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为什么高兴到发狂?
这很正常,如果范进的人生经历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估计我也承受不住。
没办法,范进他太难了。
中举之前的范进,和中举之后的范进,他们身处的不是同一个世界。
在中举前,范进是这样的:
家里贫困,参加考试的盘缠都没有,甚至十几年连猪油都吃不上几回,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最后只能是将家里下蛋的鸡卖掉换米去救命。
当然,比起饿肚子,范进更惨的是地位,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那个当屠户的老丈人。当时的范进已经是中了秀才,当上了相公。可是考了十几年的一个穷秀才,根本入不了老丈人的眼。老丈人不仅骂他是现世宝,还在范进去借盘缠的时候,不仅不借给他,还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说他是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
以至于范进最终是饿着肚子去赶考,等到出榜已经是饿了数天,心力交瘁,所以菜经受不住“中举”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总而言之,中举之前的范进,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人看得起他。
而放榜之后,范进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面对报喜的人,范进家中没米没肉招待,众邻居顿时变得异常热心。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还有当时范进得到消息,几十年压力一朝泄,再加上几日没吃饭,心力交瘁,一时精神失常,失了神智。
大家为了唤醒范进,决计采用报信的人提的办法,即“打他一个嘴巴”;可如今范进中了举人,当了老爷,没人敢打他啊。
大家思来想去,最终找到平日里对范进最为凶恶的屠户老丈人。胡屠户平日厉害得紧,此时却是没了脾气,一直唯唯诺诺,不敢下手,最终还是大家劝他哄他,这才打了范进。打完之后,心里还懊恼后悔,生怕是打了“文曲星”,会遭报应。
当然,胡屠户对于范进中举是非常得意的。前面还说他现世宝,连累了自己,连盘缠都舍不得借给人家。结果如今又开始满口夸赞自己这个女婿,说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一口一个贤婿,最后还不忘夸自己眼光好。
最细节的是这一句: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由此可见,这社会是多么的现实。
当然,范进的人生绝不是老丈人态度改变这么简单。中举后的范进,成了当地的名人,一只脚踏进了官场,日后便是老爷。所以巴结奉承的人络绎不绝:
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总之,中举后的范进,彻底的完成了人生的逆袭。要知道,就在前一天,他还是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穷酸秀才,如今却成为了贵人,富豪,这比中彩票还要来得惊喜。
喜形于色这样的情况,一般人估计都无法免俗。
范进的主要故事及性格特点?
范进的性格特点大致分为4点:
1、热衷功名: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2、怯懦麻木: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
4、虚伪奸诈:从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的到来,并赤裸裸的和范进套关系,以求日后互相帮助和范进假惺惺的推辞后接受他的东西,再从张乡绅给他的银子里取六两多银子给胡屠户,则可看出范进的虚伪。
范进故事由来与情节: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
范进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正好体现了范进“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和各名流趋炎附势的嘴脸。
人生南北多歧路全诗?
“人生南北多歧路”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首词叫
《秦时月》
人生南北多歧路。
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
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
儒林外史王仁的主要事迹?
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王德、王仁两兄弟是与严氏兄弟几乎同时登场的又一对兄弟。其中,严贡生和严监生两兄弟性格品行完全不同,而王氏兄弟俩则是性格品行完全一样,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两个人。
两兄弟主要出现在第五、第六回中,虽然描述的文字不多,但其形象却被塑造的非常鲜明。
兄弟两人都是禀生(考中秀才时,名列排行榜前列的可以递补为禀生),算是秀才中的优等生了;所从事的职务也是在私塾教书育人,而且是铮铮有名。按道理来说,这样饱读诗书之人应该为人师表,然而这对兄弟却是“无德无仁”之人。
作者在赋予这兄弟俩名字时,就寓有讽刺之意,也就表明他俩都是“无德无仁”之人。王者,亡也;王德、王仁也就是亡德、亡仁,即“无德无仁”。
王德字于据,王仁字于依,两人的名与字都是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之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
反观王德、王仁兄弟俩的所作所为,何曾做到过孔子所言的“据于德,依于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言行正好与圣贤之教相反,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由此可见,作者为这对兄弟起名字时,已经将两人圈于“无德无仁”的格局之中了。
在王氏兄弟眼中,从来就没有“德、仁”,只有利益;除了利益不能放弃之外,一切都可以抛弃。
儒林外史中周进的小传?
书近二百人,周进是正文部分第一个登场的重要形象,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功名蹭蹬,靠教私塾谋生。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却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
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可以说,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然而,当他进省城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小传也一举进入高潮: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第二回)
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第三回)
这一节是《儒林外史》中名篇,足以和范进中举媲美。作者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地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由于前面用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久不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无望,撞板一段就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
实际上,周进和紧接着出场的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了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如果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
吴敬梓当然不是要写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实际上,周进的喜剧性结局大大加强了讽刺力量。这种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显示了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瞬间的可笑蕴含着永恒的悲哀。
作者通过周进发迹前后士人群体对他的态度变化,批判了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在写主角的同时,也描绘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
士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惺惺相惜,或者同命相怜。相反,他们之间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食物链关系。一旦科场失意,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整个阶层的鄙视和唾弃。一旦跃过龙门,跻身上流社会,便发现整个阶层全都笑脸相迎。吴敬梓本人对此即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发迹后,从前瞧不起周进的人态度判若两人。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他在村塾中写下的对联,被恭恭敬敬地揭下来裱好;辞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长生禄位”。周进熟识人物态度的转变,除了写尽世态人情之外,更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源。
在这里作者对科举制的愤怒指斥和无情讥讽达到了顶点。周进的命运走向被改写,并非由于举业长进。实际上,周进一生最大的恩主不是他奉为圭臬的儒家教义,而是几个商人捐出的银子。孔方兄在周进一生轨迹的转折中居功至伟,反映了科举中试没有客观评定标准,随意性很大,失与得全凭偶然。而这种甄拔制度也并不能选择英才,即使侥幸中试步入仕途,也全然不通经世济用的学问。或成为禄蠹,如范进;或成为酷吏,如张师陆。
长期科考T顿造成了周进的独特性格,这是周进之为周进,有别于范进、王惠等人的地方。作者写来真实可信。
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昊进梓是儒林外史作者吗?
昊进梓不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是儒林外史作者。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是清代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