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是什么 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戏剧有哪几部

1、黎锦晖的人物生平2、20世纪二十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戏剧有哪几部?黎锦晖的人物生平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以及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黎锦晖的人物生平

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歌曲流传极广。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在这些儿童歌曲里,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创作的素材。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928年,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去香港、泰国、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毛毛雨》等流行歌曲即

已与他的儿童歌舞一起成为主要节目。1929年,由于经费困难滞留于新加坡无法回国,他遂接受一家书局的订货,短期内编写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了16本歌集。《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歌曲即成于此时,大获成功。“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乐发展中一个重要团体。中国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严华,流行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姚敏都在这个团里。聂耳也是从这里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

1931-1936年间,黎锦晖还为《人间仙子》等十几部电影配乐,其中的大部分插曲是流行歌曲。同时,他也搞舞厅音乐,把民间旋律爵士化。当时的“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大量录制出版他的流行歌曲。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上举《毛毛雨》、《桃花红》、《特别快车》等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当时即受到广泛批评。聂耳就曾撰文斥责这些作品。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并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卖弄风情、嗲声嗲气都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 抗战时期,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发下,谱写了《向前进攻》等抗日歌曲,标志着创作作风的转变。

建国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写过一些美术片的电影音乐。

20世纪二十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戏剧有哪几部? ( )

20世纪二十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戏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春天的快乐》、《最后的胜利》。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是戏剧的一个分支,主要以3-12岁儿童为接受对象,让儿童观看或参与表演的舞台艺术形式。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形式进行表演,通常剧情浅显易懂、气氛活泼、有较强互动性、有教育性质的表演。现在国内的儿童戏剧普遍是童话、寓言故事或木偶剧,采用理财的故事情节表演的儿童戏剧事由百特教育公益引进推广的神探贝妮,该戏剧跳出固定传统模式,理性消费。

黎锦晖的个人经历以及代表作是怎样的?

(1981~1967)作曲家。湖南湘潭人。幼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并学习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后就读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后曾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后为音乐研究所)的活动。受“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热心于推广国语和改革普通音乐教育活动,主张“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创作了一批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职于中华书局,主编《小朋友》周刊,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1928年组织“中华歌舞团”(后改名“明月歌剧社”)赴南洋一带演出。1929年以后,在腐朽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创作曾一度误入歧途,创作了一些混合着中国城市小调与外国商业性歌舞音乐相结合的所谓“黎派歌舞风格”的作品。1936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后,他转变了创作立场和作风,写了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歌曲。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并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黎锦晖一生对中国音乐的最显著贡献体现在其儿童音乐创作上。代表作有: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神仙妹妹》、《葡萄仙子》、《小羊救母》;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以及内容消极的歌舞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

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是什么、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分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