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孔子生平以及代表作品

我觉得至圣先师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几点:所以还要配合着后来研究孔子的大师、文人的描述孔子的作品来看,于丹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去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了《论语》的字里行间之意,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深有造诣。...

孔子生平以及代表作品,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我觉得至圣先师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庸之道》,这是贯穿整个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根据人性与道德的特点,提出了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称为:“执中贯一”法。

二是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阶级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思想,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是在《大学》篇里提出了如何“修、治、齐、平”的修身养性,持家为国的整个次递修练过程,为培养专业人材提供了具体要求与指导。

四是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求学悟道过程:

“十五志立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后来者修学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是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广大基本群众参与学习文化知识,进尔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孔子核心思想的组成部分。

哪本写孔子的书最好?

要去了解孔子当然是要去看《论语》,《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生前的一言一行所编纂的,它较为集中的反应了孔子的一言一行,是中国重要的儒家典籍,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当然由于论语的语言为古汉语,微言大义,自己阅读肯定不得其要领,而且有些人可能还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可能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所以还要配合着后来研究孔子的大师、文人的描述孔子的作品来看。

第一推荐《论语心得》,作者是于丹,当时看这本书时我还是初中,很轻松就看完了,于丹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去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了《论语》的字里行间之意。建议初学者或是刚开始接触孔子的人阅读一下,就当是开胃菜了,还有就是读这本书不要一下子全部看完,每天看一点,不然会忘掉,真的。

第二就是《论语别裁》,作者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深有造诣,并且他为了让大众更好的理解儒学,会用白话来描写那个时期的历史、人物、思想和事件,将孔子、孟子等圣人纵横展现在我们面前,真的是一本特别好的书,读完之后你不光会对《论语》有了跟深了解,而且还会熟知当时一些著名或是有趣的历史故事。另外如果大家看完了这本书很感兴趣的话,可以再看看南怀瑾的《孟子旁通》,写孟子的,也特别好看。

孔子有多少第子?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因此,孔子一生中弟子3000多个。孔门七十二贤是其中优秀的弟子,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 另外,孔门十哲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记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什么记录了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

腌臜砍猪肉的屠户居然大言不惭满口儒释道,我忍俊不禁,最后却心服口服帮他买了两斤排骨🍖。

老家有个卖猪肉的正好姓郑。虽然卖猪肉,却穿的很端正,头发梳得很整齐,砍肉拿钱的动作很有讲究,人人都说他是个风度翩翩的猪肉佬。

我就开玩笑,老是叫他郑屠。去买肉每次都说:小种经略相公要几斤瘦肉,不要见半点肥的。

老郑也喜欢和我开玩笑,经常都说:时不利兮骓不逝,段提辖莫不是特地来消遣俺的?

经常和他聊天,发现这个郑屠,虽然一身横肉,叼着烟嘴,拿着大刀砍来砍去,但目光深邃,倒也有些想法,不像一般的屠户眼露凶光。

有一次我就问他,我说人家杀猪砍肉的看起来特凶,怎么我看你越看越觉得慈悲。

他说:砍肉砍久了当然慈悲。这都是众生啊!

我说:你信佛吗?

他说:我不信佛。

我说:那你为什么要做屠夫呢?

他说:严格来讲我没有杀猪我还不算屠夫,我只不过是砍肉的人。这个肉啊,每天砍每天砍。砍那么几年,你就会觉得这不是肉,砍着砍着你就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条猪的前世今生。为什么他要变成这样?所以说佛菩萨说的真好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呀。

我说:你说是这样说,你怎么没放下屠刀?

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心里那把屠刀没有放下呢?

我说:郑屠啊,洒家一看你就是有点路子,你还老是不认。

他说:我是砍肉砍麻木了。

我说:你不学佛,那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这些圣贤。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哪个对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

他笑笑说:这个问题你不买两斤排骨,我是绝对不会回答你的。

我说:你先说嘛,我听得有道理,自然就买两斤排骨,还在小种经略相公面前跟你说几句好话。

他说:你这句话好像人家问小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小孩子说喜欢爸爸,是因为妈妈总是唠叨他,管着他。他说喜欢妈妈,是因为爸爸看着有点凶。实际上爸爸妈妈都爱他。

你说的这几位圣贤。就像是爸爸妈妈。他有的是扮爸爸的角色,有的是扮妈妈的角色,有的是扮爷爷的角色,有的是扮叔叔的角色,总之他是爱你疼你的。

在你的生命途中啊,他们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有的教育你,有的给你做样板做模范,反正是各种手段,用心良苦都是为了你好。

我说:你这样说太笼统,这道理我也懂。谁不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很厉害的呢,战斗力很强呢,我是问他们谁影响力会深刻一点?

他说:当然是老子了。

我说为什么呢?

他说:这几个里面只有老子是有坐骑的。其他人都没东西骑,连个摩托车都没有,老子还搞了一头牛。你可别小看他那头牛啊。能够驾驭一头牛的人都是很高的人。

我说:你这不是胡扯吗?你信不信我拿肉碎砸你。

他说:这个有眼看的嘛,你看这些画像老子都是骑着青牛啊。牛其实就是心啊,骑牛就是驭心啊,心定了,一头牛就不会乱走,所以说你不懂。

我说:那你驭心也不能说他影响深刻。

他说:其实啊,还是孔子影响会深刻点。

我说:你这变得太快了吧,怎么又变成孔子影响深刻。

他说:你看我们这个国家几千年来的这些文化这些人的思想体系基本上都是先从孔子的儒家开始的。这个影响不深吗?古代人一读书首先就得给他行礼。

我说:这个就能说明他影响深吗?

他说:其实说归说,还是鬼谷子影响深,

我拿起肉碎就往他身上砸。

他说:古代那些能建奇功改变社会格局的人,好多人都是按照鬼谷子的学说获得功绩。搞不好改变世界都是鬼谷子的功劳。别看他躲在山里面,但是他写的书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人非常不简单呢。

我说:你要论改变世界的伟人,那释迦摩尼难道不牛吗?

他说:你不说我还忘了,还有佛祖在那,怎么说还是佛祖影响深刻啊。你看看我们这些寺庙烧香的香火钱多牛。就我砍肉的,每年还得去烧烧香呢。别说要发财的大老板常常10万块一柱大高香,眼都不眨就烧进去了。这影响深不深。

我说:你说了半天,这几个人都说了一个遍,没一个影响不深,我的问题你还没有解答。

他说:其实你说他们影响深是真的。但是非要拿来比呢,就是你不对了。这几个人呢,按我的看法,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分别心。

你看老子他说啥,他说无为。无为是啥?无为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要返璞归真,返璞归真就是往上走往上走,一直走到道可道非常道,一直走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道生一,那不就是先天无我吗?无我了,还有分别心吗?

你再看孔子,他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你看这话说的,这不就是没有分别心吗?而且孔子他老人家呀,认为每个人都有君子的特性和潜质,从来都是平等看待每一个人。所以孟子才跟着说,人皆可为尧舜,这和人人都有佛性,也是很类似的话,这就是圣贤的无分别智慧啊。

你再看鬼谷子,虽然他说的很多都是实际操作的东西。但它是归道的。鬼谷子其实也是道家的。他如果有分别心。是反而弄不出这么体系庞杂的纵横捭阖之术的。

所谓能够纵横捭阖,就是能够随事势灵通无碍,这些都属于巧智,巧智必然先要一统归元,不明质朴初理,哪能阐发巧智。

最后我们看看释迦牟尼。用《心经》的话来说最具体: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死,这些都是讲没有分别心。

所以我说这么多告诉你就是:这些人,你不能拿来比。他们既比不了高下也比不了输赢,更加比不了深浅。

你要是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就知道他们一辈子倡导的就是不要用分别心去看待世事。

我说:你这砍肉的,你懂个屁。这几个人的学说。是非常精深博大的。你说一个没有分别心这么简单给他概括。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砍肉吧。

他说:我说没有分别心,就是希望你不要看不起我砍肉的。你口口声声我是个砍肉的,就是看不起我嘛。你看不起我,你还问我干嘛呢?要你买排骨你又不买,在这里叽叽喳喳说半天废话。

我说:你说的我心服口服我才买啊,你说的不对,我买什么呢?

他说:为什么没有分别心这么重要呢?因为人活在世上之所以烦恼,痛苦,都是因为心里面对自己遇到的事情执着分别。

因为你总是觉得某件事就是好的,某个人就是坏的,得到了就是好,失去了就是坏。赚钱了就是好,穷就是坏。找个美女就是好老婆,丑就是不好。你总是在这样好啊坏好啊坏里面分别。

你就像是那个酒吧里面酒保手上那杯鸡尾酒。总是在晃荡左晃右晃左晃右晃,你不晕才怪。

你坐过海盗船吗?你坐上去它就是两边晃,从来不在中间停。分别心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分别心。其实是很正常的,是个人都有,但是最可怕的是执着分别。

那就惨了,烦恼和痛苦都来了。你说的这几个圣人,无非都是希望解决人心这些烦恼痛苦。人生的烦恼痛苦少了,世界也就和谐了嘛。

我说:你说的很容易,没有分别是怎么能做到,明明这个世界都是369等,分得清清楚楚的,就连你砍猪肉都知道哪个猪好哪个猪差。

他说:你说的很对,我们眼前看的东西都是有分别,怎么会没分别呢?从外观上看我就比你帅很多。我砍猪的时候也是这样,有的猪肥一点,有的猪瘦一点,有的猪一看就是没养好。

没有分别心,不是说你眼睛里看不到分别,那不是没有分别心,那是白内障。

所谓没有分别心,就是你不拿这个分别当回事。比如我比你帅,那我难道就天天在那嘚瑟吗?你觉得比我丑,难道你就天天想毁我容吗?

你现在只是比一个丑和帅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你一旦和别人比有钱没钱,比车好还是车不好,比房子豪华不豪华,比老婆漂亮不漂亮,这样一比起来啊,就有你受的一辈子,你就是再成功你也不会开心。

因为你一比下去你就停不住打不住的。我每天砍肉都会砍到不同的猪。遇到差点的猪,我就把价钱降低一点,我不会因为我拿了一头差猪就发愁愁的要死。

老范不是说挺好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做到这6个字。也离圣贤不远了。

你要说对后世的影响,其实这些人都差不多吧。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你看那个佛经上啊,有人送我一本,我曾经看到过上面有一句话叫做,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

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你如果喜欢孔子,在孔子的学说里觉得很有收获,那你就去孔子那报名呗。你天生就喜欢佛,那你就到释迦牟尼那报个名。

你看《道德经》觉得惊为天人,那你就在老子那里报个名。你要是都不喜欢,唯独砍猪肉有收获,那你就在肉案子上报个名,你要是有这样的心,睁开眼睛一看,凡圣无差别啊原来,谁都是佛菩萨,谁都是圣人啊。所以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三人行,亿万人亿万事,不都是你可以学习的老师吗?

人人都不同嘛,哪能说都拜一个固定的某某谁为师傅呢?

好了,今天不说这么多了,我要砍肉了,这头猪砍了半天还没砍完,排骨你还买不买?

我说:好吧,这回我基本满意,我觉得这排骨我应该买,我买两斤给我打六折。

他说:你小子是不是特地来消遣我,排骨现在多少钱一斤你知道吗?一分钱不少,赶快买单。

孔子一生共有几次与老子相见?

《庄子》记载了孔子一生多次求教于老子。

《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庄子在《寓言》篇中已经言明:“寓言十分之九,假托他人之言论之。”《庄子》一书中的故事,全部为寓言故事。符合历史事实的零篇。

《史记》是正史,在《老子韩非列传》和《孔子世家》中,均有孔子师学于老子的记载。

但《史记》中并没有孔子入周时的具体年龄。

考证孔子入周确切年份的要纽,在《礼记·曾子问》中,此篇记载了孔子跟随老子主持丧礼一事:

孔子助丧于老子,出现日食。老子命孔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日食过后,才继续前进。孔子不解,问其故。老子曰:“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

在各种史料典籍中,《左传》对日食的记载最为详尽。但孔子在世时,曾多次遇到日食。究竟是哪年出现日食,孔子入周的呢?

且看一则佐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自周返于鲁,弟子稍益进。”之后是“鲁昭公二十年,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再后是“孔子年三十五……”

通过《史记》可知,孔子入周的年龄,是在其三十岁即鲁昭公二十年之前。孔子从洛阳回到鲁国后不久,齐景公与晏子聘于鲁。

在鲁昭公二十年之前,最近的一次日食出现在鲁昭公十七年。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即公元前525年,周历六月初一。 孔子应当是在鲁昭公十七年三五月份入周,师学于老子。期间协助老子主持丧礼,在六月初一出殡当天出现日食。

有一点需要言明,周历虽然也是农历,但与今天农历不同。周历六月初一则是今天的农历四月初一。 孔子的诞结合《史记》、《礼记》和《左传》中的史料可知。孔子在公元前525年,即鲁昭公十七年周历三五月份入周,求学于老子。当时,孔子虚岁二十七,实际年龄二十五岁半。在求学期间,曾协助老子主持丧礼。六月初一出殡当天,出现日食。

此时,孔子的实际年龄是二十五岁零七个月零二十六天。四个多月后,拜别老子,回到鲁国,并求教于郯国国君。

孔子一生只求教老子一次。

孔子不远千里,自鲁至周,求学与老子。体现了其不可以已的求知欲,以及不主观唯我态度。在老子的点播之下,孔子终于领悟大道,并成为在华夏文明的代表人物。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