨富于变化。如墨笔人物《秋风纨扇图》(上海博物馆藏)是以仕女作比自我身世的感叹。其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此情此景莫不给人以伤春悲秋之感。此画用笔细劲,构图简率,以萧瑟的背景表现仕女孤立一人的神情,很有表现力。但另一幅作品《孟蜀宫妓图》,则带有很强烈的装饰意味,线条工整,画风清新鲜丽。让人从仕女人物题材上也能体会到吴派画家的独到之处。在山水方面,他取法南宋院体,发展出清劲细长的皴法,使画面增添灵逸秀雅之气,如王世贞所说:”行笔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其代表作《落霞孤鹜图》(上海博物馆藏)为绢本设色,以唐代王勃少年得志的诗篇,转到对自己的身世之叹,在开阔的画景中,抒发其顾炯自傲的情怀。他的花鸟画发展了林良等人的水墨写意技法,造型和笔法都很有趣。如《古木幽篁图》,《灌木丛筱图》等,说明他在率意挥洒之中所达到的境界。唐伯虎作品昭示着他对诗意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则与他自身的艺术涵养区分不开的。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齐白石的画语画论对后世画家影响重大,其桃李满天下,其画作内容比较接地气,风格也是源于海派比较多,后世画家总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进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再者以前的大师在造型能力上也无法与现在美院的学生匹敌。但是我们艺术的终极目标却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其画作所达到的境界,且须悟呢!

关于唐寅与齐白石画作,孰优孰劣,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观察视角来判断的,你喜欢农家乐,乡土情就买齐白石的作品,你喜欢诗情画意,借古喻今就选唐寅的作品。不过,就本人而言,更倾向于选唐寅的作品。现在市场上,同尺寸的画作,齐白石的价格高于唐白虎的价格,这是事实,但我觉得这是种怪现象,我不是与大众的理念相牴牾,而是更具理性些。我们从情感上更倾向于齐白石,这与媒体等的追捧不能没有关系。

当时人是不是非常开放?

我是历史小学徒,下面,我尝试着从青楼的概念,不同时代青楼的发展和不同时代社会观念的开放程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尝试分析青楼文化背后的士大夫观念和社会经济土壤。

一、青楼概念的历史溯源

“青楼”一词原是“青漆粉饰之楼”,指的是门阀贵族高达的楼宇和居所,与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娼妓无关。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青楼一词,出现在魏晋曹植的诗词作品中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直到唐代,“青楼”才开始与娼妓相关联,如李白《楼船观妓》中的“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及李商隐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到了宋、元之后,“青楼”一词与现代的意义所差无几,成为烟花女子聚集所的代名词,与其意义相近的,还有平康、行院、北里、章台等等。

二、不同朝代青楼的发展略论

青楼一词出现虽然在魏晋时期,但与青楼现代意义接近的娼妓出现的时期更为久远。古代广义的青楼女子是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人,狭义的娼妓是唐代以后才出现,泛指出卖肉体或才艺换取金钱的人。

早在夏商时期,在古人谴责夏桀荒淫误国的话语中,可以推断夏商时期已经兴起嗜好歌舞声色的风气,在天子、诸侯等贵族中圈养女乐,是青楼文化的雏形。进行春秋战国,齐国著名宰相管仲开始首创官办妓院,容纳了700名娼妓,此时的娼妓,除了通过美色和技艺娱人,还担负着人际交往和外交活动的作用,经常用来接待贵宾及庆典活动。

到了汉代,由于奴隶制度的影响,家妓开始盛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鼎盛状态,上层贵族官僚甚至把家妓的数量作为地位的象征。“宠臣群下,亦从风而靡;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致有争夺,如恐不及,莫为禁令。”女妓身份卑微,只是其主人财富的附属品,主人可以对她们进行任意的买卖与杀戮。西晋权臣石崇就曾在一场宴会上,因客人不肯饮酒,一连杀害了十几个家妓。

宋代与唐代的青楼体制一脉相承,将娼妓分为官妓、营妓、市妓三类,其中官妓隶籍于教坊,市妓属州郡管辖。青楼的数量与规模较前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营模式也更加丰富,拓展到杂剧俗乐、说唱、演出等。由于唐宋时期较为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甚至出现了像李师师、薛涛、鱼玄机、李冶这样具有才学的女妓诗人。

进入明代,朱元璋建国后,甚至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并亲笔题词劝嫖,吸引富商消费以增加国家收入,但大多富商在家养私妓,而朝廷官员反而利用公款到里面吃喝玩乐。朱元璋一怒一下撤销了官办妓院,官办不受重视,私营妓院开始繁荣。

明时“淮河以北的济宁、临清等地,繁华丰阜,无异江南,临清最盛”。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就记载了临清的妓业之繁盛:“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进入清代,清初还保留着前代的官妓,但到清中叶乾嘉时期,古老的官妓制度被消灭,私妓也受到法律禁止。但青楼发展由明转暗,私妓不断蔓延发展。清代文人就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比如《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等人。

三、古代的社会开放程度

小学徒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开放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个地域之间的文化也呈现了不同的面貌,总体来说,社会文化仍是较为自由开放的。当时青年男女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以结伴前往山间河畔出游。春秋时期的治游之风在诸侯各国都非常行,甚至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固定幽会地点,比如燕国的祖泽、宋国的桑林和楚国的云梦,《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对爱情有着直接的描写,如《关雌》《漆消》、《野有死庸》等篇。

第二阶段是汉朝至宋朝。西汉以来,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作为大一统王国的统治思想的地位逐步确立巩固下来。封建礼法规定结婚需经过“纳采”、“问名”等“六礼”。春秋时期的冶游定情成为不受认可的婚姻形式。孟子曾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传统的儒家,虽然偏向保守节制,但并不否定人伦之道,甚至在一些正式的公开场合,也可以自由大方地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如东汉时儒家大会公开讨论形成的经典著作《白虎通》,就有文章写道“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谍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谍渎”之事即夫妻之事,也就是要对男子进行启蒙教育。

第三阶段是元朝至清朝。南宋末年,程朱理学在儒家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确立下来,从元朝至明清,都一直作为统治思想持续巩固。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最高的主宰,要求对君忠,对父孝,对友义,对夫贞,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守节,死了丈夫也不能改嫁。

《宋史》中对为守节而死的女性大加赞扬“项氏,吉州吉水人。居永昌里,适同里孙氏。宣和七年,为里胥所逮,至中途欲侵凌之,项引刀自刺而死。郡以闻,诏赠孺人,旌表其庐。”

正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明朝清朝的官办妓院远不如前代兴盛,至清朝中期甚至还以法律形式禁止了私妓,虽然效果不彰,但也显示了当时社会主导思想的宽容程度。

小结

由此可见,青楼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包容程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在汉代以前较为开放的环境中,青楼文化仍处于萌芽阶段,娼妓的定位也主要停留在女乐等广义概念上。而在明清时期,虽然受程朱理学影响,社会开放程度远不如前,官方对青楼行业的支持力度并不大,私妓等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由此可见,古代青楼的发展,并不能反映各时期的社会开放程度。

四、青楼文化发展反映的社会现象和观念

(一)反映了不同时期文人群体的精神世界

在青楼文化中,士妓交流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古代青楼文化的不同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唐代,科举开始打破门阀的限制,给了读书人阶级跃升的机会,文人和青楼娼妓的相遇,往往是文人在状元及第前的苦闷时期,文士中举时便是士妓交游结束之时,作品中往往透露出文人群体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优越感。比如《游仙窟》、《李娃传》、《柳氏传》、《洛中举子》、《钱塘秀》等都是唐代表现青楼士妓交游的文化作品。

南宋后期理学兴旺,文人士子的心灵无法得到自由的释放,反映在青楼文化中,就是对大量恪守儒家伦理道德的妓女形象的塑造。如义倡、张赛赛、李师师等,借此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以求在理学束缚的高压下将狎妓行为合理化。

明代由于文化极权的实施,皇帝、贵族与宦官长期处于权利的中心,士大夫群体的地位大不如前,加上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士大夫的优越感渐渐丧失。同时,在以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的支撑下,很多失意文人往往选择在青楼中纵情声色,以暂时排解心中的郁闷。同样的,在清代中央集权制强化,大兴文字狱,落魄士子将青楼和女妓当作情感依托。由此讥讽现实,揭露社会黑暗。

(二)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

宋代和明代虽然是程朱理学主导的时期,但青楼规模却远胜前朝,这与当时经济状况的发展密不可分。北宋时期,市坊格局被打破,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生了交子的纸币贸易形式,取消夜禁并出现了“夜市”,孕育出市民阶层这一新的群体。与女妓群体接触不再是达官贵人的特权,城市的大街小巷、瓦舍等娱乐场所都成为女妓兴起的平台。

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东部沿海开始萌芽,加上政权腐朽伴生的管制放松,城市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物资充盈,商品繁荣,物欲的膨胀使社会奢侈之风日盛。

“嘉靖以来,浮华渐盛,竞相夸诩”,“由嘉靖中叶以抵于今,流风愈趋愈下,惯刃骄吝,互尚荒佚,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明代私妓的兴盛,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至清代,虽然正式禁止了娼妓行业,但此时西方国家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商品经济与外来文化在悄然冲击着中国社会,也正因此,此时的女妓改变了过去佳人爱才子的传统,更加沾染上腐朽的金钱气息。

小结

青楼现象的兴衰,并不能直接反映古代社会特定时期所倡导的主流思想和开放程度,但其在青楼文化和行业的发展,却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从对青楼女子的形象可以折射出特定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面貌,从官妓、私妓等不同类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

唐伯虎为什么出名?

唐伯虎真名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在古代,这样的特殊的经历正是演义小说,戏剧的素材,于是有了很多经典段子,如唐伯虎点秋香,唐寅卖扇记,解字谜唐寅得良师等,成为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轶事。

唐伯虎是书画天才,加上电影宣传,闻名于世

唐伯虎从小是个神童,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

唐寅自幼奇颖天授,才锋无比,名声远播,诗、书、画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其诗文“婉约华丽,通俗流畅”,且大多是即兴抒怀,有感而发,不是那种“寻章摘句老雕虫”之类文人的无病呻吟。因此,读他的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他中过解元后,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此后遂绝意进取。酗酒、狎妓、傲倨、玩世不恭。

在古代,这样的特殊的经历正是演义小说,戏剧的素材,于是有了很多经典段子,如唐伯虎点秋香,唐寅卖扇记,解字谜唐寅得良师等,这增加了他在民间的知名度,成为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轶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唐伯虎的经典形象班上的银屏,人们对唐伯虎的好感,一触即发,所以更加,凸显了唐伯虎的地位。

谁知道四大名亭吗?

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它们分别是: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以及长沙的爱晚亭。

1、醉翁亭

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为其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一天欧阳修同琅琊山宝应寺的住持方丈智仙和尚对弈,棋盘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观战的人围了石头一圈,突然间都被大雨淋了个湿透。好友樵夫说道:“何不在此建个亭阁?以供行人歇脚避雨”。过了些日子,智仙便找人在那里修了个亭子,可惜一时名称没有。这天欧公与众好友在此喝酒,自称“醉翁”颤颤悠悠。吩咐随从拿来“四宝”,“醉翁亭”匾一挥而就。尔后写下《醉翁亭记》,抄贴滁城六大门楼。恳请城民帮助修改,再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赶来建言:“开头这山那山有点啰嗦”,“虽然写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许多山头被丢”。欧公拿来大笔一划,开头一段全部删掉。添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大字,言简意赅山山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醉翁亭故事的背后,还流传着一段“欧文苏字的”美谈。离开滁州后的欧公,后又辗转扬州、颍州等地为官。多年后,他的学生翰林学士苏轼被贬谪到颍州。那时欧公已作古多年,感念师生情意,当滁人请他书写《醉翁亭记》时,苏轼当仁不让,以草楷各写一副。其中楷书墨迹被工匠精心镌刻,使佳作得以碑石传世。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存;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一句简朴的诗句道尽了欧公与滁州与醉翁亭的不解之缘,也让我们在散乱的历史烟云中,依然能寻觅到他清晰的身影,以及他醉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豪情。

就在欧公离世的前两年,那时他作别滁州已经整整过去了22年。但他依然念念不忘在滁州的那段岁月,写下了“丰乐山前一醉翁,余龄有几百忧攻”的诗句。

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分别是: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醉翁亭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2、湖心亭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央,湖心亭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其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湖心亭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其中,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一文记叙了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3、陶然亭

最早的陶然亭,其实无亭,而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古刹慈悲庵西面修建的三间敞厅,供临时休息之用。因取白居易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命名“陶然亭”。习惯上又以建亭人之姓,叫它江亭。这里的“亭”,用古代“道路设舍,所以停集行人”的原义,“亭”与“停”同,是供行人歇息的房舍,并非作为园林景观的“亭”。故有“江亭无亭”之说。

1952年建成“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现代园林。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它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为了突出亭文化的特色,于1985年开始,在公园西南一角,占地十公顷,修建华夏名亭园。本着“名亭求其真,环境写其神,重在陶然之意,妙在荟萃人文”的宗旨,从全国各地选择和仿建十余座名亭,如:位于湖南汨罗纪念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书圣”王羲之的“兰亭碑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诗圣”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苏无锡纪念“茶神”陆羽的“二泉亭”,江西九江纪念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安徽滁州纪念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四川眉山纪念文豪苏轼的“百坡亭”,江苏苏州纪念诗人苏舜钦的“沧浪亭”,以及由园林设计院设计的纪念“诗仙”李白的“谪仙亭”,等等,或依山崖,或临流水,或傍茂林,或倚修竹,峰回路转,错落有致,各呈异彩,互为映带,为整个园林,增添了无限风光。

4、爱晚亭

位于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时任湖广总督的毕沅(一说是袁枚)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改名为爱晚亭。

关于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到岳麓书院求见院长罗典。大概因为事忙,求见的看上去只是个落魄的、籍籍无名的穷书生,罗典也就没有接见他。书生跑到书院后面山上的红叶亭,在上面题了杜牧的七绝《山行》,只是其中缺了两个字。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写成“停车坐枫林”,缺了“爱”和“晚”两个字。管园的把事情告诉罗典,并讪笑这个穷书生连杜牧这么著名的一首诗也给背错了。

罗典一听,却不禁心中暗暗叫声惭愧,知道这位书生是留诗讽刺他,漏了“爱”“晚”两个字,是讥讽他身为书院院长,理应爱护,提携后学,如何却拒人千里之外,实在不懂得怎样爱育晚辈,没有“爱晚”。他派人四处找寻这位书生,准备亲身向他致歉,可是书生已是一去无踪,怎样也找不到了。罗典便把亭更名“爱晚”,以示警诫,也提醒后来岳麓的院长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听了这个故事,又觉得亭名与风景无关。

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的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朱色鎏金“爱晚亭”额匾,系毛泽东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爱晚亭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