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法代表作品,写隶书长宽多少更合适?
这并没有量化的比例要求,但是一般说来,经过八分法等变迁,以下特征是经受了漫长历史考验的符合审美观的书写范式。
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书的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隶书的特点?
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
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
“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
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
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
练习隶书时控制不住毛笔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回答前,我看了两篇前面朋友的回答,有关隶书的普通常识己讲得很多了,在此不再赘述,我只结合我近五十年的临习经验和近年来指导书法爱好者的体会给你简明扼要回答以下吧。
首先,要知道隶书从那里来的?因为隶书是从篆书逐渐演变而来,所以隶书的用笔就一定与篆书一脉相承。你控制不住毛笔一是练的时间短,二是不懂要领,也就是不知篆书用笔,把篆书用笔运用到隶书中去,就会好了!那么什么是篆书的用笔呢?有人说是调锋。没错!但如何调锋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在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中好像讲过,调峰的关键在捻管。抓住了“用笔千古不易(变)”的本质即中锋行笔。知道这一点,写任何字体都会触类旁通轻松很多了!其次,要选好毛笔。初学最好选择毛比较硬的狼毫或兼毫,笔杆不可太粗,也不可太细,根据个人手指大小选好笔杆。这些细节有时往往决定成败,不可小觑!第三就是加强练习。临帖或描红都可以,但不可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住寂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锻炼才会运用自如控制好毛笔!下面是我的隶书作品,先学会欣赏,辨别好坏美丑,也是最重要的哟!
隶书发展成楷书主导人和推动人都是谁?
隶变楷是何人推动,其创为何人?
在汉代初建有王次仲者,开始以隶字作楷法。蔡邕云:“次仲初变古形。”《四体书势》云:“次仲始作楷法”。羊欣云:“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王愔云:“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人既然用来极为方便,于是世间遂用之。故实乃民间成为推动隶变楷则。
另一种说法,而或者乃谓秦羽人王次仲作此书。献始皇以赴急疾之用,始皇召之不至,欲加刑而次仲化禽飞去,此语几于志怪,学者之所不道,然亦不载其事,以别之也。
此楷书既始于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书,若属国《封阳茹君》等碑。亦斑班可考矣。
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由此分析,用楷法,由民间俗成,官家钟繇备法。
东晋隶兴,风流文物度越前世。至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从而推动了楷书发展。
到了唐代,楷书风格,多样化。从而书体规整方正,笔画平直。尽八法之度。
宣和书谱,云:“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
曹全碑怎么写好看?
谢谢悟空邀请!
《曹全碑》字形呈横势,撇捺舒展,如展翅飞翔的大雁。中宫紧密。比例得当,结构匀衡,重心平稳。婀娜之中含刚毅,灵动而典雅。
《曹全碑》用笔特征:
一,折画有的方中带圆。有平肩的,有耸肩的。有的是圆折。
二,捺钩与捺相近,蚕头燕尾,角度有的斜,有的平。
三,弧钩像半圆,起笔头圆,收笔尾圆。
四,竖钩平出钩。
五,竖点头方尾圆。
六,捺点头圆尾尖较厚重。
七,平捺前段微微向上弯曲,尾部如燕尾。
八,直撇头圆尾圆,行笔果断。
九,弧撇有头方尾方和头圆尾圆。
十,竖画有的头圆尾尖,有的头方尾圆。竖画悬针竖居多。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曹全碑》局部。)
草书八法是哪八法?
回答:一、枯藤法
湿笔,墨多水少,浓墨重按,即蘸墨须浓,拖笔要重。因墨之入纸后笔毫上有残留,中间造成飞白,状似万年枯藤,曰“枯藤法”。此法从写意国画之“粗大减笔法”和“泼墨法”演化而来。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可谓恣意纵横,奔放不羁。枯藤法适宜表现雄健奇伟的诗句或字数不多的题词。一、二字,三、五字之中堂,条幅或横披,多用此法。
二、钗股法
钗,古代妇女的头饰。钗之屈折,线条硬朗坚韧,谓“折钗股”用笔法。姜夔《续书谱·用笔》云:“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亦如国画“十八描中之“铁线描”。此种笔法骨力很强,蘸墨适中,中锋行笔,提按均匀,牵丝连绵,一气呵成,所谓“一笔书”、“连绵草”等多字书,用此法最宜,适于表现坚定果敢的内容和战斗诗篇。
三、团云法
湿笔,水多于墨。张怀瓘曾生动地比喻过此笔势笔韵,像云霞聚散一样,“触遇成形,飞动增势”。此法为:先把净毫吸满清水,然后在毫端去掉小部分清水加上一点浓墨书写之。结果是落笔处浓墨入线,清水随之渗出,在墨线边缘轻轻化为淡渍。为了使浓墨不致因清水的加入而化走,有人试把肥皂水加入浓墨中,果有奇效。此法一如国画“水法”中之“水带墨”“水破墨”、“渍水”等法。此种笔法雄浑浸润,有烟收雾合、电激星流之感,宜用于单字或少字书法。
四、犬齿法
亦称锯齿法。行笔颤动,较为缓慢,且须频频顿笔,使线条显出犬齿之状。借“锥画沙”另一笔意,即锥锋入沙,细沙在锥子划过的线边翻起,就成这种犬齿(锯齿)形顿笔。犬齿线条有金石镌刻之味,老成古拙之风,书写古朴的内容宜之。
五、漏痕法
借古称之“壁拆”、“屋漏痕”另一笔意。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壁拆者,壁上拆裂处,有天然清峭之致。”泛指笔画自然有致而言。此法线条流动自然,顺势而去,无布置之巧,天然洒脱。这种线条折笔较多,然可避草书易犯之“浮滑病”,且在分行布白上随遇而安,穿插应变,是书写条幅、中堂堪取之佳法。
六、滚笔法
类“绞锋”、“转”、“折”等古笔法而略异。作书时横毫卧纸,五指或拇指、食指和中指引笔,随意翻滚、拖动,遇散即收,望滞而破,横冲直撞,翻云覆雨。本法狂放超脱,线条变化独特诡奇,宜用于笔墨怪异的新潮书法。
七、色彩法
笔法与“团云法”略同,不同处是把清水换成色水而已。用色依所书内容而择,如山岭野处用赭石,花草树木用石绿、花青或其他艳色等。色彩法以墨为主,色为辅,效果奇佳。切忌无墨的单独用色,更避一字一色。
八、淡墨法
淡墨分略淡和甚淡,取其淡雅之趣。用笔与他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