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的代表作品,你知道什么是新诗吗?
感谢邀请。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楼主所提的四个词,前三个可以归纳为同一个含义,后一个是单独的概念。
1、什么是古诗?要严格来说,古诗(古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前的诗;唐代以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段时间的诗,为近体诗。这是从文学史来划分的。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有较为严格的格律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所熟悉的唐诗,更大的一部分应该是近体诗,而非古体诗。只不过我们习惯了叫古诗罢了。
要宽泛一点来说,那就跟着中国历史的代际划分来加以区别,即以1911年为界(最晚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成为古诗,之后的称为新诗。
2、什么是新诗、现代诗、自由诗?这三个概念是有重叠的,或者要笼统地说,它们所指的其实是同一个概念: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之前称古诗;之后到我们现在的,称新诗或现代诗或自由诗。先明白这一点,再来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么叫?
新诗的“新”,源自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时候提倡白话文,反对古诗那种用典的,艰涩的写法,而主张要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人的真情实感。所以,新诗又被叫作“白话诗”,最主要的诗人(倡导者),就是胡适和刘半农。比如胡适写过《两只蝴蝶》,大家可以读看看是什么感觉: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大家可以看,早期的新诗,其实形式上还是和古诗的格式一样,还是七绝的形式来写,只不过语言方面,是用大白话来说的,简单明了。
之后,一批从西方留学归国的文人,引进了西方诗歌的写作手法,从形式到语言,到意象等等,都是模仿西方的。这时候,中国的诗歌写作,就出现了完全不同于古诗写法的样子。比如戴望舒、徐志摩、卞之琳等人,当时有一批的诗人都是仿造西方诗歌写法进行写作的。当时有份特别有名的刊物,叫《现代》。有很多诗人就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写法就是从西方各种文学流派吸取营养。这一批作家,包括上面说的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等等很多人。这些人,就被称为了“现代诗派”。这大概是我国现代诗的开端。
现代诗的写作其实一直持续到现在,只不过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写作风格不断出现而已。比如八十年代非常有名的朦胧诗(舒婷,顾城等人为代表),它也是属于现代诗。这样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所谓的“现代”,第一,和历史进程有关,特指1911年(最晚是1919年)之后的诗歌;第二,和西方文学流派有关。这一概念下的中国诗歌,大部分都是学习借鉴西方的各种文学流派的写法。
至于自由诗,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所有的自由,包括反对格律的自由,形式的自由、语言的自由等等方面。用大白话说,就是我写一首诗,追求的是自然的表达,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其实凡是写过诗的都知道,这种心理也只有在刚开始学习写诗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真正摸索到写诗的门道了,每个诗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章法”。而章法,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限制吗?所以,我个人是以为,自由诗是一个伪概念,不成立的。
我是小阿蛮,专注于诗词研读和写作,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谢谢。为什么唐朝出现那么多诗人以及诗作?
很多人提到诗就会想到唐诗,其实这是一种思维的误区。
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文”两种体裁一直是文坛上的主角,从先秦到晚清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后来出现的那些“词”、“曲”、“杂剧”、“小说”等等文体,那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游戏娱乐作品,一直处于边缘化。
所以,不仅唐代有很多诗人和作品,历朝历代都如此,只不过唐诗正好处于诗体变革的阶段,发展得很快、很完备而已。
唐诗处于一种特殊的节点上,占了时代的便宜古典诗歌经历了先秦谣谚、《诗经》、楚辞时代,四言杂言体盛行,到了汉魏两晋时期,有了逐渐变革的趋势。
这种变革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拓展上。
从内容上来说,各种流派都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比如山水、田园、游仙等等流派,唐代诗坛中有很大影响力的流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在萌生。也有很多知名的作品、作家,比如谢眺、谢灵运等等。
从形式上来讲,诗歌稳定在五七言体,而沈约等人永明体的创造更是直接开启了近体诗的序幕,这对于唐代的诗歌有着非常重大的启发意义。
而唐代正是承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余韵,整个诗坛处于一种融通的状态里。
从内容上来讲,山水、田园、边塞等等流派在唐代都得到了完备和发展,并且结合了盛唐气象,在观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少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的影响而出现的衰退、愤懑之气,又因为科举的出现,使得社会阶层得以打破,文人的创作也带有很多希望、得意的色彩,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也不曾感到对于未来的绝望。
这样的诗歌必然会给人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尤其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来说,更喜欢向上的精神状态。
从形式上来说,唐朝正好处于近体诗和古体诗都比较盛行的特殊时期,在之前的时代里,古体诗占主体地位,并且近体诗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后的时代里,近体诗占据绝大优势,古体诗鲜有优秀作品。
所以,这就形成了唐代的特殊地位,在这一时期的诗坛是兼容并包的,有近体诗大家杜甫,也有古风大家李白,无论古体、近体,只要想写,只要是佳作,都能让一个诗人名满天下。
这种现象在之前或者之后的时代是不存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沈约等人用“四声八病”的理论创作永明体,被推崇古体诗的人所诟病;而之后的朝代中,近体诗一家独大,很难见到优秀的古风作品,篇幅稍长的也多是接近通俗文学的长篇叙事诗,更是在诗坛的边缘地位。
所以,唐朝诗歌的成名,除了自身的优质之外,还占了时代的便宜,没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唐诗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国家对于写诗一事非常支持,使得文人热衷于诗歌创作我们知道,唐朝是科举成熟的时代。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很多科目,用来选拔不同方向的人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受社会重视的就是“进士科”。
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除了时务策,就是诗赋。
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认为诗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理想、人格、志向、情操等等综合素质的,所以写诗写得好,这个人的品质与能力一般都不会很差。
所以,考不考得上进士,和“诗”写得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唐朝科举出身的官员,有很多都是非常著名的诗人,比如韩愈、白居易,都是进士出身。
除了考试要考写诗之外,在科举的考场之外还有“行卷”的风气。
就是把自己比较好的作品送给考官看,先混个脸熟,有时候也有“干谒”的风气。
送什么呢?多数都是诗。
也就是说,如果写诗写得不好,别说科举很难高中,就是“走后门”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想要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读书人,又怎么会不努力写诗呢?
其实唐代热衷于诗歌创作,不仅仅是期望通过读书科举来当官的文人,还有一些想要走终南捷径的人,他们需要社会名气,还有什么比诗歌大范围传唱来得更方便呢?
这就是李白所走的路线,诗名传天下,皇帝都会亲自下诏征辟的。
除此之外,唐朝的皇帝很多也是写诗高手,其作品水平甚至都属于一流行列。
于是上行下效,唐朝文人都热衷于诗歌创作就不奇怪了。
唐诗的盛行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在名气上比宋诗、清诗要大,和其特殊的节点与朝廷大力推荐有很大关系。
但要知道一个常识,宋诗、清诗中的优秀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不逊色于唐诗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有什么比较好的古诗词文集?
中国诗起源于《诗经》
搜集的大概是公元前11世纪——6世纪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及贵族文人的作品。经过孔子整理后,留下三百余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同时代的还有《楚辞》,后来就是乐府,一直到南北朝以后,才有了近体诗,至唐代发展到顶峰。宋词盛于宋代,也称诗余,长短句。
好的古诗词文集除了上述的诗经楚辞外,还有如:
屈原的《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孔雀东南飞》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曹操诗集》
短歌行 其一(节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李太白全集》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甫诗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外唐代还有很多诗人留下的丰美诗篇,如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杜牧的《樊川文集》等。
宋词的话如苏轼的《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范仲淹的《范文正公文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集》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等等都是优秀的诗集。
诗词经唐宋以后,还有元明清,虽然也有诗词,但已经无法和唐宋时比肩。
以上篇幅有限,只有一些节选以飨读者。更多完整诗集请参阅《唐诗三百首》等综合优秀文集。
各有什么代表人物和优秀作品?
《生》
[原创] #现代诗#
走了一夜
哭着
喊着
脸上流淌着泪水
浑身沾满鲜血
从天堂
来到了
人间……
《汉子诗人~2020年4月6日农历三月十四日11时11分宅家于北京》
《妈.爸.亲爱的……》
[原创] #现代诗#
叫一声
妈
天地轰然倒塌……
叫一声
爸
日月瞬间褪色……
叫一声
亲爱的
江海犹如脱缰的野马……
《汉子诗人~2020年4月5日农历三月十三日12时12分宅家于北京之作》
《*清.明*二首》
文/@汉子诗人【原创】
其一,
寒枝风
中瑟,坟顶生
飞花。
疏烟沾
带泪,影落谁
人家。
其二,
黄泉喷涌思
念泪,
阴阳相隔梦
断魂。
满天泣声唤
亲人,
再有来生永
不分。
《汉子诗人~2020年4月4日农历三月十二日*清.明*5点55分怆然泪下于北京》
苏轼的代表作品6篇?
苏轼经典诗词6篇
【篇一:《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篇二:《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篇三:《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篇四:《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篇五:《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篇六:《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