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描代表作品,古代的美人是如何化妆的?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化妆绝对不是现代女性才有的专利,我们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由此可见,女性爱美的心理,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古代女性相当重视肌肤之美,吹弹欲破、莹洁柔嫩的肌肤是美丽的基本条件,更是用来衡量女性美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从“手如柔夷,肤如凝脂”,“肌肤若冰雪”、“冰肌玉骨”……对美人的形容词, 便可看出一二。
一、古人化妆的步骤我们就拿繁盛一时的唐代来说,唐代妇女的化妆就有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等步骤。
敷铅粉就是用铅、锡与醋酸反应生成的粉涂面,犹如今天女士们“打粉底”一样。若只抹铅粉就是“白妆”,白居易《江岸梨花》诗:“最似孀闰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即此。
中国人向来尚红,视白为不吉,因而古代妇女的化妆以红妆为主流,直到清末才有所改观。抹胭脂,即在上铅粉的基础上,于两腮救胭脂。若是先在面部涂一层胭脂,然后再轻轻敷一点铅粉,就是“飞霞妆”;若将胭脂与铅粉调合成粉红色数面,即是“檀晕妆”。
化妆的第二步就是黛眉。
唐代妇女画眉前,必须把眉毛剃去或者拔光,然后用青黑色矿物染料黛画出奇姿异态的眉型。唐代妇女的眉型主要有柳叶眉、月眉、阔眉、八字眉。白居易诗云:“眉欺杨柳叶”《生查子》云:“娟娟月入眉”,《倡女词》有“轻髯从梳阔扫眉”,李商隐诗云:“八字宫眉捧额黄”等,向人们描述了唐代妇女的各种眉型。唐人很崇尚眉的修饰,就连皇帝唐玄宗都有“好眉之癖”,曾令人画《十眉图》这也说明黛眉在妇女画妆时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贴花钿是一种额饰,又称寿阳妆。相传,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风吹梅花落在额上染成花瓣状,经三日洗仍不去,其他宫女见之奇异,于是竞相效仿,因而此妆又名“梅花妆”。唐妇女的花钿多用金箔片、黑光纸等剪成花瓣样或飞鸟型。
点面靥即施丹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这原本是帝王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嫔妃有月事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难于启齿时,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红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日后这种作法逐渐演变成一种妆饰。面靥除用胭脂点染外,也有象花钿那样粘贴的。
斜红是唐妇女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其饰色泽浓艳,形制怪异,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平地添了两道弯月式的伤疤。据《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时,孙和醉舞如意,误伤邓夫人脸颊,于是用白獭髓合琥珀敷伤处,伤愈后,落下疤痕且有赤点,视之更加娇妍,于是众嫔妃皆以胭脂点颊而进幸。唐罗虬《比红儿诗》:“一抹浓红傍脸斜”,即是对“斜红”楚楚娇韵的描述。
涂唇脂最初是为了防止唇干裂,日后渐成为妇女的一种装饰。起初点唇用的是朱砂,但其遇水易溶化。汉代以后胭脂取代了朱砂。到了唐代,妇女点唇用品已达十余个,有小朱龙、猩猩晕、石榴娇、淡红心、大小春红等。纵观中国古代,最美的唇型要数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如唐岑参《醉戏宝子美人》云:“朱唇一点桃花殷”,即描述了樱桃唇型的娇媚。唐代妇女除以胭脂注唇外,有别出心裁者以乌膏注唇,诗人白居易曾写到:“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此外,唐代妇女已开始画眼影,《唐语林》记载:“长庆中,妇女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唐代妇女的面部化妆无不求新奇、求浓艳,“浓妆艳抹总入时”,体现大唐妇女雍容华贵之美和热情奔放的性格。
二、历代化妆的特点1、先秦时期
以粉饰面是古代妇女化妆的第一步,《战国策》“郑国之女,粉白黛黑”, 《楚辞》“粉白黛黑施芳泽”,都可说明早在先秦时代妇女便已经用粉来妆饰自己的脸部了。 古代的化妆用粉主要分为金属类的铅粉和植物类的米粉两种。
铅粉是最早的人造颜料之一,又名光粉、胡粉、定粉、白粉、水粉、官粉……等,铅粉傅面,有较强的附着力,但若是保管不当,容易硫化变黑,故古代较常用的化妆用粉是米粉。米粉系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
“漆不厌墨,粉不厌白”《淮南子》,显见漆是越黑越好,粉是越白越美。以白粉涂在肌肤上,使洁白柔嫩,表现青春美感,粉妆的目的便在此,因此,除铅粉和米粉以外,此时期还有一种水银作的“水银腻”,传说是春秋时萧史所创制的,以供其爱侣弄玉傅面所用。
至于涂抹的方式,通常以粉扑沾染妆粉,再涂布于脸上。粉扑则是以丝绵、绸之类的软性材料制成。
我国古代妇女染颊饰红的历史久远,但对其真正开始的时间,古书记载却有出根据,《中华古今注》记载, 胭脂起源于纣时,以红蓝花汁凝成脂,让宫人涂在脸上作桃花妆,因为此种花原产于燕国,故被称为燕脂。《续博物志〉中也有“三代以降,涂紫草膜脂,周以红花为之”
的记载,红妆应起源于商周之时。
为了使用、贮藏的便利及美观,古代胭脂或凝作成膏瓣,或混染成粉类,或制成花饼,也有用汁液浸棉、丝、纸的,在使用时,若是膏体状,只要挑一点点,用水化开,抹在手心,再涂匀在脸上就可以了。
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女性明眸秀眉的魅力,〈诗经》中才会出现“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绝妙佳句来。实际上,古代用来作黛的,既有矿物也有植物。矿物类的石黛,除石墨外,应该还包括石青(又名蓝)铜矿);植物类的黛称为青黛,也叫靛花、青蛤粉,色青黑。石青和青黛在修饰眉毛时,会随着浓淡深浅的不同而呈现出蓝、青、翠、碧、绿等丰富的色彩变化。
在古代妇女的面饰中,还有点唇的习俗。所谓点唇就是将唇脂涂抹在嘴上,早在先秦时期(指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点唇的风俗,当时社会也非常崇尚女性的嘴唇美,宋《玉神女赋》中“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就表达了对女性嘴唇的赞赏。
2、秦汉时期
汉代妇女喜好敷粉,并且在双颊上涂抹朱粉,这可从汉代陶俑面部的装饰清楚地看到。当时有个名叫翁伯的人,就是以贩卖脂膏而富倾县邑的,可见当时化妆品已经可以贩卖,而且化妆品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了。
之前,化妆用的铅粉为糊状,汉代以后,为了储存的方便,铅粉被吸干了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的形状,由于质地细腻,色泽洁白,也易于久藏,便渐渐取代米粉。
史籍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大约是公元前138~126年间),途经焉支山,盛产可作胭脂原料的植物——红蓝草,当时为匈奴属地,匈奴妇女都用此物作红妆。
当“焉之”这一词语随“红蓝”东传入汉民族时,实际上含有双重意义:既是山名,又是红蓝这一植物的代称,由于是胡语,后来还形成多种写法,例如:南北朝时写作“燕支”;至隋唐又作“臙脂”;后人逐渐简写成“胭脂”。
两汉画眉的风气,上承先秦诸国习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创下了中国妇女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代盛行的眉式主要也是长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及木俑,女性都是长眉,汉武帝时宫人画八字眉,眉头部分稍为抬高,眉尾下压,其实也是长眉的一种形式。
远山眉据说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所创(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出自汉成帝宠 姬赵飞燕之妹 赵 合 德所 创 )。 〈史记》司马相如传的上林赋中有“长眉连娟”的诗句,所谓连娟就是说眉型弯曲而细长,也是汉代流行的一种眉式,眉色浅淡,仍是长眉的一种。这种式样直到魏晋时代仍然流行。
受成帝宠爱的赵合德,最喜欢画的眉毛便是远山眉。她将头发挽起,脸上只淡淡的画眉如远山般,再擦上薄薄的少许胭脂,显得慵懒娇柔,更增天生丽质的妩媚迷人,她这种.淡妆便是有名的“慵来妆”。
东汉年间,妇女又恢复了画长眉的习惯。“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 〈后汉书〉)。愁眉也是一种长眉,当时京都妇女流行作“愁眉啼妆”的打扮,据说是梁冀妻子孙寿率先作此妆扮的。所谓的愁眉是将眉毛画得细长而弯曲,眉梢向下,好似皱眉一般;而所谓的啼妆则是在眼下擦上白粉,好像刚刚哭过似的。
点唇最早起源于先秦,到了汉代已经蔚成习俗。“唇脂,以丹作之”(《释名》)。丹是一种红色矿物质颜料,也叫朱砂,具有强烈的色彩效果,涂在唇上可强调唇型及增加唇色的鲜艳,但因它本身不具黏性,很容易被口沫溶化,所以古人又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动物脂膏,不但防水又可增加色彩的光泽。
此时期的唇脂实物,在湖南长沙、江苏扬州等地发现的汉墓中都可看到,虽然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但盛在妆奁之中,色泽仍然很鲜艳。
3、隋唐时期
女性在脸上抹粉是历代以来一直未改变的化妆方式,到了唐朝,由于妇女非常时髦,也相当豪放,中唐以后曾流行过一种袒领服装,里面不穿内衣,袒露胸脯,因此除了脸部擦白粉外,连颈部、胸部也都擦白粉,起到美化的妆饰作用。唐末五代时还有一种特殊的脸部化妆法,叫作,“三白妆”也就是在额、鼻、下巴三个部位用白粉涂成白色,非常特殊。
唐朝时流行妆红,就是先敷白粉(铅粉 ),再,抹胭脂,一般趋势是偏好浓妆。“一抹浓红傍脸斜”,在脸上抹胭脂的作用其实就是类似于今日女性涂腮红的化妆。当时女性对此的爱好比今人犹有过之,而妆红的种类发展到唐朝也已非常可观,依颜色深浅、范围大小之不同而变化多端,浓者娇艳,淡者幽雅,有时染在双颊,有时几乎满面涂红,有时更兼晕眉眼,加上发型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面靥的妆饰通常也是以胭脂点染。在盛唐以前,妆靥大多画成如黄豆般的两个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式样更为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形如桃杏称为“杏靥”;有更讲究的还在面靥的四周用各种花卉图案装饰,称为“花靥”,花卉图案的位置不一定在嘴角,也有描绘在鼻翼两侧的。
晚唐五代以后,服饰变得比较拘谨和保守,但这时期的面靥妆饰却越来越繁复,除了前述的圆点花卉图案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将这种花纹贴得满脸都是。“斜红”的妆式早在南北朝便有,唐朝此风更盛。唐朝墓嘉出土的女俑,脸上都 绘有 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一般而言,唐朝妇女脸上的斜红大都描绘在两鬓到颊部之间,有的工整形如弦月,有的繁杂状似伤痕。
唐代妇女,在额头眉字中心的部位敷扑黄粉,同样称作“额黄”,义因为黄色靠近头发,所以也叫“鸦黄”,在唐朝诗句中处处可见对此种妆饰的形容词句,如“纤纤初月上鸦黄”、“额畔半留黄”、“额黄侵腻发”、“微汗欲销黄”、“学画鸦黄半未成”……
花钿的妆饰法,自秦至隋,主要流行于宫中,唐朝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唐朝妇女在额头使用花钿妆饰 的情形非常普遍(有时还使用在眉角),最为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在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一组彩绘泥俑,额部就涂有圆点。
两汉时期那种纤细修长的眉型,直至隋代,仍深受一般妇女所喜爱。在唐朝之前,妇女画眉的材料主要是用黛,到了唐朝才用烟墨画眉。烟墨的制造在魏晋时代已经升始,当时是用漆湮和松煤作为原料,做成的墨称为“墨丸”,主要用于写字。这种制墨技术到了唐朝有了大发展,尤其五代时易水人张遇以善制墨闻名,墨质纯净细腻,当时宫中妇女很爱用张遇制的墨画眉,因此,该墨被称为“画眉墨”。
唐朝画眉风气是历代中最盛的(盛唐以后更出现过滥情形), 各种眉型纷纷出笼,争奇斗艳,无所不有。从唐人画册及考古资料来看,唐朝流行的眉式先后有十五六种或更多。画眉材料以黛及烟墨为主,并尽可能画得浓、黑。
一般而言,唐朝妇女的眉型虽然普遍偏好浓艳,但并不弃绝清雅,偶而也画淡眉,尤以虢国夫人为代表,她一反浓妆,以天生的清秀丽质取胜。
历代中点唇样式最丰富的朝代首推唐朝。在唐朝末年时,有名称的点唇样式便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半边娇、万金红、内家圆、天宫巧、淡红心、猩猩晕、眉花奴、露珠儿、小朱龙……其变化多端不难想像。
4、宋代时期
虽说宋代妇女的妆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妆扮的基本要素,因此,红妆仍是宋代妇女在化妆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时期的眉毛式样虽然不如唐朝丰富,但也有一些变化。〈清异录〉一书中记载,当时有个名叫莹姐的妓女很会画眉毛,每天都画出不同的眉式,总共发明了将近一百种,创作能力实在惊人。
从古籍中对宋度宗皇后全氏面貌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方面、广额、长眉、凤眼这种面貌,应该是宋代帝后最典型的脸部造型了。而从古画像中也可以看到帝后及宫女的眉式, 都画成又浓又宽又长,略为弯曲如宽阔的月形,且在双眉末端以晕染的手法,由深渐浅地向外散开,直至黑色消失。这种画法也就是所谓的“倒晕眉”。倒晕眉、横烟眉、却月眉等三种眉式都出自唐朝,所以说,宋朝妇女的眉式大致承唐及五代余风,只是渐趋清秀而已。
此外,还可看到鸳鸯眉的式样,这种眉式的形状有如“八”字。又如远山眉,自汉朝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朝仍然流行。宋朝妇女画眉不用黛而是用墨,画眉的方法仍承袭以往,先除去原来的眉毛,再以墨画上想要的眉型,当时已发展到利用篦等工具来辅助画眉。
在额头和两颊间贴上花子妆扮的花钿妆,流传到宋朝仍广受妇女喜爱。至太宗淳化年间,花样更多。当时在京师里,妇女们竞相用黑光纸剪成团靥作装饰;还有月鱼腮骨来贴饰的(这种妆扮称为“鱼媚子”);贵妇们更在额部、眉间及面颊上贴饰珍珠作装饰,称为“珍珠花钿妆”。
比较特别的是穿耳孔、戴耳饰,这本来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最初用意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借以提醒女子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上,算是约束妇女行为的一种礼教,后来汉人仿效这种习俗,也成了约束妇女的一种礼俗。
唐朝时,因思想开放,妇女在许多方面都获得相当程度的解放,所以那时并不时兴穿耳,但到了宋代,社会又气转向保守,尤其注重礼,教思想,妇女穿耳的习俗自然又流行起来。许多考古资料及出土的大量耳环实物,都足以证明宋朝妇女戴耳饰风气的兴盛。
5、明清时期
就整体来看,明清妇女的面部妆扮虽仍少不了涂粉抹脂的红妆,但已不似前面几个朝代妇女面部妆扮的华丽及变化,而是偏向秀美、清丽的造型。纤细而略为弯曲的眉毛,细小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脸上素白洁净,没有大小花子的妆饰,清秀的脸庞越发显得纤细优雅,别有一番风韵。
当时人们欣赏女性外在美的标准是明代“鸡卵脸、柳叶眉、鲤鱼嘴、葱管鼻”,这样的造型在明朝文人的笔记、图像资料中都可看到。例如明朝帝后图像中便可清楚看到细眉的妆扮,而且眼睛的形状也是细长的。
虽然明清对女性的审美观点一般是推崇秀美、端庄的类型,但在芸芸众生中,还是有特别爱俏的妇女,她们以翠羽做成“珠凤”、“梅花”、“楼台”等形状的花子,贴在两眉之间,以增艳丽,当时称为“眉间俏”,其实也就是旧时花子的妆饰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出门描眉抹口红是什么心理?
这很正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今社会,六十岁女人,不算老。
着装穿衣,疏妆打扮,不再是年轻女孩的专利。
60岁老太,无论儿孙满堂,还是单身一人,退休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儿孙自有儿孙福,心无杂念也清闲。注重仪表,着装整洁,是60岁老太,活得优雅的象征。
而化妆打扮,抹口红则是品味人生的体现。
着装整洁,淡妆轻描,仪表饱满,外出旅游,或参与聚会,能给同龄人年轻20岁感觉。
获得赞美同时,可感染她们效仿。彰显社会文明,思想进步,老有追求。
一个60岁老太,如果衣着随便,心念过多,愁眉苦脸,皱纹横生,脸上无光。
外表看起来会显老,比同龄人大20岁。让人觉得老无所靠,食不饱腹,病无可医的样子。
因此,60岁老太,外出抹口红,是仪表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常心理,无可厚非。
60岁老太爱打扮,比同龄人,年轻漂亮,是优雅的象征,品质的体现。是社会进步,老人健康长寿的标志。
朋友们,你们又有什么看法泥?
如何评价航拍中国第二季?
地理答啦是《航拍中国》的忠实粉丝,喜欢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不仅是因为它拍的“美”,文案“好”,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个最大的特点——“航拍”。为什么要强调“航拍”呢?因为我国现在的纪录片拍摄水平已经很高了,精品高质量的纪录片有很多,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大国崛起》、《互联网时代》、《华尔街》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纪录片。具体到拍的“美”、文案“好”的自然风光纪录和人文历史片,也有《河西走廊》等佳作。《航拍中国》纪录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航拍”二字。
正如《航拍中国》的片头文案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
对!我之所以喜欢《航拍中国》,就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全新的欣赏大地美景的视角,能够给我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和观感,这是《航拍中国》的独特之处、魅力所在,也是《航拍中国》的最大卖点!这些,应该是航拍中国制作团队自己也非常清楚的。景色拍的美的纪录片比比皆是,文案好有内涵的纪录片一抓一大把,不足为奇!唯有“视角”才能成为让航拍中国这个IP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的独特定位。
也正因此,地理答啦对《航拍中国》第一季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在第一季播出后苦苦等待第二季。
然鹅,当《航拍中国》第二季真正播出的时候,我却发展这部航拍中国有些跑偏了——最大的感觉是《航拍中国》第二季用在拔高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挖掘历史文化、抒发爱国情怀上的心思,比用在“航拍”上的心思要多的多,他们甚至都忘了飞机是用来“航拍”的,而不仅仅是用来“拍”的。
所以你会看到,在第二季中有很多的镜头,你也知道它是用直升机、无人机拍出来的,但却完全没有“像鸟儿一样”“天际遨游”的感觉。那些“走街串巷”一样的画面,完全没有上帝俯瞰的“视角”,只要在地面上加一个摇臂、铺一条滑轨就能拍出来,根本不用航拍。这些镜头虽然拍的用心,可以让人感动,却完全无法让人惊艳和震撼。可以说,拍摄者已经偏离了他们自己在片头文案中想带给观众的那些体验。
——所以大家不要喷我,认为地理答啦在吹毛求疵。重申一下,地理答啦并没有说《航拍中国》质量不好、水平不高,只是说它没有带给观众“航拍”的体验,缺少了像鸟儿一样天际遨游的快感。
具体到《航拍中国》第二季“广东篇”,地理答啦觉得它除了以上说的缺乏“航拍”的体验,在时间和地域分配上,这一集也有些安排失调,整个50分钟剧情就是——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韶关清远湛江江门东莞珠海梅州一笔带过——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大部分时间和镜头都给了广州深圳,开玩笑的说这一集完全可以叫《航拍穗深》,哈哈。
当然你可能会说,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的两大超级城市,多给一些时间和镜头是应该的,即使如此,具体到广州和深圳的片段,你会发现很多镜头都用来介绍高铁站、大轮船,千城一面的、毫无特色的玻璃幕墙和摩天大楼,甚至拍摄工具还钻进写字楼内部拍白领、电脑和格子间,根本没有去重点发掘广州和深圳这两座的独特魅力。
从地理答啦的个人观感来说,《航拍中国》之《航拍穗深》,没有很好的向人们展示航拍视角下的广东,也没有很好的诠释航拍视角下的独特的广州和深圳。
就说这些吧,以上是地理答啦的个人观感,谨供参考。
天猫淘宝代运营哪家好?
我以为不大靠谱,尢其保健品方面竟有三无产品如水蛭冻干粉,
他们自吹自擂,绘声描色使得诸多老年人上当,赚老年人的钱太好赚了,有的甚至吃了非但不见好转反加重病情!
在保健管理方面淘宝方面应加强避免虚假药品及半药品的管理制度,
不要与国家深入改革开放的道路格格不入!
芥子园画谱中哪里有十八描?
十八描
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大尺幅白描必须掌握。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用十分尖毫如曹衣纹,练笔撇捺衣褶,苍老紧穿,古人都为之,最宜以淡墨作白描,颇多情趣。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琴弦描(略粗些);用笔以正锋,腕中无怒降,须一气到底,心手相应,如琴弦然,乱而不断,即书中之一笔书也。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铁线描(又粗些);用正锋下笔宜瘦劲,如以锥划石面,古称为书中之楷,又如画山水之披麻皴,为学者之初步阶级。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混描;此描宜勾勒纯熟,以大笔淡墨挥洒成衣纹,再以浓墨破之,但要有骨有气。
(五)曹衣描:西域画家曹仲达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用尖毫下笔瘦劲,其体重叠,衣褶紧穿如蚯蚓描之秀润。
(六)钉头鼠尾描: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钉头鼠尾描;任伯最常用此描法,用正锋下笔如钉头,扫笔细长而为鼠尾,以一气贯通为妙。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以秃笔藏锋而为钉头,一气到底,疾若奔马。
(八)马蝗描: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用正锋尖毫,顿挫波折而成圭角,如蚂蟥系然。
(九)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
柳叶描(吴道子用之);用尖大笔为之,下笔落笔俱忌钉头怒降,宜心气静定乃笔笔如柳叶之秀。
(十)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橄榄描;以尖大笔为衣褶,下笔顿挫,撇捺如橄榄,落笔须藏锋而忌惹笔鼠尾。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枣核描(尖的大笔);用尖大笔成藏锋而顿挫圆浑如枣核,转折忌成圭角,又称观音描。
(十二)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用尖大之笔,下笔撇捺而转折处细长仿佛芦叶之折。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一般用中锋来表现,压力于线中。适用于人物较紧身的短打衣、裤。竹叶描;以大笔横卧作衣褶,下笔肥短,撇捺如竹叶之状。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唐寅仕女图多用。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用正锋下笔犹宜藏锋,衣纹重叠似水纹,而顿挫疾如摆波。
(十五)减笔描: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减笔(马远、梁楷大写意用之);此描法,衣褶宜减而不觉少,用笔亦要苍劲古秀。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宜用大笔紫毫逆锋横卧,顿挫如书篆隶,苍古雄劲,又谓古柴描。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蚯蚓描。用正锋惹成藏锋,首尾忌顿挫怒降,用墨宜秀润肥壮而似蚯蚓。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其状如云舒卷,转折不滞,连绵不断。
因线条较长,故运气要长而连贯,避免产生断笔,注意线条的特征圆滑流畅。行云流水描;以正锋雄毫下笔首尾一气,衣纹翻折而如云章,穿插而似水纹,疏而不散,密而不乱,风生笔底,故用之以画佛像最为合宜。
游丝描铁线描代表作?
游丝描的代表作之一,顾恺之的《洛神赋》,《女史箴图》。铁线描的代表作有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还有琴弦描,行云流水描,蚂蟥描,钉头鼠为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