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繇的代表作品,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
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为什么?这个最厉害的标准还真的有点为难,毕竟审美因人而异,每个名家能留名书法史都是有其个性特点。如此,只能看图来评价了。
一、明代文徵明楷书明妃曲
二、明代蔡羽楷书游金陵诗扇页
三、明代黄道周楷书孝经颂
四、明代张瑞图楷书王苍坪墓志
五、明代楷书一觉庵铭
等等,很多的明代名家找不到其楷书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行书和草书为主,如:董其昌、徐渭、王阳明等。
六、清代翁方纲楷书佛公祠记
七、清代王庭桢楷书跃渊阁记
八、清代曾国藩楷书竹游记
九、清代朱耷楷书心经
十、清代梁同书楷书从妹汪安人传
等等。
其实,对于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书家,个体因为成长环境、教育程度、阅历不同等诸多因素审美而异。
支持的请点个赞,谢谢。
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留下评论一起探讨。
王羲之千字文最好的版本?
这个版本是:王羲之行书《临钟繇千字文》。
这篇作品,是一件传世有名的墨迹,为历代收藏家所宝重。原帖纸本,凡八接,纸质细腻光洁,古色古香,纵26.3厘米,横322厘米,行书,共108行,计974字。
这篇作品,虽然并不是王羲之本人的真迹,应该是后人的临作,但用笔的笔法,也是符合王羲之的用笔特点的,另外,又是墨迹,牵丝,映带清晰明了,也是可以为师法的。
大家晒一下自己的书法?
说是学书法,其实就是学写字。只是看你用何种书写工具来写字而已,用毛笔写字叫毛笔字,用钢笔写字叫钢笔字,用铅笔写字叫铅笔字,如用粉笔写字就叫粉笔字,等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中国的象形文字~又称方块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字,这文字被称为中国汉字!几千年来,毛笔成为书写汉字的主要使用工具,时间最长久。汉字所演变和发展不同的字体最丰富,且最有艺术表现力。远的甲骨文、大篆字体不细究,从秦以后统一汉字字体为小篆始起,字体演变的脉络十分清晰:小篆>隶书>魏碑两晋草书>行草>真书(行楷)>唐楷。多种书体形态辈出,光采夺目,令人眼花僚乱。以王羲之、王献之、卫夫人、钟繇为代表的书法大家奠定了书法艺术的文化地位,中国汉字不仅仅是一般文字适用性,同时还具有书法的文化艺术性,给人以美的冲击力,如同绘画一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初唐书法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们都是书画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特别值得一提的欧阳询和褚遂良在书法字体风格上更为独具一帜。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而到了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成为后人称之为的宋代书法四大家。
我年轻时虽然也学过“书法”,但没有正规拜师过,只凭一股兴趣热情练习写毛笔字,虽有帖,从未精练过。在写大字报的岁月里,是我学写练“书法”时间最多的时侯,后来有好多人说我毛笔字写的不错,其实我心里最清楚那些都是我的自由发挥的“江湖体”。没门没派的。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孩子也喜欢学书法,我请了本市书协里的书法老师教孩子学习,因为孩子生性好动又贪玩,缺乏持久力,于是我也操笔跟着练,偷着学。对我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孩子榜样,鼓励他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老有所乐,修身养性也丰富了生活。我学书法,在选帖上主要以欧阳询、褚遂良、王羲之和米芾的字帖为主,常翻来倒去临帖有欧阳询的《九成宫》楷书帖,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和《倪宽赞》帖,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和《十七帖》,米芾的则以《蜀素帖》为主。前后学习读帖练字已有两年多了,孩子参加全国书法考级,已拿到了六级证书,我嘛没有去考过,也不曾想过,我只图一个乐字就足矣。[祈祷][祈祷][祈祷]
楷书可从宣示表学起吗?
学习楷书可以从《宣示表》学起。
❤楷书的开山鼻祖是钟繇,他整理完善了楷书,确切地说是“真书”或者说是“正书”。
❤原因:“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魏晋笔法,笔法正脉。笔法至唐末,民生凋敝,政局动荡,社会混乱,笔法尽失。唯有杨少师,装疯卖傻,保持书法不断层。
❤反对的人,大多不研究魏晋笔法,或者只研究字法,对于笔法不善研究,故凡听说魏晋的书法,他们大多反对练习,殊不知,“二王”的楷书他们也是很反对练习的。情理之中,情有可原。
清河书画舫的意义?
《清河书画舫》是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张丑创作的一本知见书画目录书。
全书共12卷,取北宋米芾“书画船”故事,冠以张氏清河郡望而为书名。记叙著者所藏和所见作品,分为: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十二个字为目,所录从三国至明代中期,计有书画家一百四十人,先书后画,书迹四十九件,画迹一百一十五件。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用款识、印记,后附《米庵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咏历代著名书、画、碑、帖。 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以作者为纲,以其流传书画为目,记其名迹的流传、题跋等。始自三国钟繇,终至明代仇英,共著录140余家,其中法书49件、名画150件。内容丰富,引用文献亦多,是收藏家、鉴赏家辨验书画真伪的参考书。
王献之代表作风格?
王献之《中秋帖》卷(传) 纸本草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说到王献之,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到“书圣”王羲之,知道的人就很多了。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氏是东晋的望族,一门盛产书法家,在这些王姓的书法家里,王献之和他的爸爸是最著名的,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所以《宣和书谱》中说:“风流蕴藉为一时之冠。 ”书法史上他们被称为“二王”“羲献”或“大小王” ,成为书法中的“四贤” ,与前辈张芝、钟繇并列。“二王”成为书法界最重要的传统,至今不衰。
王献之(344—386) ,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大令” ,他的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名,世称“小令” 。据记载,王献之天资极高,从小秉承家学,是在翰墨的熏陶中长大的。他先随父亲学习书法,后来转师“草圣”张芝,继承了张芝的“一笔书” ,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飘逸洒脱,“情驰神纵,超逸优游” ,英俊豪迈而饶有气势。
王献之的书名虽然与父亲并列,但人们还是习惯排个高低,究竟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谁高谁低呢?有人认为“小王”超越了“大王” ,也有人认为还是“大王”最棒。“二王”父子的书法艺术成就,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认可,但高下之分,当时也评价不一。
晋末至南朝梁的七八十年间,“小王”的影响超过了“大王” ,书坛地位在宋、齐之间甚至曾一度被推为最高。所以梁医药家、文学家陶弘景的《与梁武帝论书启》中说:“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钟繇),于逸少(王羲之)亦然” 。
然而,到了尚佛的梁武帝时代,书坛风向起了变化,因为梁武帝喜爱“大王”书法,“小王”书法开始受到冷落。时光流转到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更是竭力推崇“大王”的书法,还不忘贬抑“小王”书法。无论梁武帝还是唐太宗,极力推崇“大王”的书法虽然都是基于个人的审美好恶,但因为他们统治者的身份,上行下效,由此奠定了“大王”不可动摇的“书圣”地位。
同样生活在唐朝的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风向一边倒的环境里,却能客观地从艺术评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他的眼中,“小王”与“大王”一样成就卓然,他在《书议》中说:“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 ”所以在《书断》中将“小王”的隶书、行书、草书、飞白书都列为书法最高审美等级的神品。
正如张怀瓘说的那样,“小王”同他的父亲一样,在书法艺术上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高度,只是他们的审美追求不同而已。
平心而论,相比较而言,“小王”更令人敬佩。他在父亲成熟书风的笼罩下,能够摆脱朝夕相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非常难能可贵而值得推崇、学习和借鉴的。令人叹息的是,“小王”正值盛年之时,生命之舟却戛然搁浅,终年43岁。这个年纪,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日中之光;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却正是初升之阳。不然的话,东晋书法史,或者中国的书法史,说不定会别有景观。
遗憾的是唐太宗不喜欢“小王”书法,所以唐内府“小王”的书迹“仅有存焉” ,遗墨留存数量远远没有“大王”那么丰富。宋朝初年,复又开始并举“二王” ,宋太宗赵光义时代的《淳化阁帖》,一半为“二王”作品,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好在历代刻帖中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可以供后人了解、学习“小王”的书法。
《中秋帖》 ,传为王献之书。行草书,纸本墨迹。三行,共二十二个字,没有署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刻入《戏鸿堂帖》《三希堂法帖》 , 《石渠宝笈》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中国书法大辞典》等收录,刊入《中国书法全集》 。《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王珣的《伯远帖》为清乾隆皇帝挚爱的三件珍品,称为“三希” ,他的书斋也因此名曰“三希堂” 。《中秋帖》是王献之存世不多的书作中的墨迹本,因为篇首“中秋”二字而得名。但它是不是“小王”的亲书墨迹,前人多有疑问。
明代书画收藏、鉴赏家张丑《清河书画舫》认定它不是“小王”真迹,而是唐人的临本。清代的书画收藏、鉴赏家吴升也认为是临本,但他认为不是唐人所临,而是宋人临本,他在《大观录》中分析,“书法古厚,墨彩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又因为《中秋帖》记载在“宋四家”之一的米芾著作《书史》中,而其用笔也有米芾的痕迹,所以,吴升由此推定“为米元章(米芾)所临无疑” ,后人大多支持吴升的观点。
据米芾《书史》记载,他曾经收藏过王献之的《十二月帖》 。 《十二月帖》收刻于南宋《宝晋斋法帖》 。从文本的内容说,《十二月帖》与《中秋帖》 ,只相差十个字。《十二月帖》的内容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共三十二个字,比《中秋帖》多了十个字,即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还有后面的“未复”和“恸理”四字。所以有人推论:米芾所藏的《十二月帖》墨迹本,就是《中秋帖》的底本。
无论现在留传的《中秋帖》是唐人所临,还是宋人所临,是否是王献之的真迹,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多少传达出了王献之行草书的风采神韵,也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为数不多的王献之草书的墨迹本,弥足珍贵。
王献之的连绵草书,是他的书法中最为人称道,也是最为感人的。从《中秋帖》中我们可以体会他行草书的魅力和感人之处。虽然寥寥二十余字,或两字相连,或四字相连,但上下映带,潇洒淋漓,气韵流宕而一气呵成,姿态生动,风神毕现,无一点尘俗之气,无一分桎梏束缚。正如米芾所说:“运笔如火箸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 ”
法国作家布封有“风格即人”之论,中国有“字如其人”之说。“小王”书法与人相映发,由《中秋帖》正可以想见他的潇洒之风神,高洁之姿容。有人认为,后世狂草滥觞于“小王”的“一笔书” ,或许有几分道理。只是作为今人,我们已无缘全方位地领略和欣赏“小王”酣畅淋漓的“一笔书” ,好在还有前人的临摹和一些散落在书法典籍中的记录文字,让我们去想象它感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