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透纳及其两件代表作品分析

世界上有哪个画家的油画作品让你感到震撼?艺术在震惊世界的灾难面前丨历史上的经典“主题画让我感到震撼、敬畏、反思和感动!对于灾难题材的作品表现非常匮乏,二十世纪中下叶因为战争所付出的沉痛代价才衍生了相关的作品,关于人类历史灾难性题材作品不多。以这些作品的构成来阐述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生命力量的释放,彼得·勃鲁盖尔(荷兰)死神的胜利11...

透纳及其两件代表作品分析,世界上有哪个画家的油画作品让你感到震撼?

艺术在震惊世界的灾难面前丨历史上的经典“抗灾”主题画让我感到震撼、敬畏、反思和感动!

2020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公共危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置身于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灾难的对抗之中。灾难面前,我们都有各自的情感反应与判断,艺术家们当然也不例外。

杨晓东:油画《国士无双终南山》

疫情当前,共克时艰。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打赢疫情防 控阻击战。画家们以战“疫”为令,拿 起画笔,宣传防护知识,讴歌战斗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为 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同全国人一起,在党中 央的坚强领导下,心手相牵,众志成城,为夺取防控疫情的最后 胜利贡献力量!

在梳理关于这次灾难主题艺术作品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的美术史上,对于灾难题材的作品表现非常匮乏,二十世纪中下叶因为战争所付出的沉痛代价才衍生了相关的作品,这或许与中国的文化有关,对于“死亡”等不好的词汇我们向来避而不谈,就像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

关于人类历史灾难性题材作品不多,但每一件都很有意义,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见证”与“记忆”,更多地是对于生命、因果及相关本质的追问与思考,以这些作品的构成来阐述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生命力量的释放!

欣赏与反思:

彼得·勃鲁盖尔(荷兰) 死神的胜利

117×162cm 油画

1561年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大概从1556年起,勃鲁盖尔的绘画内容从他主要对社会上狂妄、贪婪与残忍行为的谴责,发展成为对人的命运的深刻思索,这就迫使他更多地采用一些幻想和虚构的手段。在勃鲁盖尔看来,人并不是美德的象征物,而是罪恶和愚昧的载体,所以,死亡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不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也代表着罪恶的结束,这就为《死神的胜利》中的死亡带来了道德的寓意。目的在于揭露教会的黑暗与宗教法庭的恐怖。

戈雅 (西班牙) 圣弗朗索瓦·德·波吉亚和垂死者

布面油画 350×300cm西班牙瓦伦西亚大教堂藏

戈雅 瘟疫医院 117×162cm 布面油画 1800年 私人收藏

作品导览:当时欧洲黑死病大概死了两三千万人,人口锐减30%-40%,这个数量是极其的巨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人口损失才只有5%左右。而且这还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口损失的问题,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医学的不发达和心理恐慌造成了驱魔或者是巫术的流行,这在艺术家的笔下也都有体现。上面是西班牙艺术家戈雅所画的两件作品,一件作品的主题是驱魔,一件作品主题是瘟疫医院,都显示出一种绝望的、恐怖的场景,在驱魔这件作品里,还可以看到他把瘟疫具体化、形象化了,在病人的背后出现的那些魔鬼,就是瘟疫的化身。

保罗·佛斯特 罗马的鸟嘴医生 铜版画 1656年

作品导览:看似怪异的外表,在那个年代却是拥有大无畏精神的白衣天使!中世纪时,与瘟疫零距离接触的医生,也还没搞懂传染病学原理。面对致命的病菌,他们只能鼓起勇气,穿着泡过蜡的宽大衣物,将长长的鸟嘴里塞满药草过滤空气、用玻璃片遮挡眼睛,拿木棍掀开病人的被单或衣物。这种特殊的装扮,在当时其实就是简单的“隔离防护服”。

泰奥多尔·籍里柯(法国) 梅杜萨之筏

491×716cm布面油画 1819年 法国巴黎罗浮宫藏

《梅杜萨之筏》局部

作品导览:作品源于一次法国的沉船事件,画面描绘了在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风鼓起床单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颠簸。筏上的难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还在眺望远方。被簇举在高处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红、白色布巾,不断地向远方呼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所有的逝者均为男性,而女性均活了下来等待救援,这种艺术的取材也暗藏着籍里柯对于灾难面前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跟态度,更是表达对于逝者伟大精神的尊重与颂歌。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 格尔尼卡

3 49.3×776.6cm布面油画 1937年

西班牙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与“战争”主题紧紧捆绑的争议之作。事实上,这幅创作于1937年的名作,并没有像它的创作者那样为人所熟知。《格尔尼卡》的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组成,视觉感官错乱不堪,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幅画的感人之处,正在于对法西斯暴行场面的揭露。

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法国) 维苏威火山爆发

布面油彩 190×303cm

1881年 法国第戎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喷发,最具灾难性的一次是在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熔流和碎屑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多人口的庞贝古城,其它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的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著名的游览圣地。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描绘远处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表情与神态。

格罗 (法国) 波拿巴视察雅法的瘟疫患者 布面油画

作品导览:这是1799年叙利亚战役期间发生的插曲,拿破仑军队但在激战中,全军遍染鼠疫,情况十分严重。拿破仑为此下令,所有骑兵在行军中一律下马,并身先士卒,徒步行军,以让出足够的马匹来运载病号与伤员,并将重病患者安排住院治疗。这幅画就是表现拿破仑和他的部属亲临病院探视士卒的情景。这幅画也是一件在东方主义诞生之前富有东方风格的作品,很精细地描述东方建筑并利用人物表情的自然技法。

威廉·透纳(英国) 暴风雪

布面油画 91.4×121.5cm

1842年 英国泰特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透纳将自己绑在船桅上,经过四小时的观察,冒着生命危险终于画出这幅作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的汽船、弥漫在海面上的暴风和大雾,在天空中形成一个漩涡……狂澜的暴风雪宛如要把船毁掉一般。

蒋兆和 流民图 1943年 中国美术馆藏(下卷)

作品导览:1941年,在北平沦陷区,蒋兆和开始巨幅《流民图》的创作。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宏篇巨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表现现实方面的巨大成功,也是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画的创作极其波折也极富传奇色彩。全画通过对100多个难民形象的深入描绘,以躲避轰炸的中心情节点出了时代背景和战争根源,直指侵略者的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史诗般的撼人力量。《流民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神力度,还因其艺术上的空前突破。他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塑形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周思聪 卢沉 矿工图之五 1980年 北京画院藏

作品导览:《矿工图》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创作。周思聪在构思之初便经历挫折坎坷,一面世便引发美术界各种争议,甚至她最后“未完成”的状态也成为今天各种探讨的话题。这幅矿工图为组图,对世间残暴的强烈控诉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望使她创作了这组画,此为组画之一,表现了二战时期侵略者统治下的中国矿工受难者的生存状态。

丸木位里 赤松俊子 原爆图(局部)

1950年 日本丸木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与长崎上空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伤者不计其数,日本一周后宣布投降,至此战争也给日本民众带来了沉痛的烙印。而作者丸木夫妇正是家住广岛附近仅4公里的居民,他们目睹了这一切,仅管战争结束了,却依然充满着战争的阴云,在广岛目睹的惨状,在心中挥之不去“无论怎样难过也得把黑暗画出来”。共历时32年夫妇二人创作了15部《原子弹灾害图》,又称《原子弹爆炸图》。在日本展出观众达800万人次,后到中国、欧洲等地巡展,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周思聪在中国美术馆见到该作品后,促使了她对于《矿工图》的创作灵感。

《原爆图》不仅表现了原子弹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揭露了战争对于人民的伤害,同时,在艺术上,用艺术的语言表现悲惨的历史,将原子弹灾害下对生灵的摧残,刻画得深刻而尖锐。从艺术形式看,《原爆图》充满了日本画的特点,它的分段、分页的形式,不仅便于绘制和展出,而且和日本绘画中的屏风的形式相吻合。它的画面中的墨色的运用、空白的处理,无不透露出日本画的意蕴。

司徒乔 曝背者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孙宗慰 打粥 1948年

伍必端 唐山大地震 木刻版画 200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彦涵 汶川地震生死关头 木刻版画 2008年

汶川512大地震油画《压不垮的脊梁》

《压不垮的脊梁》局部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谢谢

可以增加艺术审美的?

1.学习配色篇

(1)《心灵奇旅》(2020年,豆瓣评分8.7分)

(2)《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年,豆瓣评分8.9分)

(3)《聚会》(2016年,豆瓣评分7.9分)

(4)《肌肤》(2017年,豆瓣评分7.7分)

(5)《阿凡达》(2009年,豆瓣评分8.8分)

(6)《银翼杀手2049》(2017,豆瓣评分8.3分)

2.学习构图篇

(1)《至暗时刻》(2017年,豆瓣评分8.5分)

(2)《只有芸知道》(2019,豆瓣6.3分)

(3)《丹麦女孩》(2015,豆瓣评分8.3分)

(4)《伦巴》(2008,豆瓣评分8.3分)

(5)《1917》(2019年,豆瓣评分8.5分)

3.学习光影篇

(1)《傲慢与偏见》(2005年,8.7分)

(2)《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豆瓣评分8.7分)

(3)《天堂之日》(1978年,豆瓣评分7.9分)

(4)《生命之树》(2011年,豆瓣评分7.1分)

(构图也很棒!)

(6)《燃烧女子的肖像》(2019年,豆瓣评分8.6分)

好了,以上就是今日的各种推荐。

其实很多电影都有色彩、构图、光影等美学知识,只是你看电影的时候需要注意。

比如说《至暗时刻》,很多人可能就关注了丘吉尔的牛x,而忽略掉了整部电影的艺术价值。

所以身为艺术生,不仅仅是去看这些有艺术成分的电影,

更需要从普通的电影,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现艺术。

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成为“心有瑰宝,璀璨绚烂”的艺术家。

(码字找图不易,如果喜欢请点赞再收藏~)

油画可以写意吗?

这位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莫兰迪色」?

没错,就是曾经被《延禧攻略》带得火遍大江南北,拥有了它就拥有了高级感,从室内装修到小小的指甲油都纷纷效仿,的那个莫兰迪色。

创造这个色系的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就被公认为是最接近中国水墨画中「写意」境界的西方画家。

中国画中的「写意」,追求的是一种不拘泥于事物本来的模样,而更关注作画者内心表达的境界。

所以在画面中会出现许多现实中不存在的留白、墨色渲染和反透视的层次。

西方油画的「写实」,则是更注重于描绘事物客观存在的形态,通过形状、光影、体积来塑造真实感。

简单来说,写意的作品表达的是画面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意境,画的具体是什么东西并不是重点。

再来看看莫兰迪。他虽然从小接触的是以写实为基础的西方绘画体系,但内心追求的却一直是一种更纯粹的表达。

他的绘画风格稳定下来之后,几乎一直都在画瓶子,没有复杂的背景陈设,也没有多变的角度,画来画去就是这些高矮胖瘦的瓶子。

你是不是觉得,绕了这么一大圈,这tm跟中国画是一种东西吗?先别急,这两种画风虽然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但内核却是殊途同归。

莫兰迪舍弃了环境,光影,体积带来的影响,虽然题材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山水花鸟,但这些瓶子同样只是作画者心境的载体,表达的是一种对宁静和永恒的追求。

怎么说呢,就是一种仿佛要出家的境界。

这周的公众号「短颈鹿瞎说画」,写的正好是这位「高级感」时尚大师的成名之路。有事没事的,都来看看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