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哪个流派?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水墨画流派。顾恺之所作。顾恺之,东晋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六朝四大家之一,水墨画鼻祖之一。他的画笔法细如蚕丝,线条流畅,人物俊秀。拓展了传统工笔画的视野,被誉为中国工笔绘画始祖。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等。
为什么有人说汉代以后无赋体?
互联网上我不太喷人,看了这个提问,很想骂人。
这个提法看似三个论断并列,实质上是有前后轻重。重点是第三论断“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个断章取义的论断,是网络幽魂对中华文化五千年传承的无知;也是对中华文明的诋毁和戕害;更有甚者,持这种论调者有意无意之间会成为外国文化侵害(特别是日本)的带路党!
你是否知道,这句话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武器!汉后无赋?唐宋后无诗?先平静一下,怼一下这前两个以偏概全的论断,简短一点:
所有的文体都有他的时代背景。
赋,是一种有韵文体,讲究文采韵律。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向骈对发展,称为“骈赋”;唐代由骈体转入律体称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多系统连贯地读书,就不会这么人云亦云了。说汉后无赋体,你怎么读庾信《哀江南赋》、左思《三都赋》、骆宾王《讨武檄文》?怎么理解王勃《滕王阁序》?欧阳修《秋声赋》、东坡的前后《赤壁赋》?
上文说了,每一种文体都有其鼎盛的时代。唐中后期之后,由于古文运动的发展,词藻绚烂的骈赋不再是文脉主流;宋代王安石变法时主推的科举新方向以及明清时候的八股取士,文人们的治学主流有所改变而已。 武断地说一个“无”字实在是过分了!
“诗言志”,自古未变。即使是在八股文时代,也不乏好诗好诗人,这里就不再多废口舌了。
下面着重骂一下嘴里老是叨咕着“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带路党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词语原型吗?这句话原型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钱谦益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怯懦自私,被视为“失节降清”的代表人物。但至少,他骨子里是以明朝遗民自居的。他的后期诗文里还有很多对清廷的辱骂,有对明朝的痛惜。这首诗以崖山海战代说南明的败亡,调子沉重。他是当时文坛领袖人物,南明王朝礼部尚书,他的降清剃发被时人鄙视。但他在柳如是的鼓励之下后来还是作了不少反清的事情,并为之两度入狱,晚景凄凉。这些,在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传》里多有论述。
清初,南明遗民(吕留良等)有很多借宋元换代之事说明清相替的。但若把这些诗句断章取义,将宋亡之后几百年中华文明抹杀,若不是对诗词的曲解就一定是别有用心了!马克思、恩格斯说过,“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蒙元统一中原后,逐渐汉化,复兴儒学。宋金对峙之时,理学就传播到北方,忽必烈还在全国大办学校,“南北暨一,黉舍遂遍区宇......视前代倍百矣”。
元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化融合、吸收西域文化的有益部分;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还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族;儒家文化在元朝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孔子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道家文化更是发展到巅峰......与陈寅恪先生一时瑜亮的历史学家陈垣说:“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汉唐清学术之盛,岂过元时!”
元朝,国号取自《易经》第一卦“元亨利贞”中“元”的解释。元朝皇帝以中国皇帝自居,以本朝为中国。南宋也是认为元朝为“北朝”,承认它是中国的北方部分。文天祥、谢枋得等死忠南宋的人也没有否定它的“中国”地位。
所以,崖山之后只是没有了宋朝而已!
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是日本人造出来的!重要的话要敲黑板多说几遍,这句话是日本人造出来的!是日本人造出来的!!日本人!!!日本,从有文字记述的东汉末年到南宋,都一直是汉文化的乖学生,所有的文化、制度都奉中华文明为圭臬并膜拜学习。而且,由于近代美国之前之前,没有哪一家势力真正入侵过;加上日本天皇的所谓“万世一系”,它在很多方面对中原文明的保存做得比我们更好。我曾跟朋友们介绍日本说,去日本旅游要用心,能看到很多中原文化的影子,其中,有些在中国都已经看不到了。
崖山之后,日本朝野尽“缟素”,为汉文化的“沉沦”而哭。之后,这种“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出现了,日本人认为“中华文明正统”已经在日本了!这句话后来称为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后来成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理论根源!
在这里要着重提到两个人:内藤湖南和秋泽修二。内藤湖南:1866-1934,这个人出身日本东北部儒学世家,认可中原文化。他坚信“中国与日本乃至整个东亚都有文化同一性”(按:我个人也赞同这一点)。但是!他还认为:天运是螺旋形循环的,中华文明的中心已经转移了。“礼失而求诸野”,在九州故土衰落之际,处于中华文明边缘地带的日本“将降有大命”!
内藤湖南认可蒙元和满清的正统地位,但籍此为日本侵华找到理论依据,中华文明在本土沦落了,作为传承者的日本要“有大命”。以元清的合法地位为日本侵略中国找“合法先例”。
秋泽修二,此人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集约型小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的基础,所以,在近代的落后是必然的。他明确地表示中华文明一直期待的外力就是“日本皇军”,只有“日本皇军”才能让中华文明复苏于中原大地,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依据。
以上两种思想,都是“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发展,是侵略者对中国的“攻心”之战,是合法化、美化侵略的说辞!!可笑!直到今天,居然还有人拿这句话当“学问”摇头摆尾!若非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我曾经和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两位达者说起这个,达者说:
“这句话是诛心的,它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它在否定我们的历史,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造语!”自媒体时代,愿大家都能有一双慧眼!不要懵懂无知之间,给敌人带路!
为什么庾信是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枯树赋》《哀江南赋》《昭君辞应诏》等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庾信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与他一身的经历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庾信的生平来感悟他的文学造诣。
一,庾信出身于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 。庾信自幼聪敏,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庾信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青年庾信在宫廷的这段日子,汲取了梁朝内外的文学精华。庾信在梁朝积累起来的文学经验,除了美感形式上的经营,还包括美感内容上的体认。庾信前期在梁朝的文学发展,为他后期的文学大成奠定了基础。
二,公元548年因“侯景之乱”,庾信以使臣身份出使长安,因江陵陷落而不得南归,从此庾信经历了两朝两代,确因相思故国,亡国之变,使他在抒发个人的亡国之痛时,也能以悲悯的笔触,反映人民的苦难,庾信在文学成就上更深有领悟。
三,庾信由南入北的这段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饰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加之庾信年幼在梁朝汲取的宫廷文学,前后期的相互融合,使庾信兼善众体,在文学上取得相当高的成就。
庾信是由南入北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 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在那个文学盛极的时代,而庾信可谓集大成者。
汉赋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尽管散体大赋有其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弊病,在中国文学史上,汉赋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它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辞句以及技法方面,在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 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和张衡的归田赋怎么进行比较赏析?
[名句]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宒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析赏] 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生活的兴趣,生性本来就喜爱山林田园,一时的迷误,坠入世俗的名利网中追逐,一去就过了三十年。
生性酷爱山林田园的闲逸逍遥,不喜红尘是非的喧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颇有迷途知返而岁月曾虚浪的惆怅。“性本爱丘山”最为“乐山”者所爱玩念。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在中国历史上,张衡是一位有多方面建树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有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有杰出贡献的文学家。他的《归田赋》就是一篇备受后人赞赏的作品,被称为短篇中的神品。这篇短小精粹的小赋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的厌恶之情和企心淡远、纵心物外的情趣。当时正值东汉王朝全面崩溃的前夕,政治极端黑暗,外戚、宦官争权夺利,祸国殃民,愈演愈烈。再加上连年灾害,弄得田园凋蔽,民不聊生。面对这种局面,张衡既无力改变,又深恶痛绝,因而不得不进行人生的反思,寻求自我解脱的道路。这种思想情绪发而为文,便写出了这篇《归田赋》。
作为历代传诵的抒情名作,这篇赋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色。
开启新风,注重抒情。作品开头二句述归田的缘由,流露出对长期官宦生活的厌倦感情。其实这并非他的初衷,也不是他归田的真实原因。张衡有“佐国理民”(《应间》)的远大抱负,所以“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渴望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可见他并非不愿为官,也不是“无明略以佐时”。那么他归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汉书》本传云:“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在仕途上不得志,这是其一。“天道之微昧”、“俟河清乎未期”,政治黑暗,报国无望,这是其二。因而产生了对世事宦海的厌倦情绪,决意“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抱负无法施展的苦闷感情便随之倾泻了出来。
接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先写大自然清新秀丽的景色:仲春二月,时和气清,在那百草繁茂的原野上,可以看到鸟儿自由地翱翔,可以听到它悦耳的呜叫声,这是一幅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啊!然后写逍遥其间的无穷乐趣;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你看他一会儿仰头射飞鸟,一会儿俯身钓游鱼,那恬然自得、流连忘返的神情自然流露出来。最后写企心淡远,纵心物外的情趣。作者在尽情地享受了大自然的抚慰与沐浴之后,又回到幻想中的田园草庐,追思先哲之遗训,陈述前贤之法则,完全进入一种不为世事所累,不计荣辱得失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多么宁静、适意的生活环境,它与黑暗,污浊的现实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幻想毕竟不是现实,透过这恬淡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颗痛苦的心灵。作品所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绝望情绪,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企求超拔的一种强烈愿望。前人的赋作虽模山范水,体物叙事,极尽铺排堆砌之能事,但却绝少真实感情的流露。而《归田赋》却“真深乎情者”(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赞》),注重抒情,开启了一代新风。
体态空灵,小而弥大。汉代艺术是以硕大、厚重、拙笨、呆板为主要特征的,这是为了表现事物内在的力度和气势的。虽然气势宏伟,但缺少生动的神韵。《归田赋》仅二百一十字,篇幅短小,体态灵巧,但却感情充沛,思想深邃。真可以说体虽小而容量大,词虽浅而意蕴深。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深恶痛绝、报国无门的矛盾心理、向往田园生活的生活情趣、企心方外的高蹈情怀……在短短的篇幅里被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正如胡韫玉所说:“平子《归田》,寥寥二百字,而有无尽之藏。眇沧海于一粟,小泰岱于秋毫,而沧海之洋溢,泰岱之峥嵘,未尝稍减。论者谓其辞藻清丽,短而弥工,吾则谓其气宇宽洪,小而弥大也。”(《续汉文记》)短而弥工,小而弥大,浅而弥深,细绎而味浓,正集中地体现了《归田赋》体态空灵的特色,开后代抒情小赋之先河。
语言秀美,富于诗意。《归田赋》清词丽句,自然流畅,音韵和美,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如中间一段:“于时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花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着墨虽不多,但却有声有色地点染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色。作者在此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但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摆脱尘世、投身自然的无限喜悦、无限欢快的心情。作者设想中的田园生活是如此富于诗情画意,这对那些厌恶官场生活的封建文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的。这种意境的创造,固然主要是由于作者具有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并将这种感情渗透到作品中所致。但毫无疑问,这也与作品的语言清新秀美、富于诗意有很大关系。
陶秋英先生说,《归田赋》是“短赋”初创的第一篇,魏晋六朝的一切短赋,都莫不造端于此”,是后世抒情小赋“万世不祧的大宗”(《汉赋之史的研究》)。平心而论,这一评价并非溢美之辞。它确实是东汉赋风转变中具有路标作用的作品,规范后世,开启了一代赋风。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反映了东汉知识分子向往自然,热爱山水田园的情趣和强烈的山水意识、山水情怀。为后世山水旅游文学开拓了一条离弃封建统治阶级官场,走向山水田园的道路,为归田而赋也成了一个常写常新、人人乐于仿效的文题。
采莲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莲赋》在体物中强化了诗的抒情特质,把内容的中心放在个人心情的抒发,真实反映了初唐才华横溢的年轻文人心中的苦闷和追求;在表现技巧上既继承了秦汉骚体赋和六朝骈赋的传统技巧,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造,糅合了歌行体诗的意境和手法而自成一格。
王勃极善于在赋中抒发情感,表白心志,表现人品。具体表现为:他在赋中表露出急于人世的心理。
当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时,他则在赋中表现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