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学术代表作品,朱自清为什么要写春这篇文章他要表达什么?
《春》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朱自清一直在寻找,创造一个理想世界的灵魂,创造世界的梦想,放置自己的"惴惴不安"的心,抵制外界的干扰,让他在幽闭恐怖的学习中"独处",实现他的学术研究。"春天"描绘了一个蓬松的春天,它也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个真实的写照。《春》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都熔铸到了文章中。
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赞颂朱自清?
典范铁肩担道义,儒生妙手著文章 。
摘自网络。
赞朱自清先生
(七阳韵)
先师功德垂青史,做事为人众赞扬。
典范铁肩担道义,儒生妙手著文章 。
《荷塘月色》名篇秀,石像石碑铭字彰。
教授终身守廉洁,高风亮节世流芳。
注: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20年代起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1931年去英国留学,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1948年因拒绝领取“美援”的救济粮,在贫病交加中逝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学术著作《诗言志辨》等,有《朱自清全集》。并以此诗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
上个世纪讲庄子最厉害的人?
他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他结交胡适,自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却不把朱自清、沈从文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放在眼里。
一、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刘文典曾在西南联大授课,深受学生喜爱。
当时,会讲课的教授不少,但像刘文典那样,把课讲得出神入化的并不多。他一直深得学生的欢心和敬意,连冤家对头也不得不佩服。
刘文典先在北大、清华任教,抗战时,又在西南联大任教。
他学问精深,性格耿直,对学生平和友善,被学生称为“最有学术声望”与“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开设《庄子》、《文选》等课程。
他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倒也别开生面。
上《文选》课时,刘文典总是带上一壶茶,外加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他就一边吸旱烟,一边解说文章中的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下午课时,他经常拖堂到五点多钟才勉强结束,学生们也不厌恶他的拖堂,反而乐意他的高谈论阔。
有一次,刘文典只上了半小时的课,便夹着教案要离开,同学们甚是不解。
只见,刘文典徐徐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下周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
届时,校园内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
同学们听得很是入迷。
二、最懂庄子的人
1917年,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院长,他聘请刘文典任北大中文系教授。
北大授课期间,刘文典把主要精力放在《淮南子》校勘上。
经过多年努力,1923年,《淮南鸿烈集解》正式出版。
刘文典一时声名大振,由此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胡适破例为其作序,并对此书大加赞誉。
刘文典并没有就此满足,此后又开始了《庄子》和《说苑》等经典的校勘工作,在校勘界声誉日隆。
1939年,《庄子补正》出版,陈寅恪为之作序,不惜大放溢美之词。
陈寅恪人称“教授之教授”、“大师之大师”,能为此书作序,刘文典顿时身价倍增。
此书一出,刘文典在全国学术界获得“庄子专家”的美誉。
每次上课讲《庄子》时,刘文典第一句总是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也没有人懂!”
《庄子补正》的出版,让刘文典的学术生涯达到最高潮期。
据闻,刘文典为了静心研究学问,总是在夜里九十点钟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到第二天七八点才睡觉,从来不吃早点。
到了中午,饭做好后,由夫人张秋华负责叫他起床,并把他“领”出房间。
有时,张秋华给他夹菜时,他还朦朦胧胧的,似乎没睡醒,看也不看便一口吃下去。在他看来外表饮食这些学问之外的事,都不足留意,足见其修学刻苦。
三、形象生动,学风严谨
在抗战前的清华园里,刘文典以他的学问之广博,性格之耿直,与吴宓、陈寅恪等人成为学生最爱戴的教授。
由于他“形象生动”,学风严谨而民主,学生们有时还和他开点善意的玩笑。
那时学生办的刊物,每年都要出专刊向新同学介绍校中情况,包括介绍名教授。
他们是这样向大家介绍这位“形象生动”的教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新青年》里,刘文典清新美丽的文笔,绵密新颖的思想,让人猜想作者必定是一位风流倜傥、才气纵横的“摩登”少年。
因为这一种观念,所以很多学生考入清华后,国文不选杨遇夫先生,不选俞平伯先生,也不选朱自清先生,而单选刘文典。
但当第一次看见刘文典时,这种矛盾滑稽的幻想,一下子就逃得一往无踪了。
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候,走进来了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
同学们才知道这就是刘文典先生。
刘先生外观虽不怎样动人,然而学问广博精深,性情热烈诚挚。
一次课卷上,助教先生无中生有地添上了一个错字,有同学心里不平极了,马上就找刘先生询问。
他老人家气得摇头咂嘴,回去还同助教大闹一场。
后来,他所有的课卷都由他自己亲手删改。
刘文典活在完全自我的境界里,潇洒随行,爱憎分明。
张世英的介绍?
张世英,哲学家。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柏泉。
1930年,9岁时,张世英从汉口西郊的柏泉小镇转入市内读书。在汉口市立一中(现武汉一中)读书时,举办全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作文竞赛,获得了第一名,在汉口中学生中一时名声大震。数学竞赛颁奖时,给张世英颁奖的,是时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吴国桢的夫人。
1941年,湖北中学生会考,获得全省第一名。
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9年毕业,取得哲学硕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以黑格尔研究著称学界。
1959-1966年负责《光明》日报哲学副刊。
1985年在湖北大学创建哲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和《德国哲学》辑刊主编,是湖北大学哲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201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百年,他与黄枬森、杨辛、汤一介四位老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
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思勉原创奖。
2016年,北京大学设立“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奖励基金”。
2017年受聘为世界哲学大会荣誉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老先生对书法颇有兴趣。客厅中的挂着署名“柏泉老屋塆村民张世英”自书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妻子:彭兰
彭兰亦是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学生,湖北人。闻一多先生的干女儿 。彭兰在西南联大有“女诗人”的称号,她的老师朱自清、罗庸都很欣赏她,经常把她的诗抄到黑板上面,让同学欣赏。闻一多觉得她功课好,把她收为干女儿。
张世英的父亲张石渠
张石渠毕业于国立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受过新式教育。以耕读为乐,虽在汉口教书,但是一直把家安在柏泉 。张世英从5岁发蒙,到9岁离家,一直是在张石渠的教导下自学,先学《千字文》,再背《论语》、《孟子》、《古文观止》。
近代史中浙江有哪些名人?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5850万人。这里人才辈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浙江省历史上知名的几个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呢?
1.徐志摩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蔡元培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3.鲁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家。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毛泽东评价他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其代表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4.钱三强钱三强,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5.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6.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
7.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家。祖籍浙江嘉兴。
8.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9.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钱君陶(1907—1998)祖籍浙江海宁,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山馆、抱华精舍。著名艺术家、音乐出版家。 鲁迅之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
10.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1.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12.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博士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浙江嵊县浦口镇人。
13.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14.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法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15.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印学学者、书法篆刻家。原名文若、字孟海,号沙村。
有哪些可以汲取知识拓宽眼界刷新三观的节目或综艺推荐?
《西南联大》力荐!!
在过去,我国曾经出现一所仅办学8年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近,以这所大学为主题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在央视纪录频道放映,怒刷9.3分。
在今年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几个年代故事的串联里,就有关于西南联大的讲述。
大雨拍打着房顶,滴落在泥土地上,推开窗飒飒作响。那一刻,“静坐听雨”把这个画面完美的概括,极富诗意。
学生们上课的桌椅还原当时西南联大这所学校里上课的情景:
汪曾祺先生在《跑警报》里描写过:
《无问西东》每当空袭来临时,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不为所动,不躲空袭,而是去厨房煮莲子水。现在看来似乎也有据可查。
那个年代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0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纪录片以动画、史料照片和先辈们撰写的自述展开,十分生动。影片以诗人杜甫《旅夜书怀》的前四句作为片头,道尽了这个时代和人们的无奈。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文人风骨,人才辈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不得已之下,当时的三所大学只得迁址他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综合为一所大学,迁至长沙。
仅开学了一个多月,日军的步步紧逼使得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了8年的办学路。
西迁说起来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实际的距离却足足有三千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闻一多、李继侗等教授和284名同学只能徒步前往。
华罗庚等远在国外学习的先辈们,更是千里迢迢赶赴昆明。路线图之繁琐,路程之遥远,仅仅是这个动画都不足一表其中的一分艰辛。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迁址云南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学校的校长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戏班子”,班底基本沿用清华的模式。
作为年纪最小的梅贻琦先生,自觉担负起更多责任。
三所大学的联合,也象征着: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团结一致。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等国文系的教授教学范围涉猎古今。
是学生们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虽然有助教却从不假手于人,作业都要亲自过关批改。
即便是年近期颐,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趣事,这些学生长辈们都显得神采奕奕:
说起老师曾昭抡,虽平日穿着随意,上起课来却严谨认真:特别的吸引人
中国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大多都是任教于这所学校的教师们。
「中华兴 须人杰」
这个年代虽然艰苦,却大师林立。8年的时间里,这所学校毕业生超过3000人。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生们先后担任过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等。
国难当头之际,唯有勤奋读书才能救国。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总是攒着一股劲儿。
郭永怀先生在遇险坠机的最后一刻,仍然紧紧的抱着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这段屈辱的岁月里,却生长着一群最有使命感的人。有着想要成为人杰的赤子之心。
看到这不禁泪目,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人都有强大的理想和信念。
这种热血同时也在不断的感召其他人,是一段真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99年授予23位科技专家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有8位来自西南联大。
02
先生们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大师们,也各有各的精彩。也许这样生活气的大师,你从没见过。
根据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闻一多、吴雨僧(吴宓)、沈有鼎因平日寡言少交,被安排在四人一间的宿舍中。因为还缺少一人,所以钱穆先生也成为其中一员。
入夜后,闻一多先生正挑灯夜读,十分仔细:
吴雨僧先生正在备课,抄写纲要:
只有沈有鼎先生喃喃自语求唠嗑:“如此良辰,不唠两句,岂不可惜?”
最终被呵斥默声收场,也许...这就是初代的舍友“矛盾”吧。
你能想象得到吗,作为我国著名翻译家的巫宁坤老先生,大学时候也曾逃课被点名:再不来上课,就要挂科了!
当然了,逃课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学生,上课还是要上滴。
先生们的学生时代,有的人会在古树下互相背书:
有的人喜欢结伴逃课去泡茶馆:
就连吃饭,都是一项十分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动:先吃半碗,再把碗“飞”过去盛一碗。
如果你是女生,掌握不了这项技能的话,你有可能吃不饱:
还有一位“专注”于吃饭这件事的,是汪曾祺先生。在纪录片中,汪曾祺先生的著作和自述不仅描写了当时的社会情景,还有关于生活的描述。
在最后一部分中,汪曾祺先生的《米线和饵块》描写到了云南的美食,加上李立宏的配音,秒变舌尖系列。
03
精神传承
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完成了战时临时大学的使命,离开昆明,返回平津。
为了答谢云南人民,西南联合大学把师范学院留在了这里,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的学子,也在后续的生活中作出了自己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同时不忘把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下移到中小学。
为了纪念母校,西南联大的学子捐助了一所又一所希望小学。
“震撼”、“敬畏”是我在看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大量的文献著作、自述采访、考究的配乐和动画,把那个艰苦动荡的年代、读书人的傲气和血性生动的展现在眼前。
甚至有人提议,这部纪录片应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必看影片,先辈们的精神和行动,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往昔山雨欲来的动荡时局,中国少年们挥洒热血为热土。
今朝前途似海一片繁荣景象,不做温室花朵,中国少年更当不改豪情壮志,做我中华脊梁,将西南联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