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出土代表作品,你喜欢哪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魏碑行书草书?
草书。
都知道成语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 是流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还有皇帝特许的宠臣。三国时魏人苏林在注释《汉书·霍光传》中释该词时说: 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黄肠 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颜色(柏木黄心), 题凑 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木头皆内向)。 黄肠题凑 是西汉中期才出现的名称,而在此之前,则称为 题凑.。黄肠题凑 葬制在史书中有这样一些记载:《汉旧仪》 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用梓棺黄肠题凑。 《汉书·霍光传》: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汉书·董贤传》: (帝)令将作为贤起冢茔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 《续汉书·礼仪志》: 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盐铁论·散不足》: 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 目前最早的黄肠题凑墓发现于河北石家庄市小沿村,墓主身份属诸侯王,时代约当西汉早期。题凑木与椁壁板呈垂直方向垒砌于椁室四周,木头皆内向,题凑前壁略呈方形,长宽各约4米,直达墓道尽头,因墓在历史上被盗挖而烧毁,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在长沙湘江西岸咸家湖畔发现的象鼻嘴一号墓和陡壁山一号墓为了解 黄肠题凑 葬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两座墓都是带斜坡墓道的岩坑竖穴墓,研究者们认为可能分属于西汉某位长沙王和他的妻子。象鼻嘴一号墓坑口长20米,宽18米,坑深7.9米,底部置木结构的甬道、题凑、前室、后室、两层回廊以及两重木椁和三重套棺。题凑由908根柏木垒成,围在外椁四周,并略低于外椁,平面呈凸字形,前、后壁宽13.2米,两侧壁长14.1米。题凑木宽25米,厚0.3米,长度在1.5~1.7米左右。题凑内的外椁空间分前室、内椁和回廊三部分,内椁内设后室,中央置放三重套棺,左右和后方三面有内回廊,分为七室,外椁回廊也分十二室,各小室分别放置陶器、漆器、丝织物、冥钱等随葬品。陡壁山一号墓的 黄肠题凑 是在外椁壁板四周用179根粗大的黄心柏木垒成,其中,东边垒三层,每层东西方向铺15根,共45根;南北两边各垒三层,每层南北方向铺18根,共54根;西边通墓道只垒二层,每层东西方向铺13根,共26根。四边高度都低于椁室外壁板。南北两边最下层的第四、十、十六三根木枋都是平铺垒叠,没有榫卯扣接。现存最长的黄肠木为1.17米,最短的(有被盗掘者砍断的痕迹)为0.27米,多数残长0.7~0.9米,均为0.4米左右的见方。椁顶和题凑外围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1974年到1975年在北京大葆台发掘的两座墓也属 黄肠题凑 式,墓主人据测可能是西汉燕王刘旦或广阳顷王刘建和王后。其中一号墓保存较好,这座墓的题凑用15880根柏木椽垒成,平面呈长方框形,外径长18米,宽10.8米,高约3米,壁厚0.9米。北壁共垒30层,每层纵铺108根,东西两壁亦各30层,每层横铺160根,南壁有缺口(即门),东西两侧30层,每层纵铺34根。黄肠木绝大多数制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棕褐色,木质很好,经鉴定,是柏木。一般长90厘米,宽、高各10厘米,个别也有高、宽各20厘米的。层层之间没有榫卯固定,全是平堆起来的。有的黄肠木不平正,就垫上薄木片或木屑加以调整,使各层保持严密紧凑,只是在黄肠题凑顶部加一层压边木,以巩固整个结构。这种形式与前引《汉书·霍光传》苏林注所讲的情况完全吻合。与长沙题凑墓不同的是,题凑高度超过了椁室,墓室顶盖棚木直接压在题凑上面,题凑起了承重墙的作用,从而使整个墓室结构更加严密。另外,这座题凑墓的外藏椁建在题凑外面,由扁平立木构成双层 外回廊 ,题凑内部空间则被划分为前室、后室和内回廊三部分,后室中部置重椁和三层套棺。形制最复杂、保存最好的 黄肠题凑 墓发现于江苏高邮县天山,墓主人可能是西汉中晚期的某代广陵王或王后。一号汉墓的题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1.2米,高约4米,前后两面设门,门外均用短题凑封闭,使墓室俨如方城。题凑内外各有一层回廊,内回廊同于椁室,重椁套合在一起,椁室内分前、后室,套椁置于后室。内外回廊均被分隔成若干小间,内置木俑、木兽、陶器、漆器、铜钱等随葬品,小室门扉、壁板上有 食官内户 、 中府内府 等字样,表明这些小间是对地面宫室的模拟。这座墓的题凑木较有特点,在857根木头上均涂有一层黄色颜料,两端横截面中心部位嵌小方木块,又在四面凿出阴阳榫,使与上下左右的题凑木互相吻合。题凑木上加涂黄色颜料,可能与用楠木代替柏木有关,而在两端中心部位镶嵌小方木,或许是《盐铁论·散不足》上 绣墙题凑 的实物证据。
西汉黄肠题凑 墓是中国传统的木椁墓的继续和发展,前堂、后室、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以及多重棺椁、积石积炭等复杂结构标志着木构墓室制的完全成熟。西汉以后随着砖室墓和石室墓的兴起,木结构的 黄肠题凑 葬制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高级的葬制, 黄肠题凑 仍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克服建筑材料不足的困难,东汉时期出现了用石头取代木材的做法,于是黄肠石 应运而生。《后汉书·礼仪志》载:建造陵墓时,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考古中已发现多座黄肠石墓,河北定县的一座东汉诸侯王墓中出黄肠石4000多块,大部分凿成近方形,长宽各1米左右,厚约0.25米,其中174块有铭刻或墨书文字,内容为进贡石材的县名和石工的籍贯、姓名或尺寸。黄肠石垒成题凑,围绕在砖构墓室的外侧,在砖室上面又平铺石块三层,用黄肠石建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与高邮天山汉墓的题凑结构较为相似。河南孟津的邙山上发现过一座东汉晚期的黄肠石墓,部分黄肠石上刻有文字,主要是姓氏或尺寸。在徐州土山的东汉彭城国王室墓中也发现过十几块黄肠石。
“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据书中记载,天子礼葬时,用柏木堆垒成棺椁形状,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垒成,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 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颜师古注引苏林日;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所以为固也。由此可知,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以外的一种木结构,它是由黄色的柏木心堆垒而成。黄肠是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用柏木构筑的题凑即为黄肠题凑。它和梓宫、便房、外藏椁等构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而其他的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
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作为柏木的黄色木心作题凑的椁室的"黄肠题凑"葬制在西汉初开始出现,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著名的有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和石景山区老山汉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复杂的"黄肠题凑"江苏高邮的西汉中晚期某代广陵王或王后墓等。这些棺椁都采自深山穷谷中的名贵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装饰精致,制造考究,耗资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黄肠题凑",黄心柏木多达15880根! 北京老山汉墓发掘时曾有专门报道。
“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的秦公一号大墓、扬州的“扬州天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
葬具名。棺木之外以黄肠紧密累叠而成的橔。黄肠即柏木之心,其色黄而质地致密,亦称“刚柏”。题凑谓以木条木块累叠互嵌,其端皆内向聚合,惇上成屋之四阿状,为汉代皇帝及诸侯王特用葬具。然个别权贵如霍光、董贤亦得恩准用之。建国后发掘的北京丰台大葆台汉墓(可能为燕刺王刘旦墓)及河北定县(今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墓均可见其遗制。唯刘焉墓以黄色之石代黄肠木,与《后汉书》所载曾征发六州十八郡黄肠木为之营葬事有所不同。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系国内首次出土,它填补了汉代葬制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是重大的考古发现。它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14000余根叠成,约合木材122立方米,简直相当于一座森林!柏木堆成的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排列方式上,南北两端为南北向纵垒,东西两侧为东西向横垒,四角连接处南北壁黄肠木两头直接顶靠在东西壁黄肠木上,这样从内侧看,则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
《汉仪注》天子陵中明中高丈二尺四寸,周二丈,内梓宫,次楩椁,柏黄肠题凑。”《汉书音义》曰:“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也。"
黄肠题凑一名,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
唐人颜师古给这一段做注释时,引用了汉末魏初学者苏林的解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刘昭也注释过“题凑”一词:“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
“黄肠”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也就是黄心的柏木;“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合起来解释,“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墙。这种葬制起源于何时尚有争议,但在西汉盛极一时,已是公认的事实。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能称得上国宝的东西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是有资格号称顶级国宝的,我认为仅有三件,它们个个都是远超传国玉玺的存在,只要任何一个出世,都足以震惊世界。
九州鼎鼎这一器物在古代中国可谓是意义非凡,它既是祭祀的礼器,更是权利的象征。
开此先河的人应该是太昊了,他在天下臣服后,铸造了一个神鼎,象征天下一统。可惜,在他去世后,天下便陷入了混乱。
后来,黄帝出世,他建立起了庞大的部落联盟,自己担任盟主,这天下也就渐渐太平下来,于是他效仿太昊,铸造了3个宝鼎,象征他的地位是得到“天、地、人”三方认可的。
后来大禹当上了天下盟主,在他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了前人。于是收取九州的金属,制造了九个鼎,也就是九州鼎。
九州鼎中的每一个鼎,都对应一个州,用该州进献的金属铸造,并刻画上该州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势,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九鼎在手,天下我有”。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开创世袭制,建立夏朝。这九州鼎便成为了夏朝的传国圣物,象征了其天下共主的身份。
到了夏朝末期,夏王室和诸侯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被商汤所灭。商汤建立了商朝后,九州鼎也自然而然地被商朝继承,象征着权利的传承。
而到了商朝末期,因为殷纣王的残暴,导致了武王伐纣,周朝又取代了商朝,这九州鼎又落入了周朝的手中,成为其继承商朝权利的证明。
后来周王室衰弱,群雄四起,不少强大的诸侯都打过九州鼎的主意,最有名的是楚庄王和秦武王了。
楚庄王想向周天子讨要九州鼎,结果被王孙满的一番说辞怼得无言以对,只得打消了念头。
而秦武王就惨了,竟然想独自一人将鼎搬走,结果没走几步就没力气了,脚被鼎砸到,导致血流不止,最后去世。
据说,秦国灭了周国后,将九州鼎搬走了,但是直到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也没人再见到九州鼎的身影。
九州鼎的价值
九州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传国器物,其本身就可以视作华夏九州的化身。而它的传承,也证明了新王朝的合法性。
在它的面前,传国玉玺就是个弟弟,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象征性,都无法与九州鼎同日而语。如果九州鼎没有遗失,秦始皇根本不会铸造传国玉玺,说白了它就是九州鼎的替代品罢了。
同时,上面刻画了当初华夏九州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势,其历史价值非常大。一旦九州鼎重现人间,便可以让我们对本国远古时期的历史有全新的了解。
九州鼎可能重现人间吗?
这个可能性是有的。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九州鼎有可能被周王室给融化铸成钱币了,但是我们想想,九州鼎的意义那么重大,谁敢将他融掉?就算周天子下令,手下的大臣敢这么做?
所以,九州鼎肯定不会被人为损毁的,至于其去处,应该在古泗水附近。
至于依据,主要是秦始皇在南巡时,曾经派了几千人到泗水中去进行打捞某物,可惜没有收获。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据分析,很可能当初秦国从周国将九州鼎运送回国时,遗失到了泗水中。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九州鼎肯定被掩埋在了大地深处,但是只要时机一到,九州鼎总会重现人间的。
十二金人十二金人,又叫十二铜人。熟悉秦朝历史的人应该对它并不陌生。
当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做了一系列开天辟地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收六国的兵器,聚集在咸阳城,将这些兵器融化后,铸造了12个金人。
此举,一方面削弱了六国百姓的战斗力,使得他们无力反抗秦朝的统治,这也就是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叫做揭竿而起。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武器,大多数人只能拿个木棍当武器。
另一方面,铸造12个金人,可以夸耀秦朝的武功,震慑四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十二个金人,就是秦朝灭六国一统天下这一功绩的化身。
可惜,在秦始皇驾崩后,在秦二世胡亥的领导下,秦朝的国势急速下滑,导致其二世而亡。
项羽进入咸阳城,火烧阿房宫,放置在外面的12个金人也一起遭了殃。不过好在金人耐高温,最终躲过一劫。
等楚汉争霸结束,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这金人便成了汉朝的东西,一直传承下去。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有一晚,他在睡梦中梦到金人在哭泣。他对此非常不满,毕竟他篡汉惹来不少非议,多少有些心虚的。于是,作为报复,他派人将金人胸前的铭文全部除去。
后来新朝覆灭,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十二金人归于东汉。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进入长安城。他也打起了金人的主意。不过和王莽比起来,董卓的行为可就过分多了,他竟然以汉献帝的名义,将其中十个金人融化后重铸成了钱币。
自此,十二金人不再完整,仅剩下两个,而这两个金人也是几易其主。
曹丕篡汉后,其子魏明帝曹叡打算将仅剩的两个金人运到洛阳。可惜由于金人太重,金人被运到霸城后便止步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后汉的皇帝石虎又盯上了这两个金人,将他们运到了自己的都城。
最后,这两个金人落到了苻坚手中,他将金人运到长安,而等待着它们的命运则是被销毁。
苻坚为何这么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顶级国宝最终毁在其手中。
十二金人的价值
十二金人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的诞生。它们象征着秦朝武力的强盛,是其武功的化身。
相较于可以算作一件玩物的传国玉玺来说,这十二金人才是真正的传承之物。
而十二金人最大的价值,也正是在其代表的意义上。
十二金人有可能重现人间吗?
说真的,很难,但是也不是完全没希望,只不过即使重现人间,不是12个了,最多只有一个。
据《水经注》记载:
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阳,重不可胜,至霸城西停之。石虎取置邺宫,符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未至而符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中,于是金狄灭。
也就是说,董卓当时融掉用来铸造钱币的金人是九个,而不是十个。加上被苻坚毁掉的两个,才11个,那么还剩下一个金人。
这剩下的最后一个金人却被百姓推到了河中。但是是哪条河,我们不得而知。
只能说,这金人有可能还剩下一个,就藏在这华夏大地中,至于在哪里,没人知道。我们只能相信,什么时候时机到了,这个金人自然就会重现人间。不过即使如此,也不是完整的十二金人了。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永乐皇帝朱棣组织人编修的一套类书。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套书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尽可能的全,要把截止当时为止,这世上所有的书都收录进来。
由此可见,朱棣对这套书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其在文治方面的巨大成就。
起初,朱棣是派解缙等人编书,共计147人,花费了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命名为《文献大成》。
朱棣却并不满意,认为很多书都没有收入其中,要求重编。
其实想想就知道,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人手,这《文献大成》中收入的书籍必定都是些普通货色,尽是些市面上可以轻易找到的书。
如果都是这种普通货色,那这《文献大成》的价值也就不高了,无法彰显朱棣在文治方面的成就。
于是,朱棣任命姚广孝和解缙为主编,组建了一支多达2000人的编书团队,确保编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能顾及到。
就这样,还花了2年才定稿。随后又花了一年时间抄写正本,进行装裱。
这次编书,特意去民间向那些世家大户寻求帮助,搜集到了很多珍本、孤本,使得成书的质量大幅提升。
朱棣龙颜大悦,亲自给这套书写了序言,并为其命名为《永乐大典》。
全书共22877卷,11095册,光目录就有60卷。
其收录的书籍种类不仅包括经史子集,还包括了天文、地理、阴阳、医学、占卜、佛学、道学,甚至连建筑学、木工、铁匠等技艺都有记载,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唯一可惜的是,当时《永乐大典》只抄写了一套正本,这样其保存就存在着巨大风险。
虽然在永乐和万历年间都有人提议再抄写几套副本,但是都因为开销巨大、国库紧张,而不得不作罢。
朱棣迁都北京后,便将《永乐大典》的正本一起带到了北京城,存放在文楼。而原稿依然放在南京。
公元1449年,南京文渊阁失火,《永乐大典》的原稿就这么没了。
到了公元1557年,北京宫中发生大火,奉天门及三大殿都付之一炬,不过《永乐大典》正本运气好,逃过一劫。
此事为当时在位的嘉靖皇帝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给《永乐大典》加个保险已经刻不容缓。
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109位善书人,在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永乐大典》重录工作。
此次重新抄录的《永乐大典》被称作嘉靖副本,从此以后,正本便失去了踪影,就像凭空蒸发了一样。后面再提到的《永乐大典》都是嘉靖副本。
而这副本的命运也是多灾多难。先是是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动乱,北京城二度易主。先是李自成入驻北京,后来李自成兵败,北京城又落入清军手中。
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总之,到了乾隆年间进行清点的时候,已经仅剩8000册。
而在乾隆皇帝编修了《四库全书》后,对于《永乐大典》的保存就更加随意了。这也为嘉靖副本的遗失拉开了序幕。
先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带走了不少《永乐大典》的书册。等到光绪元年清点的时候,仅剩不足5000册书了。
而到了光绪二十年,《永乐大典》仅剩400多册。足足有4000多册书都被负责看管的官吏拿去变卖了。
虽然后来英国方面归还了330册,但是其下场可想而知。截止1912年的时候,嘉靖副本仅剩64册。
《永乐大典》的价值
《永乐大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它涵盖了截止明朝初期为止所有能找到的图书,是文化的瑰宝。
人们经常拿他和《四库全书》还有《大英百科全书》作比较,然而这两套书完全无法和《永乐大典》相提并论。
《四库全书》虽然册数超过了《永乐大典》,但是其内容远没有永乐大典全面。
首先,其只收录了经史子集四类书,书籍种类比《永乐大典》少了很多。
其次,其在收录书籍时,对书籍进行了过滤,一些被认为不合适的书都被排除在外。
这都导致了《四库全书》收藏的书籍在全面性上严重不足。
至于《大英百科全书》就差得更远了,它是一套百科全书,追求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字,来让读者粗略了解更多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其内容非常简陋。
而《永乐大典》属于类书,追求的是收藏的内容尽可能的多,用现代的话讲,它就是一个大型的古代书籍数据库。读者不需要什么都知道,按需要找书即可。
一旦《永乐大典》重现人间,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各种技艺也将随之重现人间,世人将再次惊叹中华文化的伟大。
《永乐大典》有可能重现人间吗?
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嘉靖副本已经没戏了,但是永乐正本不是失踪了嘛,只要没有确认其被毁,就有希望找到。
对于《永乐大典》正本在哪里,主流观点认为其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
依据是,嘉靖皇帝生前很喜欢《永乐大典》,其驾崩后3个月才下葬,可能是在等嘉靖副本抄写完毕,然后随嘉靖皇帝一起下葬。
不过由于发掘技术有限,专家担心随意发掘会导致《永乐大典》彻底消失,所以迟迟不敢开工。
等到技术进步了,《永乐大典》迟早会重现人间的。
总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诞生了无数国宝。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珍贵罢了,要论价值还是九州鼎、十二金人和《四库全书》最大,可以称作顶级国宝。
虽然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也能算作顶级国宝,但是和上面三个一笔,就差远了。说实话,它的意义不如九州鼎和十二金人,它的文化价值和《永乐大典》完全没法比,因此我干脆没写它。
而上面这三大国宝,一旦重现人间,可谓是天佑华夏、国之大幸。希望我们能尽早迎来那一天。
东汉晚期草书的特点?
今草是指后来出现的新体草书,它所对应的正体是楷书,由于它是后出现的字体。今草也是相对于章草定义的,只摆脱隶书,有别于章草的草书。东汉末期时期今草出现,风格多样且笔势秀丽,汉末时代处于社会动荡,纲常伦理被趋于瓦解,许多社会名流也不免流露出看似积极却又消极的人生态度,迫切需要冲破伦理道德之间的束缚。
在这种时代精神的主导下,人们对法度森严的章草规范的突破便在情理之中。
在无意识中,长期积累的章草被瓦解了,新体的今草便呼之欲出,是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形成的。
康美字体有哪些种?
有篆书、草书、燕体、楷书、隶书,5种。
具体是:
1、篆书。
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字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实施书同文采用的字体。
2、草书。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3、燕体。
燕体书法是一种全新的书法体,在2013年获知识版权。燕体,
又称燕书,燕书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新书体,是由当代书法家马永安所创造。燕体入笔露锋,收笔出锋,中锋用笔,右下取势,既继承了传统书法,又和传统书法有区别,呈现一种鲜明的新的书法书体个性风格。燕体,是继行草隶篆楷之后的第六种书法书体,也是一种新的字体。
4、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5、隶书。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还是草书?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