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卢浮宫代表作品带装裱 中国第一个进入卢浮宫的女性艺术家

灵魂深处都是一片祥和的光芒——刘玉冰提起我国的近现代女性艺术家,潘玉良曾两度远涉重洋到法国去探索艺术的真谛,堪称是一位真正溶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国女画家。显示了她对绘画事业的孜孜以求、对人生目标的倔强探求和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不舍。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不过我个人对绘画艺术比较喜欢,也懂一点点国画和西方画的原理。我就拿...

卢浮宫代表作品带装裱,提起女性艺术家?

热爱绘画的女人,灵魂深处都是一片祥和的光芒

——刘玉冰

提起我国的近现代女性艺术家,我的脑海中岀现了两个闪光的名字:女画家潘玉良和周思聪

潘玉良,是中华民国时期优秀的著名女油画家、女雕塑家,她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潘玉良原名叫杨秀清,又名张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她出生那年,父亲病故,8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13岁时她被赌棍的舅父骗到芜湖,卖给了妓院当烧火丫头。在妓院4年之中,因拒绝接客,逃跑10次,毁容上吊数回,幸亏遇到芜湖盐督潘赞化多次相救,并且替玉良赎身,跳出火炕。

潘玉良曾两度远涉重洋到法国去探索艺术的真谛,旅欧四十余载,创造了“融中西画于一治”的独特画风,堪称是一位真正溶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国女画家。

潘玉良是中国绘画史上鲜有的,历经磨难终成大器的女画家。她一生四千余幅作品,显示了她对绘画事业的孜孜以求、对人生目标的倔强探求和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不舍。由于历史的原因,她始终不能回到祖国,叶落归根,另外那些珍贵的画卷也不能回归祖国。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卢浮宫收藏了潘玉良的油画作品,这是她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卢浮宫的画家。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女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她是中国油画史上的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潘玉良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而且作为中国人,是中国人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周思聪(1939-1996),天津市宁河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吴冠中曾评价她是个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和人品在中国都是一流。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造型能力强,早期作品带有一定的情节性,笔墨清新、洒脱,富有表现力。

李可染先生说过,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对照这四个条件,他的弟子周思聪前三条都够格,只差长寿。周思聪于57岁英年早逝,何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浓重而深情一笔。

国画与西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个问题挺宏观的,不过我个人对绘画艺术比较喜欢,也懂一点点国画和西方画的原理。今天,我就国画和西方画在形式上最显著的区别,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虽然大家都说——艺术不分国界。也就是排开形式不看,艺术是能引起全人类共鸣的。但,国画和西方画在形式上还是真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西方画的种类也很多,为了比较好说明,我就拿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油画做代表与国画做对比。首先,从绘画工具上看。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比较清楚。 国画使用的是:毛笔、宣纸(绢)、墨、水,这是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 而油画的工具有:画刀、画笔、油画布、亚麻油……还挺多的。其次,绘画从题材分类上看 国画主要分为:花鸟、人物、山水画。 油画分为:风景、静物、人物画。

这个也比较明显,不用过多解释。

再次,从绘画的表现形式上看 国画从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写意、工笔、白描三大类。 写意画是国画里比较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不讲求形似,而讲求神似,这在后面说中国画神韵的时候,还会提到。近代国画大家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可见,写意画的精髓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 写意画的主要作用是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因此画里的主体并不是依照其对象的真实写照,而是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就如写意山水画——中国人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对山林生活格外向往——中国画家笔下的山川无不是空灵飘渺,如梦似幻的,若要真按照画里的形象去找到这座山,恐怕只在作者的意念里,现实中大多不存在的。 相对来说,工笔画较为写实,但它的意境也跟油画不一样,我们后面再说。 白描是一种功能性质的画,大多用于记录、练习以及草稿等,不过作为国画形式的一种,它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儿。 而油画从表现形式上可以主要分为:写实与抽象画。 写实主要是依照客观主体进行描绘,不用多说。 而抽象画主要是依据作者的主观意识进行创作。抽象画的情趣跟我们国画的写意画有那么一丢丢的相似,但抽象画似乎边界更加模糊,没有什么特定的规矩。而中国画的写意画,怎么说还是有神形兼备的要求的,而且在章法上也是有规矩的,这会这下面的结构和布局中谈到。第四,从绘画技法上来说 国画主要以线条为主,不论是没骨画法还是工笔、写意,线条都是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国画大多通过线条的疏密、浓淡来展现事物的各种形态。而画线条的技法,又有运笔方式不同与笔锋走向不同分为:提笔、颤笔、顿笔、转笔、首笔及中锋、侧缝、散锋等。同时,还有浓淡、干湿等等的技法。 如唐伯虎的这幅“拈花仕女图”,用清淡柔软的笔触勾出仕女面部和手部轮廓,表现出仕女肌肤的柔润细腻,而用淡雅刚劲的笔法画出仕女的衣服纹理,表现出衣服清透垂坠的质感,又用浓烈而遒劲的笔法画仕女的飘带,让表带的洒脱隽逸跃然纸上。他线条勾勒运用了诸多手法,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这是中国画里线条生命力的完美展现。 而油画主要是点、线、面的结合,写实画更是与照片差不多,通过点线面的组合表现物体质感和明暗、远近等空间结构。与中国画的技法相似,点线面的技法也各有许多不同,这里就不一一介绍。第五、从画的结构布局看 中国画讲究章法,既然是章法就是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套模式。比如梅花,从纸的八个方位出枝,不能错。构图要虚实结合,有立有破,而且画面要讲求“气”的聚散、堵泻,这些都是又规矩的,如果不按规矩来,画出来不好看也就罢了,被行家看笑话也是丢脸的。 另外,中国画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没有严格的“透视”规矩。例如,我们可能在一幅山水画中同时看到山脚、山上和山背后的景色。这也就是国画里所谓的“三远透视法”,在油画中是极少见到的。还有,像《清明上河图》这种整条街上的景色都近乎同一比例呈现在纸上,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法”,油画中恐怕也绝无仅有。 因此,以写实为主油画,绝大部分是严格按照真实场景里的透视比例来画的,明暗对比比较规范,所见即所得。

另外,油画构图审美主要应用现代数学和物理的相关理论,如:黄金比例,九宫格布局,三角形,螺旋型等等。这与国画经验式的章法有也不太一样。

还有,国画的提子、落款、钤印都是画的一部分,与画面相得益彰,而油画没有这个讲究。

第六,从颜色来看 国画以墨和水为主,而墨就分为“浓……”五色,比较老到的国画家,仅用水和墨就能表现出物体丰富的形态和光影效果。如这幅墨荷,仅一片荷叶,墨的五色就运用得淋漓尽致,并且仅靠墨和水的调和,荷叶的向背、明暗、形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充满禅意。 另外,经典的国画颜料普遍比较淡雅,色调偏灰,有人说国画颜料是高级色——莫兰迪色,但莫兰迪色是在颜料里添加灰色,因此会有点反白,而国画色却不会有反白的效果,相反国画颜料因经常与墨调和,因此国画颜色整体会偏暗,更显沉稳内敛。刚才说过,国画更多的是作者内心的世界,因此颜色也并不一定要写实,只要能表现出作者的想法即可。因此,我们才会看见如《千里江山图》里那种绚烂的山水情景。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国画颜料也越来越丰富,色彩也越来越鲜艳。 油画颜料必须要用特定的油及调和剂来清洗与调和,颜色也很丰富。油画的用色,尤其是写实派,画面的色彩尽量会与实际场景保持一致。当然,不同作家也会根据自己的洗好,对画面的色相和色调进行调整,但色彩的变化还是以现实为主。第七,从气韵来看 国画的绘画和欣赏都讲究气韵,而油画对气韵的要求似乎不太明确。 何谓气韵,就是神气和韵味儿。如中国画里的人物,不要求跟真人一样,但要有神气,有韵儿。如这幅画里的钟馗,笔触十分简练,色彩也很淡雅,但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刻画让一个凶神恶煞、威武刚劲的钟馗跃然纸上,同时又充满一种夸张的天真烂漫的童趣,让人忍不住要多看几眼。这就是气韵。当然,这里的气韵不但只是人物画,山水、花鸟画同样讲究气韵,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 油画写实派讲究写实,人神态与真人差不多,夸张成分较少,韵味就没那么浓。而抽象画对形象的夸张描绘又没有边界,有时甚至认不出画的是人是物,也就无所谓气韵一说。 其实国画和西方画在形式上的区别还蛮多的,这里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做了些自己的粗浅的描述,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自己对于艺术的欣赏是否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呢?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一个作品由于其经历,理解不同,看法自然不同。既然是欣赏,更是自己体会到的,理解到的,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如果恰恰旁边有人和你理解相同,那就更好了。

比如:蒙娜丽莎,很多人都说她的微笑很神秘,很让人有琢磨的空间,但有的人就觉得她没有微笑;在音乐方面,有的喜欢传统,有的喜欢流行,有的喜欢美声,有的喜欢摇滚……在舞蹈方面,有的喜欢民族,有的喜欢爵士,有的喜欢霹雳,有的喜欢交际……不一样的人"频率"不同,对喜欢的一般了解深,有自己的见解,对不喜欢的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它的缺点。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一般人都是因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的,但往往即便有共同爱好,喜欢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因为宏大,有的因为细节,有的就因为女朋友喜欢,爱屋及乌……所以欣赏艺术追求别人赞同是不容易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我就比较喜欢看侦破犯罪,惊悚悬疑,科幻的影片,容易让人去思考辨别,可很多人可能觉得太压抑,太灰暗,更喜欢喜剧,让人轻松。

所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每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有他多方面吸引人的地方。正因为他的多面性,才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有更加令人遐想的空间,更加散发出他神秘,多姿多彩的独特魅力。

就是这样。

来聊一聊你去过的游客最多的景点是哪一个?

说3个我在国外旅行,遇见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最多的景点吧。

至于国内——游客很多的景点不算少,比如说小长假高速公路免费时,高速公路的收费站?

景点1:希腊的圣托里尼岛

圣托里尼岛是全球知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非常漂亮!而老非我在这个岛自驾旅行时,有三件事特别有意思。

其一,早上是被中文大喇叭吵醒的——推开民宿的窗子一看,是某个婚介机构组织的婚礼,十余对中国新娘新郎排在一起,在中文高音喇叭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婚礼的各项仪式。

那一刻,你会怀疑自己是否是在国外旅行。

其二,圣托里尼岛号称“全球最美落日”——顺便说一句,走的地方多了,至少在老非看来,全球最美落日应该是在咱们西藏的无人区;当然,圣托里尼岛的落日也确实很漂亮。

圣托里尼岛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观景平台,那里是观看落日的最佳地点。

结果就很有意思了——当这个平台堆满了游客时,你会发现其中一大半都是中国游客。

非但如此,你可以在异国他乡的这个观景平台上,听到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河南话、东北话……

那一刻,你又会怀疑自己是否是在国外旅行。

其三,圣托里尼的机场。

当你旅行完毕,准备坐飞机离岛时,类似上面的经历会被复习一遍。

因为岛上的机场很小,乘客聚拢在候机厅时,一大半又是中国游客。

那一刻,你会感觉这几乎就是中国某个N线城市的机场。

景点2:梵蒂冈

反正我每次去梵蒂冈的时候,都能看见游客排长队;并且这个队伍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国游客。

这也很好理解——其一是中国游客早已是全球旅游市场上人数最多、消费力最强的存在;其二是扫盲级的出国跟团游,无怪乎就集中在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几个国家。

而梵蒂冈是游客们到了罗马之后必去的地方。罗马的旅游目的地有很多,而梵蒂冈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大,把散落在罗马的游客集中在一起,就显得特别多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以及卢浮宫;日本的京都、奈良等。

景点3:奢侈品购物街。

上面说过,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早已是闻名全球的顶级存在;并且中国人出国旅行时的购物,有不少都是带着任务的,并非只是单纯地为自己的所需去购物,还要给亲朋好友及闺蜜带东西。

你知道,这个世界谁都不会跟钱有仇。

于是,瑞士也好,法国也罢;意大利也好,西班牙也罢,其奢侈品购物街或者是某个知名主力店、大商场——比如说巴黎的老佛爷商场,你总能看到数量最多的中国游客。

于是,以上各国的奢侈品店,生意差一点的也会有中文广告和提示牌,生意好的直接会提供中文服务,甚至直接就是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来打工。

日本京都的商店,甚至会直接打出“欢度国庆”、“欢度中秋”、“欢度春节”的中文标语,当然了,庆祝的都是咱们中国的国庆、中秋和春节。

毫无疑问,这也是中国实力的体现点之一。

顺便说一句——中国游客超强购买力这个红利,早已惠及到在外的中国留学生或是海外华人,比如说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国外打工,就可以不去洗盘子了,而是可以去做导购、导游、讲解员、定制服务人员等等。

结语:

很显然,中国游客境外出游的超大基数和超强消费力,正在慢慢改变这个世界;并且这个改变中的绝大多数现象,都是很棒的——人们越来越希望中国游客的到来,并且来得越多越好。

但是,我们中的少数人,也应当注重一下自身所展示出来的综合素质。

毕竟在外旅行,你可以说着各地的方言;但在老外看来,脑门上都顶着同一个标签,那就是“中国人”。

不要去做那个“坏了一锅汤”的老鼠。

艺术作品优劣有标准吗?

这三件作品是荷兰裔美籍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威廉·德库宁的画作。抽象表现主义完美诠释了艺术作品评判标准中的非艺术本体因素。虽然抽象表现主义是普罗大众最看不懂的艺术流派之一,但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却不可小觑。与现在的天价拍卖形成反差的是,当年这些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成名的背景中参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他们被包装、被炒作,境遇却多不如人意。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作为国家形象推出的艺术团体,最初在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当时德库宁和波洛克、罗斯科等人的的画作以一种区别于苏联革命社会主义大一统的写实风格出现在美国国家馆中。

此外,该团体的成员,除波洛克外,几乎都是移民艺术家,德库宁来自荷兰、罗斯科来自俄国、戈尔基(1904-1948)来自亚美尼亚。

所以,无论是该团体的风格定位,还是人员构成都暗示出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威廉·德库宁(1904-1997)最著名的作品是用分解的手段表现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人体。他发展了早年从事油漆工作时的涂抹经验,笔触更加迅疾、粗重、猛烈,赋予这些似是而非的人像以原始的爆发力,观者可以感受到从中迸发而出的极其强悍的生命力。但是晚年的德库宁逐渐温和起来,作品中的人形逐渐隐退,放大的线条愈发优雅,色彩愈发温柔。 如果说德库宁的抽象是一种有机抽象,还保留有大量可还原的有机形态,那么俄裔美籍艺术家马克·罗斯科(1903-1970)的抽象则是一种接近硬边的几何抽象。罗斯科于20世纪40年代放弃了此前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开启了抽象之路。他本人孤僻、焦虑、愤世嫉俗,一边批判着流行主义和物质主义,一边潜心研读神话和哲学,坚持关于艺术理论的思考与写作,因此他的艺术并不是简单的视觉愉悦,而是要沉浸在巨大的色域中去感受精神的力量,一种类似宗教式的情感体验。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是抽象表现主义灵魂式的精神领域。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拿着刷子在桶里蘸颜料,然后往铺在地上的巨大画布上泼洒的“滴画”。这种创作事先不打草稿,即兴而为,画风看起来相当的“自由”,被赋予了极高的定位——往小了说,是无拘无束的美国性格的典型表现,住大了说,标志着美国绘画摆脱了欧洲标准,成为二战后新美国绘画的象征。不幸的是,这位被塑造成“神话”的艺术家在事业的巅峰期因车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美国艺术的“神话”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从外部看,抽象表现主义成员的画作被拍卖到了天价值(以亿计数),仿佛这些抽象表现主义者都很自我,很不羁的大师。但实际上,这些“大师”们几乎都在二战期间接受过联邦政府的艺术扶植政策,通过画壁画维持生计。后来,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受控于洛克菲勒集团,该集团同时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的赞助和推动下,抽象表现主义走向了国际,不仅成为了公众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视觉资源,还是一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古根海姆美术馆首推波洛克,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从创作的方法来看,波洛克采用“泼洒”的行为将创作主体的动作纳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被冠之以“行动绘画”之名,波洛克也因此成为行为艺术之鼻祖;从行为完成后画面的效果来看,斑驳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被称为“斑点画派”;从地理位置看,处于纽约,一个即将取代巴黎成为新的文化中心的城市,所以也被称其为“纽约画派”。 综上,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出现的第一个本土艺术流派,从根本上说,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文化策略,这是一张贴有民主与自由之标签的文化牌。抽象表现主义的成功标志着美国在文化上取得了战略制高点,这也正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意义之所在,也是为什么其价位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国家层面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操纵着。 所以,艺术作品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其评判标准非常复杂,有艺术本体层面的,有审美层面上的;也有非艺术本体层面的,精神层面上的、哲学层面上、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其价格也自然不完全由必要劳动时间、材料的价值、作品的精致程度、作品形态优美与否等因素有关。

本文仅针对提问的作品,简要介绍一下抽象表现主义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从而引出艺术批评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意识形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