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王昌龄的写作背景150字以上?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王昌龄是作品有什么特点?
王昌龄是盛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艺术成就极高。本文主要研究其诗歌艺术总体特征和艺术成因。笔者认为王昌龄诗歌风格雄健沉着,具有激昂沉郁的诗歌风骨、简练清峻的语言风格。这是时代、地域和个人性格三重影响的必然结果。
王昌龄化用比兴物象的高超手法使其诗歌取得了更加含蓄蕴藉、形象优美的抒情效果。
其描写艺术无意于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往往直接突出主体对景物心理感受的描写,诗人用这种方法描写出了各种韵致的景物,七绝诗歌的景物多清寂雅丽,而五古诗歌的景物描写多宏大雄浑。王昌龄诗歌的艺术结构具有层曲雅致的特征。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出塞》,《从军行》等作品。
岑参和王昌龄关系?
岑参和王昌龄都是唐朝的著名边塞诗人。
唐代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军事强盛, 人民尤其是文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 高涨,世人多具有积极乐观的情调和浪漫的 气质,对从军边塞、建功立业充满向往,因 此一种讴歌边塞生活的边塞诗派逐渐兴盛起来。
王昌龄和岑参便是边塞诗人的杰出代 表。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公元727年)中进士,曾任江宁丞,后贬 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
“安史之 乱”后在北返途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诗作在内容上以边塞、闺情宫怨和 送别3类体裁最多。其边塞诗以他多年的边 塞游历为基础,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乃边 塞诗中的上品。 王昌龄的闺情宫怨诗或格调 哀怨,或清新优美,颇受推崇。
一度获“诗 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尤其对七绝用力最 深,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岑参(约公元715~770年),南阳(今 属河南)人,出身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 父、伯父都官至宰相,至岑参时家道中落。
岑参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曾两度在边 关任职。 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最后官 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 成都旅舍。6年的边塞生涯为他的边塞诗打 下牢固的现实基础,其边塞诗气势雄伟,想 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乃是边塞诗 中的上乘之作。
出塞出塞的作者是什么朝的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他的作品有?
王昌龄是唐朝的,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作品《王昌龄集》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在小学课本中有几首王昌龄的诗?
有两首,分别是:
1、《芙蓉楼送辛渐》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